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文会里嫁娶屋
释义

文会里嫁娶屋在市区福贤路文会里36、38、40号,此种建筑古代佛山为数不少,但并非一种专门建筑,多以大型宅第建筑群充任。该组建筑始建于清初,原是聚居此地的杨氏家族大型宅第建筑群,清中叶后,房产一度易主,逐渐作为固定的嫁娶屋供出租用,直至民国初年。明清时期,佛山人口密集,绝大多数人家的房屋极为挤迫,婚嫁喜事又注重形式,务求热闹,但苦于无从铺张。随着佛山清代社会商品经济意识渐浓, 嫁娶屋作为一种专供出租操办婚嫁喜事的场所,遂应运而生,在古镇里巷中越来越普遍,并形成一种相沿已久的习俗。该建筑群既豪华体面,又整齐美观,左右各有铺石小巷纵贯首尾,两旁还配置多个居室、厨房、储物房等备用。主体建筑坐南向北,门厅、大厅、居室三进沿纵轴线排列,为三进院落四合院式平面布局,各建筑均硬山顶配锅耳式封火山墙,三开间通面宽11.2米,总面积约350平方米。头进门厅亦称轿厅,作婚礼时停轿之用,大门为“回”字门口,以砖墙间成左右次间门房,外墙为平整光洁的水磨青砖,前檐下为一大片雕工精细的砖雕装饰;后檐用檐柱并有三架梁,于居中置大型木雕屏风,上抵屋顶,其上各种美轮美奂的木雕装饰构件,无不显出其豪华气派。二进大厅进深三间,是一个宽敞雅致、设计和造工十分考究的四柱大厅,前后开敞式,各有大型通栏木雕隔扇。前檐廊为轩廊式卷棚顶,厅内梁架为抬梁与穿斗混合式结构,木雕装饰构件如花架、隔扇、雀替以及花牙子等均工艺精湛,富丽繁褥,充分展现其精心营造的高雅气派。三进居室则与一般住宅格式一致,平面为“三间两廊”式布局,硬山搁檩架构。各建筑均有侧门与小巷相通,目前虽局部略有改动,但原貌相当完好。清代时,建筑群内各种家居设置、厨房、餐具、台椅、台围锦帐等一应俱全,而且还备有“新房”和多间客房、厢房等任凭使用,屋前的地堂还可搭棚唱戏,热闹一番。租客有如身处高贵的大家庭中,婚礼的全过程可在此圆满完成,从而深受大众的欢迎。今市内所存嫁娶屋旧址,以此家最为典型,不仅是佛山古镇独具特色的民俗文物,而且又是具有较高建筑和艺术价值的宝贵实物资料。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4 12:07: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