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温特沃斯庄园
释义

温特沃斯庄园在英国南约克僻静处,温特沃斯庄园的立面长度约为白金汉宫的两倍。宅内有365个房间,足以“在一年裏每天换一间房住”。最主要的会客厅称为“大理石厅”,面积324平方米,高12米,堪称巨大。宅子前面是一片极其开阔的草坪和花园,不远处有一个造得和住宅一样漂亮、能容纳100匹马的马厩。此外,庄园还拥有一个庞大的地下通道系统,通道总长度约8公里。 英国最大的古宅,也是全欧洲立面长度最长的建筑。

历史

温特沃思庄园建于18世纪。鼎盛时期,庄园内人丁兴旺,珍宝无数,曾接待过英王乔治五世在内的诸多贵客。现如今,物是人 非,庄园逐渐成为“被遗忘的宫殿”。

兴:“世纪工程”

在英国建筑历史学家马库斯·宾尼眼里,温特沃思庄园“绝对是英国最具乔治王时期艺术风格的建筑”。它坐落在南约克郡温特沃思村,最初是托马斯·温特沃思伯爵的宅邸。18世纪20年代起,温特沃思家族开始庄园的重修和扩建。

几十年后,庄园转交给与温特沃思家族沾亲带故的菲茨威廉家族。菲茨威廉伯爵四世成为庄园新主人。在其掌管下,庄园扩建工程继续进行,直到18世纪末才完工。

温特沃思庄园的最终落成,令附近其他庄园黯然无光。据建筑资料记载,温特沃斯庄园的立面长度约为白金汉宫的两倍。宅内有365个房间,足以“在一年里每天换一间房住”。最主要的会客厅称为“大理石厅”,面积324平方米,高12米,堪称巨大。宅子前面是一片极其开阔的草坪和花园,不远处有一个造得和住宅一样漂亮、能容纳100匹马的马厩。此外,庄园还拥有一个庞大的地下通道系统,通道总长度约8公里。

据说,那时到庄园做客的人需要拿着不同颜色的纸屑,在走过的地方沿途抛撒,以此为标记,才能找到回自己房间的路。

就在菲茨威廉家族成为庄园新主人不久,一次地质勘探发现让温特沃思庄园再次成为整个英国关注的焦点:这个庞大的庄园正好横跨在一个储量丰富的煤层上方。

意外获得“黑钻石”宝藏的温特沃思庄园从此更加兴盛。但这也意味着,在第一次工业革命如火如荼之时,在以采煤业为主的南约克郡,菲茨威廉家族一夜之间成为数万人赖以生存的经济支柱。在此后的岁月中,他们不得不担负起更多责任,面对更多仇视或觊觎的目光。

恩:最佳雇主

那时,南约克郡绝大多数矿工在极端恶劣的环境下工作和生活,矿工聚居的村庄可谓最糟糕的贫民窟。大部分煤矿主只顾压榨矿工劳力,坐享利润,不关心工人死活,一些矿主甚至非法雇用妇女和儿童下井拉煤。

然而,菲茨威廉家族却对矿工表现出罕见的仁慈和慷慨。当地人马丁·约翰逊的父亲和祖父都是受雇于菲茨威廉家族的矿工,他说,祖辈们工作的煤矿是当时英国最安全的煤矿;他们居住的“矿工村”的条件,也是其他任何“矿工村”所无法比拟的。“在我们这一代人里,你找不出一个人说他们(菲茨威廉家族)不好,”约翰逊感慨道。

在许多当地矿工心中,菲茨威廉家族对他们有恩。因此,当菲茨威廉伯爵六世1902年冬天去世后,数千名矿工顶风冒雨赶到温特沃思庄园参加葬礼,表达他们对亡者的敬意和哀思。

葬礼当天,200名身着黑衣的仆人和众多哀悼者聚集在庄园内的草坪上,庄园附近的商店全都闭门谢客,家家户户拉上窗帘,静静等待葬礼开始。《谢菲尔德电讯报》报道说,尽管伯爵六世生前是英国最富有的人之一,但钱财并不是他获得人心的原因。“真正的悲伤无法用金钱买到,也不可能发自勉强的心灵。为伯爵工作了约50年的老人们,怀着对老主人的敬爱,有的还忍受着病痛,从附近村落或外地赶来,加入送葬行列。”

菲茨威廉伯爵六世死后,他的长孙比利继承爵位,成为菲茨威廉伯爵七世。和祖父一样,比利对矿工十分慷慨,尽力维护他们应有的权利。1926年,英国矿工准备进行大罢工前,受雇于菲茨威廉家族的矿工却派代表去庄园告诉比利,他们不想罢工。但比利对他们说:“你们必须这么做,否则,你们会让其他矿工失望。”

几个月的大罢工期间,比利不仅免费为2500名矿工孩子提供食物,还把温特沃思庄园的草坪和广场变成供矿工和家属休闲的游乐园。他的妻子则每天开着车,把食物等生活必需品送到矿区穷人家里。

怨:继承风波

菲茨威廉六世身后留下的不仅是温特沃思庄园,还有分布在英国和爱尔兰各地的大量土地、房产、股份和艺术藏品。按如今市价折算,这些遗产价值33亿英镑(约合65.3亿美元),此外每年单从煤矿获得的收益,就有约600万英镑(1188万美元)。

按照英国世袭贵族制度,爵位和遗产由长子继承,再由长子传给长孙。菲茨威廉伯爵六世去世前,长子米尔顿已去世,因此,这笔巨额遗产理应由长孙比利继承。但这却招来伯爵六世其他子女的怨愤。他们声称比利并非菲茨威廉家族的血脉,无权继承遗产,因为比利出生在千里之外的加拿大。

比利的父亲米尔顿是一名癫痫病患者。在19世纪的英国人眼中,癫痫病人与疯子无异。因此,伯爵六世对这个“疯”儿子的态度是“眼不见、心不烦”,将他“流放”到国外,任由他从事自己喜欢的探险活动。

依靠杰出的探险才能,米尔顿绘制出一张穿越加拿大、连接大西洋和太平洋的陆路地图,成为19世纪英国最有名的探险家之一。可是,“英雄”米尔顿却遭到自家人的歧视。由于担心癫痫病会遗传,玷污伯爵家族的高贵血统,菲茨威廉家族想方设法阻挠米尔顿结婚。

最终,米尔顿还是偷偷结了婚,并和妻子逃到美国。他们唯一的儿子比利出生在加拿大的蛮荒之地。除了英年早逝的米尔顿,没有任何与温特沃思庄园有关的人见证比利的出生。这一点,成为比利的姑姑和叔叔们始终对他保持疑心和怨气的理由。

比利的姑姑艾丽斯认为比利是“鸠占鹊巢”的假冒者。她曾在一封书信中说,米尔顿和妻子生下的是一个女孩,比利其实是一名白人殖民者的儿子,两个婴儿出生后就被调包,结果让比利“飞进金窝”。

或许,艾丽斯的说法是出于怨恨,不满自己没有分得遗产;或许,这才是事实。但不管怎样,比利的身世成为温特沃思庄园的一个不解之谜。

情:惊世骇俗

比利继承爵位几年后,他的儿子彼得出生。为给彼得庆贺生日,比利邀请6万人到温特沃思庄园赴宴,结果有10万人前来道贺,其中许多是矿工及其家人。

那时,彼得是一个爱哭的小胖墩儿,谁也没有想到他今后会长成消瘦帅气的小伙子,并和美国前总统约翰·肯尼迪的妹妹上演一段惊世骇俗的爱情悲剧。

彼得是个多情的“公子哥”,喜欢和住在父亲矿区里的女孩子们纠缠不清。短短三年时间里,20岁出头的他就有了三个儿子。1946年,已是菲茨威廉伯爵八世的彼得结识凯瑟琳·肯尼迪。凯瑟琳来自一个声名显赫的美国家庭,父亲是时任美国驻英国大使约瑟夫·帕特里克·肯尼迪,二哥约翰·肯尼迪后来当选美国第35任总统。

彼得和凯瑟琳相爱了,但由于种种因素,他们的感情无法被周围的人接受,肯尼迪家族甚至从来不承认这段感情的存在。其一,彼得当时已经结婚,其二,也是最主要的原因,两人宗教信仰不同。凯瑟琳是天主教徒,而和大多数英国封建贵族一样,菲茨威廉家族与天主教水火不容。凯瑟琳的家人也警告她,如果她嫁给彼得,将被剥夺家族继承权。

1948年5月,彼得和凯瑟琳在一个雷雨天乘坐私人飞机前往法国南部,结果飞机坠毁,这对相爱两年的情侣不幸身亡。

彼得死后,他的长子埃里克成为菲茨威廉伯爵九世。但埃里克酗酒成性,根本无力掌管温特沃思庄园。矿工后代杰夫·斯蒂尔当年参加了彼得的葬礼,他回忆说:“彼得死了,庄园也大势已去。温特沃思庄园随他一起‘毁灭’了。”

仇:煤矿之争

实际上,真正导致温特沃思庄园“毁灭”的,不是某一个人的死亡或无能,而是两个阶级之间的对立和仇恨,以及对“黑色钻石”的争夺。

尽管南约克郡矿工协会一直把菲茨威廉家族称作“最完美的雇主”,但一个家族的高尚举动,无法改变资产阶级政党对整个封建贵族阶级的仇视。更何况,这个家族掌握着可以推动工业化进程的宝贵矿产资源。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温特沃思庄园一度沉寂。水晶吊灯、绸缎窗帘、艺术名画等被统统收进储藏室。战争结束,庄园侥幸躲过德军的炸弹,却没能逃过工党的破坏。

1945年,工党上台执政。1946年4月的一天,彼得站在房间窗户前远眺,看见一队卡车开到温特沃思庄园前的草坪上。这是能源部门官员曼尼·欣韦尔派来的建筑工队,他们准备在这里大规模采矿。而他们下一个目标,就是庄园美丽的花园。

欣韦尔是工党激进成员的代表,仇视拥有特权、占据能源资源的封建贵族,赞成废除爵位世袭制。欣韦尔颁布的命令称,为获取国家急需的燃料,他们要一直挖到庄园主宅的后门。就这样,庄园入口处那些300多年的古树被连根拔起,壮观的林荫大道消失了,庄园里宽阔的草坪被一片片掀开。泥土、碎石、植物在庄园主宅前堆成一座高达15米的小山,“山顶”正好与彼得卧室的窗户相平。

为保护家园,彼得不甘示弱,发起反击。他委托一批地理学家和采矿工程师向政府证明,庄园地下的煤“不够优质”,“没有开采价值”。同时,约克郡的矿工们、劳工组织、甚至当地一些工党领导下的政府机构,都自发站到彼得这一边,抗议能源部门破坏庄园。

然而,欣韦尔不为所动。他不相信这些请求和抗议是发自人们内心,反认为这是彼得在“蓄意兴风作浪”。最终,一切努力均告失败。庄园美景不复存在,取而代之的是英国最大的露天煤矿。

衰:炬化成灰

1949年,就在彼得因空难丧生一年后,庄园再次遭遇巨变。彼得的姑姑梅布尔·史密斯将庄园部分出租,办起一所女子体育教师培训学校。此时,彼得之子、菲茨威廉伯爵九世埃里克却只知酩酊度日,根本无力挽回局面。

在昔日金碧辉煌的“大理石厅”里,乔治王五世和众多达官贵人观赏过俄罗斯芭蕾舞后安娜·帕夫洛娃的优美舞姿。如今,这里却堆满供培训学校使用的体育器材。穿过那些曾挂满名画的房间,走廊尽头的窗户外,是一堆又一堆矿渣。

等到埃里克的儿子汤姆继承爵位、成为菲茨威廉家族最后一位伯爵时,他只能拥有庄园的40个房间。1972年,汤姆命令家仆将大量有关菲茨威廉家族的文字资料,用拖拉机拉到庄园空地上,付之一炬。这些资料包括整个家族两百多年内流传下来的私人书信、家庭档案等,重达16吨。大火整整烧了三个星期。有关菲茨威廉伯爵七世到九世的几乎所有文字记载,都燃成灰烬。

没人知道这次焚烧的真正原因。菲茨威廉家族的后人伊恩·邦德猜测说:“他们想毁掉这些东西,是因为他们自己已经被毁掉。他们不幸降生在这个家族的没落时期。”

1979年,汤姆去世。数年后,培训学校放弃租赁权,将占用的房间归还庄园。1988年,汤姆的女儿宣布出售庄园主宅和部分土地。次年,一名商人买下古宅,但仅一年后,因负债累累,他不得不将古宅物归原主。

一年后,一名年迈的建筑师以比普通民宅还便宜的价格购得古宅。至此,温特沃思庄园彻底告别“菲茨威廉家族时代”。

庄园新主人名叫克里福德·纽博尔德。但到目前为止,庄园附近村庄里的居民还没有一人见过他。他从不雇用当地人,也不回复任何当地人的来信。

2006年最后一夜,村民们聚集在庄园不远处一家酒吧里狂欢,等待新年来临。温特沃思庄园的古宅却悄无声息。当时针指向12点,五楼的5扇窗户内终于亮出灯光,剩下的995扇窗户,依然笼罩在寂静黑暗中。

庄园中的家族变迁

温特沃斯庄园的历史与它主人的命运息息相关,有三个贵族家庭曾经先后入主这里——温特沃斯家族、沃森家族和费兹威廉家族,这样的岁月持续到1979年。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1/16 6:55: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