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温邪 |
释义 | 病因学名词。系各种温热病致病邪气的通称。包括温病中的春温、风温、暑温、伏温、湿温、秋燥、冬温、温疫、温毒和温疟等病的病因。《温热论》:“温邪上受,首先犯肺。” 定义自然界致病因素中具有温热性质的病因。主要包括六淫中的风热、暑热、湿热、燥热,以及疠气和温毒。具有从外感受,性质属热,致病迅速,病位各异等特点。温邪大多从口鼻侵入人体,是否发病主要取决于人体正气的强弱,正气虚弱者易发病。辨识温邪,应依患者症状、体征,并结合患者体质、时令及环境特点进行。自晋代王叔和提出新感伏邪说后,历代都将温病分为新感与伏邪两类,目前主要倾向于新感,本条亦以此叙述。伏邪温病也是温病学中的重要内容,伏邪在温病病因及发病中也有重要意义,但历来对此认识不一。 类型温邪以其性质和所致病证的不同而分为几种主要类型:①六淫中的风热、暑热、湿热、燥热。六淫是风、寒、暑、湿、燥、火六种病因(病邪)的总称。六者在性质上各不相同,所致病证也各异。这六种病因又都有可以相兼致病的特点,有时可以与寒相兼,有时又可同热化合,更增加了它们在性质和致病上的复杂性。其中属于温邪的主要是风热、暑热、湿热、燥热。②疠气。指致病暴戾、具有强烈传染性的许多致病因素,所致病证称为温疫。③温毒。致病具有温热性质和肿毒特征的一类温热病邪。 特点温邪致病的共同特点是从外界通过一定途径(主要是口鼻)侵入人体,所致病证均具有温热性质,发病较快,侵入人体的部位各不相同,且易化燥伤阴。其各自的特点是: ①风热病邪。风邪从热而化或与热相结合的温邪,发病以春季多见。起病急骤,致病时多先侵犯人体上焦肺系和肌表皮毛,形成表证(身热、咳嗽、烦渴),病情变化迅速,在病变的发展过程中极易出现化燥伤阴的病理变化。 ②暑热病邪。夏季盛暑的气候条件下所形成的一种温邪,其炎热之性较一般温邪为甚。致病限于炎夏之季,发病初起即表现为阳明气分证候(壮热,大汗,头晕,面赤,心烦口渴,脉洪大等),病程中易耗气伤津,致病时常兼夹湿邪。 ③湿热病邪。具有湿和热两种性质的温邪,虽四季皆有,但以夏末秋初多见。病位以脾胃为主,证候以邪遏卫、气分的见症为主要表现(身热不扬,恶寒身重,头痛如裹,胸脘痞闷,舌苔白腻),起病较缓,传变较慢,病势缠绵,病程较长。 ④燥热病邪。具有干燥和温热两种性质的温邪,多见于秋季气候干燥之时。易于损耗津液,证候初起以肺卫见症为主(发热,微恶风寒,口鼻唇咽干燥,干咳少痰,苔薄白少津,舌边尖红)。 ⑤疠气。所致病证繁多,证候各异,但都具有强烈的传染性和流行性,病情严重,变化迅速。 ⑥温毒。所致病证热象偏重,易化燥伤阴,伴有热毒或肿毒征象。肿毒可壅聚于人体某一部位,产生红肿热痛,甚至溃烂,也可因温毒之邪的走窜而呈多发性的特点。 发病在温邪侵袭人体的情况下,发病与否主要取决于人体的正气是否充足。当人体正气充足时,有能力抵御温邪的侵袭,一般不发病;而正气虚弱不足时防御能力下降,就容易致病。但如果温邪太甚,致病力超过人体正气的防御能力时,也可发病,即所谓“正不胜邪”。人体的正气又与体质和精神因素有关。体质强壮、精神舒畅者一般正气充足。由于温邪中的疠气致病具有传染与流行的特点,所以社会因素对温疫的发生具有重要影响,社会发展水平高能极大地减少以至消灭某些温疫(如天花)的发病。 辨识临床辨识各种温邪主要是依据其致病特点、疾病症状与体征来进行,即所谓“辨证求因”。还应结合患者体质、气候及地理环境等因素加以考虑。具体的辨证论治一般都采取温病的卫气营血辨证或三焦辨证的方法。 伏邪指感受外邪后,邪伏藏于体内一段时间才发病,即“伏邪温病”,它是温病学中的重要内容。临床特点是初起即以里热证候为主要表现,而与当令时邪的致病特点不相符合。如伏暑发于秋季,而临床表现却有夏季暑邪致病的特点。引致这一类温病发生的病邪称为伏邪,伏邪本身并不一定具有温热的性质。如:“伏寒化温”的春温,是发生于春季而不同于风温的另一种温病,初起即以里热内蕴见症为主,且没有风邪的特点,古人因而推断其病因为冬季感受了寒邪,未即发病,至春时寒郁化热,病自内发。属于伏邪致病的主要有春温和伏暑。历代文献中有关伏邪致病的内容很丰富,但认识并未统一,历来都有持异议者。目前有人认为从临床证候来认识伏邪在治疗上有着重要意义;有人认为在伏邪致病中起主导作用的是人体体质,并对伏邪的种类和邪伏部位作了探索,大多持一种不轻易否定的态度。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