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未来人 |
释义 | ●指生活在未来世界的人类,与现代人和古代人相区分。 ●指在时间上处于现在的未来的人,当中有类似机关的组织存在。他们的使命是将现在所发生的事导上正轨,令历史不会作出改变,从而保护自己的存在。因为未来改变后,原来的未来人的存在将不成立,亦衍生出独立于原来世界的平行世界。 未来世界的人类设想结果科学幻想有时就是科学发展的前提。英国著名科幻作家威尔斯在《时间机器》中构思了人类在今后80万年中的发展,最终,人类将分成二类:一类是妖怪状的“素食者”,另一类是类似侏儒的“肉食者”。后者为前者干活,作为报酬,前者成为后者的食物。威尔斯是从社会学角度展开想象的;基于当代科学,从人类学和环境学出发,对人类的发展以及有关未来地球人的问题完全可作另一番科幻设想。 人种变化根据长期调查,人的身高尽管在不断增长,但因劳累过度和精神紧张,至2050年,人类将停止长高。本来,紧张能刺激脑垂体产生生长激素,然而过分紧张又会使我们的身体分泌更多的物质去对付紧张造成的负担,从而抑制生长激素的分泌,也就是说,至2050年,人的身高已达到顶点,此后就是零增长。由于“驯化效应”在所有被关养或驯养的动物中都会出现,而人犹如“驯养”在“混凝土堡垒”中的高等动物,所以人的生物变化也在继续进行;未来人的额头会越来越高,头更圆更大,能为大脑提供更多的空间。随着食品的工业化生产和加工,人的臼齿逐渐退化或干脆不长臼齿。生存斗争不复存在,生活条件优裕,人体磨损减慢,人的平均寿命继续增加,中青年活力期延长,这也是“驯养”的结果;虽然如此,能冲出120岁大关的人仍属少数。至于手指变短变细,这是为了适应人类自己发明的器械,如人们称之为“老鼠钢琴”的微键盘和微型电脑。环境污染造成男性精子的繁殖能力大大下降,于是基因工程师们利用海豚和有袋类动物的基因,使人的生殖能力和智能大为提高。 进化情况很久很久以后,在人类受到大自然的报复(滥用资源和温室效应不断导致灾害性气候、陆地面积越来越小、居住和饮食不断受威胁等)以后,新的冰期终于来临,墨西哥湾暖流消失,大陆陷入酷寒,大量的冰块征服了陆地,人类和其他动物无法继续生存,终于灭绝。唯一的例外是蚂蚁,它们能承受长时间灾难,任何时候能应付环境的恶变。经过各种突变,蚂蚁进化成有高度科学文明和感官极端发达的“临时地球主人”,它们对振动、气味、时间、磁场等的感觉极为灵敏。作为人类的“接班人”,蚂蚁完善了集体观念、组织意识、专业分工,甚至发明了相当复杂的语言。 昌明的科学使蚂蚁能解开自己的基因密码以及许多其他生命的基因密码,它们在考古挖掘中发现了人类文明的残余,发现了人体组织,最后通过克隆复制出人。不知是有意还是无意,蚂蚁科学家把蚂蚁的基因混入了人的基因,于是出现了兼有人类和蚂蚁优点的新地球人。 又过了很久很久,人类——新地球人重新占领了地球,在新的人类面前,蚂蚁仍是低等动物。但是新人类作出了严格规定:不许克隆地球人、不许滥用资源、不许污染环境、不许污染食物。 处于现在的未来人在《漫无止境的八月》中,由于时间不断循环,所以未来于该情况下并不存在,故此令朝比奈惶恐不已。他们注视凉宫春日是因为三年所发生的巨大时间震动。在这次震动后,在四次元当中出现庞大的时空断层,令未来人无法回溯至比故事开始前三年更遥远的过去。由于这并不是正常人在物理上可以做到的事,所以引起了未来人的高度关注。 由于过去的一切对未来都会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故此有与朝比奈(大)等未来人不同派系的未来人,不希望未来人拥有未来。故此他们安排了一些事件去操纵未来的动向,例如在《朝比奈实玖琉的忧郁》中,学者(小)便差点被该群未来人通过车祸杀死。 不过未来人因为有过去的历史纪录,故此可以安排情报员去修正历史及作出某程度上的引导。此类型的行为可从《竹叶狂想曲》、《凉宫春日的消失》、《朝比奈实玖琉的忧郁》中发现。但能改变过去的,就只有那个时代的人,因此在《朝比奈实玖琉的忧郁》中,朝比奈要靠阿虚去救学者(小)。 物种形式综述当科学家们通过探究人类的昨天,把从猿到人的进化史拼图归于原貌时,新的疑问又开始了:人类的未来将会怎样?对于大多数严谨的进化论学者来说,这是一个他们更希望能回避的推测。但人类作为一个自然物种,进化的脚步不会停止,追寻演进的足迹,我们能否看到自己的未来?古生物学家认为,我们的祖先智人曾经有过两个“兄弟”——身材健壮的尼安德特人和弗洛里斯小矮人。虽然他们都在进化的历程中逐渐销声匿迹直至灭亡,但仍有科学家提出这样的疑问——人类进化中的“副产品”是否可能在未来重新出现?此外,有人还提出,迅速发展的基因技术能“催生”出新的人种;也有人认为,人类将与机器结合成一体,使纯粹的自然人成为濒危物种。 这样的想法听上去是在科幻片中无数次出现的场景,但事实上,人类现在已经面临着有关未来人类发展的选择——随着科技水平的进一步提高,从干细胞研究到人体内植入芯片的争论却变得越发激烈,其根源也和关于进化论的非议一样,涉及到宗教、政治和价值观的分歧。 科学无法准确预测出未来一千年直至上百万年间的环境变化,也无法知晓人类是否能适应这样的变化,但是人类的好奇心并不会因此而平息。华盛顿大学人类学家彼得·沃特在《未来进化》一书中提到,人类正在利用自然和科技的力量让自己永存,人类至少还能存在5亿年。在未来的演进过程中,人类也会像过去一样重现进化历程。人类究竟会走向何方,科学家和学者们做出了5种大胆的猜测: 智人中的智人。100万年后,全球人种融合成一种稳定的状态,不同肤色融合到一起,种族特征消失。 单一人世界大同,人种融合 一百万年后,高度全球化的后果导致不同人种均被同化,不同肤色融合到一起,种族特征逐渐消失。做出这一推测的依据是人类社会发展的趋势,虽然进化论一直在起作用,但在过去的上万年内,人类的基因库不是在发散而是在收敛,而这一趋势的加剧会最终导致单一人种的诞生。 人类进入现代社会后,随着全球化的飞速进程,不同人种文化上的差异正在逐渐消失,这在人类语种的变化上尤为明显。目前,全球人类拥有6500种语言。而能够流传到我们的下一代的语言仅剩600种。在通讯技术突飞猛进的今天,全球人类前所未有地联系起来,虽然有很多个人和组织都在尽力维持少数民族正在丢失的文化遗迹,但文化的单一化已成为不可逆转的趋势。 生物学家认为,一个物种的不同种群必须互相隔离才能导致这些种群朝不同的物种分化。这就是加拉帕戈斯群岛出现13种不同的“达尔文雀”的原因。但问题是,如果地球上人类之间的联系变得越来越密切,这是否会造成人类根本没有机会进行分化? 进化为单一人的好处显而易见———地球上会出现从未有过的和谐的社会,人类的政治经济发展将取得质的飞跃,实现所谓世界大同。 但是,像所有的单一物种一样,单一人也更容易受到传染性疾病的威胁。基因上的可变性能够在一些病毒来袭时保护基因多样化的物种不受大规模的伤害。因此就像培育出的超级水稻一样,虽然品种优良,同时也极易受到某种病害毁灭性的伤害。 同时,全球环境的急剧变化也会威胁到单一人种。由于工业污染等人类活动,地球环境的变化可能将超过人类的适应能力。因此,短时间内单一人种的辉煌背后很可能面临灭顶之灾的危险。 全球灾难后幸存下来的人。他们会有适应当地特殊环境的特征,如对病毒免疫,或防辐射的皮肤。 幸存人浩劫过后,人类分化 科幻小说《时间机器》为我们描述了浩劫对幸存的人类可能带来的巨大影响:地球文明被一场天外灾难毁灭后,幸存的人类演变成了两个种族———残忍的地下食人族和日渐衰微的地面文明种族。 事实上,劫后余生的故事从诺亚方舟时代就开始了。从超级洪水、瘟疫、核战争到小行星撞击地球,这些难以预料的灾难都可能将绝大部分人类建设的辉煌文明摧毁。之后浩劫的幸存者会走上自己的进化道路。 如果不同人群被分隔在不同的地方长达上千代,不同的种族就会自然产生。打个比方说:如果全球遭受致命生化恐怖袭击,对该生化病毒具有抵抗力的人将存活下来并在被污染的环境下繁衍具有免疫力的后代。而那些没有免疫力但在庇护所求生的人就在被隔离的区域形成自己的种族。这一理论的依据能在艾滋病病毒在人类的传播中找到。生物学家称,有一些人虽然经常暴露于易被艾滋病病毒感染的环境下,却不会显示HIV阳性。原因可能就是他们的祖先在500年前的一场瘟疫中幸存。 不过如果灾难真的发生,人类如果能幸存,会让自己长期处于互相隔离的状态吗?答案很可能是“不”,即使出现种族分化,也必会有一个种族完全取代或同化其竞争者。最有说服力的例子就是人类的“兄弟”———尼安德特人的灭亡。很多古生物学家认为:虽然尼安德特人在体格上比我们的祖先智人健壮得多,也曾和智人部族有过接触,却由于智力上的劣势,最终被能制造高级武器,掌握了艺术文明的智人所取代。以至于在现代人的基因中找不到任何尼安德特人血统的痕迹。 通过基因技术改造的人在某些方面的特质会超出常人,如智力和寿命。但这一变革需要通过道德和技术的障碍。 基因人药理超人,抑或怪物? 用基因和药理学方法来强化人类事实上早已经出现——那些服用类固醇的好莱坞动作明星和运动健将就是最鲜活的例子。 社会观察家乔尔·加罗在《激进的进化》一书中称这些领域的发展之快可以被视作一种新形式的进化。那么这种进化导致一个新的人种的诞生需要多长时间呢?加罗给出的答案是:20年。而类固醇药物制造的肌肉男仅仅是科学技术打造新人种的一个早期范例。 加罗认为,科技对人类身体上的强化作用最初出现在运动场和战场上,但最终将进入普通人生活的方方面面——学习、工作甚至求偶。 科学家已经通过实验,找到了让老鼠更聪明和长寿的方法,设想一下,经过强化之后,一个人能在100岁的高龄保持最佳状态,并且还希望他/她的后代也具有这些强化的优势,很可能出现的状况便是寻找将这些基因传到自己的后代的方法,最终导致新的人种的产生。这让人联想到科幻影片《基因》中描绘的故事——社会等级以基因为划分标准,只有具备优等基因的人才能身居要职。但是要制造优等基因人,还需要跨技术和道义上的障碍。 基因疗法只能在个人身上奏效,也就是说不能遗传给后代,要是其能够遗传,必须对种系干细胞进行修改,而这必将引发道德上的争议。同时,种系干细胞修改技术虽然能够制造新一代的超人,但由于其不确定性,也可能带来无法预料的后果,甚至将人变成怪物。 人类同机械的结合会使身体更强大,但这种“混血儿”可能仅仅是进化过渡阶段的产物。 半机械人人工智能,人机合体 而除了改变人类自身的基因,同越来越先进的高科技机器结合也可能成为人类增强自身能力的另一种方法。 飞速发展的计算机技术创造的人工智能正在以前所未有的方式“进化”,半个世纪的时间里,人工智能在一些领域就已经超过了人类本身。因此有科学家预测,真正具有智能的机器人可能在2030年诞生。这就意味着新的机器人种族的诞生。 另一方面,人类已经推开了将自己“机械人化”的大门:从人工心脏、人工视网膜到越来越智能化的假肢。而在未来,技术的发展能允许在大脑植入智能芯片,让我们更加聪明。但问题是,在身体中加入了智能机器后,人类作为一个自然物种还会存在吗? 而当机器人进化到完全超出人类的层面时,人类又面临着新的挑战。高智慧的机器人会同人类共存,但与过去不同的是他们的地位会高于人类,成为新一代的地球主宰。 为了适应移居外星的生活,人类的形体也会发生变化。低重力状态下四肢无需像在地球这般发达,人类的毛发也不再有用。 天文人征服太空,适者生存 如果人类延续的时间足够长,那么一定就会向太空扩张,形成新的人种。这些新的繁衍地必须像达尔文的加拉帕戈斯群岛进化实验室一样,要与地球足够近,以便人类能够到达;同时又要足够远,使其居民不大可能与母系物种的基因混合。 诞生太空新人种的前提是人类能达到另一个恒星并定居下来。目前已知的具有行星的最近星系是天苑四,它离地球有10.5光年。即使人类宇宙飞船速度能够达到光速的1%———每秒3千公里,也需要一千年才能达到最近的星系。 不过即使不出太阳系,我们的邻居行星也可能就足够了。如果人类在火星上建设家园,由于火星同地球的极大差异,在那儿出生并长大的人类就不可能适应地球的环境———地球上的重力是火星的3倍。因此在火星殖民地上,新的人种“火星人”可能仅需要几代繁衍就能形成。 如果要走出太阳系,一种设想是修建诺亚方舟式的巨型太空飞船,将人类送到遥远的星系,其间人类可能经历数代繁衍。低重力状态下四肢无需像在地球般发达。人类的毛发也不再有用。他们还可能让生命进入长期休眠状态,让机器人进行导航。当到了新的殖民地后,再重新苏醒,繁衍下一代,延续人类的存在。 但是由于太空探险的不确定性,作为地球生命的人类能否在太空极端的环境生存下来可能还是一个问题。因此,科学家还提出一种更极端的方法:把制造人的指令,而不是实体的人送到宇宙的另一个角落,机器人在某个行星上建设了基地之后,利用收到的人类指令制造出新的人类。【未来人类长什么样?身高1米 圆圆脑袋没有牙齿】 根据公认的正式年表,人类起源经过了四个阶段:南方古猿、能人、直立人和智人。科学家指出,人类的这种进化并没有结束,现代人的外形构造还存在很多缺陷,需要进一步改进。在最近的100年间,人的外形将会起很大变化,可能出现一种能摆脱现代人所有弱点的未来人。近日,俄罗斯《共青团真理报》发表文章,介绍了几位科学家对未来人类的构想。 生理变化膝盖可以向后弯国际人类研究中心的美国老年学家杰伊·奥利尚斯基、布留斯·凯伦斯和罗伯特·巴特勒在《科学美国人》杂志上撰文,论述为了避免得一些疾病,人体结构到底会有哪些变化。下面便是他们的基本观点: 现代人的很多毛病都与靠两条腿走路有关,可我们的身体构造同靠四肢着地行走的远祖并没多大差别。人类的脊柱负荷太大,椎骨之间薄薄的软骨盘在重压下变形,压迫神经和脊髓,易得软骨病,所以得让软骨盘增厚,并且将躯干的上部朝地面弯曲,以减轻脊柱的负担。这就是说,人走路的时候得稍弯弯腰。但为了使眼睛仍朝前看,脖子得往上弓。 膝盖骨是骨骼的一部分,常因摔倒或被撞击而受损。为了减少损伤,还得改变膝关节的结构,可以拿去膝盖骨。这样一来,膝盖不仅可以朝前弯,还可以向后弯。由于软骨层增厚,关节的磨损将会放慢速度,而且人再不会得关节炎。 为了保持因年岁增长而自然变弱的听力,应将耳廓扩大,并使其像动物一样,能朝声源方向转动。经过如此这般改造后,人可以活到200岁左右。 这几位美国老年学家断言,就凭遗传学、医学和生物学现在发展的速度,50—100年后要使人体结构产生这些变化轻而易举。 增加肋骨科学家们对未来人类的设想各有侧重,根据俄罗斯莫斯科第一医学院解剖学家瓦列里·沃罗比约夫和格利戈里·亚斯沃因的看法,未来人个头不高,身高也就1米左右,圆圆的大脑袋,躯干短。 科学家们指出,从单个人体来看,未来人每个器官都会偏离所谓的正常状态。这些异常分为重复祖先结构特征的退化和表明下一步演化的进步。当列出几十万个表示进步的异常现象之后,研究人员试图设计出未来人的外貌。他们应该是这个样子:开始“短头化”进程。也就是说,圆脑袋的人越来越多,长脑袋的人越来越少。 人们不再有智齿和上门齿。等不再用简单而粗糙的饭食后,剩下的牙齿也没有了。 为更好地保护腹腔,还得增加几根肋骨;骨头变得粗大,皮下脂肪层更加结实,这可以防止摔倒时骨折;为防止血液因停滞过久而腐败,静脉里得添置一些专门的瓣膜;韧带变粗,可防止脱臼和扭伤。 由于身高缩减和身子往前倾,摔倒的概率就少得多,脊柱缩短后,骨盆同颅骨的距离拉近,肩胛骨几乎就在髋关节上。这样一来,人从外形看很像一只大青蛙。 植入电子芯片提高人类智能的办法之一是植入电子芯片 著名物理学家、美国科学院院士斯蒂文·霍金认为,应该从遗传学角度对人进行完善,否则将来机器人会超过人。霍金说:“与人类智能不同的是,计算机的效率每18个月提高1倍。因此,不排除它们有一天会征服世界。”照霍金看来,如果想让生物体优于电子体,只有两条出路:一是人类不得不考虑通过基因工程来完善自己的基因,二是想出将计算机和人类大脑合为一体的办法。目前,科学家想出的最好办法是往人的神经系统植入电子芯片。类似的手术已成功进行。将一个3毫米的芯片植入凯文·沃里克的左手腕里,再往中部神经埋入100个电极。连接的电线埋在前臂的皮下,然后再连接到电脑,便可以将神经冲动传给电脑,由它去执行诸如开门或开灯等指令。 另外一些科学家则担心,“电子人”对“人”的概念将是一个挑战,如果连支配人类思维和行为的神经系统也能用电子替代品替换,人还能否称为“人”?不过,这些评论没能阻止人类探索的脚步。美国的一家科技公司现在正在生产一种根据人脑细胞设计的电脑神经芯片。日本的科学家也已在着手建造具有相当于1000个人脑的人造生物体。 外形特点美国科学家蓝田称未来人类可能长成外星人那样。 人类进化成电影中出现过的外星人模样,大脑袋,细身体,这是有可能的。昨日,美国科学家,芝加哥大学遗传学终身教授蓝田博士在广州作报告时这样说。这次报告是中国留学人员广州科技交流会今年的首次专题学术报告,由留交办、广州国际企业孵化器有限公司与中山大学干细胞与组织工程研究中心共同主办。 蓝田博士称,早先基因证据表明,人类和黑猩猩在约600万年前由共同的祖先“分家”,此后人类祖先的大脑快速进化,并产生了较高级的认知功能,直至距今约20万年前现代智人出现为止。在人们的习惯观念中,现代人类大脑在生理上已经“定型”了,但其实这种观念是不正确的。蓝田博士还发现,与大脑相关的基因中,神经发育基因的进化速度最快。 由蓝田博士领导的一个研究小组,一共找出了24个有关与大脑进化有关的基因,并对人类体内管理脑容量大小的两个基因的演变进行分析。他们共搜集了世界各地59个民族、1000多人的基因样本,并发现这两个基因都正在进化中,现代人的大脑没有“定型”。蓝田博士解释说,这种进化并不是同时发生在整个种群中,而是一个漫长的选择过程。极少数个体率先发生基因变异,出现新的形态,而基因的新单模态使这些个体获得生存和繁衍的优势,然后在整个种群中传播。有证据表明,直到现在为止人类的大脑一直在快速进化过程中,而且这种进化与人类文明的兴起有密切联系。可以模糊地推测,人类以后进化成我们现在在电影中所见的外星人模样或者其他不可思议的模样,在理论上都是有可能的。 据了解,蓝田博士曾被美国科学界评为21世纪最有希望的年轻创新者,在2005年曾被评为美国精英,目前兼任中国中山大学干细胞研究中。2010年6月13日中午12:04分,发生在白贴吧里的一个帖子的发言,再次在人群当中掀起了关于未来人的激烈讨论......就在2010南非世界杯开赛两天,一位“X来自未来”的百度用户,在【2012吧】发表了一篇标题为《来自不远的将来,愿意了解的请进》的帖子,并预测出最终决赛方将是荷兰VS西班牙,恰恰与事实不谋而合,极大地增加了他的神秘性,为此成为了网络神帖被网友膜拜;然而比赛结束之后,荷兰却输给了西班牙。也引发了人们的猜测,是否有朝一日真的会有能预测未来的未来人呢? 说法不同说法一:未来人走路的时候膝盖向后弯。 国际人类研究中心的美国老年学家杰伊-奥利尚斯基、布留斯·凯伦斯和罗伯特·巴特勒在《科学美国人》的杂志上撰文,论述为了避免得一些疾病,人体结构到底得有哪些变化。下面便是他们的基本观点:现代人的很多问题都与靠两条腿走路有关,因为我们的身体构造同靠四肢着地行走的远祖并没多大差别。脊柱的负荷太大,椎骨之间薄薄的软骨盘在重压下变形,压迫神经和脊髓,由此易得骨软骨病和脊神经根炎。所以得让软骨盘增厚,并且将躯干的上部朝地面弯,以减轻脊柱的负担。这就是说,人走路的时候得稍弯弯腰。但为了使眼睛仍朝前看,脖子得往上弓。 这些老年学家还说,还得改变膝关节的结构,可以拿去膝盖骨。膝盖骨是骨骼的一部分,常因摔倒或被撞击而受损。这样一来,膝盖不仅可以朝前弯,还可以向后弯。由于软骨层增厚,关节的磨损将会放慢速度,而且再也不会得关节炎。 还有耳朵。为了保持因年岁增长而自然变弱的听力,应该将耳廓扩大,并使之像动物一样能朝声源方向转动。经过这样改造过后,人可以活到200岁左右。这几位美国老年学家还断言,就凭遗传学、医学和生物学现在发展的速度,50-100年后要使人体结构产生这些变化完全轻而易举。 说法二:不会再有卵形头人。 根据俄罗斯莫斯科第一医学院解剖学家瓦列里·沃罗比约夫和格里戈里·亚斯沃因的意见,未来的人个头不高,身高也就1米左右,大大的圆脑袋,躯干短,细细的胳臂,3指。科学家们指出,从单个人体来看,每个器官都会偏离所谓的正常状态。这些异常分为重复祖先结构特征的退化和表明下一步演化的进步。当列出几十万个表示进步的异常现象之后,研究人员试图设计出未来人的外貌。他们应该是这个样子的: 开始“短头化”进程。也就是说,圆脑袋的人(短头人)越来越多,卵形头人(长头人)越来越少。不久人们不再有智齿和上门齿。然后,等不再用简单而粗糙的饭食后,剩下的牙齿也没有了。脊柱缩短之后,骨盆同颅骨的距离拉近,肩胛骨几乎就在髋关节上。这样一来,人从外形看很像一只大青蛙。而据美国科学家的意见,经过遗传学家改造后的“理想人”应该是这个样子: 身高:由于身高缩减和身子往前倾,摔倒的概率就少得多,也减少了脊柱的负担; 胸廓:为了更好第保护腹腔,还得增加几根肋骨; 膝关节:为了减少关节表面的磨损,膝关节可以“向后翻”; 脖子:为了还照常往前看,脖子得稍稍弯曲; 脊柱:椎间软骨盘增厚; 骨骼:骨头变得粗大,皮下脂肪层更加结实,这可以防止摔倒时骨折; 血液循环系统:为了防止血液因停滞过久而腐败,静脉里得添置一些专门的瓣膜; 韧带和腱;韧带和腱变粗,可防止脱臼和扭伤。说法三:“机器人”的出现已经为期不远。 著名物理学家、不列颠皇家科学协会会员和美国科学院院士斯蒂芬-霍金号召从遗传学角度对人进行完善,否则将来机器人会超过人。霍金十分有把握地说:“与我们的智能不同的是,计算机的效率每18个月提高一倍。因此,它们拥有智能和有一天会征服世界的危险是完全有可能存在的。”照霍金看来,只有两条出路:人类或不得不考虑通过基因工程来人工完善自己的基因,或想出将计算机和人的大脑合成一体的办法。“我们只有走这条路,”霍金深信不疑地说, “如果我们想让生物体照旧优越于电子体的话。” 未来学家詹姆斯-马丁也表示过类似的意见。他还在30年前就曾预言,环球网将在2000年之前占领整个世界。他在新近出版的《国际互联网之后:别人的智能》一书中又预言将出现比人聪明无数倍的人工智能。而且,现代人为了不至于在自家的行星上被抛弃,他们就得同机器结成亲密的伙伴关系。目前科学家们想出的最好办法是往人的神经系统植入电子晶片。类似的手术已于去年在牛津成功进行,那是将一个3毫米的晶片植入凯文-沃里克的左手腕里,再往中部神经埋入100个电极。连接的电线埋在前臂的皮下,然后再连接到电脑,便可以将神经冲动传达给电脑,由它去执行诸如开门或开灯此类的指令。美国的 BioSoft Corp公司现在正在生产一种根据人脑细胞设计的电脑神经晶片。日本的科学家已在着手建造具有相当于1000个人脑的人造脑的类人生物体。 说法四:人类的脸每1000年缩小1%—2% 最近,一系列科学研究表明,自从人类进入农业社会以来,面部就慢慢变小。密歇根大学的人类学教授布雷斯表示,人类的脸每1000年缩小1%到2%。人类面部的骨骼逐渐缩短,牙齿也开始减少和变小。1万年前,每个人都长着智齿,而现在,我们只有一半的人有智齿。韩国产业资源部技术标准院2004年进行了一次“韩国人25年来外貌变化”的调查。结果显示,韩国人的面部居然在25年出现了明显的变小趋势。1979年,韩国男性和女性的头部平均长度分别为24.6厘米和23.3厘米,但在2004年,韩国男性和女性的头部平均长度分别为23.6厘米和22.3厘米。为什么人脸会变小呢?俄亥俄州立大学的人类学教授拉森解释说,人类饮食的变化是面部变小的主要原因。进入农业社会以来,人类学会了烹饪并渐渐改变了专吃生食的习惯,开始吃烹饪好的粮食和肉类,这就意味着牙齿、头骨和肌肉不用像过去那么强壮。也有科学家认为,人脸的变化或许与性选择也有关系,人类在潜意识中可能更偏爱脸小的人做伴侣。 说法五:女性身材发生很大变化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食物的日渐丰富,人类的体型也随之发生变化,身高普遍增加,而腰围却越来越粗。美国北卡罗来纳大学的研究人员调查了6318名本国女性后发现:46%的人是“长方形身材”,从上到下一样粗细;超过20%的女性是“梨形身材”,臀部比胸部大;14%的女性是“倒三角”,胸围比臀围大;8%的人拥有完美的“沙漏形身材”。“韩国人25年来外貌变化”的调查表明,与1979年同一年龄段的人相比,现在处于20—29岁男性的平均身高增加了6厘米,达到173.2厘米,而女性增高4.6厘米,达到160.0厘米。50—59岁的人腰围变化最明显。与25年前相比,男性腰围增加了11.6厘米,达到87.5厘米,女性增加9.6厘米,达到83.0厘米。伦敦大学学院和伦敦时装学院的一项研究发现,现在英国女性的平均腰围比20世纪50年代增加了15厘米。英国一些服装公司表示,将针对逐渐变化的体型趋势,制作更适合女性的服装。 说法六:未来人可能像青蛙未来人类的外貌将如何变化?科学家认为,人类未来的外貌进化将扬长避短。首先,男性的长相将雌性化。苏格兰圣安德鲁大学的科学家珀雷特指出,在一些大城市,社会以女性作为消费诉求的对象,因此,会出现带有女性化特点的男性形象。他们与过去那种承担历史重任的男性形象不一样,气质柔和的男性要比外表有力的男性更加不具有攻击性,也更容易接近。其次,为避免得一些疾病,人体结构将会出现一些变化。美国老年学家奥利尚斯基指出,人类独特的走路方式让脊柱负荷太大,椎骨之间薄薄的软骨盘在重压下变形,压迫神经和脊髓。未来人类的软骨盘会增厚以保护脊柱,躯干上部将朝地面弯曲以减轻脊柱的负担。因此,未来人类看上去都有些“驼背”。俄罗斯莫斯科第一医学院的解剖学家沃罗比约夫甚至猜想,未来人类的外貌可能像青蛙。科技的发展使得人类坐着的时候增多,因此未来人个头会越来越矮,身高也就1米左右。由于身高降低,脊柱会缩短,骨盆同颅骨的距离拉近。这样一来,人从外表看很像一只大青蛙。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