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文建凡 |
释义 | 简介文建凡 男,1965年7月30日出生,毕业于中科院昆明动物研究所,博士,民盟盟员,现就职于中科院昆明动物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任学科带头人。研究方向:分子细胞生物学科研、教学。现任中国细胞生物学学会理事兼专业委员会副主任。 研究方向围绕“进化分子细胞生物学”开展细胞生物学、生物化学、分子生物学、微生物学等与进化生物学的交叉学科研究 主要经历:1986大学本科毕业后考入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于1989年获硕士学位,1996获博士学位。于1995年被中科院特批为副研究员,2001年晋升为研究员。1999年开始招收硕士研究生,2000年被遴选为博士生导师开始招收博士研究生。一直围绕“进化分子细胞生物学”开展细胞生物学、生物化学、分子生物学、微生物学等与进化生物学的交叉学科研究。已主持来自国家、中科院和云南省等的科研项目10项,参加6项。在包括“Biol. Cell”等SCI刊物在内的国内外核心刊物上发表论著30余篇。有两项研究成果获得省部级科技成果奖,还获得了“云南省青年科技奖”等个人奖励。现为中科院知识创新工程基地学科团组带头人和中科院“细胞与分子进化重点实验室”学术带头人。云南省跨世纪学术带头人后备人才。担任中国细胞生物学学会理事兼染色体和基因组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云南省细胞生物学会常务理事兼秘书长。已招收培养硕士研究生10人,博士生4人。 科研工作及学术成果:进化分子细胞生物学是一门以细胞生物学和进化生物学为基础,跨越生物化学、分子生物学、原生生物学和微生物学的交叉学科。目的在于从进化的视角考察和阐明真核细胞(尤其是高等真核细胞)为什么具有如此这般的精细结构和精妙的功能活动机制,它们是怎样进化发展的,其动力和机制是什么,以及真核细胞的起源进化如何为后续的生物多样性和复杂性的形成和大发展奠定基础的。以期达到对真核生物及其多样性、复杂性的认识不仅“知其然”,而且“知其所以然”。目前本实验室主要采用细胞、生物化学、分子生物学和生物信息学等技术方法,以一系列处在关键进化地位的单细胞生物为材料,着重研究真核细胞核的各种结构、功能(如核骨架、核纤层、核仁、染色质和核分裂等)和若干重要基因(如TIM基因、拓扑异构酶基因及与核分裂周期等相关基因)及其基因家族的起源进化。同时还拟结合发育生物学的实验证据开展从单细胞生物到多细胞生物的进化研究。在这些研究的基础上还开展一些有应用前景的基因及蛋白的研究。本研究方向为中科院昆明动物研究所细胞与分子进化重点实验室的研究方向之一,其研究视角和学术思想在国内乃至国际都很具特色。 学术奖励情况:1)1999 年,云南省自然科学奖(二等奖):“涡鞭毛虫类(甲藻)及其进化地位的研究” 2)2000年,北京市科技进步奖(二等奖):“中国蓝氏贾第虫虫株分离培养、基因型及其细胞核(结构功能和进化)的研究” 3)2000 年, 云南省青年科技奖 在研课题情况: 1) 中科院生物特别支持项目 (STZ-00-23) (主持) 以最原始的真核细胞贾第虫为模型探讨若干重要基因家族的起源进化 2) 国家基金委面上项目 (30070362) (主持) 最原始真核细胞贾第虫的核纤层及其与核分裂的关系研究 3) 云南省后备人才项目 (2000YP19) (主持)从基因及其家族的进化探讨生物多样性的形成基础及保护 4)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项目 (KSCX2-SW-101C) (二级主持) 原始真核微生物重要类群的系统发育重建与分子进化 5) 国家基金委创新小组项目 (30024004) (参加)分子进化与进化基因组学 6) 国家基金委面上项目 (30170135) (参加) 低等生物源真核生物类的进化地位与系统发育研究 7) 世界银行贷款项目 (参加) 滇池水生生物多样性的恢复 近期发表论文目录:1) Wen Jianfan, Chen Wanqun, 2002. Lamins and their genes. Prog. Nat. Sci. 12(8): 561~567. 2) Lu Siqi, Wen Jianfan, Li Jihong and Wang Fengyun, 2002. DNA sequence analysis of the triose phosphate isomerase gene from isolates of Giardia lamblia. Chinese Medical Journal 115(1): 99-102. 3) Lu Siqi, Li Jihong , Zhang Yaping, Wen Jianfan, and Wang Fengyun. 2002. The intraspecific difference of the triose phosphate isomerase (tim) gene from Giardia lamblia. Chinese Medical Journal 115(5): 763-766. 4) Wen Jianfan 2000. The Nuclear Matrix of Euglena gracilis (Euglenophyta):A stage of nuclear matrix evolution? Biol. Cell 92(2): 125-131. 5) Wen Jianfan, Li Jingyan, 1998. Nuclear matrix of the most primitive eukaryote Archezoa. Sci. China (series C), 41(5): 479-487. 6) 陈万群,文建凡,2003. 眼虫Astasia longa核纤层蛋白基因的初步研究. 动物学研究 24(1): 39~43. 7) 陈万群,文建凡,2002. 核纤层蛋白及其基因的研究. 自然科学进展 12(7): 678~684. 8) 文建凡,2001. 小眼虫(Euglena gralilis) 的核骨架、核纤层研究. 水生生物学报 25(6): 551~557. 9) 文建凡,李靖炎,1998. 最原始的真核生物---源真核生物的核骨架研究. 中国科学 (C辑), 28(5): 423-430. 10) 文建凡,1998. 涡鞭毛虫类的染色质碱性蛋白研究及其进化地位的重新认识. 科学通报 43 (15): 1575-1582。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