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味之素 |
释义 | 日本味之素公司是全球十大食品企业之一,其在全球拥有114家公司,主要生产氨基酸、加工食品,调味料、冷冻食品等。另外有歌手陈奕迅同名歌曲也为《味之素》。 概述「味之素」即味精,意味着「味觉的元素」。 日本味之素(味の素)株式会社是世界上最大的氨基酸供应商之一,产品涉及食品、药品等多个领域,最为著名的是Amino系列产品,从专业运动员使用的Amino Vital系列运动营养品到每日元气干杯健康食品,充分利用了氨基酸的特殊功效。 日本味之素集团已跻身全球十大食品企业之列的“百年老店”,味之素不但生产赖氨酸,而且苏氨酸、色氨酸的生产量在世界上都是最大的。 味之素迄今已在中国建立18家公司,业务涉及调味品、加工食品、汤料、医药/工业用氨基酸等,2008年在华销售额达到300亿日元(约合人民币21.9亿元)。 现在国人也能食用上这些健康食品了。深圳万和制药从日本味之素进口了输液级氨基酸原料,引进生产线和生产组方,生产出了万和威力特氨基酸粉(一种固体运动饮料)和万和干杯氨基酸颗粒(醒酒、养胃、护肝)。 目前味之素已在全球22个国家设有生产基地,产品销售覆盖130多个国家。 味之素的中国市场当前味之素在中国的核心业务围绕调味品及加工食品展开,销售品牌包括“红碗牌”、“天添鲜”、“味嘟嘟”、“悠浓”、“亨达仕”、“魔厨高汤”等。 相关事件中国调味品市场迄今最大的一宗并购案发生了。记者昨日获悉,在日本拥有百年历史的调味品巨头“味之素”,出手18.45亿港元收购达能亚洲公司旗下的淘大食品集团。在这次并购中,味之素将获得淘大食品集团在中国香港地区以及北美、欧洲的中式酱油和冷冻食品业务,同时还包括上海淘大食品集团60%的股份。据悉,今年还将有多宗国内外著名食品、调味品集团公司兼并重组,中国调味品协会会长卫祥云认为,中国调味品市场迎来了整合、并购的高峰期,市场布局正不断走向成熟。 味之素借道淘大涉足中国酱油业据了解,日本味之素公司是全球十大食品企业之一,其在全球拥有114家公司,主要生产氨基酸、加工食品,调味料、冷冻食品等。1984年,味之素公司进入中国市场并建立19家公司,目前其在中国市场的调味品牌包括“红碗牌”、“天添鲜”、“悠浓”、“亨达仕”、“魔厨高汤”等高端调味品和汤类。但相对于李锦记等企业,味之素在华发展尚处于初级阶段。 按照日本味之素公司扩大海外发展的战略计划,到 2010年,该公司的远景是销售额将达到1500亿日元,营业利润达到160亿日元。显然,若要完成到这一宏伟目标,“并购”将成为促其“快速成长”的最佳途径。 记者昨日从味之素中国有限公司上海分公司处获悉,半年前,味之素已与达能亚洲公司洽谈收购淘大事宜。据悉,法国达能目前正在全球实施以饮料、饼干、乳制品为核心的事业集中战略,而淘大的酱油领域非其核心业务,故达能要削去淘大。记者从有关资料获悉,目前淘大主要业务在香港和上海。其中,上海淘大食品生产中式酱料,年总产量达10000吨,在中国内地液体调味品市场,淘大的市场占有率已经达到25%,仅次于李锦记。 业内人士分析,味之素收购淘大后,不仅将“淘大”品牌收归麾下,而且还将其在上海、天津、西安、成都、重庆、南京、沈阳、北京、杭州等九大城市的销售网络一并揽入怀中,并借此首次涉足了中国大陆的酱油领域。 调味品整合并购高峰期到据介绍,目前中国调味品市场正为海内外商家所“虎视”。据相关数据显示,中国大陆目前每年约消费酱油500万吨。李锦记中国有限公司总经理王绳祖在去年底出席“中国调味品营销发展论坛”时指出,未来10年,调味品销量预计达1000万吨左右,其增长率和人口增长率呈正比,调味品在城市的产值因质量和价格的提升而大幅增长,而餐饮业对调味品的需求增长大于家庭消费。 正是基于对中国市场前景的乐观,今年以来,在中国调味品市场已发生多宗并购、重组案,如日本滋味康宣布入主北京和田宽、北京王致和与广西桂林腐乳厂合并重组等,而且这种并购、重组案还将更多地上演。中国调味品协会会长卫祥云认为,中国调味品市场迎来了整合、并购的高峰期,市场布局正不断走向成熟。 王绳祖预计,10年后中国调味品行业内将出现两大阵型,一是跨国企业,一是民族企业。跨国企业将以收购形式争相进入中国市场;而部分的中国民族企业因拥有庞大的本土忠实消费群,有实力与跨国企业抗衡,并逐渐向国际市场进军。 味之素公司档案味之素 1984年,味之素公司进入中国市场并建立19家公司,目前其在中国市场的调味品牌包括“红碗牌”、“天添鲜”、“悠浓”、“亨达仕”、“魔厨高汤”等高端调味品和汤类。 淘大 目前淘大主要业务在香港和上海。其中,上海淘大食品生产中式酱料,年总产量达10000吨,在中国内地液体调味品市场,淘大的市场占有率已经达到25%,仅次于李锦记。 目前,味之素在上海的公司共有4家,味之素调味品、味之素氨基酸、好侍味之素以及味之素食品研发中心。 味之素来历——味精的发明味精是人所共知的调味品。它的诞生至今还不到100年。 说起味精的发明,纯属一种偶然。1908年的一天中午,日本帝国大学的化学教授池田菊苗坐到餐桌前。由于在上午完成了一个难度较高的实验,此刻他的心情特别舒展,因此当妻子端上来一盘海带黄瓜片汤时,池田一反往常的快节奏饮食习惯,竟有滋有味地慢慢品尝起来了。 池田这一品,竟品出点味道来了。他发现今天的汤味道恃别的鲜美,一开始他还以为是今天心情特别好的缘故,再喝上几口觉得确实是鲜。“这海带和黄瓜都是极普通的食物,怎么会产生这样的鲜味呢?”池田自言自语起来,“嗯,也许海带里有奥妙。”职业敏感使教授一离开饭桌,就又钻进了实验室里。他取来一些海带,细细研究起来。 这一研究,就是半年。半年后,池田菊苗教授发表了他的研究成果,在海带中可提取出一和叫做谷氨酸钠的化学物质,如把极少量的谷氨酸钠加到汤里去,就能使味道鲜美至极。 池田在发表了上述研究成果后,他便转向了其他的工作。 当时一位名叫铃木三朗助的日本商人,正和他人共同研究从海带中提取碘的生产方法。当他一看到池田教授的研究成果后,灵机一动立刻改变了主意,“好哇,咱们不搞提取碘的事了,还是用海带来提取谷氨酸钠吧!” 铃木按响了池田家的门铃,一位学者和一位商人就此携起手来,池田告诉铃木,从海带中提取谷氨酸钠作为商品出售不够现实,因为每10公斤的海带中只能提出0.2克的这种物质。可是,在大豆和小麦的蛋白质里也含有这种物质,利用这些廉价的原料也许可以大量生产谷氨酸钠。 池田和铃木的合作很快就结出了硕果。不久后,一种叫“味之素”的商品出现在东京浅草的一家店铺里,广告做得大大的——“家有味之素,白水变鸡汁”。一时间,购买“味之素”的人差一点挤破了店铺的大门。 日本人的“味之素”很快就传进了中国。这种奇妙的白色粉末打动了一位名叫吴蕴初的化学工程师的心。他买了一瓶回去研究,看看这种被日本人严格保密的白粉究竟是什么东西。一化验,原来就是谷氨酸钠。又经过一年多的时间,他独立发明出一种生产谷氨酸钠的方法来:在小麦麸皮(面筋)中,谷氨酸的含量可达40%,他先用34%的盐酸加压水解面筋,得到一种黑色的水解物,经过活性炭脱色,真空浓缩,就得到白色结晶的谷氨酸。再把谷氨酸同氢氧化钠反应,加以浓缩、烘干,就得到了谷氨酸钠。 吴蕴初把他制得的“味之素”叫做味精,他是世界上最早用水解法来生产味精的人。1923年,吴蕴初在上海创立了天厨味精厂,向市场推出了中国的“味之素”——“佛手牌”味精。以后,佛手牌味精不仅畅销于中国市场,还打进了美国市场。吴蕴初也获得了一个“味精大王”的称号。 2003年以后,中国河南·莲花味精(集团总部位于河南项城市),主要竞争对手就是日本的“味之素”。一些权威媒体的新闻和评论资料上,看得出莲花味精和日本“味之素”的海外之战投入大量的资金和人力、物力,而且成功抢占了“味之素”市场份额。据资料显示,“味之素”是此前国际上味精行业最牛的,周润发版的《上海滩》中,就有“周润发”抗日烧“味之素”仓库的片断。从股市专业评论上看“莲花味精的出口量占中国味精总出口量的80%以上”,媒体记者报道上看“莲花味精的出口量占中国味精总出口量的90%(也有说95%的)以上”。但是,莲花在取得国际市场“抗日”胜利的同时,却丢掉了大量的国内市场。这和包括网络在内的各种媒体铺天盖地关于“味精有害健康”的文章是有很大关系的。因为,菱花、梅花、红梅、菊花等品牌都受到了和鸡精市场竞争激烈、利润降低的影响,甚至企业亏损,唯独莲花味精独树一帜,一直占据市场的高端位置。 用水解法生产味精很不经济,因为这种方法要耗用很多粮食,每生产1吨味精,至少要花费40吨的小麦。而且,在提取谷氨酸钠时要放出许多味道不好的气体,使用的盐酸也易腐蚀机器设备,还会产生许多有害污水。因此,日本的味精公司不得不继续进行研究工作,以便用更好的方法生产出更好的产品来。 在这项工作中,日本的协和发酵公司走在了同行的前列。协和公司组织的一批科学家在进行研究时发现,用糖和尿素在微生物的作用下也可制得谷氨酸,但由于不同的细菌繁殖后会有不同的产物,故必须选取其中合适的菌种担任生产谷氨酸的“小工艺师”。 1956年,协和公司宣布,他们已找到了这位“小工艺师”,这就是短杆菌。谷氨酸钠的发酵法生产就此诞生。协和的科学家们用糖、水分和尿素等配制成培养液,再用高温蒸汽灭菌法将那些杂菌统统杀死,然后把培育好的纯种短杆菌在最有利的环境下接种进去,让它们繁衍后代。由于“小工艺师”们的努力,把绝大部分的糖和尿素转变为谷氨酸,最后,把它中和成为钠盐。 用协和公司发明的新方法生产味精,每吨只耗用小麦3吨,不仅操作简单,成本大大降低,而且味精的纯度提高,鲜味更强。不过,协和公司的这项发明不久就失去了它的光彩。 1964年底,日本新闻界评选出了当年日本的10大发明,其中之一是“强力味精”。它的鲜度竟是“协和味精”的160倍! “‘强力味精”的发明,可上溯到本世纪初。那时,日本科学家大介博士对蘑菇为何异常鲜美这个问题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他也和帝国大学的池田教授一样,走进了实验室,研究起蘑菇的成分来。经过分析后,发现蘑菇的鲜美.是因为含有一种叫“乌苷酸钠”的物质。可限于当时的技术条件,想了好多办法,也未能将它制造出来。大介只好停下这项劳而无功的研究。 直到60年代,新一代的日本科学家又重新想到大介的发现,因为这时的生物化学发展很快,生物催化技术已非常成熟,可以在这一领域大显身手了。这样,到1964年,以乌苷酸钠为主体的强力味精终于面世了。 说来有趣,乌苷酸钠本身的鲜味其实同普通味精也差不多,只有当它加到食品中,而食品中含有少量的谷氨酸钠时,它才会同谷氨酸钠发生“协同作用”,立刻使食品鲜度提高。所以,强力味精实际上就是用少量乌苷酸钠掺到普通味精里制得的。 其实,还在强力味精发明之前,有经验的厨师已经利用这一化学原理来提高鲜味了。他们在烧鸡、烧肉时,往往要加少许味精,因为肉类中也有乌苷酸钠,加进去的味精能与之发生鲜味上的协同作用,使鲜味大幅度提高。 人们对“鲜”的追求并未就此结束。当历史老人在迈越80年代的最后几步时,又有人发明了一种“超鲜味精”。它的主要化学成分是2—甲基呋喃苷酸。它比味精要鲜上600多倍!看来,事物的发展是没有穷尽的,鲜也是无止境的啊! 陈奕迅歌曲《味之素》演唱:陈奕迅 作曲:陈羽恒 作词:黄伟文 编曲:C.Y. Kong 监制:Alvin Leong 年份:2010 专辑:Time Flies 歌词: 明治通 的快餐 也都有用 猿乐町 的主妇 也都有用 谁做菜 想好吃 炉灶上 厨柜中 总是有一桶 豚角煮 加两羹 拇指会动 全日本 炒的菜 也保证用 连脷尖 都适应 如美食 入了樽 怎么你不碰 为何热吻 要共真的爱人 谁话报刊 供应真相的养份 美梦已 那样似 为何成真 假的我都想要 令我口干我都想要 一天五餐也被落重料 教我又怎么去习惯 调味太少 咀都刁了 华尔街 通化街 也都有用 牛脷酥 鸡鲍翅 也都有用 如若你 这一世 能变做 垃圾桶 餐餐有好餸 回肠荡气 这味精不太浓 平淡会死 得半枝醋 不够用 上阵网 看部戏 照例附送 渗入你 渗入我 全球流通 假的我都想要 令我口干我都想要 一天五餐也被落重料 教我又怎么去习惯 调味太少 寡守不了 真的我不想要 大概真的吃不消了 假的那么惹味 谁清高到会落清水吃面条 还是你糖盐辣酱 都戒清了 杨千嬅歌曲《味之素》基本信息歌曲:味之素 歌手:杨千嬅 作词:林夕 作曲:陈辉阳 专辑:《到此一游》 语言:粤语 发行时间:1998年4月 发行公司:华星唱片 歌词心可以酸的感觉 是实情或幻觉 恋可以苦 但附送蜜糖 那种感受 快不快乐 据说忧郁症 会按时发作 欲望如像乾涸 若是甜蜜 像烈酒般烫 怎么可能喝光 我眼界不高 连幻想都不想爱到那样深奥 请给我最惯常那种味道 吻我的密度 完全像我预算好不好 无一滴难度 我眼界不高 宁愿享受著极寻常同样一套 不想有烦恼 怕会失态醉倒 未知数绝不须探讨 高声对深山呼叫 落泪然后大笑 这种刺激定是不得了 怎么品尝那种奥妙 据说一想到了眼眉会跳 未著迷便出窍 假使我都并没这需要 也许激情太少 专辑介绍在这张《到此一游》中,黄伟文和林夕包办了所有的歌词。作曲方面,一眼望去,伍乐城、梁基爵、陈小霞、陈辉阳等,皆有不俗的功底。当时距离杨千嬅正式出道不过两年时间,却已经是她发行的第四张大碟了。这样的精心安排,不难看出华星对杨寄予的厚望。一如前三张专集一样,走清新音乐小品的路线。这是比较聪明且保险的做法,当年的杨千嬅无论是唱功、把握歌曲情感都尚嫌生涩,声线纤弱但胜在干净利落,《出埃及记》、《因为所以》、《田中小百合》等都与当时歌手本人的气质非常贴切,简单、自然。唯一的亮点是《我不要你爱我》,“只想你想起我,我不要你爱我,爱我,就会不再理我”,哀怨中的决绝,低落中的昂扬,都被诠释得恰如其份。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