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魏村 |
释义 | 1、河南省沁阳市西向镇魏村地理位置:魏村坐落于焦作市,邻村有清河村,西高村,气候宜人,人勤物丰,山清水秀,空气好。魏村位于沁阳市东北部6公里处,东与太行办事处相临,沁五路、沁向路从村南北穿过,是西向镇东大门。本村现有10个联组,分为10个村民小组,共有3284口人,其中党员69人。现有耕地面积3505余亩,主要种植农作物为小麦、玉米,小麦亩产500公斤/亩,玉米亩产500公斤/亩。农业生产现已实现机械化作业,水利设施现有灌溉机井65眼。本村现有玻璃钢生产企业2家,主要生产玻璃钢防腐制品,农机合作社一个。本村村民主要经济来源为农业生产,以及农闲时外出务工,村民年人均收入为6089元。 村内企业:缫丝厂,化工厂,丝厂,电子仪表厂 主要农产品:葡萄,葱,芒果 村内资源:锗,红柱石 ,绿石,芒硝,沸石金红石,黄河矿 村里单位:魏村村委会,魏村党支部,魏村卫生院,魏村中学 2、江苏常州魏村历史遗存魏村建镇己有数百年时间,存百年照相馆、中药店、曹氏宗祠、包氏宗祠、魏村老街、渡江桥等遗存。 地理位置北临长江,建有运输港口。有自北向南的人工河——德胜河,与京杭运河相连。 338省道穿行而过。 代表建筑北街23号福兴园旅馆饭店旧址,为二层临街楼,常州乡土建筑代表。 电视选景地反映张太雷事迹的电视剧《大雷雨后》曾在此选景拍摄。 历史由来 据《毗陵志》载,宋绍熙年间,郡守李嘉言开烈塘河(即今天的德胜河),魏村因处于烈塘河(即今天的德胜河)与长江交汇处,有水兵驻扎于此,属江防要隘,为沿江诸水寨之一,故初名烈塘寨。 后来,有一位姓曹的人,从江阴虞门(今江阴市申港镇于门桥)迁移到烈塘寨附近居住,相传这位姓曹的人是三国曹魏后裔,故命名此处为魏浦(“浦”意为河流入江海之口)。到了明洪武三年,魏浦一带逐渐发展成了一个较大的村子,故将魏浦更名为了“魏村”。明正统四年八月,常州一带狂风大作,腰口粗的树木都被连根拔起,紧接着暴雨骤至,魏村一带的庄稼被洪水吞噬一尽,就连村庄都成了水寨,一些体弱多病的老人和妇女来不及逃离,溺死者众多。经过这件事后,魏村及沿江一带的百姓纷纷联合起来,集体向南迁移了二里左右,由于魏村曾是一个较大的村子,村上的人又多是曹魏后裔,故迁移后的大村庄被命名为了“魏村”——这个地方就是今天的魏村所在地。 3、河北省献县河城街镇魏村地理位置:魏村位于石黄高速河城街收费站口,307国道以北,河街支路以西。总人口1500人左右。 魏村名人:魏化杰。1921年出生。全国战斗英雄,团作战股长、辽南独立一师三团参谋长、东北野战军5纵39团参谋长、第四十二军第一二四师第三七二团副团长、团长,124师53203部队师长、1971中共惠阳地区委员会书记,时任代军长,1978.5---1983.5.1442军军长、政委、指挥过对越自卫反击作战。十二大代表。获3级独立自由勋章、3级解放勋章。1998年7月被授予中国人民解放军独立功勋荣誉章。 村内企业:丝杠厂、建筑器材厂、步步紧厂、穿墙螺丝厂、玛钢扣件厂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