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文化哲学十五讲
释义

图书信息

中文名: 文化哲学十五讲

作者: 衣俊卿

图书分类: 教育/科技

出版社: 北京大学出版社

书号: 9787301081099

发行时间: 2004年10月1日

地区: 大陆

语言: 简体中文

内容简介

从衣食住行等日常生活到各种社会活动和历史运动,都显示出明确无误的文化内涵。在某种意义上,一部人类历史就是各种文化相互交织、相互渗透或各种文化生生灭灭的历史,用斯宾格勒的话说,是“一群伟大文化组成的戏剧”。离开活生生的文化,无论“人类”还是“历史”都会成为空洞的字眼。

作者简介

衣俊卿,1958年生,1982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哲学系,1987年获贝尔格莱德大学哲学博士学位。现任黑龙江大学校长,教授、博士生导师。从事文化哲学研究,先后发表了《20世纪的新马克思主义》、《文化哲学》等学术著作10余部及学术论文150多篇。先后获霍英东教育基金会高校青年教师奖、金岳霖学术奖、连续3届国家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4次黑龙江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并被评为国家级“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入选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

目录

第一讲 多维视野中的文化

一 熟视无睹的“文化”

二 中外学者视野中的文化

三 文化:历史地凝结成的生存方式

第二讲 文化的生成与功能

一 植根于人的超越性和创造性的文化

二 作为人的类本质活动对象化的文化

三 作为人的价值与行为规范体系的文化

四 作为社会运行内在机理和图式的文化

第三讲 文化的构成与形态

一 透视文化形态的多重视角

二 物质文化、制度文化与精神文化

三 自在的文化与自觉的文化

第四讲 文化模式

一 共时态视野中的文化模式

二 历时态视野中的文化模式

第五讲 文化危机

一 文化失范与文化冲突

二 文化反省与文化批判

第六讲 文化转型

一 文化转型的内在机制

二 文化转型的途径和方式

三 文化转型与历史进步

第七讲 世纪的文化焦虑

一 “轴心期”的历史精神和西方理性主义

二 “轴心期”的历史精神在世纪的命运

三 文化的焦虑:对文化危机的自发反抗

四 文化的批判:对文化危机的自觉反思

第八讲 理性文化批判的视界

一 存在主义的悲剧意识

二 现代历史哲学的文化批判意识

三 西方马克思主义的文化批判理论

四 后现代主义的文化批判思潮

第九讲 理性文化批判的主题

一 意识形态批判

二 技术理性批判

三 大众文化批判

四 性格结构与心理机制批判

第十讲 回归生活世界的文化重建

一 胡塞尔的生活世界理论

二 许茨的日常生活世界理论

三 赫勒的日常生活人道化理论

四 哈贝马斯的生活世界理论

第十一讲 中西视野中的传统中国文化

一 西方学者视野中的东西方文化

二 中国学者视野中的东西方文化

第十二讲 中国传统文化的结构特征

一 成熟的农本社会与发达的日常生活世界

二 中国传统日常生活结构和图式的特征

第十三讲 中国社会转型期的文化冲突

一 社会转型期的文化状况

二 “文化热”与文化激进主义

三 社会转型期的文化冲突

第十四讲 中国传统文化转型的机制

一 表层文化启蒙与深层文化启蒙

二 日常生活的批判与重建乃

三 中国传统日常生活批判与重建的基本思路

第十五讲 全球化时代的新文化精神

一 全球化与文化整合

二 中国的新文化精神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16 20:16: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