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温州大学物理与电子信息工程学院 |
释义 | 物理与电子信息工程学院于2008年12月由物理与电子信息学院和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合并组建,学院现有3个硕士点、8个本科专业、8个研究所,建有浙江省温州低压电器技术创新服务平台和浙江省低压电器智能技术重点实验室、浙江省物理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温州大学凝聚态物理重点实验室。学院现有全日制本科在校生1408人,研究生100人。全院教职工124人。各专业教学设施齐全,现有总额4000余万元的仪器设备,24000多平方米的实验用房,建有系列专业实验室。 温州大学物理与电子信息工程学院温州大学物理与电子信息工程学院办学历史可追溯至温州师范专科学校1977年创办的物理系。学院现有凝聚态物理、理论物理和计算机应用技术(一级学科)等3个硕士点,物理学、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电子信息工程、通信工程、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网络工程、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等8个本科专业。在校本科生1450余人,研究生107人。教职工136人,其中专任教师96人,教授25人,副高职称29人,博士37人,高级职称比例达56.3%,博士比例达38.5%,有25人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 浙江省151人才工程等省部级以上人才工程。学院教学设施完善,建有浙江省物理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浙江省计算机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温州大学电子信息实验教学中心共三个实验中心,实验设备总值4000余万元。 学院以培养具有社会责任感的应用型创新创业人才为工作中心,扎实做好本科专业建设。物理学专业作为国家特色建设专业,以培养优秀的中学物理学教师为主,将基础知识的学习与学科前沿知识的拓展结合,强调开放性和创新性。电子信息类的7个本科专业,以培养适应和支撑地方经济产业发展的工程人才为己任,积极进行工程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与探索,初步形成了行业企业深度介入、通用与行业标准兼顾、创新与创业教育同行的人才培养模式。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被列入省重点建设专业,网络工程专业被列入校重点建设专业。学生在挑战杯、电子设计、电子商务、程序设计、多媒体等相关学科竞赛中屡获佳绩,在校生的职业工程师认证通过率逐年提高。毕业生以“富有创新精神、综合素质高、动手能力强”而受到社会好评。 学院学科涵盖物理学、电气与电子信息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三个一级学科。其中,凝聚态物理为浙江省重点学科、学校重中之重学科,电路与系统和计算机应用技术为学校重点学科。目前,学院教师承担在研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国家973计划子项目等省部级项目60余项。近几年来学院教师在国内外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600余篇,其中被国际权威检索机构SCI、EI、ISTP收录论文300余篇。学院现有各级精品课程(群)22门(省级3门),承担各级教改项目40余项(省级3项),承担省高校重点教材建设项目6项。出版国家规划教材1部、省重点建设教材4部。 学院主动对接地方产业需求,不断推进服务地方工作。以浙江省温州低压电器技术创新服务平台和浙江省低压电器智能技术重点实验室为依托,与正泰集团等知名企业建立起了紧密的合作关系。研究成果不仅技术上填补了相关领域的国内空白,获得浙江省科学技术二等奖,而且成果的推广应用,已使企业新增产值10亿余元,产生了巨大的经济效益与社会影响。 学院秉承“人为本、事为先、和为贵”的理念,形成了自强不息、奋发向上的文化氛围。搭建了“物华讲堂”、“物华小屋”等育人平台,打造了“物华文化节”、“与爱同行,情暖物华”颁奖晚会等文化品牌,充分发挥文化的育人功能。建立了大学生创新基地,建立健全了党政联席会,全院教职工与工会会员大会,学术和学位委员会等制度,推行院务公开。学院2010年学院荣获学校教学、科研和基层党组织工作三大考核优胜单位,郑亦庄和吴桂初两个团队获校长特别奖。学院党总支近年来多次被评为校级和市级先进基层党组织,2007获浙江省支部工作创新奖。2007年学院团委获浙江省先进团委称号。学院设有物华教学基金会、锦阳珠宝奖助学金和三科基金,用于奖励教书育人突出的教师和表现优异的学生。 学院秉承“求学问是、敢为人先”的校训精神,遵循“以人为本、服务地方、质量立校、特色取胜、追求卓越”的办学理念,切实办好本科专业和硕士点,不断提高办学层次和办学质量,努力使学院成为人才培养、科技创新和产、学、研相结合的重要基地。 物理与电子信息工程学院大事记2009年 2009年4月,学院承办 “2009温州电器行业高端论坛暨温州大学电气类新专业战略研讨会” 2009年9月,《计算机网络》课程获2009年度浙江省普通高校精品课程建设项目立项 2009年9月,学院决定设立物理学系、电气与电子工程系、信息工程系和计算机基础教学部 2009年10月,凝聚态物理学科被列入浙江省高校重点学科A类 2009年11月,网络工程专业和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通过学校“十二五”发展前期重点建设项目论证 2009年12月,设立物理实验教学中心、电子信息实验教学中心、计算机实验教学中心 2009年12月,浙江省科技厅批准成立学院吴桂初教授负责的“浙江省温州低压电器技术创新服务平台”和“浙江省低压电器智能技术重点实验室” 2009年12月,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被确定为2009年省本科重点建设专业 2010年 2010年4月,学院举行“与爱同行,情暖物华”颁奖晚会暨第十八届物华文化节闭幕式 2010年6月,学院学生在浙江省第七届“挑战杯”赛博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总决赛中获特等奖、二等奖、三等奖各一项 2010年7月,教育部批准物理与电子信息工程学院物理学专业为国家特色专业建设点 2010年9月,学院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开始招生 2010年9月,学院的创业团队在第七届“挑战杯”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决赛中获全国电子信息类金奖 2010年10月,学院承办全国高等学校“应用型网络工程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课题成果交流会暨高校应用型网络工程课程建设研讨会 2010年11月,浙江省科学技术厅批准在建设浙江温州低压电器技术创新服务平台的基础上以温州大学作为副理事长单位和秘书长单位成立浙江省低压电器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 2010年12月,召开学院教学工作大会 2010年12月,学院举行“与爱同行,情暖物华”颁奖晚会暨第十九届物华文化节闭幕式 2010年12月,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一级学科硕士点申报成功 2011年 2011年1月,学院隆重召开一届二次教职工暨工会会员大会 2011年2月,学院的物理学国家特色专业团队和第七届“挑战杯”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参赛团队分别获得2010年度温州大学校长特别奖。学院获得温州大学“2010年度学科科研工作考核优胜单位”、“2010年度教学工作考核优胜单位”和“2010年度基层党组织工作考核优胜单位”荣誉称号。 2011年4月,学院承办温州大学“物联网高端研讨会暨温州市物联网工程中心建设征求意见会” 原物理与电子信息学院大事记 ·1977年建物理系,同年开始招收专科生 ·1985年从大士门校区搬迁至学院路校区 ·1987年物理教育本科专业招生 ·1994年计算机应用专科专业招生 ·1995年设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温州考点 ·1996年成立计算机系,与物理系同属一套领导班子管理 ·1996年10月教学基金会成立 ·1998年计算机系分出,独立成计算机科学系 ·1999年教育技术学本科专业招生 ·1999年高职电子信息专业招生 ·1999年通过浙江省教育委员会普通高校基础课教学实验室合格评估 ·2000年1月更名为物理与电子信息科学系 ·2001年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本科专业招生 ·2003年4月物理与电子信息科学系更名为物理与电子信息学院 ·2004年凝聚态物理硕士专业招生 ·2005年物理实验教学中心获浙江省物理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称号 ·2005年电子信息工程本科专业招生 ·2006年智能电子电器实验室被批准为温州市智能电子电器行业技术研究中心 ·2007年7月从学院路校区搬迁至茶山南校区 ·2007年理论物理硕士专业招生 ·2007年通信工程本科专业招生 ·2007年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本科专业招收一本学生 ·2008年物理学专业成为省重点建设专业 ·2008年12月与计算机科学学院合并成立物理与电子信息工程学院,教育技术学专业分到教育学院 原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大事记·1998年成立计算机科学系 ·1999年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本科专业招生 ·2003年4月计算机科学系更名为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 ·2004年3月建成清华同方共建实验室 ·2005年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本科专业招生 ·2005年成立温州市信息安全研究中心 ·2006年7月从学院路校区搬迁至茶山南校区 ·2007年计算机应用技术硕士专业招生 ·2008年6月成立“锦阳珠宝奖助学金”基金会 ·2008年网络工程本科专业招生 ·2008年11月成立温州大学思科网络技术学院创新与实践中心 ·2008年12月与物理与电子信息学院合并成立物理与电子信息工程学院 2009年学院大事记一月2009年1月,温州大学党委批准成立中共温州大学物理与电子信息工程学院总支委员会,任命胡记芳同志为总支委员会委员、书记,任命郑亦庄同志为总支委员会委员、副书记(党政领导交叉任职)。 2009年1月,温州大学党委任命郑亦庄为物理与电子信息工程学院院长;吴桂初、施晓秋、励龙昌为物理与电子信息工程学院副院长。 2009年1月,物理与电子信息工程学院韦文生副教授的论文《纳米硅/晶体硅反向二级管的传导行为》获温州市第十三届自然科学优秀论文一等奖。 2009年1月,物理与电子信息工程学院吴桂初教授主持的项目《低压塑壳断路器保护特性在线智能校验系统研究与实现》获温州市科技进步奖三等奖。 2009年1月,物理与电子信息工程学院王峰老师获浙江省第五批“优秀科技特派员”称号。 二月2009年2月,物理与电子信息工程学院杨光参教授的《界面对光剥离的影响研究项目》获得浙江省高等学校科研成果奖二等奖。 2009年2月,物理与电子信息工程学院在5号楼A座201教室召开新学院成立以来的第一次教工大会。 三月2009年3月,物理与电子信息工程学院“新火”青年志愿者协会的青年志愿者在鹿城区清明桥社区开展了保护温瑞塘河的宣传倡议活动。 2009年3月,物理与电子信息工程学院学生杨旭正《基于单片机的电阻电感电容在线测量仪的试制作》等3个项目获得2008浙江省大学生科技创新基金项目立项。 四月2009年4月,物理与电子信息工程学院工会组织学院教职工参加“让生命之花绽放”系列活动,为身患重病的吴素美同学爱心捐款。 2009年4月,在由浙江省教育厅主办的“2009年‘天煌杯’全省高校学生电子制作职业技能大赛”中,物理与电子信息工程学院学生许海波、严俊、方杰同学荣获二等奖,邓会亨、黄林、何伟庆同学荣获三等奖。 2009年4月,由温州大学举办,物理与电子信息工程学院承办的“2009温州电器行业高端论坛暨温州大学电气类新专业战略研讨会”在我校隆重开幕。 五月2009年5月,物理与电子信息工程学院在浙江省第六届大学生程序设计竞赛中取得佳绩。由戚承鹏、孙健、吴建章,以及蘧孝波、杨河斌、伍明泉等六位同学组成的两支队伍获得铜奖两项。 六月2009年 6月,物理与电子信息工程学院第二十届“登峰杯”论文报告会暨颁奖大会在会展中心雁山厅召开。 七月2009年7月,物理与电子信息工程学院凝聚态物理重点学科进行专题研讨确定发展战略。 2009年7月,物理与电子信息工程学院暑期社会实践出征仪式在南校区雁山厅隆重举行。 八月2009年8月,物理与电子信息工程学院党政领导班子系(部)主任专题研究讨论学院“十二五”学科、专业发展规划。 2009年8月,物理与电子信息工程学院学生在浙江省第四届大学生电子商务竞赛中获得佳绩,共获得本科报告类二等奖1项、三等奖1项、鼓励奖1项,本科综合类三等奖1项。 九月2009年9月,物理与电子信息工程学院施晓秋教授负责的《计算机网络》课程获2009年度浙江省普通高校精品课程建设项目立项。 2009年9月,物理与电子信息工程学院决定设立物理学系、电气与电子工程系、信息工程系和计算机基础教学部。 2009年9月,物理与电子信息工程学院共获6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资助、合作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获得5项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资助。2009年学院在研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4项,在研省自然科学基金9项。 十月2009年10月,郑继伟副省长在陈作荣副市长、市教育局相关负责人等的陪同下莅临物理与电子信息工程学院,视察了温州市智能电子电器行业技术研究中心。郑继伟对研究中心“立足地方、服务地方”的发展思路给予了充分肯定,对研究成果所产生的社会效益作出了高度评价。 2009年10月,物理与电子信息工程学院在南校区西操场隆重举行了学院第八届运动会暨学院第十八届物华文化节开幕式。 2009年10月,物理与电子信息工程学院召开学科、专业“十二五”规划要点专题研讨会。 2009年10月,浙江省教育厅[浙教高科(2009)165号]公布,物理与电子信息工程学院凝聚态物理学科被列入浙江省高校重点学科A类。 2009年10月,物理与电子信息工程学院在2009年“NEC电子杯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喜获全国一等奖2项,全国二等奖1项,浙江省二等奖2项,浙江省三等奖1项。 十一月2009年11月,物理与电子信息工程学院网络工程专业和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通过学校“十二五”发展前期重点建设项目论证。 2009年11月,物理与电子信息工程学院张纯容副教授主持的项目《问题与案例驱动的课内实践教学分级模式》获2009年温州大学校级专题教学改革研究项目立项。 2009年11月,物理与电子信息工程学院网络工程专业被评为温州大学2009年校级重点建设专业。 2009年11月,在全国高校首届“创意·创新·创业”电子商务挑战赛总决赛中,物理与电子信息工程学院学生吕建浪等创作的作品“阮怡游泳网”荣获全国二等奖,指导教师为张长胜和王咏。 2009年11月,物理与电子信息工程学院在1B-402召开学院研究生工作会议。 2009年11月,物理与电子信息工程学院党总支决定下设物理学系党支部、电气与电子工程系党支部、计算机与信息工程党支部和行政党支部4个教工支部。 2009年11月,物理与电子信息工程学院在会展中心雁山厅召开2009年科研工作大会。 2009年11月,物理与电子信息工程学院喜获浙江省大学生多媒体作品设计竞赛省一等奖1项,省三等奖1项。 2009年11月,物理与电子信息工程学院孙健同学创作的项目作为浙江赛区唯一一个C语言程序设计项目入围全国总决赛,经过激烈角逐最终获得全国一等奖,学院还有三位同学在复赛中获全国三等奖。 十二月2009年12月,物理与电子信息工程学院经学校批准设立物理实验教学中心、电子信息实验教学中心、计算机实验教学中心。 2009年12月,浙江省科技厅批准成立由物理与电子信息工程学院吴桂初教授负责的“浙江省温州低压电器技术创新服务平台”和“浙江省低压电器智能技术重点实验室”。 2009年12月,物理与电子信息工程学院施晓秋教授主编的《网络工程实践教程》和林川老师主编的《网络性能测试与分析》教材入选2009年度省高校重点教材建设项目。 2009年12月,物理与电子信息工程学院在“正保教育杯”第五届全国ITAT教育工程就业技能大赛决赛中夺得大赛C语言程序设计组一等奖,指导师虞铭财老师获得最佳指导师奖。 2009年12月,物理与电子信息工程学院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被确定为2009年省本科重点专业建设项目。 2009年12月,物理与电子信息工程学院召开党总支“公推直选”党员大会,大会选举胡记芳为学院党总支书记,郑亦庄为党总支副书记(交叉任职),陈宏毅为党总支副书记,吴桂初、杨光参、金清理、周艳为党总支委员。 2009年12月,物理与电子信息工程学院召开物华教学基金会理事会2009年年会。 2009年12月,物理与电子信息工程学院学生在2009年高等数学竞赛中获得省二等奖4项,省三等奖5项。 附录表格表12009年学院所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资助名单 序号 项目 1 10904115 王国忠 金属纳米粒子光学性质的若干理论问题的研究 青年 18 2 10974146 杨光参 离子在表面和受限体系中的光剥离过程研究 面上 34 3 20974081 章林溪 高分子刷/纳米颗粒体系中位阻效应的分子模拟研究 面上 32 4 60970065 刘文斌 临界基因调控网络的可控性理论及其干预方法研究 面上 32 5 60970118 施晓秋 基于迭代测距整合的无线网络可定位性与定位算法研究 面上 31 6 20934004 章林溪 DNA大分子链刚性与构象转变 重点 60 7 10947017/ A05 姜年权 量子态表象变换中的经典变换及其应用的研究 专项 14 表22009年学院所获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资助名单 序号 项目 1 Y1090328 李名标 基于TDMA的多信道多收发器无线Mesh网路分布式控制信道访问研究 省自然科学基金 5 2 Y6090220 郑崇伟 空间光调制器的实现及其应用研究 省自然科学基金 5 3 Y6090529 郑亦庄 利用光子回声技术进行光量子信息固态存储的研究 省自然科学基金 5 4 Y4090174 李士本 掺杂二嵌段共聚物的微结构及其光学性质 省自然科学基金 5 5 Y609022 杨光参 离子在表面和受限体系中的光剥离过程 省自然科学基金 8 表32009年“NEC电子杯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获奖名单 序号 学校 参赛队代码 学生1姓名 学生2姓名 学生3姓名 指导教师1姓名 指导教师2姓名 选题 等级 本科、高职组 1 温州大学 ZJA140 杨旭正 王瑞刚 吉书恺 陈 冲 叶 鹏 A 全国一等奖 本科 2 温州大学 ZJA136 黄 林 何伟庆 邓会亨 朱翔鸥 叶 鹏 A 全国一等奖 本科 3 温州大学 ZJA133 严 俊 方 杰 许海波 赵 升 陈 冲 E 全国二等奖 本科 4 温州大学 ZJA141 吴 克 叶祥祥 吴 莲 朱翔鸥 赵 升 A 省二等奖 本科 5 温州大学 ZJA142 吴发娣 郑巨洁 陈 滨 宋元平 朱志亮 B 省二等奖 本科 6 温州大学 ZJA138 郑 龙 陆盛燕 周 杰 吴 平 王 环 B 省三等奖 本科 表4“浙江省大学生多媒体作品设计竞赛”获奖名单 学生姓名 指导教师 班级 作品名称 获奖等级 徐波、金鑫、 许广俊、翁秀青、 表5“2009年高等数学竞赛” 获奖名单 姓 名 类 别 班 级 奖 项 胡 叶 工科 08电科 省二等奖 黄崇代 工科 08电科 省二等奖 倪栋梁 工科 08电科 省二等奖 徐明明 工科 08网络工程 省二等奖 李爱飞 工科 08通信本 省三等奖 陈 波 工科 07计本二 省三等奖 王越加 工科 08网络工程 省三等奖 卢江林 工科 07电信本一 省三等奖 包鹏飞 工科 08物本 省三等奖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