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文化的烙印(影响历史的86个文化奇观)/探索与发现
释义

《文化的烙印(影响历史的86个文化奇观)/探索与发现》作为《万象新知大课堂系列丛书》其中一册,选择了不同时期不同地区影响历史的86个文化奇观、奇闻,读来生动有趣。并以广大青少年和学生为主要对象,并兼顾各不同层次和领域读者需要,该书图文并茂,选材新颖,语言流畅,读来既增长知识、陶冶情操,又解谜释疑、引人入胜。它的陆续出版,对构建和谐社会的文化建设,对提高全民族的科学素质,将起到积极作用。

书名:文化的烙印(影响历史的86个文化奇观)/探索与发现

作者:科学奥秘周刊

ISBN:10位[7807242957]13位[9787807242956]

定价:26.80元

出版社:京华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6-12

内容提要

人类智慧无穷,创造了无数灿烂辉煌。穿梭留连奇迹和辉煌中,有多少新奇的发现,有多少由衷的感受。本书选择了不同时期不同地区的文化奇观、奇闻,读来生动有趣。

编辑推荐

掬起文化长河中的朵朵浪花,触碰历史画卷中的点点印记。

《万象新知大课堂系列丛书》以广大青少年和学生为主要对象,并兼顾各不同层次和领域读者需要,该丛书图文并茂,选材新颖,语言流畅,读来既增长知识、陶冶情操,又解谜释疑、引人入胜。它的陆续出版,对构建和谐社会的文化建设,对提高全民族的科学素质,将起到积极作用。

本书为其中一册,选择了不同时期不同地区影响历史的86个文化奇观、奇闻,读来生动有趣。

目录

一、文艺撷英

西厢记故事的演变

再读“红楼”说“花魁”

《金瓶梅》作者身份之谜新说

《永乐大典》正本被嘉靖皇帝带入永陵?

西门庆原型是明正德帝

……

书摘

《永乐大典》正本被嘉靖皇帝带入永陵?

在中国国家图书馆的地库里,收藏有161册举世闻名的《永乐大典》。

从明成祖朱棣编写《永乐大典》至今,已经有600余年。在漫长的岁月中,

《永乐大典》经历各种不幸遭遇,丢失了一万多册。目前全书仅有不足4%

,400册左右的《永乐大典》流散在世界各地。然而,专家们发现,目前全

世界所能见到的《永乐大典》都有一些共同特征:每本书的书后都注明了当

时的重录官员,而这些官员全都是明朝嘉靖皇帝时期的官员。

这就是说,目前世界上所有能见到的《永乐大典》都不是永乐年间编篆

的。那么,《永乐大典》除了永乐年间的这个版本之外,到底还有几个版本

呢?据史书记载,《永乐大典》修成之后,明朝各代帝王中查阅过《永乐大

典》的却寥寥可数。

嘉靖皇帝对《永乐大典》有特殊的兴趣

明世宗嘉靖皇帝却是一个例外。继位于1521年的嘉靖皇帝在明朝历史上

并不是一个光彩的角色,在位45年,崇信道教,朝政昏庸。然而,就是这样

一个皇帝,却似乎对《永乐大典》产生了特别的兴趣。与其他皇帝不同,嘉

靖皇帝的案头常常放置了几册《永乐大典》以便随时翻阅。

一直以来,嘉靖皇帝很想将《永乐大典》重录一部,多次同大学士徐阶

谈过。但这个想法都因为工程过于浩大,重录难度太高,而被搁置下来。嘉

靖皇帝当然也应该非常清楚,要重录这样一部大型书籍,其难度可想而知。

那么,又是什么事情让嘉靖皇帝下定决心,克服各种困难,开始重录《永乐

大典》呢?

据史书记载,嘉靖三十六年(1557年)四月,皇宫发生大火,火势连绵。

存放《永乐大典》的文楼受到威胁,情况非常危急。大火消息传来,让嘉靖

皇帝感到最为担心的就是《永乐大典》的安全。他一夜下了三四道命令,令

左右登上文楼督促抢救《永乐大典》。幸亏抢救及时,《永乐大典》才能逃

过这次浩劫。嘉靖皇帝因此心有余悸,决心将《永乐大典》重新抄录一部,

“两处收藏,以备不虞”。

大火之后的第五年秋天,工程浩大的重录工作正式开始0对于这样一部

史无前例的大类书,重录官员选择了按照原本进行“对本抄写”这个最为简

单也最为正确的方法。工作进行了整整六年,直到嘉靖皇帝去世,重录工作

还在进行。新皇帝明穆宗继位之后,重录工作才得以完成。

据史书记载,重录的《永乐大典》在内容、格式、装帧方面与原本如出

一辙,令人叹为观止。此后,《永乐大典》便有了两个版本。现在人们习惯

于把永乐年间的第一个版本称为正本,把嘉靖年间 ……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6 3:0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