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文艺复兴时期哲学 |
释义 | 欧洲从中世纪封建社会向近代资本主义社会转变时期的哲学,主要包括人文主义思想和自然哲学。所谓文艺复兴,系指对希腊罗马古典文化的复兴,实际是欧洲新兴市民阶级通过复兴古典文化的形式,在意识形态领域内发动的一场波澜壮阔的反封建运动。它酝酿于14世纪,15~16世纪达到高潮。 历史背景生产力的发展13世纪后期,欧洲封建社会的生产力有了很大发展。在农业和手工业部门,水力锤、熔铁炉、纺车、改良水车和风车得到了广泛使用。中国发明的火药、指南针和印刷术也被普遍采用。美洲的发现,新航路的开辟,使航海业和殖民贸易空前高涨。社会劳动分工日益扩大,手工业与农业以及手工业内部的各个行业不断分化,城市经济日趋繁荣。在生产力提高的基础上,生产关系发生了变革,封建行会和封建庄园趋于解体,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开始形成。在阶级结构上,除了原有的封建主和农民之外,又产生了包括商人、企业主的新兴市民阶级和依靠出卖劳动力维持生活的早期无产者。 对封建主义的冲击经济基础的变革猛烈地冲击着封建主义的上层建筑。新兴市民阶级作为封建社会内部新生产方式的代表者,力图突破封建统治者和教会的思想禁锢,批判封建主义的神学世界观,倡导资产阶级的人生哲学和自然哲学,主张传播科学知识,为资本主义的发展鸣锣开道。同时,随着封建社会内部阶级矛盾的不断激化,农民和城市工人、贫民的反封建起义此伏彼起,支持和推动了新兴市民阶级的反封建斗争。这样,包括人文主义和自然哲学在内的反封建新思潮便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 人文主义人文主义是欧洲文艺复兴时期新兴市民阶级的一种社会思潮。在中世纪的欧洲,基督教教会垄断了文化教育。12世纪以前,培养僧侣的修道院是学校教育的唯一形式,神学是唯一的学科。12世纪后,由于政治经济条件的变化,出现了非教会的世俗学校和教授语言文学、哲学和自然科学知识的“人文学科”,同“神学”相区别、相对立。所以,人们把14~16世纪欧洲的世俗文化以及其中所贯彻的反封建反神学的新社会思潮称为人文主义。就其主流来说,人文主义代表了新兴市民阶级的利益。它宣扬以人为本,赞美人的力量,讴歌世俗生活,鼓吹个性解放,实质上它是资产阶级人道主义的最初表现形式。 起源及代表人物人文主义发源于14世纪的意大利,继而传播到整个欧洲,形成宏大的文化思想运动,其主要代表人物有意大利的F.佩脱拉克、G.薄伽丘(1313~1375)、L.瓦拉(1407~1457)、M.费奇诺(1433~1499)、P.彭波那齐,荷兰的D.爱拉斯谟,法国的M.Ede蒙台涅等。 思想核心人文主义的思想核心是用人性反对神性,用人权反对神权。人文主义者推崇人的价值和人的尊严,对神权政治和神学权威进行了无情的鞭挞;他们宣称人的本性就是追求尘世欢乐的生活,反对基督教的原罪说、禁欲主义和来世永生的说教。佩脱拉克号召人们把目光由神转向人自身;薄伽丘对教皇滥用权力提出了大胆的谴责,揭露了僧侣的无知、虚伪和腐败,认为人生的全部目的就是幸福,追求幸福是人的权利;爱拉斯谟辛辣地嘲讽了教会的愚蠢,指出神学所说的恶行恰恰是符合人的自然本性的行为;蒙台涅认为,对现实利益的追求是人的自然欲望。人文主义的这些思想反映了新兴资产阶级要求摆脱封建束缚和发展资本主义的愿望,具有反封建反神学的进步意义。但是这种从所谓共同的人类本性出发的抽象人性论,掩盖了资产阶级和劳动人民的矛盾,带有资产阶级意识形态的局限性。 研究对象研究希腊罗马古典文化,是人文主义者借以表达自己的理想和要求的重要手段,许多人文主义者通过搜集、翻译、整理、注释和评论古代文献,对希腊罗马古典文化进行深入细致的研究,提出了与封建神学思想体系相对立的新见解、新观念。他们研究了亚里士多德、柏拉图、伊壁鸠鲁(见伊壁鸠鲁和伊壁鸠鲁学派)、卢克莱修等人的哲学,反对封建神学家对亚里士多德学说的歪曲与神化,批判经院哲学的独断论,主张面向自然、解释自然。有的人如瓦拉,否认亚里士多德学说的权威性,否认经院哲学的烦琐思辨;有的人如费奇诺,领导了研究柏拉图的学院,以复兴柏拉图学说的形式来贬低亚里士多德学说的地位;还有的人如蒙台涅,以古代怀疑论和原子唯物论为武器,抨击以绝对真理自居的经院哲学,认为只有研究自然规律才能得到知识。 自然哲学起源及代表人物伴随人文主义思潮的兴起,这一时期还出现了自然哲学学说,它把自然事物作为主要研究对象,竭力对刚刚萌发出来的新兴自然科学成果从总体上作出理论概括与说明。其代表人物是德国人库萨的尼古拉、意大利人达?芬奇、B.特莱西奥、G.布鲁诺、T.康帕内拉(1568~1639)等。 思想特点一他们的特点是:①肯定物质世界的客观实在性。自然哲学家们驳斥了超自然神的宗教观念,批判了亚里士多德主义抬高形式、贬低质料、断言物质消极被动的理论。特莱西奥认为物质是一切事物的基础,物质是永恒的,它既不产生也不消灭。布鲁诺指出,物质实体是万物的本原、万物的原因,纷繁多样的自然事物都不过是变易着的物质的现象。自然哲学家们在阐发上述学说时,还表现出丰富的辩证法思想。他们抛弃了第一推动者的旧观念,倡导物质自动说,拒绝二重世界的神学说教,断定宇宙在时间和空间上是无限的。他们还力图用对立统一和相互联系的观点来说明事物,库萨的尼古拉提出了对立面一致的思想,布鲁诺更详尽地论述了事物的对立统一,认为要认识自然的最大秘密,就要研究和观察事物的矛盾和对立。 思想特点二② 否定非物质的灵魂实体,确认认识是对客观世界的反映,坚信世界的可知性。许多自然哲学家断定灵魂不能脱离肉体而存在,理性或灵魂是自然的产物,肯定认识的对象是自然,认为认识自然就是探索自然的统一性和因果必然性。他们对认识的起源与发展、感觉和理性在认识中的作用也进行了考察,认为认识开始于感官经验。他们还进一步探讨了认识的发展过程,库萨的尼古拉和布鲁诺把认识分为感性、理智、心智等几个不同的阶段。对于感觉在认识中的作用,自然哲学家表现出两种倾向,一种以布鲁诺为代表,抬高理性思维,而比较轻视感觉经验;另一种以特莱西奥和康帕内拉为代表,重视感觉经验,强调用实验的方法研究自然界。这表明欧洲近代唯理论与经验论的分野在此时已初见端倪。 但是,这个时期的自然哲学毕竟带有脱胎于中世纪封建神学和经院哲学的历史痕迹。自然哲学家们虽然基本上贯彻了唯物主义原则,但他们的哲学一般以泛神论的形式出现,并包含着神学唯心主义和物活论的成分。在对宇宙起源和物质运动原因的说明上,他们或者把上帝同宇宙、自然等同起来,或者宣称宇宙起源于上帝,不过上帝又令宇宙独立自存;他们否认非物质的灵魂实体,却又断定在物质自然界内部存在着灵魂,有人甚至提出充塞于物质自然界的所谓宇宙灵魂是物质运动的原因。 社会政治和宗教思想各种理论的产生伴随新兴市民阶级的反封建运动和劳动群众的反封建反剥削斗争的发展,这个时期还产生了N.马基雅维利的资产阶级政治理论,马丁?路德、J.加尔文的宗教改革思想,T.闵采尔、T.莫尔和康帕内拉的空想社会主义学说。他们的思想或代表了新兴资产阶级的反封建要求,或表达了劳动人民对一切压迫剥削制度的反抗,是这个时期新社会思潮的重要组成部分。 马丁·路德的宗教哲学——“因信称义”说 (1)马丁·路德宗教改革运动: 1517年1月30日、“赎罪券”、《九十五条论纲》、驱逐僧侣、捣毁寺院、平民暴动、翻译《圣经》。 (2)“因信称义”说: 马丁·路德通过引用原始基督教的教条“因信称义”来阐发自己的宗教思想,它意思指人的灵魂得救不在于教会,也不在于“事功”,只在于个人的内心信仰。只有信仰才是获救的必要条件,“事功”只是信仰的结果。 “因信称义”说消除了教会的权威,以信仰的方式返回个体性和内在性,也可以说是“人的发现”。 加尔文的宗教哲学——“先定”说加尔文的宗教改革思想也属于“因信得救”的主张,但是他用上帝“先定”说深化了这一主张,强调了“因信得救”的宿命论性质。 “先定”说指宇宙中的一切都源于上帝永不更改的安排和命令(“先定”),因此个人得救是上帝预先的拣选,早已注定,个人的功德和教会的存在都不能改变上帝的先定。个人事业的成功只是表明实现了上帝所赋予的先定使命。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