词条 | 文摘 |
释义 | 检索刊物中描述文献内容特征( 文献提要 )的条目(也包括题录部分),是一种文献著录的结果。根据国际标准ISO214-1979(E)的规定,文摘是“一份文献内容的缩短的精确表达而无须补充解释或评论”。中国国家标准GB3793-83 规定,文摘是“对文献内容作实质性描述的文献条目”。具体地说,文摘是简明、确切地记述原文献重要内容的语义连贯的短文。 基本信息释义读音:wénzhāi (1) [digest;abstract]∶对文章、著作所作的简要摘述 (2) [piece]∶指选出来的文章片段 摘要(1)又称摘要。对文献的主要内容所做的简略而确切的叙述,一般不加评论、补充或解释,长度在200~800字之间; (2)附有摘要的检索工具。 历史起源文摘起源于公元前三千六百年的苏美尔文化时期,当时是用楔形文字记载在湿粘土表面上,经烧结后保存下来的粘土板。本世纪初,世界刊行的文摘杂志已超过六十种。各国于19世纪末在普遍编辑出版文摘杂志的基础上,又大步向前发展。法国于1939年创刊了全学科综合文摘刊物。前苏联于1953年创刊了包括自然科学全领域的文摘杂志。据统计,目前世界文摘刊物达三千五百种以上。 书目提要我国学术界从事“书目提要”工作也有悠久的历史。19世纪80年代完成的《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就是我国文摘的典范。中国科技情报研究所编的《中国科学文摘》曾以六个分册用英文出版,作为一种国际性刊物。到1982年底,我国已编辑出版文摘杂志五十种。 类型报道性文摘对原始文献进行浓缩的文摘。 指示性文摘根据原文编写的带有评介的文摘。 报道-指示性文摘兼具以上二者特点的文摘。 功能及作用功能文摘条目及文摘杂志具有报道、检索、参考和交流等功能,是开展信息交流的重要手段。 作用①通报最新科学文献。②节省阅读时间。③引导检索原文。④能够获取因语言障碍无法得到的文献信息。 特征文摘杂志一系列文摘条目有序排列,即构成文摘杂志(见情报出版物),它是比目录式检索刊物更为有用的检索工具。“文摘”一词来源于拉丁语“refere”,系“通告”、“转达”、“报告”之意。根据中国史书记载,早在公元前1 世纪,西汉著名学者刘向就进行过书籍提要的编纂工作。18世纪80年代,中国完成最富盛名的经典文摘 《四库全书总目提要 》。1830年世界上第一本科技文摘杂志《药学总览》在德国问世。从此,各国相继出版文摘杂志,它已成为目前最常见的情报刊物之一。 情报工作在情报工作中,“文摘”的含义通常有二:一指文摘类检索刊物,例如《化学文摘》、《电工文摘》,此处文摘是文摘杂志的简称;另一指文摘类检索刊物中的文摘条目。严格地说,文摘指的是后者,即单篇文献的摘要(包括必要的著录项目)。 文摘按其内容,可分为3种类型:①报道性文摘,概括叙述原文献中的重要事实情报,包括研究对象、工作目的、主要结果,以及与研究性质、方法、条件、手段等有关的各种资料,在一定程度上可代替原文献,字数多为500~800。②指示性文摘,指明原文献的主题与内容梗概,为读者查检和选择文献提供线索。指示性文摘又称“简介”,一般在200字以下。③指示-报道性文摘,兼具报道性文摘与指示性文摘的特点,一般为300~500字。文摘还可按编写人员分为作者文摘(文章作者自作的摘要)和文摘员文摘(专人摘作的文章提要);也可按表现形式,可分为文章型、电报型和逻辑型3种。 组成文摘条目通常由题录 (题名、著者、期刊名称、出版年、卷、期、页码、语种)、文摘正文和补充项目(参考文献、插图、表格的数量,文摘员姓名等)组成。 文摘条目及文摘杂志具有报道、检索、示址、参考和交流等功能,是开展情报交流的重要手段。其主要作用有:①帮助读者迅速准确地鉴别一篇文献的内容,决定其取舍;②能从中取得足够情报时,可免于查阅一次文献,在一定程度上代替了原文;③帮助读者克服语言上的障碍,节省查阅文献的时间和精力。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