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温特赫部城
释义

简介

该城由于长年被图们江风沙覆盖,原貌早已不见,现今高大不平的沙丘墙是一座假城,假城周长2000余米,真城则埋在假城底下。1993年,珲----沙公路考古发掘队对该城的南墙和西墙进行了解剖,发现假墙在上,真墙在下,真墙高3米许,宽3米许,墙的外坡较陡,内坡有一阶台阶式的坎,是为一种军事设施。墙基有顺着城墙方向挖的两道基槽坑,基槽坑深0.5米、宽0.5米,是一个保护城墙的措施。城墙明显南移6-7米。在西墙基底下还发现了房址,说明该城是在古遗址上修筑的。

有考证该城是高句丽时期的庆州址渤海时期沿用。还有人认为,该城则是渤海时期的城址,辽金时期沿用。

名字由来

“温特赫”为女真语,汉泽为“神龛”、“神板”之意。亦即为“庙”的意思。该城外60余米处有一个东西长110余米,南北宽40余米的高台遗址,遗址上散布着大量的渤海瓦块,亦有少量的辽金花沿纹瓦和兽西瓦等。在遗址上还发现了巨大的柱础石,其形状如同八连城附近的渤海寺庙址础不同,因此认为该遗址恐即渤海时期的庙宇,而辽金时期沿用。城内居住的女真部族则又以城外的庙宇而命名。《金史》上有“统门水温迪痕部”。“温迪痕”、“温迪罕”、“温特赫”均出自一语,均为“庙”的意思。

清代嘉庆十三年在温特赫部城内的东南部修筑了“东华宫”寺庙,满语仍称它为“温特赫”,“温特赫部”城名由此而来。

传说

在温特赫部城内还有一个有趣的传说:该城内原有一个大水池,水池内有个大王八,小王八数千个,它们宁静的在这里度过千百年。清嘉庆十三年在大水池的南岸修筑了“东华宫”寺庙,始终有人来此烧香拜佛。来往的人络绎不绝,还有人在水池内洗澡,严重地破坏了大王八的宁静生活,大王八一气搬了家,北跨图们江,到江北村老温家的泡子里。当大王八搬家时天雨绵绵,一连下了三天细雨,大王八横跨八条地垅,小王八3000余个往北行,当世人均目睹了这一切。

现今,王八坑已被风沙覆盖,“东华宫”庙宇亦被拆,昔日繁华的景象亦不见。当年的大水池恐即渤海时期的龙源池。庆州属下的“龙源县”亦即在该城内。“龙源县”名应以此水池得名,东京龙源府又以龙源县而得名。当然,这是一种传说,不足以凭证。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1/15 13:45: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