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文三小学
释义

文三小学学校简介

文三教育集团下属学校:1954年创办。是杭州市文三教育集团三个下属小学之一。总占地面积约33169平方米,建筑面积22512平方米。学校教学设施设备先进,图书馆装备了大量图书及配套的电子阅览室,藏书量达60000多册;阶梯教室、微机房、实验室、舞蹈房、电视台以及学科专用教室,功能齐全;学校还拥有数字化校园网络和VOD点播系统。杭州文三街小学又名杭州市师范学校附属小学。1960年改为杭州师范学校附属小学分部。1981年独立建校,仍定名为杭州市文三街小学。2001年文三街小学第二校区——嘉绿苑小学落成开学。2002年成为浙江教育学院第一附属小学。2004年第三校区——文苑小学落成开学。2005年成立杭州市文三教育集团。

办学规模

杭州市文三教育集团,由下属三所小学组成(文三街小学、嘉绿苑小学、文苑小学),三校区占地面积约3.5公顷,现有教学班70个,学生2950人,正式在编教职工164人。

自1954年第一所学校创建至今, 50余年的办学历史积淀出“文三教育”丰富的文化底蕴和管理经验。学校一贯坚持“以人为本”的办学理念,重视师生自主发展的研究,培养和完善良好的个性,以和谐的校风、学风与较高的办学质量,成为在省、市具有一定知名度、美誉度的热点学校。先后被授予国家级骨干教师培训基地、国家级创新教育实验学校、全国雏鹰红旗大队、省文明学校、省教科院实验基地、省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省先进家长学校、省体育达标先进学校、杭州市文明单位、办学水平(素质教育)优秀级学校等荣誉称号。

在集团化办学模式的前进道路上,“文三教育”注重内涵发展,力求步履坚实,积极探索实施“四统一”的新型管理模式,即三校区统一人事管理、统一财务管理、统一制度管理、统一行政管理。

在新的管理机制框架中,集团三校区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又各具特色:

“活力西溪·自主乐园”显示出文三教育的发源地文三街小学的校园风采:“让每一个孩子做自己的主人 ”——活泼自主的课堂学习,异彩纷呈的实践活动,为孩子们的自主发展创造了极为广阔的空间。

“青青嘉绿苑·静心乐学园”是年轻而充满张力的嘉绿苑小学的真实写照:小班化的教学模式、分站式的教学形式让孩子们“以参与求体验,以创新求发展”,充分享受成功的乐趣!

“书香文苑·亲情家园”——文三大家园的最新成员,精致、现代的文苑小学作为杭城第一所走读与寄宿相结合的公立小学,积极营造着充满童趣、民主、亲情的儿童精神家园氛围,办学一年即以其高起点的运作、过硬的软硬件建设赢得了家长与社会的高度认可!

师资力量

拥有一支优秀的师资队伍是学校发展的根本保证。文三教育集团遵循“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逐年加大人才引进力度,为每一位教师搭建自我展示的舞台。在紧张繁忙的工作中,致力营造“家”的氛围,通过野外拓展、文化聚会等活动凝聚情感、打造团结协作的精神,让全体文三教职员工有归属感、幸福感、责任感。

集团充分利用地域资源,定期邀请杭大、省教育学院、省教科院、省教研室等有关专家来校作专题讲座、听课,并指导教师课题开展,促使教师不断增强科研兴教、科研兴校的意识。

集团教育以新课程实施为契机,努力抓好课堂主阵地,努力探究“自主参与—积极交往”课堂教学模式,建立学生自主性学习体系,培养学生的自主意识和能力。并通过学习村、协作组、中心组、骨干教师论坛、主题教研沙龙等各种形式来加强校区间教学研究活动的开展,校本研修呈现出百家争鸣的活态,促进师资队伍整体业务水平的提高。

近年来《小学生自主意识和能力的培养研究》、《西湖文化少年研究院运作模式的实践与研究》、《营造儿童精神家园·促进儿童生命成长——校园德育活动有效性的探究》、《新课程下教师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教学行为的分析和研究》、《基于多元智能的小班化分站式教学实践与研究》等先后被列入省、市级重点、规划课题研究实施,成效显著。

发展前景

在以学生发展为本的办学理念指引下, 对学生的全面素质培养崇尚自主、鼓励创新但又不忘务实。启动艺术特长生培训工程,创建青苹果社团与西湖文化少年研究院,为文三学子构建一个“意识自主·行为自立·方式自动”的快乐青苹果家园。

每年九月的红领巾人才招聘大会总是火爆校园。青苹果广播台、电视台、礼仪团、督察

团、基金会、记者团、E工作室等十大管理型社团为文三学子提供了300余个校级岗位,以中队为单位的基层团队也废除了“一贯制”和“教师指定制”,实行“人人岗位制”,“班干部合格轮换制”。因此只要队员自愿,都有上岗锻炼的机会。当然,岗位不会派送,无论哪一级别,都要通过自荐岗位、竞聘上岗、集体监督、合格轮换等方法进行培养和训练。鼓起勇气去竞聘是实现自我的第一步,它意味着学生有了积极的心理准备,对自己的能力有一定的估计,一旦队员竞聘成功,那种被人认可的喜悦是不言而喻的。

青苹果家园举行丰富多彩,符合学生身心特征的活动,尤其注重全员参与,让每一个孩子都有实践、体验、展示的舞台。

学生活动以面向社会、面向他人、面向家庭为指针,鼓励孩子积极寻找服务的项目与岗位,参加社会公益劳动、社会实践活动,培养学生助人为乐的精神,树立为集体、为家乡、为社会服务的思想。如“ 我做家园小雷锋”、“公交车上显风采 ”、“我给站牌擦擦脸”“清除城市牛皮癣”等,以及他们开展的“学当一天家”、“十元薪水大挑战”、 “文三小报童·爱心大放送”等活动让学生学会较好地处理自己与他人的关系,学会爱、感受爱、分享爱,体验、实现自我价值。

家园活动还注重发挥学生的兴趣特长,使活动在学生心中具有新颖性和吸引力。开展“小伢儿创意游戏大赛”、“快乐吉尼斯大比拼”、“诗韵朗朗趣味语文周”“脑筋转转趣味数学周”、“祝福串串捎·真情对对碰”、“幸运碰碰·友情传传”、“炫彩校园亲子游园会”等动感体验系列活动,还有“给小树建档案”、“蚕宝宝抽丝记”、“水仙宝宝成长记”等科学环保活动均让孩子们从中深深感受到生命的愉悦、可贵与震撼。

西湖文化少年研究院在杭城可算是独一无二的,因为研究院内的所有工作人员均为文三学子,从各级组织到专题研究完全由同学们自行运作,自主管理。它尝试通过少先队组织的自主管理与新课程学习、社会实践活动的有机结合,让学生亲近西湖,从中获得丰富的经验和真切的体验与感受,形成对西湖文化一种新的整体认识,以及对西湖、家乡形成强烈的社会历史感和责任感,并从中获取较强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以及完善合作、分享、进取等个性品质。

迄今,西湖文化少年研究院已开展了一系列深受队员们欢迎的研究实践活动,如:

观摩南宋管窑,鉴赏珍品,轻捏陶泥,领略陶艺的魅力;

护养桑蚕宝宝,挑茧抽丝,学扎染术,了解丝绸的奥秘;

走进龙井茶乡,寻访茶农,了解茶经,探索茶文化渊源;

亲临胡庆余堂,触摸药材,学习辨别,感受中医的神奇;

搜寻西子楹联,拍写真卡,编故事卡,提升文学的素养。

双休日、春秋游、西博会、寒暑假,处处有孩子们活跃的身影:

情赠西子雏鹰伞、A·B·C溜溜嘴话西博、天堂小报童等向游客传递深深友情;

车轮转转·文化传传,1000余张“西子湖畔导游卡、美食卡、风情卡”,伴随车流,向来自五湖四海的游客宣传家乡,并向全市少先队员发出倡议:争做西湖优秀小公民,尽己所能,服务家乡!

此外,少先队还创新了雏鹰奖章活动,推出西湖文化特色章:风情章、楹联章、名人章、特产章、美食章、建筑章等等,自己创标、自主评价,队员们踊跃参与。

现文三学子的“青苹果家园”与“西湖文化少年研究院”已成为西湖区少先队的知名品牌,“管理自主化、活动儿童化”的成功运作模式作为杭州市德育精品工程推广。

外界评价

素质教育着眼于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要求基础教育必须面向全体学生,充分发展学生的才能和个性,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因此学校教育评价制度的改革尤为重要。

近年来,我校在以学生为主题的评价机制方面作了积极大胆的探索,构建和完善了两大

评价体系,即学科评价体系与综合评价体系。

学科评价体系是以“课堂评价”、“作业评价”、“单元评价”和“考试评价”为载体,以“教师评价”、“学生相互评价、自我评价”和“家长评价”的相互合作为主要策略,对学生的知识能力(特别是自主学习的能力)、学习过程与方法以及伴随产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等内容进行评价。特别是单元学习联系单、一试多卷和一卷多试以及免考制度、学科特长考试、分站式考试等制度、的建立与实施,让评价始终伴随学生的学习,激发学生内在的学习动机,促进学生主动、自觉地学习,从而使学生获得最大程度的自主发展。

综合评价体系是以“求知、做事、共处、为人、健体、实践”为评价内容的综合素质评价单的建立是该体系的核心内容,而“富有特色的班集体评价”、“溢满情趣的少先队岗位实践评价”、“丰富多样的评比活动”以及充满挑战的“学生评老师”活动的同时展开,为学生的自主发展提供了更广阔的空间与舞台,使学生在学习学科知识之外有更多、更有趣的展示自我、认识自我并使自我获得发展的机会。如:

以“经验值”点数的高低作为评价的主要依据。

“经验值”是学校大队部发明的一种类似于货币的激励工具,面值有100点、50点、20点、10点和5点之分,评价中可以根据学生岗位实践内容的重要性以及学生在完成实践内容的数量和质量,给以不同面值的经验值奖励,作为对其活动和岗位实践能力的评价。

“我选你当家”——红领巾人才市场招聘大会

它为学生提供了培养自主选择能力的机会。连续四届招聘会共推出管理小岗位800余个左右。来看看招聘会的宣传词:“只要是少先队员,怀有“我能行”的自信,愿意为队组织、为队员服务,无论年龄性别、无论脾气性格、无论成绩优劣,“青苹果”都真诚欢迎!”—— 一时间整个校园都轰动起来了,队员们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个性特长一一对照应聘要求,兴奋地选择自己的应聘目标,甚至家长们也参与到这个活动中来,协助他们进行应聘。有队员在日记中写到:“大队干部被好学生长期霸占的时代已经过去了,我要认真准备,积极应聘,勇敢的挑战自我,在招聘会上好好地展示我的能力。”

据统计,学生历届应聘率逐年增长,到第四届已达95%,体现出学生自愿参与到青苹果家园的活动中来,在活动中锻炼自我的强烈意愿。

实践证明,多元化的激励机制已成为文三人才培养的催化剂,在激发学生兴趣,增强意识方面功效显著,是推进文三教育活动向纵深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4 17:29: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