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魏文华 |
释义 | 人名,下面讲述的是中国大陆比较有代表性的人物两名。一名是女性魏文华,天津人。历任南开区曲艺团相声演员、曲艺队队长,天津实验曲艺团党支部委员和曲艺队队长。另外一名是来自湖北的男性见义勇为英雄魏文华,也是水利建筑工程公司经理。 中文名:魏文华 国籍:中国 出生地:天津 出生日期:1937年1月 职业:演艺 演员 代表作品:《学评戏》、《黄梅戏》 内地演员生平简历魏文华,女,1937年1月出生,天津人,相声、北京琴书演员。她生于曲艺世家。其父魏雅三系曲艺乐师,其母魏墨香系曲艺演员。其弟为著名相声表演艺术家魏文亮,其丈夫为刘文亨(1937-2001) 。 作品魏文华6岁即随父母演出于东北各地演唱曲艺和地方杂曲。1947年拜张文彬(绰号“瞎朴”)为师,学习相声,学演了《六口人》、《四辈》、《反七口》、《报菜名》等传统段子。1952年拜武魁海为师,学演的段子有《八扇屏》、《富贵图》、《暗八扇》、《黄鹤楼》、《捉放曹》等。1956年后以学唱型的节目为主,常演的段子有《学评戏》、《黄梅戏》、《学梆子》、《学大鼓》及《对坐数来宝》等。1964年后兼学北京琴书,1965年拜师关学曾,她学演的曲目有《杨八姐游春》、《鞭打芦花》、《洗油澡》等,颇受观众欢迎。“文革”期间她仍坚持演出北京琴书《磐石湾》等。1986年调入中国北方曲艺学校,从事教学管理。退休后,仍被校方聘为专业教师,教授中专和大专相声课程,为培养、挖掘曲艺新人贡献余热。 经历1996年至1998年参加了整理录制传统相声的活动,与魏文亮、王文玉等合作完成了传统相声《洋药方》、《杂学唱》、《灯谜》、《学大鼓》、《学评戏》、《汾河湾》、《黄鹤楼》、《天文学》、《学梁祝》等节目。 历任天津市南开区曲艺团主要相声演员、曲艺队队长,天津实验曲艺党支部委员和曲艺队队长,中国北方曲艺学校相声、小品教师。2010年6月14日,26年没有表演过北京琴书的她登上了中国大戏院的舞台,在非物质文化遗产曲艺专场上与师弟尚文和共同表演了北京琴书经典曲目《鞭打芦花》,博得了满堂喝彩。 评价魏文华最为观众所熟知的还是她的那些柳活,她的柳活节目很多,如《学评戏》、《学大鼓》、《学梆子》等等。由于她的嗓子好,所以她能够惟妙惟肖的学唱一些戏曲、曲艺名家的唱段,她早年录的《学梆子》里面学唱银达子《战北原》“有老夫传将令我就把尔的头杀”一句真假嗓结合,发挥出了女演员的特长。她在《学评戏》中学唱小白玉霜《秦香莲》,鼻腔共鸣运用的很巧妙,是她柳活的经典之作。用骆玉笙的一句话说:“文华这嗓子唱大鼓也饿不着。”可见她的柳活还是很值得肯定的。 从相声到北京琴书 北京琴书很多人知道魏文华是相声演员,但很少有人知道,魏文华还学过北京琴书,还是一位优秀的北京琴书演员。 “女相声演员活儿的路子很窄,那时,同行就给出主意,让我在相声中主要学唱。”魏文华回忆,“那时,我跟张振圻老先生搭档,他给我量活。张先生人很好,在他的帮助下,我在艺术上有了很大进步。”但是,到1963年的时候,因为政策原因,一大批女相声演员转业进入工厂,魏文华因为嗓子条件好,被留了下来,改学北京琴书。 1964年,魏文华正式拜北京琴书表演艺术家关学曾为师,学习北京琴书。“我当时在南开区曲艺团的时候,就根据录音学了北京琴书《洗油澡》,后来,关先生到天津长城戏院演出,我去拜访他。关先生一看我的演出,非常喜欢,而我也就成为他在天津唯一的弟子。” 1984年,她被调入天津市曲艺团,一年后,魏文华来到中国北方曲艺学校担任教务工作,直至1992年退休。两年后,她被学校返聘,担任学校相声专业的教学工作。 北京琴书和相声有些像 一直以来,女相声演员都很少。到现在,很多说传统相声的女相声演员已经故去了,现在还在世的,如于佑福、张文侠、回婉华等老师,都已经不登台了。“从那个时代走过来现在还登台的,天津就我了。”魏文华说。 从小学相声,大半辈子留在了相声舞台,之后,又留在中国北方曲艺学校教授相声,这辈子,魏文华和相声是分不开的。说起教学工作,老太太很兴奋:“第一届,我教了8个女学员学相声,现在除了一个,其他都干这行。后来,我又教了一些男学员和女学员。” 北京琴书被列入北京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它在天津的发展并不好。面对记者询问,魏文华说,“北京琴书不好学,在天津又没有唱开。关先生在北京,当时天津的演员想学都不好学,而现在,关先生也去世了。”魏文华老师解释,“北京琴书的表演形式是半说半唱,比较通俗,与相声有点相像,它的大部分说唱里都有包袱,很让观众喜欢。但是,北京琴书看起来简单,却不好唱,它没有甩腔,观众听着感觉快到高潮部分了,可它又没有,唱起来总是在板内,观众鼓掌都不好鼓掌。” 湖北省天门市水利建筑工程公司原经理姓名:魏文华 性别:男籍贯:湖北 职务:湖北省天门市水利建筑工程公司原经理 简历: 1987年毕业于吉林勘测技术学院毕业 进入湖北省天门市水利建筑工程公司工作 1996年3月起担任该公司总经理 荣誉连续数年被单位评为学雷锋标兵 多次获得天门市水利系统的标兵称号、天门市优秀党员、十佳标兵 湖北省优秀企业家称号 见义勇为事迹2008年初,天门市城管部门欲延长市郊湾坝村作为垃圾填埋场的合同期限,遭村民反对后仍强行在该地继续填埋。 2008年1月7日15时许,垃圾车在湾坝村六组遇村民自发拦阻,城管部门遂叫来50余名佩戴钢盔和防护背心的城管人员进行暴力解围,与村民发生肢体冲突,打伤数名村民。此时,魏文华和同事恰好驾车路过,魏文华下车用手机拍摄城管殴打村民的场面,不幸被城管发现,遭到四五十名城管人员地野蛮围殴,在被殴打的过程中,魏文华曾举起双手,表示愿意交出手机,但是城管人员仍然没有收手。最终至其全身多处受伤,脸色发紫,脉搏、呼吸微弱。被送至医院时已光荣牺牲。 事后,城管部门还曾派出七八十名便装人员试图从魏文华家人手中夺走魏文华的遗体,在拖行10多米后放弃。 天门市党委和市政府对此事高度重视,已迅速控制24名有嫌疑参与围殴的城管人员,其中4人已被刑事拘留。魏文华的遗体则到村民与单位同事的隆重、崇敬的送行。 2008年1月10日上午,当地成千上万的群众已聚集到天门市政府和主要街道声援魏文华家属,要求政府伸张正义。 2008年8月22日上午8点半,曾在全国引发轰动的原天门城管打人致死案在湖北省潜江市人民法院公开开庭审理。庭审过程中,被告人孙代榜、熊巍、鄢志明、胡落红全部翻供,否认曾直接殴打被害人魏文华,并指出当初认罪是因为天门市公安局的「严刑逼供」。 2008年11月10日,湖北天门城管打死拍照男子魏文华一案一审宣判,原天门市城管局党组成员、纪检组长孙代榜被判有期徒刑6年,原天门市环卫局局长熊巍被判5年,原天门市城管局城南执法大队长鄢志明被判5年,原天门市城管局城北执法大队长胡落红被判3年。 中国作协会员魏文华 (1919~),笔名青心、项阳。山西大同人。中共党员。1947年复旦大学新闻系毕业。解放前从事党的地下工作。解放后任新华通讯社编辑,高级记者。20世纪40年代初开始发表作品。2003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著有中短篇小说《玉兰》、《库尔玛》、《小姐》等,报告文学、新闻通讯《边境夜宿》、《红铃虫王国漫游记》等数千篇。离休以后潜心撰写反映中国农民运动及反侵略战争题材的历史小说,著有长篇小说《太平天国全史演义》、《鸦片战争演义》、《义和团演义》、《甲午战争演义》、《马上天子——汉高祖刘邦传奇》等九部,在省市报刊连载长篇小说《虎门烟火》、《西太后逃难记》,中篇小说《天国女状元》、《三元里风雷》、《火烧圆明园》等十二部。另发表文艺评论等各类论文60余篇。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