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温元填 |
释义 | 温元填(1932-) 福建德化县城关风池人。瓷工出身的陶瓷企业家。中国陶瓷协会理事。德化县陶瓷同业公会会长。泉州市先进工作者。福建省“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劳动模范。 温元填彩画徒工出身。历任德化瓷厂工会主席,德化人民瓷厂厂长,中共德化人民瓷厂支部书记,德化瓷厂技术科科长、革委会副主任,县二轻工业局副局长,德化第二瓷厂厂长,中共德化第二瓷厂委员会书记,县陶瓷公司经理等。一生从瓷40个春秋,为德化瓷业献出毕生心血与青春。 民国21年农历12月12日,温元填出生于一温馨归侨之家。但他的童年却是在苦难中度过。7岁时其母死于鼠疫,9岁父又病逝,未儿祖母亡故、二姊幼殇,四五年间失去四位亲人,留下姐弟4人相依为命。幼弱失恃,饥寒交迫。为活下去,小元填只得辍学,顶着风雨霜雪烈日去沿街叫卖烧饼,受尽凌辱鄙视,挣得些微收入维持最低生活。不久姊出嫁、弟入慈儿院,12岁的小元填到县卫生院当杂工。抗日战争胜利后,1945年冬德化瓷业开始有所复苏,他随姐夫张英滔到城关三角街林云合瓷彩店当学徒,并拜张为师,开始其瓷业生涯。后又随张从艺于元美瓷彩店、华益瓷庄,直至德化解放。 1950年,温元填参加德化县瓷业工会,继续其瓷工生活。1952年2月被派任德化瓷厂(时称利民瓷厂)工会干事,1952年夏任工会主席。1956年春至1961年冬、1970年夏至1974年春,二度调离陶瓷行业,先后到县政工部门与阳山炼铁工地、阳山铁厂矿工作,其余岁月都是在与瓷泥、窑炉打交道,与陶瓷结下不解之缘。他从瓷土加工到成型、造型结构、窑炉设计、装窑烧成、彩画烤花等皆有所谙熟。尤其对窑炉结构、匣钵利用率、造型结构等尤有探究。这些实践知识,是他长期从事陶瓷企业领导工作解决具体棘手问题、不断开拓新局面、屡创新成绩的殷实本钱。 温元填童年失恃,长期苦难生活磨炼出其刻苦耐劳、克服困难的坚强意志与毅力。他善于带领瓷工在逆境中迎着困难上。他从瓷工中来,始终总感到自己是瓷工中的一员,有着为自己、为广大瓷工开创美好未来的憧憬与追求。平时工作总喜欢深入第一线,到车间班组向瓷工学习,了解瓷工的困难,探索生产中的问题,听取合理化建议,改进领导作风与方法,促使企业生产的发展。 1950年代末、1960年代初国家经济困难时期,德化人民瓷厂(时称集联瓷厂)因产销不对径,产品积压,生产不景气,经济滑坡亏损,贷款发工资,企业处境窘迫,职工生活困难。1961年10月,温元填奉命从阳山铁厂调到该厂任厂长兼中共支部书记。他“临危待命”,二话没说,走马上任未及喘气,即深入职工中了解生产与领导工作的存在问题。眼看因滞销堆积如山的产品后,随即亲自同购销人员到厦门与外贸部门联系,分析研究陶瓷市场趋向。他根据当时国内市场弛滞情况,看准将目标瞄向国外市场,果断作出调整产品结构、改变销售渠道的决定。他重视人才,大胆发挥陶瓷工艺家、老师傅陈其章与青年技工颜锦杰等人的技术骨干作用,开发创新设计国外市场需要的新产品,将原来专门生产碗杯匙碟等低梢内销日用瓷,全部改为生产各种造型与不同规格的花瓶花插等中高档外销陈设艺术瓷。当时全省尚无任何陶瓷厂家生产这类产品,他看准行情,人胆果断转向。他深刻认识到产品质量是生产企业的生命。为保证质量、把生产搞上去,他依靠全体职工,加强管理,暗中推行一套“人人把关,关关卡紧,层层验收,以一级品计件报酬”的生产技术管理与按劳分配措施。这又是当时其他厂家所不敢推行的“资产阶级物质刺激”。在全厂150多位职工积极、协同努力下,取得喜人的效果,一级品率从原来的30%左右提高到70%,新产品推出后,极受厦门外贸出口部门的欢迎、赞誉与支持,大批产品源源畅销日本、东南亚、欧洲等地。这样,不仅打开了销路,又提高了产品档次,成倍地提高经济效益,彻底改变了企业的面貌。5个月后扭亏为盈,工人月工资实际收入比原来固定工资制成倍增长,人人暗自欢喜与感激。当时开发的那些产品,后来在国际市场上一直长期盛销不衰。如陈其章创作设计的16吋长空花瓶、阔口系列花瓶,历经30多年一直是抢手货。在技术改革方面,他亲自设计与指导窑炉改革,将当时的龙窑改建加长加阔加高(由原来21间添建至30间,平均每间加阔加高20公分),从而增加装烧容量50%;加高烟囱,增加窑内风速风量,加大火力,提高炉温,缩短烧成时间,使每条龙窑只多用12.5%燃料而增烧50%产品,降低能耗成本;改进窑顶结构,延长窑炉寿命;降低火口高度,缩小窑炉上下温差,提高产品质量。等等措施,使该厂在“文革”动乱期间,仍保持良好的经济效益,在县主管部门未下拨经费情况下,添置了炼泥机、压泥机,扩建了砖木结构生产车间1400多平方米。在同一时期,有的企业大量亏损,连职工肚子都顾不上,而该厂却扩大了规模,增添了设备,丰满了羽翼,改善了劳动条件。 1960年代末,温元填成了“走资派”被夺权,长年累月批斗检查。“造反派”在他身上捞不到什么“稻草”,就“勒令”他轮流到各个车间“劳动改造”。他能上能下,认为这是卸去工作重担专心再学习技术的大好机会,先后到各个车间与工人一样当班,出色地完成“造反派”所分配的各种生产任务。其后使他深深体会到,当年1年8个月的特殊“劳动改造”,是他毕生有幸享受到一次难得的陶瓷专业技术的伞面培训与世界观改造熔炉的烧煅;既学了技术,更密切了与瓷工的思想感情联系,加强了群众观点,真是“技术、思想、意志”三丰收。 1970年春,人民瓷厂与新建瓷厂合并改称红旗瓷厂(后名德化第二瓷厂),职工1000余人,温元填任生产组组长,兼管劳工人事。他工作坚持原则,生产组织得有条有序,却因此得罪了某些“造反派”,于同年5月被突然调到阳山筹办铁厂矿。但陶瓷行业不能没有他,未几义命他回到他1950年代“老根据地”——德化瓷厂当接管工作组(省属移县属)。接管结束后仍回阳山。1974年4月,调任德化瓷厂技术科科长,1977年3月任革委会副主任兼技术科科长。 1970年代初,他在德化瓷厂接管工作组期间,有次一个烤花炉出了“故障”,生产“卡壳”,厂长束手无策,找到老温头上。他深入现场观察,召开炉前会议,研究分析情况,寻找问题、原因,心中有数:“时届盛夏,天气炎热,烤花工人怕高温炉火炙烧,加燃料时不敢站近炉前用煤叉加煤,采取将煤球远抛入炉,致煤球因强力冲撞砸碎堵塞通气孔及煤球砸碎后燃料层透气差,炉内缺氧不能充分燃烧所致”。为证实其判断,他“全副武装”亲自当班,按操作规程通炉加煤,并一直守候在炉前;3点钟后,炉火通红炽旺,炉温恢复正常;产品出炉,效果质量极佳。面对科学事实,烤花工人无言以对,口服心眼;厂里有关领导如释重负,无比高兴,倍加赞誉。1974年,德化瓷厂采用热煤气隧道窑烧成,因窑头只设一对氧化炉,氧化程度差,窑车进窑慢,每24小时只烧成6窑车,且产品常出现斑点。他反复琢磨后,于窑头增设一对氧化炉,加速窑头氧化,使每24小时增烧2窑车,不但提高产量33.3%,降低了能耗,又提高了一级品率。 1981年11月,温元填调任县轻工业局副局长。1982年5月,被派参加德化第二瓷厂的整顿工作,任工作组副组长。1983年9月,正式调任该厂厂长兼中共厂党委副书记,1984年10月兼任书记。1988年10月又兼任县陶瓷公司经理。1990年11月至1992年6月专职任县陶瓷公司经理。1993年5月退休。 温元填原有文化虽不高,但勤奋好学,经长期工作中锻炼,具有相当的阅读能力。他不满足于已有的知识,常订阅有《陶瓷》、《中国陶瓷》、《河北陶瓷》、《陶瓷研究》等多种全国性与地方有关陶瓷科技刊物,每出差外地又总要到当地新华书店搜寻购买有关陶瓷书籍资料。对这些资料,他常抓住空隙时间如饥似渴地学,并具体应用于实践。1980年代中期,他从有关资料中获得启发,在德化第二瓷厂改革匣钵利用率,将原来每窑车平均容量装烧大小盘类980块,经改革后提高到平均装烧1160块,增加18.4%。杯类装烧容量,原用大匣钵平均每匣钵装烧32块,空间利用率64%,改为矮小匣钵每匣钵装烧7块、空间利用达72.6%(经精密计算,每匣钵装杯类以7块利用率最高),提高近13%。且小匣钵寿命长,减少裂底落砂,不但增加容量降低能耗,降低钵损,又提高产品质量。其次,又参考有关资料结合具体情况亲自设计并主持施工改建72米隧道窑,将原来窑炉结构不合理、烧成时窑头太冷烧成慢,至高温段又升温过快,上下温差大,产品严重起泡,影响质量;改建后合理提高窑头预热段炉温,缩小上下温差,消灭了产品起泡;并加快烧成速度,由原来每24小时最多烧成32拉车提高到35—37拉车,提高10—15%以上,降低了能耗又提高一级品率。又改建烧油烤花炉,将原来直线火路于炉中设多层挡墙,成为曲线火路,延长炉火在炉内流程,使热能充分被吸收,降低油耗。以上三项技改措施,该厂一直长期沿用。 在长期企业领导工作中,他习惯于走出办公室,坚持每日至少半天到车间、班组,了解情况,听取意见。他几乎没有休假日,没有下班时间表。每出差回来,尽管已近傍晚,总得先到厂里看一看才回家晚餐。星期六、日晚上常是在厂里过夜,连星期日白天也大部分时间在厂里度过。职工下班了,他常仍在厂里忙这忙那;别人吃过饭在休闲、看电视、串门、上街,他常还在厂里或半路上与人“叙聊”,了解与处理厂里的有关事宜。家里午饭晚饭的餐桌上常是缺他一人,等他人家门时饭菜早凉了。家庭的琐事他从来无暇顾及,大小事务由他的爱人颜淑珠担当。他办事不空喊“放炮”,不“吹牛”报喜,不奉迎取宠。这是他的最大“缺陷”与“致命伤”。因此有时常难于适应某些领导的“胃口”,甚至被认为是个“累赘”而遭到非议与批评。但事实胜雄辩,真理终颠扑不破。在改革开放的1980年代,步入天命之年的温元填,仍以一身蛮劲,带领德化第二瓷厂1000多职工,协力同心,敢于开拓,冲破框框,奋斗10年,产量产值效益直线上升,生产出上千种中高档产品。年产瓷2000多万件,产品远销日本、东南亚、中东、欧美非澳100多个国家与地区,年出口创汇近240多万美元,成为当时福建省陶瓷行业重点出口企业之一。所产称德化瓷坛“三朵金花”之一的高白瓷,在国际瓷坛与市场上永葆盛誉。1987年至1990年,该厂连续4年被评为泉州市先进企业。而作为“领头雁”的温元填,同时多年被评为泉州市先进工作者,1987年荣获省“五一”劳动奖章,1988年被评为福建省劳动模范。 温元填一生受过县市(地)省多次表彰奖励,但他未将功归于己有,不享受特殊。1988年、1989年县里两次发给他个人奖金6000元,他全部交给厂里;1989年市发给他的奖金,他如数捐献给县第二实小(时称城关小学)作添建校舍经费;厂里分发奖金,他与职工平等,从未多分一元钱。尽管过去家庭困难,从来未向领导伸过手。1960年代任人民瓷厂厂长时,有次因病住院治疗,厂里派人送去补助款,他病愈出院后马上退给厂财务科。1963年评调工资时,厂里两位将要退休的瓷工张贤顺与周元开只有一个级额,互相推让,老温深受感动与同情,无私地将县里奖给自己的一级让给他们,使他俩在退休前各得调升一级。因此,22级、57元的月工资,温元填一直领了28年。他以身作则,忘我工作,克己待人,廉洁奉公,赢得广大瓷工的敬佩与拥戴! 他的格言是:工作遇到困难越大,意志要越坚强;工作顺利时,要越谨慎、越谦虚。 自1988年起,温元填连续二届被选为德化县陶瓷同业公会会长。他于1992年底退休;但退而未休,仍孜孜不倦继续为德化陶瓷事业的繁荣发展作奉献! 温无填一家多人从瓷。妻颜淑珠,三班泗滨人,1936年生于陶瓷之家,从小随母陈雪(城关丁墘人,1884—1970年)于村里瓷彩部学彩画,1953年进德化瓷厂彩画车间,后曾长期担任生产作业组组长,业瓷一生,1982年退休。长女温清芬,1963年生,幼承母教,1979年进德化瓷厂彩画车间,又师从老艺人陈春胜,善新彩花鸟与人物彩饰。长子温兴民,1964年生,自幼爱好工艺美术,在学期间每逢节假日常随父母到瓷厂,耳闻目染,接受陶瓷艺术的熏陶,后又业余向雕塑师陈其泰、陈德卿父子学艺。他颇有天赋艺术素质,虚心勤学,进步很快,小小年纪即大胆创作;15岁时,所塑披坐观音瓷塑,参加县青少年工艺美术作品展获一等奖。1982年被招工进德化瓷厂,不久被选送厦门工艺美术学校深造一年,受业于雕塑大师王则坚。其观音、达摩、弥勒、罗汉、仕女、狮、象、虎、马、牛、狗及多种禽鸟,各种通花花瓶、花插、灯球,不同姿式的耶苏、圣母、天使、圣诞老人各20余种,西洋人物挂盘,篮球、足球运动员小玩等作品先后投放市场。其铁拐李瓷塑等多件作品,1993年10月参加首届中国德化国际陶瓷节展出受好评,并被收藏于德化县陶瓷博物馆。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