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温国才 |
释义 | 温国才 性别: 男 籍贯: 广东梅县 民族:汉 党派:中共党员 职称:副教授 学历:大学 学习经历: 1970.07 梅县松源中学高中毕业; 1976.08 广州中山大学经济学系毕业; 1983-1984 北京大学经济学系教师进修班研修; 1992.05-1992.10 香港理工大学商学系研修。 工作经历: 1970.08-1973.08 广东梅县松源中学任教; 1976.08-1978.08 广州中山大学经济学系任教; 1978.08至今 广州暨南大学经济学系任教,期间81-83兼任政治经济学系秘书;85-87兼任经济学系学生工作秘书;88-97兼任经济学系副系主任;90-94兼任经济学系党总支副书记;9305至今任经济学副教授。 研究方向: 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生产力经济学、人口经济学、社会主义经济理论 主要著作: 《政治经济学简明教程》(合编)广东高教出版社198809出版,1990再版; 《人口经济学》(合编)广东高教出版社198903出版(该书获广州市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三等奖); 《政治经济学》(合编)暨南大学出版社199104出版; 《政治经济学(上册)》(合编)暨南大学出版社199209出版; 《现代西方经济学原理》(合编)暨南大学出版社199406出版; 《微观经济分析学习指南》(独编)暨南大学出版社200302出版; 《宏观经济分析学习指南》(独编)暨南大学出版社200506出版; 单独编印的教材和辅助教材还有: 《〈苏联社会主义经济问题〉辅导》(1978) 《生产力经济学教学大纲》(1987);《生产经济学》(1991、1995、2001); 《政治经济学习题集》(1998);《生产力经济学习题与参考资料》(1999); 《西方经济学学习指导书》(1997、1999);《宏观经济学习题集》(2003); 《生产力经济分析学习指南》(2005)等 主要论文: 《评新剑桥学派的分配理论》《经济与发展》1989年第6期; 《也谈计划经济与市场调节》《暨南学报》1991第1期; 《经济全球化与我国的对策》《生产力研究》2001年第6期(该文选入湖南人民出版社200203出版的《新经济与经济全球化》,并获得中南西南西北三大区外国经济学说研讨会优秀论文一等奖、中国发展与西部开发论坛优秀论文一等奖); 《我国产业结构调整与优化的对策初探》《暨南学报》2002年第2期(该文选入经济科学出版社200309出版的《中国经济热点问题探索》,并获得中国西部可持续发展战略论坛优秀论文一等奖)。 所授课程: 1976-1998在中山大学、暨南大学主讲《政治经济学》; 1987-2001年在暨南大学主讲《西方经济学》; 1987年至今在暨南大学主讲《生产力经济学》; 2000年至今在暨南大学主讲《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 2001年至今在暨南大学主讲《微观经济分析》、《宏观经济分析》 社会职务: 广州人口学会理事 广州市人口发展战略研究专家委员会委员 荣誉与奖励: 1970-1973学年被评为梅县松源中学“先进工作者”; 1976学年被评为中山大学“三好学生”、“好党员”; 1987学年被评为暨南大学“优秀学生工作秘书”; 1989-1991学年被评为暨南大学“优秀教师”; 1997学年被评为暨南大学“综合治理工作先进个人”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