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文留镇 |
释义 | 文留镇位于濮阳市区东南30公里处,地处中原油田开发腹地,镇域面积80平方公里,耕地面积6.2万亩。据传明永乐年间,此地有贡生贾永在朝为官,贾永死后,管家文柳守护其家业,因其乐善好施,体恤百姓疾苦,乡人为纪念他于此地成集,取名文柳集,后演变成文留集。1944年文留解放,属昆吾县一区,后属昆吾县九区。1949年昆吾县并入濮阳县,属濮阳县九区。1957年撤区并乡,建立文留乡政府,1986年撤销文留乡,建制文留镇。1999年被濮阳市委、市政府确立为濮阳市工贸示范区。 所辖村镇文留镇辖文留村、盛庄村、安庄村、赵庄村、田庄村、南园村、任庄村、前草场村、崔庄村、高庄村、袁庄村、胡家庄村、王明屯村、左枣林村、杨庄村、程枣林村、王程庄村、房刘庄村、沙滩村、东邢屯村、林庄村、安楼村、西邢屯村、后邢屯村、冯楼村、马寨村、贯头寨村、新车庄村、尚楼村、刘庄村、荆台村、东王庄村、东张庄村、诗郎寨村、吉庄村、虫王庙村、前盆城村、后草场村、巴庄村、前赵楼村、后赵楼村、董庄村、后盆城村、枣科村、刘楼村、芽豆屯村、南张庄村、邱庄村、化庄村、齐庄村、中车庄村、寺台村、南王庄村、西酸庙村、东酸庙村、西肖寨村、东肖寨村、李肖寨村、杨肖寨村、孟英村、韩台村、银岗村、前冯楼村62个行政村,84个自然村,7.08万人,皆为汉族,城镇规划面积8平方公里,建成区面积4.65平方公里,城镇人口2.6万人,镇政府驻地文留集。 基础设施境内道路纵横交错,四通八达,实现了村村通公路,乡村道路总长达200余公里。通讯事业发达,电话装机已达3200门,开通了中国移动、中国联通移动通讯基站,实现了村村通电话、村村通有线电视,教育、文化、卫生等基础设施完备,为经济和社会事业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乡镇优势文留镇是濮阳市的工业强镇和经济大镇,近年来,文留镇大力实施“以工兴镇”战略,依托资源优势,狠抓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全镇工作得到快速发展。先后被中央文明委评为“全国文明镇”、被国家建设部等六部委确定为“全国重点镇”、被国家环保部表彰为“全国环境优美镇”。2010年2月被市政府批准为省级备案的高级产业集聚区。 盐矿资源丰富:经专家测算,文留地区盐矿总储量为378.2亿吨,其中沙一盐为58.8亿吨,沙三盐为319.4亿吨,分布广,盐层厚,一般间层厚度可达10-20米。 天然气资源丰富:文留镇是中原油田的天然气主产区,辖区内有完善的供气站及供气管网,连接西气东输十分方便,园区内建有日加工天然气30万立方米的LNG加工项目,近期在建投资2.6亿元的日加工50万立方米天然气的LNG加工项目。文留镇将成为全市天然气能源供应与调峰基地。 交通区位优势明显:文留镇地处豫、鲁、冀三省交界处,西临京珠高速、京广铁路,东倚京九铁路,每天都有发往国内大中城市的直达班车,拥有规模较大的集装箱运输公司,可直抵天津、青岛港口外运出境。省道209自南向北穿境而过,南环路西连国道106,交通运输十分便捷。 劳动力资源充足:文留镇现有剩余劳动力2万余人,濮阳县剩余劳动力达30余万人,加上周边地区,剩余劳动力十分充足。 土地资源优势:现有工业规划建设用地3000余亩,享受省级备案产业集聚区企业用地等各项优惠政策,在企业用地手续办理上方便快捷。 产业优势:目前园区内形成三大主导产业:一是电光源产业。截止目前园区内拥有电光源及相关制品企业21家,主导产品有节日灯、节能灯,年产电光源玻璃管15万吨、灯具2亿套、圣诞灯泡设备2000余套,年设计生产能力300亿粒,年加工生产节能灯6000万只,LED10万只。2010年2月被市政府确定为省级备案的电光源产品专业园区。文留镇将在现有的基础上,把节能灯和LED作为发展方向,抓好投资1.8亿元永强照明有限公司,节能灯整灯及LED加工项目,逐步把电光源产品专业园区打造成国内具有重要影响力的电光源产品加工生产基地。二是太阳能热水器产业。年产太阳能特种玻管一万吨,目前园区内建有投资3.5亿元的武汉力诺瑞特太阳能热水器加工项目,年加工生产太阳能热水器40万台,属于国内知名品牌,经过3-5年的努力,生产规模达到年加工生产100万台太阳能热水器的生产加工基地。三是电动车制造产业。园区内建有投资1亿元的龙迈电动车加工生产项目,年设计加工生产龙迈电动车50万辆。 企业建设文留镇境内驻有中原油田采油一厂等单位。文留镇东连王称固乡,北与户部寨乡、柳屯镇毗邻,南临白罡乡,西与梁庄乡、鲁河乡接壤。文留镇区位优势十分明显,境内公路网纵横交错,公路运输十分方便,北依濮台铁路,西连京广铁路,东接京九铁路,向西紧靠106国道,北距濮鹤高速仅25公里,南距日东高速20公里,每天都有发往国内大中城市的直达班车。距河南郑州国际机场、山东济南机场仅2小时车程,4小时到达天津,5小时到达北青岛,8小时到达上海,物流、人流可通过航空港、沿海港口直接出境。阿深高速濮阳段已开工建设,通车后文留镇将形成连接京珠、阿深、济青、德商(山东德州-河南商丘)、日东高速网,缩短与大中城市的距离。文留镇境内资源丰富,蕴藏着丰富的石油、天然气资源,年产原油100万吨,天然气12亿立方米,分别占中原油田油气总产量的25%和75%,电力资源充足,有油田、地方双回路供电网,劳动力资源丰富廉价,农村富裕劳动力1.2万人。 城镇建设文留镇坚持城镇建设“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高效能管理、高速度发展”的指导思想,加大建设投入,加快城镇发展步伐。共投入城镇开展建设资金7000多万元,新修城区道路7条,全长10.4公里,开发沿街商贸楼53栋,建筑面积5.4万平方米,建成区面积由2.5平方公里扩展到4平公里,城镇人口已达2万人,城镇化水平达到了38.2%。在城镇建设上;加大了对基础设施的投入。先后投资3000多万元,新修了工业路、利民东路,改造了文兴南路、利民西路、文北路、文兴北路、一厂北环路。同时,搞好配套设施建设,新建了自来水厂,主要街道全部安装了路灯、灯箱广告、改造通讯、电力设施,使城镇功能更加完备。搞好城镇开发。聘请省村镇服务中心对每条街道制作了街景规划,市规划设计院制作了单体设计效果图,并严格按照设计图纸施工,保证质量和效果。拉动民间资金4000万元,开发了文兴南路、文兴北路、利民西路、利民东路,兴业西路5条商业街,建成了贸易市场、文西综合市场、建材市场,形成了较为完善的市场体系。搞好绿化美化,提高城镇品位。共投资200多万元新植、更新镇区行道树1500多棵,新栽植花草10000多平方米,沿镇区退耕还林2000亩,铺设彩色釉面砖3000平方米,镇区主要街道全部进行了绿化、美化,城镇面貌焕然一新,环境得到有效改善。加强城镇管理。成立了城镇监察中队、环卫大队对小城镇建设实行依法管理,加大了城镇管理和违规建设的处罚力度。 发展思想文留镇坚持“工业兴镇、商贸活镇”的思想,工业经济和城镇建设得到较快发展。全镇工业企业发展到330余家,年实现工业产值14.5亿元,形成了以玻璃制品为主导的特色产业。2003年经河南省人民政府批准命名为全省五个特色工业园区之一,2004年聘请山东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对园区进行了科学规划,规划面积10.06平方公里,规划了三纵三横的主干道,区内实现了八通一平的条件。区内现有玻璃企业28家,固定资产6.2亿元,安排劳动力1.2万人,形成了以高硼硅、药用玻璃、电光源玻管为主的主导产业,年产20万吨,2亿套灯具,140亿只安瓶,288亿粒圣诞灯泡,其中玻管产量占国内市场份额的41%,高硼硅玻管占国内市场份额的56%,是长江以北最大的特种玻璃和电光源生产基地。 文留镇加强了城镇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城镇功能,先后投资1.4亿元,新修改造城区道路14条,形成了“三纵三横一外环”的城镇框架,道路硬化绿化率达到100%,绿化覆盖率23.7%,建成110千伏变电站,镇区内水、电、娱乐、通讯等设施完善,先后被中央文明委命名为“全国文明镇”,被中组部表彰为“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被农业部命名为“全国乡镇企业东西合作示范区”,被建设部等部委确定为“国家级重点镇”。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