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魏玛共和国
释义

魏玛共和国(德语:Weimarer Republik,英语:Weimar)是形容1919年至1933年期间统治德国的共和政体之历史名词。由于共和国的宪法(一般称之为《魏玛宪法》)是在魏玛召开的国民议会上通过的,因此这个共和政府被称为魏玛共和国。共和国于德意志帝国崩溃、德国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战败后成立。虽然共和国废除帝制,但仍然保留以前的正式国名德意志国家或德意志帝国(Deutsches Reich)。魏玛共和国之名词,是后世历史学家的称呼,从来不是共和国的官方名字。

基本信息

【注音】:wèi mǎ gòng hé guó

共和国是德国有史以来第一次走向共和的尝试,因十一月革命而生,因阿道夫·希特勒与纳粹党在1933年上台而结束。虽然1919年的共和国宪法在法律上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前仍然有效,但纳粹政府在1933年采取的一体化政策已经彻底破坏了共和国的民主制度,所以魏玛共和国在1933年已经名存实亡。

1、共和国的成立

1.1、成立背景

1916年开始,德意志帝国实际上由以保罗·冯·兴登堡为首的军事独裁最高陆军指挥(Oberste Heeresleitung;简称OHL)所统治。1918年,当德国将会战败时,这个第三最高指挥则要求成立一个文官政府,以求与美国总统伍德罗·威尔逊议和。中立国之一保加利亚在9月已经退出阵营,故此德国难以负隅顽抗。新任德国总理马克斯·冯·巴登在10月3日向威尔逊提出停火协议。10月28日,德国政府修改1871年定下的宪法,让它实行多年来拒绝接受的议会制。总理以后对议会负责,而非皇帝。然而,将德国转变为英国式君主立宪制国家的计划马上失效,皆因德国渐渐陷入近乎混乱的状态。大量身心受创德国士兵重返祖国,导致大量暴力事件发生。甚至连参加被右翼分子刺杀的领导人葬礼之左派势力都产生内闹,大打出手。

军事领导层在未经政府同意之下,竟然下令德国公海舰队 (Hochseeflotte)出击。这在军事层面上是不可能的任务,而且只会令谈判失败。结果,10月29日开始叛乱爆发。威廉港两艘军舰的船员首先兵变。当军方拘捕一千名海员,并把他们送到基尔时,威廉港兵变发展成全国性叛乱。其他海员、士兵和工人都响应被捕海员起义,并仿照1917年十月革命中的俄国工人般建立了工兵代表苏维埃,并在很多城市里夺取军政权力。11月7日,德国革命蔓延到慕尼黑,令巴伐利亚国王路德维希三世全家逃亡。

最初,苏维埃只是要求军方释放海员。而且,苏维埃没有一个共产党领导者,不像一年前的列宁领导的布尔什维克。然而,随着苏俄的崛起,起义令统治阶层以至中产阶级甚为恐惧。德国即将成为社会主义国家。

当时,工人阶级分成不同的政治派别。其中一个派别从传统工人阶级政党社会民主党分裂出来,自称为独立社民党(USPD),并支持社会主义制度。支持议会制的社民党势力为了不损失影响力,便走向前线,于11月7日要求威廉二世逊位。11月9日,腓力·赛德曼(Philipp Scheidemann)在柏林的德国国会大楼宣布共和国成立。两个小时後,卡尔·李卜克内西也在柏林城市宫殿4号大门的阳台宣布成立一个自由社会主义共和国。11月9日,首相马克斯·冯·巴登将权力交给社民党主席弗里德里希·艾伯特。可是,巴登的行为并未能满足群众。故此,翌日一个叫人民代表议会 (Rat der Volksbeauftragten) 的革命政府成立,由社民党与独立社民党各三位代表组成,分别由艾伯特与胡戈·哈斯(Hugo Haase)领导。虽然新政府获得柏林的工人及士兵议会承认,却为罗莎·卢森堡与卡尔·李卜克内西领导的斯巴达克同盟所反对。在艾伯特于12月16日至18日为议会召开的国民会议中,他属于的社民党夺得大多数议席。于是,艾伯特能够马上召开国民议会,以期拟定宪法,建立完善的议会制度,于是支持建立社会主义共和国的势力减弱。

由1918年11月到1919年1月,德国实际上由人民代表议会独裁地统治。在这三个月之内,新政府出奇地表现积极,发布了大量政令。其活动多数限于几个范畴,包括八小时工作天、家居劳工改革、农业劳工改革、公务员工会之权利、地方社会福利 (分为国家与联邦州层面) 、国民健康保险、令被遣散工人复工、打击强行遣散并加入上诉制度、薪金协议的管制,以及在地方和国家层面上实行一切阶级的20岁以上人士之普选。有时候,在魏玛时代的德国,宣传单张和海报会以德国社会民主共和国称呼魏玛政府,但该名字从来不是官方国名。

1.2 国防军与革命

艾伯特为了令自己刚刚成立的政府能控制大局,便与原为埃里希·鲁登道夫领导、现在由威廉·格勒纳领导的最高陆军指挥(OHL)协议。艾伯特-格勒纳协定规定,只要军队承诺保护政府,政府就不会尝试改革军队。一方面,协定象征了军队正式承认了新政府,令中产阶级安心;但是,左派的政府就被认为出卖了工人的权益。1919年,魏玛政府与协约国签署了凡尔赛条约。德国其後成立了德国国防军(Reichswehr),并按照条约限制陆军人数为十万人、海军人数一万五千人。虽然军队名义上变成共和国军队,但仍然全由昔日帝国军队阶层控制。于是,军队依然是保守势力,而且独立于政府,对共和国的影响甚巨。跟其他革命不同的是,德国革命竟然让军队重新掌握权力。

以上的协议,也是令工人阶级在社民党与共产党之政治代表分裂的第一步。共和国的命运,始终非常受到在政治上落後的德国工人运动影响。社会主义运动的中坚分子往往遇到重大困难,总是凭着机会以感性的忠诚结盟,而不是根据真正的政治需要行事。如果没有站在议会制度与极左势力间的数百万工人支持,社会主义分子根本难以共谋大事。政治混乱令极左与极右势力容易展开激烈斗争。德国当时的政局可谓岌岌可危。

1918年11月23日,艾伯特要求最高陆军指挥镇压柏林的兵变,令社民党与共产党正式分裂。士兵抓到柏林市的指挥官,并把人民代表议会的所在地德国总理官邸 封闭。国防军血腥镇压事变,导致左派以社民党变成反动派为由,正式决裂。结果,在仅仅七个星期之後,独立社民党就退出了人民代表议会。12月,包括独立社民党左翼分子与斯巴达克同盟的数个左派团体组成了德国共产党。

1919年1月,柏林的工人企图以更激进、血腥的方法实现议会共产主义(council communism),却受到由志愿军人组成的半军事组织自由兵团(Freikorps)镇压。其中,罗莎·卢森堡与卡尔·李卜克内西在1月15日惨遭杀害。後来,在艾伯特的批准之下,凶手只是交由军事法庭惩办,而非民事法庭,故此刑罚较轻,当然也没有令左派更接受艾伯特。

1月19日,德国举行国民议会大选。包括独立社民党与共产党的左派政党都是组织松散,结果让温和派夺得大多数议席。议会代表为了避免会议受到柏林的暴力事件影响,改为在魏玛召开国民议会。共和国的非正式国名也由此而来。魏玛宪法创造了一个半总统制的共和国,并设置了由比例代表制选出的议会。民主社会主义及民主政党得到八成选票。

国民会议进行期间,巴伐利亚苏维埃共和国在慕尼黑成立,但迅速被自由兵团与正规军推翻。这类保守势力酿成极右运动与组织在巴伐利亚发展,包括新成立的纳粹党。街头斗争仍然持续。在德国东部,保皇党势力企图打击共和国,而波兰人则在波森省及上西里西亚分别发动大波兰起义与三次西里西亚起义,争取波兰独立。

1.3 国家状况

政府在革命期间审慎制定的政治与社会法例,并不为工人阶级所接受—共和国使这阶级民主化与制定社会保障的目标从未实现。有评论指出,问题是基于社民党在战前的政坛中缺乏从政经验。战争过後,政府难以解决双重经济危机。

魏玛德国的长期经济危机,原因有以下几点:德国工业出口量比战前产量大幅下跌、原材料及食品之产量因阿尔萨斯-洛林、东部部分省份及殖民地之割让而减少,以及巨额战争赔款与长期负债。虽然政府限制撤军令失业人数持续达一百万人,但军事工业几乎停止运作。

协约国只容许德国引进少量入口货,但其价钱并非很多德国人所能负担。经过四年战争与饥寒交迫,德国之境况可谓民不聊生。很多人都对资本主义失望。德国马克大幅贬值。

魏玛政府的使团在法国签署了凡尔赛条约,接受割地赔款、削减军备与军队,并承认了极具争议性的战争罪责条款。希特勒後来强烈谴责共和国及其民主性质,反对它接受如此苛刻的条约。

社民党的弗里德里希·艾伯特是魏玛共和国的首任国家总统 (Reichspräsident)。1919年8月11日,艾伯特确认了魏玛宪法,令它在法律上生效。

2、国内斗争

在左派与右派极端分子的威胁下,共和国甫一开国就危机四伏:左派指责社民党因阻止共产革命而出卖工人利益;右派则反对民主制度,坚持要令德国返回昔日之帝制。而且,尤其包括军方势力的右派为了破坏共和,更声称它出卖了德国,令国家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失败。

1920年3月13日,自由兵团发动卡普政变(Kapp-Lüttwitz Putsch),占领了柏林并推举右翼记者沃尔夫冈·卡普为总理。魏玛政府撤退到斯图加特,并提倡展开大罢工。罢工令经济停顿,故此卡普的政府在短短四天之後宣告崩溃。大罢工同时也触发了在鲁尔区发生的共产起义。五万人组成红军,企图控制该区。在没有政府的命令之下,正规军与自由兵团再度镇压该行动。1921年3月,在萨克森与汉堡发生的类似事件都被成功镇压。

1923年,共和政府表示未能应付凡尔赛条约规定之战争赔款,并因此拖欠赔款。于是,在1月11日,法国与比利时的军队占领了鲁尔区,控制这个全德国最富饶的工业重镇,并控制当地的矿井与制造业公司。德国政府鼓励工人以罢工还击,并没有主动应付问题。罢工持续八个月,最後只是令经济更衰落、入口货物更昂贵。

由于政府负责资助罢工工人,故此它需要印制更多钞票应付,导致恶性通货膨胀。1923年8月,马克兑一美元由4.2元跌至一百万元;在11月20日,价值更跌至4.2万亿元 (亦即4.2兆元) 。12月1日,魏玛政府推出地产抵押马克(Rentenmark),以每1新马克兑换1兆旧马克。最後,德国成功继续支付赔款,而鲁尔区则重归德国。

1923年,右派再度威胁共和政府的统治。希特勒在慕尼黑发动啤酒馆政变。1920年2月,成立不久的德意志工人党改为国家社会主义德意志劳工党,亦即纳粹党。希特勒在1921年7月29日晋升为党魁。1921年11月,冲锋队(Sturmabteilung;简称SA)成立并作为希特勒的私人军队。1923年11月8日,三千名战斗联盟成员在与埃里希·鲁登道夫协议後,与右翼政客古斯塔夫·里特尔·冯·卡尔在慕尼黑一所啤酒馆召开会议。虽然卡尔突然表示不支持他们,但希特勒打断卡尔的演讲,并坚持要发动政变。鲁登道夫与希特勒宣布成立新政府,并计划在翌日占领该城市。但最後失败。希特勒与该三千人都被捕。希特勒被判监五年,但最後只是坐牢了九个月。此後,希特勒决定以合法途径登上权力宝座。

3、黄金时代

古斯塔夫·施特雷泽曼在1923年担任德国总理,后来从该年到1929年就任外长。在他当政期间,由于起义减少、经济复苏,所以共和国能够休养生息。

施特雷泽曼上台后首先推出地产抵押马克,用以减轻恶性通货膨胀对德国社会与经济的祸害。由于他坚持拒绝发行更多钞票,所以令问题迎刃而解。他为了振兴经济,更减少政府开支、简化官僚阶级并加税。魏玛政府接受了美国的道威斯计划,减少德国的战争赔款。

1922年,德国与苏俄签署拉帕罗条约,恢复外交关系。1925年,施特雷泽曼与协约国签署了洛伽诺公约,恢复了德国在欧洲的外交地位。而且,德国凭着确认其西部边界,成功与邻国修好。在施特雷泽曼的帮助下,德国在1926年加入国际联盟并作为第六个常任会员国。德国也停止了裁减军备。

然而,1920年代初期的德国只是表面繁荣。它之所以经济复苏,有赖外国贷款,故此渐渐增加本国国债,并令整体贸易额下跌、失业率上升。施特雷泽曼的改革始终是治标不治本,未能真正令民主制度在德国扎根。

纵然德国在多方面都初见进步,施特雷泽曼仍然被他的政敌批评,被指为采取“屈从政策”,逐步实现凡尔赛条约的条款所需。

施特雷泽曼在1929年病逝,魏玛共和国的黄金时代结束。

4、共和国的衰退

4.1 公信力受损

在魏玛共和国的统治末期,德国政治比以前更加不稳定。布吕宁、冯·帕彭、施莱谢尔与希特勒 (1933年1月30日到3月23日) 共五位总理的政府实际上都是由总统选出来的独裁政权。在库尔特·冯·施莱谢尔代表军方进行了几个月的政治游说後,总统保罗·冯·兴登堡在1930年3月29日任命财经专家海因里希·布吕宁接替赫尔曼·穆勒为总理。由于新政府未能在议会取得多数代表支持,所以只能让国家总统掌握紧急状态令,以致共和政权趋向保守。

由于议会拒绝支持一个不受欢迎的财政改革的方案,兴登堡采纳了魏玛宪法第48条,作为紧急法令。1930年7月18日,在社民党、德国共产党、纳粹党与德国国家人民党(Deutschnationale Volkspartei)支持下,议会再度以微弱优势否决了该法案。

9月14日,议会大选开始,形势大幅转变: 纳粹党夺得18.3% 选票,为1928年参选所得票数的五倍。这次,温和派未能组成联合政府和在议会取得优势。这只是鼓励纳粹党的支持者变本加厉,以暴力与恐怖企图夺得权力。1930年後的共和国每况愈下,似是即将陷入内战。

在往後两年之内,布吕宁尝试没有在议会取得优势之下,借用总统的紧急法案图谋变革。当时,欧美经济大萧条势头渐渐减弱。布吕宁相信自由经济理论,所以大幅减少政府开支和加税,以刺激经济增长。他预期并认为经济危机会及早停止,经济会逐渐复苏。于是政府完全停止从1927年开始推出的义务失业保障金提供任何公帑,令工人更勤力工作、失业者得到的援助金减少。这样的政策明显是不太受欢迎的。

1932年下半年,经济衰落终于结束,经济指标略见上升。不过,德国人普遍不再信任共和政府。历史学家一般为如何评价布吕宁的政策而持不同意见,但是政策肯定令共和国渐渐衰退。至于当时布吕宁有没有更好的方略,至今仍颇具争议。

最初,德国资本家与地主支持政府趋向保守。他们并非十分喜好布吕宁,只是相信保守分子可以维护他们的利益。但当工人阶级与中产阶级都普遍反对布吕宁的时候,资本家与地主都转向支持布吕宁的政敌希特勒与阿尔弗雷德·胡根贝尔格。1931年末,保守政策最後失败。兴登堡与德国国防军决定放弃布吕宁,转而与希特勒和胡根贝尔格合作。兴登堡本来是第二帝国的重臣。这时候他虽然贵为总统,但实际上他不支持民主,而是反动派的支持者。

1932年5月30日,布吕宁在丧失兴登堡的支持后自愿下台。五个星期後,在布吕宁的支持下,兴登堡再度当选总统,压倒另一位候选人希特勒。

4.2 1932年7月议会大选

5月31日,兴登堡任命弗朗茨·冯·帕彭为新任总理。冯·帕彭马上取消了对冲锋队的禁令,用以取得希特勒的支持。

冯·帕彭与工业家和地主关系密切,并主张与兴登堡雷同的极端保守主义政策。他组织的内阁中,包括国防军部长库尔特·冯·施莱谢儿及其他拥有跟胡根贝尔格政见相同的人。这个新政府预期会与希特勒合作。由于共和派与社会主义派仍没有行动,希特勒与胡根贝尔格胜算甚高。

由于大部分政党反对新政府,故此只有德国国家人民党支持的冯·帕彭解散了议会并在7月31日召开选举。纳粹党在议会取得最多议席;德国社民党与德国共产党则分别是第二和第三大政党。由于纳粹党未能取得大多数议席,故此议会再度被解散,直到有政党取得大多数议席为止。

纳粹党现在是议会最大的政党。只有它可以令政府稳定地运作。冯·帕彭尝试劝谕希特勒担任副总理并支持议会制政府。然而,希特勒拒绝他的请求,并表示正在考虑与帕彭以前所属的德国中央党会谈。如果成事,希特勒将会与该党联手对付帕彭的政府。希特勒于是要求就任总理,但在8月13日兴登堡拒绝让这位“巴伐利亚二等兵”上台。

7月选举的结果反映了纳粹党对政府的影响愈来愈大。在1930年的议会选举中,纳粹党得到一百多票,是第二大党;这次它的议席比以前增加了超过两倍。纳粹党所以能迅速壮大,全靠大量工人、失业者、农民与中产人士。这数百万激进的支持者最初要求纳粹党走向左派,希望能振兴德国与改造德国社会。大萧条也是它议席大幅上升的原因之一。

4.3 议会大选

1932年11月6日,议会再度举行大选。纳粹党取得近三成票数。它的支持票数虽然比之前少了二百万,但仍然取得最多议席。冯·帕彭下台,由国防军将军库尔特·冯·施莱谢尔在12月3日接任。施莱谢尔多年来属于保守势力的阵营,但现在他的计划就是:联合其他政党内的左翼工会团体,包括以格里哥·斯特拉瑟为首的纳粹党左派,以赢得在议会的优势。虽然计划作风大胆,但始终不成功。

在这两个月期间,施莱谢尔扮演了“社会主义将军”的角色,周旋在基督教工会、纳粹党左派,甚至社民党之间。他的计划就是组成一个由他领导的“工党”政府。不过,由于国防军将领完全未能准备支持计划,以及工人阶级自然地不信任他这个未来盟友,此计划也是失败。另一方面,施莱谢尔也因计划触怒了资本家与地主,因为社民党与共产党可能会在柏林发动交通罢工。

1933年1月4日,希特勒从冯·帕彭得知,这位将军没有解散议会的权力,大多数议席却可以。现在,施莱谢尔的内阁(根据紧急法案以前的诠释)没有一个正常的议会支持,只能投票决定解散它本身。希特勒也知道,德国一些大企业会帮忙应付纳粹党所有以往的债项。由于冯帕彭不甘被迫辞职,故此与希特勒商量如何推翻施莱谢尔的政府。他们由于各怀鬼胎,同样想争取成为总理,所以会谈没有结果,但他们仍然继续商谈。

1月22日,希特勒威胁兴登堡的儿子奥斯卡·冯·兴登堡(Oskar von Hindenburg),表示会为总统在东普鲁士的住所诺伊德克(Neudeck)之房产税违规行为而展开诉讼(虽然不久后该住所面积增加五千英亩土地),借此换取后者的支持。施莱谢尔由于在内阁问题上不敌冯·帕彭与希特勒,而且又失去了兴登堡的信任,所以要求举行选举。1月28日,冯·帕彭向兴登堡表示,希特勒不足为患,并建议他重组政府。现在,社民党、共产党、中央党与纳粹党四党对立。长此下去,一个类似布尔什维克的阵营便会形成并威胁共和国的统治。同一天,施莱谢尔辞职。

经过多番与希特勒讨论后,冯·帕彭认为自己可以操控希特勒,于是支持希特勒成为新任总理。然後,他力陈他的计划之优点,游说总统府总裁奥托·迈森纳(Otto Meißner)与奥斯卡·冯·兴登堡支持希特勒。三人在1月下旬不停向兴登堡请求让希特勒做总理。最终,冯·帕彭、希特勒与胡根贝尔格达成协议,决定由德国国家人民党执政,希特勒为总理,冯·帕彭为副总理。

1月30日,兴登堡任命希特勒为新一任德国总理。他也容许纳粹党取得内阁十一席中的三席,代表着在议会的少数:纳粹党与胡根贝尔格的德国国家人民党(196 + 52席)。中央党与巴伐利亚人民党(70 + 20席)希望希特勒作出宪法上的让步(用以保护宪法),但被希特勒拒绝。希特勒更计划要解散议会。

虽然兴登堡怀疑纳粹党的用意,也对希特勒的个人诚信充满疑虑,但他与冯·帕彭都相信由于纳粹党所得支持正在减少,故此可以限制希特勒作为总理的权力。

总结而言,冯·帕彭不甘被迫辞职,于是在施莱谢尔筹组执政联盟失败后,借助与兴登堡的友谊,冯·帕彭让施莱谢尔辞职,并与兴登堡共同操控希特勒。但是,棋差一着,他们反而造就了希特勒掌权的开始。

根据纳粹党的宣传,1月30日——希特勒当选总理的日子被称为“纳粹党夺权日”,一般被认为是纳粹德国统治的开始。

5、共和国之死

阿道夫·希特勒在1933年1月30日早上宣誓成为总理。有评论认为宣誓只是很简单、象征性的礼仪。2月初,当希特勒的任期刚刚开始时,政府已经开始镇压异己。左翼政党被禁止进行任何会议;就连温和派的人士也遭到恐吓与袭击。2月中,表面上合法的措施推出,用以镇压共产党员和“非法”拘捕议会代表。

5.1国会纵火案

2月27日晚上,国会纵火案发生。希特勒的政府声称凶手是共产党员,并要求兴登堡总统同意签署国会纵火法令(Reichstagsbrandverordnung),再度运用魏玛宪法的第48条,并取消了宪法中数项保障公民自由的条款,让纳粹党可以迅速并严厉地打击任何政治会议。

政府利用“奸细”策划的纵火案与其他反共阴谋,诱导总统使用紧急法令。有了这样的圈套,希特勒无人可阻,可以任意捉拿和杀害共产党员。

5.2 1933年3月议会大选

纳粹党在3月5日的选举前抓了很多共产党员,又不断四处宣传他们的政纲,用以吸引选民。但是,这次纳粹德国灭亡前德国的最後一次选举并没有令纳粹党大获全胜。纳粹党获得一千七百万选票,但共产党、社民党与中央党的票数没有显着下跌。

希特勒向不同意见的利益集团力陈找出解决方案、确保共和国长治久安的必要。现在,他指出德国的问题全由共产党引起,甚至在3月3日表示要杀光他们。前总理海因里希·布吕宁宣布他的中央党会坚持反对修改宪法,并促请总统下令查出纵火案的真相。希特勒的计划,就是要令失去共产党支持的议会容许他与政府运用法律力量推出更多法令。在这个时候,总统独裁需要一个法律改革来维持。

5.3 新内阁首次会议

3月15日,纳粹党与国家人民党召开第一次内阁会议。两党组成联盟,是议会中的少数(288 + 52席)。根据纽伦堡审判,这次会议首先被提及的事宜是如何以宪法容许、需要议会三分之二多数支持的授权法案完成反革命。法案会、也最後令希特勒与纳粹党得到不受限制的独裁力量。

在会议上,希特勒建议采用授权法案,让内阁不需要得到会议同意而通过法例。这时候,只要天主教中央党也支持授权法案,就表示有足够议席支持通过法案。希特勒对此非常有信心。在纽伦堡审判上,国家人民党被证实曾经向希特勒建议拘捕社民党人,以稳操胜券,但为希特勒所拒绝。希特勒认为可以在选举过後再拘捕其他人,而纳粹党事实上在事後扣押了26名社民党代表。纳粹党连续几天与中央党领袖路德维希·卡斯主教和其他中央党工会领袖会面,并拒绝让他们积极参与政府事务,而且也成功就信奉天主教的公务员与教育问题达成协议。希特勒原本承诺以书信通知卡斯,作为中央党支持授权法案的条件,但卡斯在此之前已经代表他的政党表示支持法案。

卡斯在1928年开始担任中央党主席,并与当时梵蒂冈国务院长,亦即後来的罗马教皇庇护十二世有密切关系。在讨论授权法案之前的最后一次政党会议上,卡斯没有明确立场。但是,为了减少党员因接受法案而生的反对声音,卡斯在连同全体党员支持法案之前,安排了由希特勒亲自撰写为宪法作保证的信件。

5.4 授权法案的谈判

3月20日,希特勒与他任命的内政部长威廉·弗里克跟中央党领导人卡斯及阿当·斯特格瓦尔德(Adam Stegerwald)等人展开谈判。目标就是决定该党支持通过法案的条件。由于纳粹党需要三分之二票数完成目的,故此需要中央党支持。3月22日,双方达成协议:希特勒承诺保留现存德国的邦国,而且不会利用新增权力修宪,并挽留属于中央党的公务员。同时,希特勒也同意会保护天主教专业学校、尊重与梵蒂冈、巴伐利亚、普鲁士与巴登的政教协议,以及在法案的投票前向议会宣布上述承诺。

除了支持通过法案外,卡斯另一件令人难忘的事就是安排为梵蒂冈,草拟德国一直要求的政教协定 (Reichskonkordat)。路德维希·卡斯与冯·帕彭被认为是让希特勒建立独裁的最重要政治人物。

5.5 议会开幕仪式

3月21日,议会开幕仪式在波茨坦富有普鲁士色彩的驻军教堂(Garnisonkirche)举行。在约瑟夫·培尔戈的精心安排下,很多属于昔日军事阶层的容克地主与代表出席典礼。戈培尔刻意将希特勒的新政府与以往的帝国拉上关系,并把国家社会主义描绘成国家的未来。旧时代的普鲁士军事精英深深体会到希特勒崇敬他们的传统;而且,他的政府有军队这传统保护者的支持。于是,很多人会渐渐重新相信保守主义,并期望它能解决现下共和国的问题,令国家稳定。而且,懂得审时度势的希特勒更谦逊地向兴登堡元帅鞠躬。

5.6 授权法案之通过

会议在3月23日正式开始。会议中段,希特勒以冷静和希望和解的态度发表了一次历史性的演讲。最值得注意的是,他突然一改以往坚决反对天主教及其教义的立场,反而表扬教义为“保护德意志民族心灵的重要元素”,似乎他尊重天主教是指日可待。他承诺尊重他们的权益并宣布政府的目标是与教会达成和平协议,并改善与梵蒂冈的友好关系。由于演说特别重视梵蒂冈对新政府的承认,故此希特勒成功满足了中央党成员的要求,劝谕他们投票支持法案。卡斯也因此被认为曾经参与拟定演说内容。根据纪录,早在1932年5月,卡斯曾经表示梵蒂冈希望以希特勒的势力对抗无神论的俄国虚无主义。

在投票前的辩论上,希特勒预先安排他的半军事组织冲锋队在街头活动以威胁议会成员,迫使他们不自愿地投票支持法案,制造十足的政治威吓。共产党本来拥有81席,但自从议会纵火法案通过及政府采取其他措施後,他们全部议席都留空,减免了他们必定给出的反对票。社民党议席也同样从120减到少过100。全场只有社民党主席奥托·韦尔斯勇敢地发言反对希特勒的计划,并指责他的政府从民主走向独裁,纵然始终无济于事。希特勒气得七窍生烟。

希特勒于是一改脸上的冷静,以他独特、令人不安的语调咒骂韦尔斯,发誓要把消灭所有德国的共产党实力,甚至出言威胁韦尔斯领导的社民党。在这个时候,希特勒早前拟定的保证书业已完成,并已交到卡斯手中,令中央党无论如何都会支持法案。

5.7 后果

有关纳粹德国的历史,请参看第三帝国。

授权法案最终获得通过,表示希特勒与他的政府得到最高权力,可以在没有议会的批准下通过任何法例,并可以独立制定外交政策和违反宪法的规定。故此,希特勒可以用如此权力清除任何阻止他建立独裁的任何力量。在往後的几个星期内,希特勒的内阁通过数项法令,令德国人失去自由、各退任何非纳粹党员的公务员,以及将所有其他政党与联盟列为非法。第三帝国的统治开始。

纳粹党开始架空了人民党部长控制国家的权力。在没有警察的监控下,冲锋队进行各种形式的恐怖主义活动。共产党人、社民党人与中央党人可谓无处容身,被赶尽杀绝。纳粹党也开始以暴力手段镇压犹太人;1933年夏,它自以为所向无敌,取缔一切其他政党与工会,就连人民党也不例外。虽然纳粹党现在一党专政,但国防军完全不受影响。共和时期的军政分立之势仍然持续。同样地,大资本家与地主的私产不受影响;行政与立法部门所受影响甚小。

6 共和国失败之原因

魏玛共和国悲惨的崩溃,到今天仍然颇受争议。虽然希特勒按照宪法的机制合法成为德国总理,而他的纳粹党也在1932年两次议会选举中得到大多数议席,纳粹党被认为在当时还没有足够力量上台。当一些历史学者尝试将某些意识形态合理化时,他们就在冷战所意味着上述事情的原因与历史分析上意见分歧。其中一种推测就是,如果当初希特勒因为没有当上总理而因此没有政治与逻辑上的优势,纳粹党在1933年选举中的表现会怎么样。

纳粹主义的崛起,从来没有单一原因。最常为人所断定的原因可以分为三方面:

6.1 经济问题

西方民主历史上,魏玛共和国所经历的经济问题是最严重的。恶性通货膨胀、高失业率与生活质素大幅下降都是经济衰退的主要原因。1923至29年,德国经济略有复苏,但1929年开始的经济大萧条引发西方经济严重受创。由于当时德国非常依赖美国的借贷,故此首当其冲。1932年,德国由大约五百万人失业。不少人将困境归咎于共和国。当政党在任何时候都想推翻共和,令议会无一政党能够取得大多数议席之时,情况就更加明显。

1929年华尔街黑色星期四引发的大萧条,令共和国深受其害。大萧条以及其後的经济不景加重德国对其债主美国的财政负担。对脆弱的共和国而言,经济大衰退无疑是大灾难,也是纳粹党能够当政的重要因素。

由于凡尔赛条约迫使德国交出资源丰富的国土和巨额赔款,大多数德国人认为其条款过于严苛与令他们的国家降格。虽然条约为德国经济带来的实际破坏难以估量,但惩罚性的赔款引起人们的惊慌与怨怼。纵然赔款金额巨大,德国最後只是付出了八分之一的金额。然而,赔款的确令德国所得市场贷款减少,迫使魏玛政府以大量印制钞票应付其赤字,结果引起恶性通货膨胀。而且,德国军队本来在去年有机会取胜,却突然失败,故此在1919年德国战败後,失望、恍然大悟的军队返国并间接引起政治大乱。如此的混乱深深影响德国人的心理,而且可能因此造成以希特勒为代表的极端民族主义之崛起。

大部分历史学家都同意,有很多德国的工业家将共和政府与工会和负责签署条约的社民党拉上关系。虽然有些学者认为希特勒被用作对付後者的工具,但在工业家愿意支持希特勒之前,共和国已经非常不稳定。就连一些支持希特勒就任总理的人,也并非完全接受纳粹主义;他们认为支持希特勒只是为了推翻共和国,但不是长远之计。由于纳粹党支持者众,当众更不乏原本拥护左派的工人,所以工业家的支持不是希特勒获得大众支持的唯一原因。

6.2 制度漏洞

很多人都相信,1919年定下的魏玛宪法含有数项弱点,令诸如纳粹党是势力容易建立独裁政权,但一个不同的宪法能否阻止纳粹党夺权确是未知之数。相反,1949年的西德宪法德意志联邦共和国基本法(Grundgesetz)则被认为是力图消除这些弱点的法规。

国家总统(Reichspräsident)的职位被认为是“皇帝替代人”(Ersatzkaiser),意思就是总统用来代替已经逊位并逃走了的德国皇帝。总统拥有相当于皇帝一般的权力,于是弱化政党政治的角色。魏玛宪法第48条赋予总统在“公众秩序与安全受到严重骚扰或威胁”时候可以“采取任何必须的政策”。虽然第48条作为紧急法令,但在1933年前它常常被用来在没有议会的批准下通过法案,故此令纳粹党更容易完成一体化 (Gleichschaltung),例如纳粹党就以第48条为基础通过了国会纵火法令。

完全比例代表制表示得到任何规模的支持之政党都可以得到议会议席。结果,很多包括极端政党的小政党都按照这制度建立政治势力。在战後的德国联邦议院(Bundestag)中,只有得到5%以上票数的政党才可以得到议席。不过,德意志帝国的帝国议会采取多数制,而议席的分配则与共和国的雷同。

国家议会(Reichstag)可以在未能决定总理继任人时把总理革退。这种不信任动议令总理更替频繁,令政治不稳定。故此,西德的基本法规定议会一定要预先选出继任人才可以投票令现任总理下台。

宪法也规定,当总统辞职或死亡後,国家总理会兼任总统,拥有总统的权力,直到选出新任总统为止。故此,1934年兴登堡逝世后,希特勒兼任总理与总统。不过,当时希特勒的独裁政权已经固若金汤,所以上述规定不应被视为引致纳粹党上台的单一原因。

6.3 个人影响

有些学者转而考虑个体及他们所作的决定。不过,这种看法带来的问题就是究竟他们当时有什么抉择,故此引来臆测与假设。

1930至33年期间,总理布吕宁的经济政策颇受争议。政策令很多德国人认为共和政府刻意减少福利开支和支持极度自由的经济体系。在经济大萧条的狂潮下,当时布吕宁有没有其他方案是未知之数。

1925年,保罗·冯·兴登堡元帅就任共和国第二任总统。这位支持帝制的将军代表了过去君主专制的德意志帝国,故此难以视他为支持共和国的民主派,但他从来不是纳粹分子。同时,1930年代时八十多岁的兴登堡已经老态龙钟。如果兴登堡坚持民主信念,他不会轻易以第48条架空议会权力,也不会签署国会纵火法案。其实,兴登堡经过一天半的考虑後才在1933年1月30日任命希特勒为总理,代表他当时曾经怀疑後者的诚信。有人认为,如果希特勒未能当上总理,纳粹党可能失去很多支持者。

6.4 其他角色

作家约翰·康威尔(John Cornwell)与伊恩·科索(Ian Kershaw)是曾经研究路德维希·卡斯与庇护十二世关系的著名评论家。

纽伦堡审判曾经研究从1933年1月30日开始的德国历史。对于莱茵-威斯伐法利亚工业巨头与弗朗茨·冯·帕彭的角色,结论就是他们协助希特勒与纳粹党上台之事不构成“可检控的罪行”。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1/16 0:06: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