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温泉村 |
释义 | 1 福建省莆田市仙游县鲤南镇温泉村◎ 村庄简介温泉村属莆田市仙游县鲤南镇下行政村,位于仙游县城南部,全村面积1.2平方公里,下辖上亭、洋面、塔山、新厝、南兄厝、寨里、乌头、元田等九个自然村,分12个村民组,全村586户,人口2203人。 ◎ 陆路交通温泉村交通十分便捷,北经仙游县县城,直上永泰、永春、德化县;南经郊尾镇,直上莆田市、福建省城(福州);经枫亭、惠安县,可下泉州。近十年来不断更新,所有村道基本实现水泥化。三郊公路(三明至郊尾)贯村而过。 ◎ 村风村貌该村被市授予市级文明单位。村两委非常重视物质文明建设的同时,切实抓好精神文明建设。2006年建设村老年人活动中心,设有图书阅览室、文娱体育健身房、十音八乐和大鼓吹等业余团体各种活动,并搞好温泉小区的建设,好人好事接连不断,人人遵纪守法,文明成风。 ◎ 历史人文宋朝时期,于1307年宋国子助教,奉直大夫茅如至发现温泉水并开发为群众浴池,所以该村由此而命为温泉村。温泉村历史上人才辈出,曾出过进士十几名,特别是茅梯云为许多含冤受屈的穷人义务当状师之事流芳至今。 ◎ 建筑景观温泉村现留有古建筑“双林寺”,位于温泉濯缨池旁边,雕工精细,建筑宏伟,已被列入县级保护文物。 ◎ 物产经济温泉水是该村独特的资源物产,用途广、好处多。温泉位于赖店柴桥头溪第四纪沉积层上,沉积层下为一卵砾石层,厚约几十公分至二米多。卵砾石下即为粗粒钾长石花岗岩,泉水由地下深处经热源增温后,正常地沿花岗岩裂隙上涌出地面。最高温度可达57度,因水中含硫,故具有医疗皮肤病的作用,时代在进步,科学在发展,温泉的利用在变化中,除了原有利用为浴池外,还可用于养殖鱼类。外国还有利用温泉发电或引进玻璃温室,使室内温室提高,在冬季可种出夏季作物,或寒带可种温带作物,地震研究部门也利用温泉与地下断裂的密切关系,作为地震测报的宠观现象参考。 2 湖北省随州市随县洪山镇温泉村◎ 村庄简介洪山镇温泉村,位于“楚北第一峰”——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大洪山北麓,大洪山玉龙温泉三面环山,山上浓荫滴翠;山中溪水长流,百鸟栖息;山脚温泉自溢翻涌,热气蒸腾。 大洪山温泉属高热淡温泉,是全国少有的重碳酸钙镁型高品位温泉之一,水温40至45℃,富含硫化氢,硅酸、硒、碳酸钙镁等28种矿物质,对治疗风湿性关节炎、脊椎病、外伤后遗症和各类皮肤病、神经衰弱等有很好的疗效。 ◎ 旅游景点一期投资1.5亿元、总投资6亿元的大洪山玉龙温泉公园将于4月中旬开放营业。这个由湖北玉龙大洪山生态旅游开发有限公司开发的四星级温泉度假村,以炎帝神农开启农耕文明为脉络,开发当地火山岩地热资源,集火山温泉、会议广场、登山狩猎、体育军事、养生顾问、阳光沙滩、水景天幕舞台、水上嘉年华、水上高尔夫、水下酒吧、听涛夜总会于一体,是旅游、度假、休闲的好去处,拥有2000张床位,日接待能力达2万人次。 ◎ 历史沿革不仅有温泉,这个拥有2316人的村子还是红色的热土。老一辈革命家李先念、陶铸、张体学、刘西尧等先后在此开展革命活动。解放战争时期,温泉村是江汉军区后勤部所在地,有被服厂、兵工厂、军队医院、军粮库等。境内有古建筑物景点多处,如姑嫂塔、汤池庙坐落在大洪山山脉中段北部温泉风景区内,相传原为天上仙子的姑嫂二人因慕此胜地,欣然下凡并结庐而居。 ◎ 地理位置温泉村与随州、枣阳、宜城、钟祥、京山五县市区均在50公里左右,距洪山镇区6公里,寺沙省道、周新公路穿村而过,紧邻明显陵、黄仙洞、刘秀故里,白马寺等著名景点,交通便捷。 随着大洪山风景名胜区旅游业的升温,温泉村发挥区位优势,引进建设了大洪山林泉生态园。生态园集会务、培训、休闲娱乐于一体,可看松鼠嬉戏,闻林果飘香,枕泉声入眠,颇富野趣,目前正按三星级标准扩建。该村大力发展“农家休闲山庄”等富有乡土气息的特色旅游业,走进环山绕水的小山村,吃农家菜,住农家屋,劳累之余再沏上一壶香茶,在农家大院感受的这份淳朴山村的清幽,让许多游客流连忘返。 温泉村将旅游资源与周边景点深度整合,附着在大洪山游览线路上,形成“登大洪山,游琵琶湖,看火山口,洗温泉浴,食农家乐”的游览模式,丰富了旅游内涵。该村计划建一个疗养院、一个观景园、一百家农家乐、一条土特产商贸街、一片无害化蔬菜基地,使城市游客真正感受到农家风味。 3 云南省保山市昌宁县温泉乡温泉村◎ 村情概况该行政村隶属昌宁县温泉乡,东邻光山村,南邻习谦,西邻兴文村,北邻大九甲村。辖街子、澡塘等31个村民小组。国土面积35.4平方公里。现有农户1525户,有乡村人口6022人,其中农业人口5446人,劳动力3177人,其中从事第一产业人数2799人。 全村国土面积35.4平方公里;海拔1420米,年平均气温16.5 ℃,年降水量1200 毫米,适合种植茶叶等农作物。全村耕地面积3925.5 亩,人均耕地0.74 亩,林地13014.51 亩。2010年全村经济总收入2739.56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3563元。该村属于绝对贫困村,农民收入主要以做生意为主。 ◎ 自然资源全村有耕地总面积3925.45亩,其中:田2443.01 亩,地1482.49 亩,人均耕地0.73 亩,主要种植粮食茶叶等作物;拥有林地13014.51亩,其中经济林果地8838亩,人均经济林果地1.61亩,主要种植泡核桃等经济林果;荒山荒地35569亩,其他面积590.99亩。 ◎ 基础设施截止2010年底,该村已实现通水、通路、通电 、通电话、通电视。全村有1473户通自来水,有109户饮用井水,有56户还存在饮水困难或水质未达标(占农户总数的3.67%)。有15256户通电,有925通有线电视,拥有电视机农户1414户(分别占农户总数的100%、60.66%和92.72%);安装固定电话或拥有移动电话的农户数1278户,其中拥有移动电话农户数1135户(分别占总数的83.80%和74.43%)。 该村到乡道路为土路,进村路为土路;村内主干道均为未硬化的路面;距离最近的车站(码头)20公里,距离集贸市场0.5公里。全村共拥有汽车11辆,农用车16辆,拖拉机53辆,摩托车553辆。全村耕地有效灌溉面积为118 亩,有效灌溉率为 3.01 %。 到2010年底,全村建有沼气池农户547户;装有太阳能农户555户;建有小水窖165口;已完成“一池三改”(改厨、改厕、改厩)的农户355户。全村有25个自然村已通自来水;有25个自然村已通电;有 25个自然村已通路;有25个自然村已通电视;有25个自然村已通电话。有12个自然村还存在饮水困难或水质未达标。该村农户住房以土结构住房为主,其中有329户居住砖混结构住房;有277户居住砖木结构住房;有919户居住土木结构住房,还有0户居住于其他结构的住房。 ◎ 农村经济该村2010年农村经济总收入2739.56万元,其中:种植业收入1790.29万元,占总收入的65.35%;畜牧业收入487.27万元,占总收入的17.79%(其中,年内出栏肉猪2885头,肉牛1179头,肉羊635头 );林业收入76.3万元,占总收入的2.79%;第二、三产业收入189.7万元,占总收入的6.92%;工资性收入99万元,占总收入的3.61%。农民人均纯收入3563元,农民收入以做生意为主;全村外出务工收入99万元,其中,常年外出务工人数338人(占劳动力6.21%),在省内务工 338人。 4 云南省曲靖市会泽县金钟镇温泉村◎ 村庄简介该行政村隶属会泽县金钟镇,地处金钟镇西边,距 金钟镇政府所在地20公里,到镇道路为土路,交通不方便,距县20公里。东邻以礼村,南邻松山村,西邻娜姑镇炭山村,北邻娜姑镇拖车村。辖大村子、后坪子、尾坪子等14个村民小组。现有农户733户,有乡村人2794人,其中农业人口2749人,劳动力1643人,其中从事第一产业人数1243人。 ◎ 经济概况全村国土面积18.18平方公里,海拔1740米,年平均气温17 ℃,年降水量800毫米,适合种植烤烟等农作物。全村耕地面积3697亩,人均耕地1.3亩,林地13725 亩。2006年全村经济总收入358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 948元。该村属于贫困村,农民收入主要以烤烟为主。 5 云南省曲靖市师宗县葵山镇温泉村◎ 村庄简介该行政村隶属师宗县葵山镇,地处镇东边,距镇政府所在地1公里,到镇道路为柏油路,交通方便,距县9公里。东邻彩云镇架格村,南邻瓦葵村,西邻大岭格村,北邻新发村。辖热水塘村、小沙湾村、大沙湾村、发乐村、董家村、上波罗塘村、下波罗塘村 7个村民小组。现有农户864户,有乡村人口3681人,其中农业人口3286人,劳动力2093人,其中从事第一产业人数1895人。 ◎ 地理位置全村国土面积6平方公里,海拔1890.3米,年平均气温13.5℃,年降水量1100毫米,适合种植烤烟、玉米 等农作物。全村耕地面积2856.79 亩,人均耕地0.78 亩,林地5134 亩。 6 云南省丽江华坪县荣将镇温泉村该行政村隶属华坪县荣将镇,地处荣将镇南边,距荣将镇政府所在地39公里,到镇道路为弹石路,交通方便,距县46公里。东邻石龙坝临江村,南邻大姚县,西邻永胜县仁里乡,北邻荣将镇龙头村。辖灰拉古、河门口、螃蟹箐、大坪子、下鲤蚱、湾子、鸭子庄、大村、热水塘、小村、白石岩、马上、上那翁、巫东树、谭家丫口、席草地等16个村民小组。现有农户784户,有乡村人口3334人,其中农业人口3118人,劳动力1959 人,其中从事第一产业人数1672人。 全村国土面积43.90平方公里,海拔1220米,年平均气温19.80℃,年降水量1000毫米,适合种植水稻、玉米、小麦等农作物。全村耕地面积2925.60亩,人均耕地0.9亩,林地27995亩。2006年全村经济总收入771.44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348元。农民收入主要以种、养业为主。 7 云南省红河州弥勒县弥阳镇温泉村◎ 村情概况温泉村隶属云南省红河州弥勒县弥阳镇,地处弥阳镇西边,距镇政府所在地3 公里,到镇道路为水泥路,交通方便,距弥勒县3公里。东邻铺田社区,南邻铺田社区,西邻西一,北邻古城。辖白腊园、大梅花、小梅花等7个村民小组。现有农户1717户,有乡村人口5903人,其中农业人口5801人,劳动力 3808人,其中从事第一产业人数928人。 全村国土面积9.23平方公里,海拔1430米,年平均气温17.7 ℃,年降水量1076.9毫米。适合种植水稻等农作物。2010年全村经济总收入3903.928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2915元。农民收入主要以畜牧业、二、三产业为主。 ◎ 自然资源全村有耕地总面积0 亩(其中:田0亩),人均耕地0亩,主要种植水稻、玉米等作物;拥有林地 8540亩,其中经济林果地30 亩,人均经济林果地0 .01 亩,主要种植石榴 等经济林果;水面面积 65亩,其中养殖面积30亩;其他面积 4832.1亩。有地下热水等资源。 ◎ 基础设施截止2010年底,该村已实现水、电、路、电视、电话五通,没有路灯。全村有7个自然村已通自来水;有7个自然村已通电;有7个自然村已通路;有7个自然村已通电视;有7个自然村已通电话。全村有562户通自来水,有1356户饮用井水,有0户还存在饮水困难或水质未达标(占农户总数的0%)。有1912户通电,有896户通有线电视,拥有电视机农户1912户(分别占农户总数的 100%,46.86%和100%);安装固定电话或拥有移动电话的农户数1500户,其中拥有移动电话农户数1766户(分别占总数的78.45%和92.88%)。 到镇道路为水泥路;进村道路为柏油、水泥 路面;村内主干道均为硬化的路面 是水泥路 ;距离最近的车站 2 公里,距离集贸市场3 公里。全村共拥有汽车117辆,农用运输车19辆,拖拉机50辆,摩托车1141辆。 到2010年底,全村装有太阳能农户810户。农户住房以砖(钢)混结构住房为主,其中有1123户居住砖混结构住房;有222户居住砖木结构住房;有474户居住于土木结构住房,还有93户居住于其他结构的住房。 ◎ 农村经济2010年农村经济总收入3903.928万元,其中:种植业收入0万元,占总收入的0%;畜牧业收入150万元,占总收入的3.84%(其中,年内出栏肉猪6071头,肉牛401头,肉羊0头,肉鸡11802只);渔业收入0万元,占总收入的0%;林业收入0万元,占总收入的 0%;第二、三产业收入2392.1万元,占总收入的61.27%;工资性收入213.4万元,占总收入的5.46%。农民人均纯收入2915元,农民收入以外出打工等为主。全村外出务工收入213.4万元,其中,常年外出务工人数1947人(占劳动力的46.89%),在省内务工1825人,到省外务工122人。 8 福建省泉州安溪县蓬莱镇温泉村温泉村地处蓬莱镇政府驻地西北13公里处,龙潭溪东岸,海拔142米。因唐姓居住开发,称唐家村。后由于该地有天然温泉汤,故取名汤泉。村委会设在汤边,辖17个自然村,农耕点大园。自古以来,温泉重教兴学,人才辈出。在封建时代的科举制度中,登进士有唐梦斧、唐文黼、唐桂生,中举人有唐时兴、唐道一、唐 王 成、唐朝诰、唐协龙(武科),这在安溪的乡村中是少见的。明代有安溪富豪“三朴”之一唐添赐(号朴斋)。主要古迹有龙潭溪边的“韩德楼”,清乾隆年间(1736—1795年)由曾任陕西韩城知县、广西新宁州、西隆州知州的进士唐桂生返乡时建。该楼为四方形的石土木结构,坐东南朝西北,共3层94个房间,占地面积约1350平方米,1998年10月县文管会在此树立文物保护标志。民国22年(1933年)9月8日,陈凤伍等在该村青云楼不幸被捕,壮烈牺牲,安溪中共党史称“青云楼事件”,青云楼亦被确定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唐氏家庙被泉州市文物管理委员会评为“泉州名祠”。村民主要为唐姓。温泉还是安溪侨乡之一,著名侨领唐裕为中国与印尼复交、中国与新加坡建交做出积极的贡献,曾多次受到江泽民、李鹏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的亲切接见。 苦 汤 位于苦汤坝下。溪中有巨石,石上有像碗大的窟窿,常年积水,水味苦,故名。 吴悲婆 以前吴氏居住,后徙居尚卿乡福林村。 石 神 在虎头石山西麓,龙潭溪东畔。包括石神、墓庵、陈头、石磜头、顶山尾、田厝洋、溪东7个自然村。 9 云南省昆明市宜良县匡远镇温泉村◎ 村庄简介该行政村隶属宜良县匡远镇,地处匡远镇北边,距镇政府所在地3公里,到镇道路为沙石路,交通方便。东邻蓬莱村委会,南邻李毛营村委会,西邻金星村委会,北邻宝洪村委会。辖温泉村、上栗者、下栗者、高桥村等4个村民小组。现有农户1039户,全村农业人口总数3626人,劳动力 2421人,其中从事第一产业人数 1474人。 ◎ 经济概况全村国土面积5.36 平方公里,海拔1540米,年平均气温16.3 ℃,年降水量932毫米,适合种植水稻、蔬菜等农作物。全村耕地面积2307 亩,人均占有耕地0.64 亩,共有林地3655 亩。2008年全村经济总收入4769 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 4148 元。农民收入主要以畜牧业、第二、三产业为主。该村2008年农村经济总收入4769 万元,其中:种植业收入 890万元,占总收入的18.7%;畜牧业收入1469万元,占总收入的30.8%(其中,年内出栏肉猪5736 头,肉牛79头,肉羊18头);渔业收入5万元,占总收入的0.10%;林业收入 88万元,占总收入的1.85%;第二、三产业收入1965万元,占总收入的41.20%;工资性收入52万元,占总收入的1.09%。农民人均纯收入4148元,收入主要以畜牧业、第二、三产业为主。全村外出务工收入 52 万元,其中,常年外出务工人数174人,到省内务工160人,省外务工14人。 10 云南省大理市下关镇温泉村◎ 村情概况该行政村隶属大理市下关镇,地处下关镇北边,距下关镇政府所在地4公里,到下关镇政府道路为柏油道路,交通方便,距市区4公里。东邻福星,南邻大邑者么,西邻漾濞,北邻国有林;有大波箐、经载庄、温泉等3个村民小组。现有农户289户,有乡村人口1077人,其中农业人口1077人,劳动力583人,其中从事第一产业人数155人。 全村国土面积47239亩,海拔2150米,年平均气温15.7℃,年降水量695.3毫米,适合种植包谷等农作物。有林地4435.8亩。2006年全村经济总收入18252.2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3944元。农民收入主要以农业和第三产业为主。 ◎ 自然资源全村拥有林地44358亩,其中经济果地468亩,人均经济林果地0.43亩,主要种植核桃、桃子树等经济林果;有山泉水、核桃村、经济果木、饮食业60多家等资源。 ◎ 基础设施截止2006年底,该村已实现能电、通水、通路、通电视、通电话。全村有246户通自来水,有18户还存在饮水困难或水质未达标(占农户总数的5%)。有289户通电,有171户通有线电视,拥有电视机农户280户(分别占农户总数的100%、60%、91%);安装固定电话或拥有移动电话的农户数213户,其中拥有移动电话农户数239户(分别占总数的74%和80%)。 该村到镇道路为柏油路;进村道路为水泥路面;村内主干道均为硬化的路面;距离最近的车站50米。全村共拥有汽车10辆,拖拉机8辆,摩托车21辆。 到2006年底,全村建有沼气池农户140户;装有太阳能农户17户。已完成"一池三改"(改厨、改厕、改厩)的农户8户,全村有3个自然村已通自来水;有3个自然村已通电;有3个自然村已通路;有3个自然村已通电视;有3个自然村已通电话。有3个自然村还存在饮水困难或水质未达标。该村农户住房以砖混结构住房为主,其中有177户居住砖混结构住房;有85户居住砖木结构住房;有85户居住土木结构住房,还有 5 户居住于其他结构的住房。 ◎ 农村经济该村2006年农村经济总收入18252.2万元,其中:种植业收入13万元,占总收入的0.07%;畜牧业收入150万元,占总收入的0.82%(其中,年内出栏肉猪120头,肉羊32头)占总收入0.14%;林业收入55万,占总收入的0.3%,第二、三产业收入319万元,占总收入的1.7%;工资性收入65万元,占总收入的0.35%。农民人均纯收入3844元,农民收入以第三产业为主。全村外出务工收入25万元,其中,常年外出务工人数6人(占劳动力的0.8%),在省内务工5人,到省外务工1人。 ◎ 人口卫生该村现有农户289户,共乡人口1077人,其中男性410人,女性567人。其中农业人口1077人,劳动力583人。该村以白族为主,其中,汉族447人,其他民族15人。 到2006年底,参加农村合作医疗859人,参合率80%;享受低保16人。村民的医疗主要依靠村卫生所和镇卫生院,卫生所面积为120平方米,该村距离镇卫生院4公里。该村建有公厕3个,建有垃圾集中堆放场地2个。建有村内生活排水沟渠设施2个。 ◎ 文化教育该村建有小学2所,校舍建筑面积958平方米,拥有教师11人,在校学生94人,距离下关镇中学4公里。目前整个行政村义务教育在校学生126人,其中小学生94人,中学生32人。 全村建有文化活动室1个,图书室1个、业余文艺宣传队1个,极大的丰富了村民的业余文化生活。每年的正月初八为本主节。 ◎ 人文地理每年每个自然都有本主节庙会,有山泉水资源紧靠凤凰酒店旁,有地热水、有经济果木、有当地歌舞会等。 ◎ 发展重点该村委会因20世纪60年代至今,由于国家重点建设的需要,温泉村的村民在西洱河电站建设,大保高速公路建设、市污水处理厂建设以及支持大理市政府对外招商中让出了土地和资源,做出了贡献。大多数村民成了无土地农民,加之退耕还林和山林植被的保护,地域环境制约了该村的经济发展的空间,不少村民只有在本地沿线公路开店、经商或进城务工。大量剩佘劳务力,谋求向外转移。 在温泉辖区内出现的问题有: 一、温泉要地处河谷地带,土地基本征用完。两边的山除农民有少量自留山外,其它全部是国有山林,在农业和靠山吃山无发展条件。 二、群众思想观念落后,文化层次低,历史上又无可发展的产业或工艺。多数农民技术技能缺乏,就业门路少。就业难。 三、农户意识还是很深,失去土地后依然依恋土地,因此出现乱占土地,主要是自留山土地和其它土地现象严重,导致时有一些纠纷发生。 今后的发展思路重点有: 一、外线发展,温泉村离下关镇较近,交通便利。发展多数村民外出务工,争取增加到外务工人员和处办个体户人员,关心他们,定期或不定其走访他们。为他们解决和协调问题,教育和鼓励外出务工人员和个体户企业家的人员树立艰苦创业思想,树立由农户意识向居民转变的思想。 二、紧紧依托离城市近,因地制宜,做好内线发展。 1、建立矿泉水厂一个,温泉村鸡舌箐水资源丰富、水质好,做好对外招商引资或自筹资金建立矿泉水厂。 2、叫醒沙坝鱼这个品牌,扩大知名度。沙坝鱼所以为社会接受,主要利益于有水质好的水源,经山泉水放养的活鱼20天左右上市肉鲜味美,大有市场前景。三、大力发展庭院经济和农家乐,可以根据市场要求。养兰花、茶花、做盘景、养殖绿色产品办好农家乐,发展黑山羊绿色食品和卖特色风味羊肉,吸引更多的游客。四、整顿土地、统一规划房屋、在对村庄,公路两边做好美化和绿化等工作,种梨树、桃树、苹果树等,使其成为一道景观。为开创农家乐创造优美的外部景观。 最后两委班子成员按照“提高党员素质,加强基层组织。服务人民群众,促进各项工作的目标要求,围绕建设“生产发展,生活富裕,乡村文明,管理民主”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发展提供坚强的组织保障。 11 景洪市勐罕镇勐波村委会温泉村◎ 村情概况温泉村隶属于勐罕镇勐波村委会,属于山区。位于勐罕镇东南边,距离村委会3.00公里,距离镇政府17.00公里。国土面积3.72平方公里,海拔534.00米年平均气温21.8℃,年降水量1067.9毫米,适宜种植水旱稻、橡胶等农作物。有耕地137亩,其中人均耕地0.42亩;有林地5281亩,有农户69户,有乡村人口323人,其中农业人口323人,劳动力206人,其中从事第一产业人数197人。2010年全村经济总收入548.95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3922元。农民收入主要以橡胶为主。 ◎ 自然资源全村有耕地总面积137亩(其中:田120亩,旱地17亩),人均耕地0.42亩,主要种植水稻旱稻等作物;拥有林地5281亩,经济林果地面积19亩,其中人均拥有林果地面积0.06亩;其他面积162亩。 ◎ 基础设施该村截止2010年底,已实现通水、电、路、电视、电话五通,无路灯。全村有69户通自来水,有69户通电,拥有电视机农户69户,(分别占农户总数的100%、100%和100%);安装固定电话或拥有移动电话的农户数69户,其中拥有移动电话农户数69户,占总户数的100.00%。 该村到乡镇道路为砂石路;进村道路为砂石路路面;距离最近的车站(码头)17.00公里,距离最近的集贸市场17.00公里。汽车4辆,拖拉机5辆,摩托车95辆。全村装有太阳能农户60户。 该村到2010年底,农户住房以砖木结构住房为主,其中有32户居住砖混结构住房;有37户居住砖木结构住房。 ◎ 农村经济该村2010年农村经济总收入548.95万元,其中:种植业收入24.93万元,占总收入的4.54%;畜牧业收入7.4万元,占总收入的1.35%(其中,2010年内出栏肉猪139头,肉牛11头);渔业收入2.73万元,占总收入的0.5%;林业收入503.24万元,占总收入的91.7%。第二、三产业收入10.65万元,占总收入的1.94%;工资性收入0.82万元,占总收入的0.15%;外出劳务收入0.82万元(外出务工1人,占劳动力的0.5%,省内1人),其他收入0.589万元,占总收入的0.11%。农民人均纯收入3922元,农民收入以林业等为主。 12 云南省丽江宁蒗彝族自治县永宁乡温泉村◎ 村情概况该村委会隶属宁蒗彝族自治县永宁乡,地处乡北边,距乡政府所在地8.00公里,到乡道路为弹石路,交通方便,距县101公里。东邻四川前所乡,南邻永宁村委会,西邻四川省木里县,北邻四川省木里县。辖阿古瓦、沈家村等14个村小组。现有农户747户,有乡村人口3862人,其中农业人口3775人,劳动力1600人,其中从事第一产业人数1032人。 全村国土面积114.93平方公里,海拔 2,670.00 米,年平均气温9.30 ℃,年降水量1,200.00毫米,适合种植玉米、稻谷、洋芋等农作物。全村耕地面积 8,821.00 亩,人均耕地2.3亩,林地124888.80亩。2008年全村经济总收入722.7万元,农民人均纯收1404元。农民收入主要以种植业、畜牧业为主。 ◎ 自然资源全村有耕地总面积8,821.00 亩(其中:田1,600.00 亩,地7,221.00 亩),人均耕地2.34 亩,主要种植玉米、稻谷、洋芋等作物;拥有林地 124888.80亩,其中经济林果地650亩,人均经济林果地0.17 亩,主要种植苹果、核桃、等经济林果;水面面积 2,279.00 亩,其中养殖面积 14.00亩;草地4,740.00亩;荒山荒地 2,455.00亩,其他面积3,189.00亩。有摩梭传统文化资源、天然温泉(四季恒温)、民族手工纺织等资源。 ◎ 基础设施截止2008年底,该村已基本实现五通,无路灯。全村有86户通自来水,有661户饮用井水,有102户还存在饮水困难或水质未达标(占农户总数的13.65%)。有655户通电,未通有线电视,拥有电视机农户450户(分别占农户总数的87.7%和60.2%);安装固定电话或拥有移动电话的农户数465户,其中拥有移动电话农户数386户(分别占总数的62.2%和51.7%)。 该村到乡道路为弹石路;进村道路为弹石路路面;村内主干道均为未硬化的路面;距离最近的车站8.00 公里,距离集贸市场 8.00公里。全村共拥有汽车15辆,拖拉机16辆,摩托车32 辆。全村耕地有效灌溉面积为2,959.30亩,有效灌溉率为33.53%。 到2008年底,全村未建有沼气池农户;未装有太阳能农;未建有小水窖 ;未已完成“一池三改”(改厨、改厕、改厩)。全村有2个村小组通自来水;有12个村小组已通电;有12个村小组已通路;有14个村小组已通电视;有14个已通电话;没有村小组通路灯。有12个村小组的部分农户还存在饮水困难或水质未达标。该村农户住房以土木结构住房为主,其中3户居住砖木结构住房;有744户居住于土木结构住房。 ◎ 农村经济该村2008年农村经济总收入722.70万元,其中:种植业收入275万元,占总收入的38.1;畜牧业收入253万元,占总收入的35%(其中,年内出栏肉猪1230头,肉牛20头,肉羊680z只);林业收入90万元,占总收入的12.5%;第二、三产业收入48.20万元,占总收入的6.7%;工资性收入71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404元,农民收入以种植业和畜牧业为主。全村外出务工收入71万元,其中,常年外出务工人数350人(占劳动力的22%),在省内务工165人,在省外务工185人。 ◎ 特色产业该村的主要产业为种植业、养殖业等,产品主要销售往县内。2008年全村种植业销售总收入39万元,占农村经济总收入5.4%。该村目前正在发展种植业和畜牧业,计划大力发展旅游业。 ◎ 人口卫生该村现有农户747户,共乡村人口3862人,其中男性2081人,女性1781 人。其中农业人口3775人,劳动力1600人。该村以彝族、摩梭人为主(是彝族、摩梭普米族混居地),其中彝族1416人,摩梭人1092人,普米族442人,其他民族912人。到2008年底,全村未参加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参加农村合作医疗3340,参合率88.5%;享受农村低保765人 。村民的医疗主要依靠村卫生所和乡卫生院,卫生所面积为185平方米,有乡村医生2人,该村距离乡卫生院8公里。该村没有公厕,未建有垃圾集中堆放场地,未建有村内生活排水沟渠设施,人畜混居的农户733户,占农户总数的98%。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