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蔚姓
释义

蔚(Yù)姓,属于“以邑为氏”,起源于蔚州,祖宗公子翩。姓氏源流 关于蔚姓的起源,一共有两种说法:出自姬姓 周宣帝时,郑国公子翩被封于蔚邑(今山西省平遥县和灵丘县一带),世称蔚翩。蔚翩原为姬姓,他的后代子孙遂以其名命姓,称为蔚姓。以邑为姓 据《姓氏考略》记载:“以邑为氏,蔚州,代地,周宣帝置,望出琅琊。或去草作尉。实则系出姬姓的郑公子翩封邑于蔚,其后以邑为氏。”

姓氏源流

蔚州,即今河北省蔚县一带。汉朝以前,该地是代国之地,到了汉代被置为代郡之治,被正式置为蔚州,则始自南北朝的北周,至清代时,开始改州为县,属于直隶省宣化府,民国成立,正式定名为蔚县,而迄于今。春秋时郑国的公子翩的封邑在蔚州,其子孙后代便以受封地名为姓,称蔚氏。故蔚氏后人奉公子翩为蔚姓的得姓始祖。

迁徙分布

蔚姓在大陆和台湾都没有列入百家姓的前一百位。另一支蔚氏也是出自蔚州(今河北省蔚县),据说是小诸侯国代国建都于此,当地的居民就以地名为姓氏,称为蔚氏。上古周朝时,周宣帝将郑国的公子翩封于蔚邑(今山西省平遥县和灵丘县一带),于是公子翩又被称呼为蔚翩,而其后代,就以封地为姓,蔚姓也就如此产生了。蔚姓大多繁衍于北方,如宋朝初年著名将领蔚兴、蔚昭敏父子,便是当时的祥符人,也就是现在的河南开封人。蔚姓望族居琅琊郡(今山东省诸城市)。

历史名人

蔚兴:宋代武将,跟随宋太宗攻打太原,立有战功。

蔚昭敏:宋代保静军节度使。咸平时任镇定高阳关三路先锋。辽兵退趋莫州,他斩敌万余人,拜唐州团练。

蔚春:明代弘治进士。因为人耿直,不容奸诈,在官场中很很不顺利,常遭小人妒嫉,后辞官回乡。

蔚能:明代安徽省合肥人,担任礼部尚书,由于勤奋廉洁,受百姓拥戴。

宗祠堂号

清慎堂

明代礼部尚书蔚能,官拜光禄寺卿,后又升礼部右侍郎,仍掌寺事。他任光禄寺卿超过30年,清慎守法,从未取过俸禄之外的一丝一毫。先后在光禄寺为官的官员,都不如他清廉。因此得堂号“清慎堂”。

琅琊堂

蔚氏家族发源于蔚州,后来却主要繁衍于琅琊,即现在山东省的中南部地区。蔚姓人家世代相袭“琅琊”堂名。

蔚姓郡望

蔚氏有琅琊郡,原为秦始皇时置郡。即现在山东省的中南部地区。

蔚姓家谱文献

蔚姓广谱十三卷,甘肃卷、山东卷、内蒙古卷、京津冀卷、辽吉黑卷、陕宁青新卷、山西一~四卷、中南西南卷、华东卷、东南卷、海外卷,(现代)蔚振忠主编,2007年计算机排印本。原稿现被收藏在甘肃省兰州市政治协商会副主席蔚振忠处,由上海市图书馆公开发行。

河南蔚姓光谱,著者待考,民国年间手写本。现被收藏在河南省信阳市新野县。

安徽合肥蔚氏五修宗谱五卷,(现代)蔚有康、蔚道环、蔚道安、何守珍等纂修,2003年计算机排印本。现被收藏在广西壮族自治区河池学院图书馆、安徽省图书馆。

山西朔州蔚氏家谱,(清)蔚霪编修,清乾隆十九年(公元1755年)木刻活字印本。现被收藏在山西省朔州市朔城区歪子镇于营村委蔚庄。

北京延庆白河堡蔚氏家谱,著者待考,清朝年间木刻活字印本。现被收藏在中国国家图书馆。

天津中塘蔚氏家谱,著者待考,民国年间木刻活字印本。现被收藏在中国国家图书馆、天津市图书馆。

蔚姓字辈排行

山东东平、汶上蔚氏字辈:“绍贤修广大永立承衍方敦本传作则应建贞有长东青华志远明海泰世祥瑞升福全孝同安厚忠良”。

安徽天长蔚氏字辈:“如慧长伯广鼎成”。

资料有待补充。

蔚姓楹联

1.

时陈八事;

威镇三关。

鉴赏:上联典指明代合肥人蔚春,字景元,弘治年间进士,官兵科给事中,曾上书陈时政八件事、边务七件事,多被采纳。后参政广西,因耿直为人所忌,遭到中伤而辞官。下联典指北宋祥符人蔚昭敏,字仲明,曾被选人襄王(真宗)府中,真宗即位后,他历官崇仪使、冀贝行营兵马都监,曾击败辽兵。咸平年间,官镇定高阳关三路先锋,又多次击退辽兵。后历官唐州团练使、保静军节度使。

2.

望隆八秩;

威镇三关。

鉴赏:上联典指北魏·蔚元,官至司徒诏曰:“元以八十之年,官处三老之重。”下联典指宋·蔚昭敏为镇定高阳关先锋,抗辽有功。

3.

威著三关;

经传化子。

鉴赏:上联中“威著三关”指的是宋代将领蔚昭敏,“经传化子”指的是宋代武将蔚兴。

4.

清平惠绩;

明允笃诚。

鉴赏:上联典指蔚仁,他清正廉洁,该楹联为了纪念他。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12 11:57: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