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文桥中学 |
释义 | 湖口县文桥中学校史概述赣鄱大地之北,红色土地之上,连接九江和景德镇这两座历史文化名城的九景高速公路犹如一条“玉带”贯通南北,洒落在沿途的一颗颗“明珠”紧紧镶嵌在这条“玉带”之上,熠熠生辉、光彩夺目!其中有一颗“明珠”分外耀眼:朝霞沐浴着成荫的绿树,树下是朗朗的书声;夕阳斜照着长青的草坪,草上是课余的游戏。一茬茬莘莘学子从这座文化之桥走向理想的彼岸;一代代辛勤园丁在这座文化之桥收获播种的希望。整洁如新的环境、花团锦簇的校园、昂扬向上的精神风貌、和谐融洽的人文底蕴,这就是湖口县文桥中学。 创建多坎坷 百战犹不渝文桥中学始建于1954年,前身为文桥村小,其时校址在现在的文联村杨伟村,当时全校只有校长兼教师的徐锦荣同志一人,完全是在一穷二白的基础上开始创业。1958年,学校由杨伟村搬到现在的校址,同时在此基础上创办文桥小学。上世纪六十年代初,在县委、县政府的统一规划下,文桥中学更名为文桥农业中学,负担起培养农业技术人才的任务。1963年又更名为文桥小学,为文桥中心辅导区。 1968年,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取得日益进展,为适应形势需要,由文桥小学扩建为文桥中学,开始创办初级中学,首任中学校长周遇山,副校长陶仕英。1970年,为响应毛泽东同志“五七”指示,文桥中学搬迁到文桥乡文光村跑马埂农场,把农场作为生产基地,走“农业三结合”道路,创办“五七”学校。1971年,邓小平同志主持中央日常工作,对全国生产形势进行整改,同时恢复教育教学秩序,文桥中学又从跑马埂农场搬迁回来,同时开始创办两年制普通高中,到1973年文桥中学首届高中毕业生正式毕业。1984年,湖口县县委、县政府决定对全县的中学网点布局和教育结构进行调整,使全县学校教育更好地适应和服务社会经济建设,文桥中学普通高中改为农业高中,学制两年,开设农学专业,为我县培养了一批又一批农业科技人才,促进了我县农业经济建设的发展。直至1995年,由于时代的发展和形势的变化,文桥中学高中部不再招生,农高走进历史。自此,文桥中学完全成为一所义务教育普通农村中学。 从1972年到1989年的十七年间,先后担任文桥中学校长的有刘法权同志、杨文治同志、王玉坤同志、夏海鹿同志等人,他们在这十七年间带领和团结各个时期的全体教师,克服种种困难,为文桥中学的创建作出了大量的基础性工作。 发展新时期 众志可成城2001年彭斌同志调任文桥中学校长,徐立军、翟年宝为副校长,陶东阳任工会主席。彭斌同志是一位极具现代意识和改革意识的青年校长,上任伊始,便带领全体班子成员积极走访和广泛调研,经过深思熟虑和充分论证之后,彭斌同志提出“以质量求生存,以改革求发展,以科研出效益,以特色创品牌”的办学理念,得到了全体师生的热烈欢迎,在这一理念的指导下,学校各项工作得到了全面、快速、持续的发展。 为有效化解学校的安全隐患,为全体师生创设和谐安全的校园环境,2002年学校新建食堂一幢,2004年又新建了学生厕所一幢,本着安全卫生的原则,又在2006年上半年对学生公寓、厕所和食堂进行了改造。为了营造良好的校园人居环境,学校还花大力气对校容校貌进行了美化、绿化和硬化改造,新建了一个篮球场、跑道、四个花坛和若干个绿化带。与此同时,教育教学配套设施也在不断更新,学校在继续完善实验室和仪器室的基础上,在有关部门的帮助和支持下,陆续筹建和安装了微机室2间,多媒体教室、播放教室、语音室、机房、教师电子备课间各一间,还把因特网接入校园网。校园环境的改善和教学手段的更新,为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打下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彭斌同志十分注重教育教学的科学研究,并始终率先垂范,以他为组长的课题组的课题《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研究》是文桥中学建校以来第一个获得立项的课题,也是文桥中学第一个被确立为市级重点课题。在他的带领下,文桥中学近年来先后共有五个课题被批准立项,其中两个市级重点课题。当前,文桥中学的教育教学科研已蔚然成风,人人都能制作课件,个个都能上多媒体教学课。随之而来的是教育教学质量的大幅度提高,近几年来,文桥中学升入高中的人数呈几何数递增,为高一级学校输送了大量的可造之才。 文中人的刻苦奋斗和无私耕耘赢得了上级领导和广大家长的高度赞誉,2004年11月28日,省教育厅厅长漆权同志亲临文桥中学视察工作,对文桥中学的各项工作给予了充分肯定;从2001年到2005年间的四年中,文桥中学三次获得县教育局“先进单位”荣誉称号;2005年学校还被评为“九江市园林绿化单位”。 文桥中学涌现出一大批深受学生喜爱的优秀教师:有九江市“学科带头人”周国勇、九江市“骨干教师”、湖口县“德育标兵”刘晓晖等人。五十年来,文桥中学为祖国、为社会培养了近万名各类人才,现任湖口县计委主任沈针泉、县环保局局长饶恩泉、县医保局局长杨伟等人都出自文桥中学和深圳著名企业家邹小平等;2000年湖口高考状元、考入北京大学的徐超是文桥中学1997年的初中毕业生。 五十年风雨历程,五十年艰苦创业。一代代文中人撒下了他们辛勤的汗水、奉献了他们宝贵的青春。“忆往昔臻荣岁月稠”,前进的道路上必将还荆棘满途、曲折不平,特别是全球化和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对农村教育提出了更高、更新、更严的要求,文桥中学还将面临更大的挑战和肩负更重的任务。“不谋万世者,不足谋一时;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域”,文桥中学全体师生应该居安思危,时刻准备新的改革、发展、创新! “山登绝顶我为峰,海到无边天作岸”,经历了五十年风雨变迁的文桥中学当以“舍我其谁”的气概投身到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伟业中去,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贡献新的力量! 其他文桥中学位于江西省九江市湖口县,始建于1954年,学校占地25327平方米, 校舍建筑面积 6137平方米,在校教师38人,高级教师5人,一级教师16人,本科学历14人,专任教师学历合格率为92.5%。九江市骨干教师1人,湖口县“德育标兵”1人。 学校教学设施先进,办学条件一流.教学楼,综合楼,办公楼,教师集资楼,学生食堂,学生公寓,水冲式学生厕所,规划合理,布局美观大方,充满育人的生机和活力;另有高标准的理化生实验室、微机室、语音室、多媒体教室、播放教室、机房、教师电子备课间、图书室、阅览室等。建起了局域网,开通了因特网,构建起我校教育教学信息的“天罗地网”,为广大师生提供了丰富的教育教学资源.步入校园处处散发出“和谐、相融、创新、奋进”的独特魅力。 多年来,学校所辖范围入学率98%,残疾少儿入学率为100%,初中生毕业率100%.特别是1997年,考入中师、中专和各级普通高中的人数达40多人,包括当年的全县中考状元. 2000年湖口高考状元、考入北京大学的徐超是文桥中学1997年的初中毕业生。 学校始终把“办人民满意的教育”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积极探索学校精细化管理新路子,实施“以人为本”的管理模式,形成“团结、勤奋、求实、创新”的校风;“广博、严谨、奉献、创新”的教风;“砺志、好学、慎思、求真”的学风。学校多次被评为县教育局年终目标考评“先进单位”; 2004年11月28日,省教育厅厅长漆权同志亲临学校校考察,对学校校工作给予了积极评价; 2005年4月,被评为“九江市园林绿化单位”;2007年被评为九江市“农远工程示范学校”;2008年被评为九江市“和谐校园”;2009年被评为九江市“三星学校”。 |
随便看 |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