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尾叶香茶菜 |
释义 | 基本信息名称:尾叶香茶菜 英文名称:Plectranthus excisus 属名: 香茶菜属 科名: 唇形科 产地分布产于中国黑龙江,吉林及辽宁等省。俄罗斯(远东地区)、日本、朝鲜也有分布。 形态特征多年生草本;根茎粗大,木质,疙瘩状,横走,径粗达2.5厘米,其下密生纤维状须根。茎直立,多数,高0.6—1米,下部半木质,上部草质,四棱形,具四槽,有细条纹,黄褐色,有时带紫色,疏被微柔毛,不分枝间或有分枝,分枝短小而能育。茎叶对生,圆形或圆状卵圆形,长(4)6一l 3厘米,宽3(4)一1 0厘米,先端具深凹,凹缺中有一尾状长尖的顶齿,顶齿长4—6厘米,基部渐狭至中肋,全缘或下部有l一2对粗锯齿,叶片基部宽楔形或近截形,骤然渐狭下延至叶柄,边缘在基部以上具粗大的牙齿状锯齿,齿尖具胼胝体,上面暗绿色,沿脉上密被微柔毛,余部散布糙伏毛状小硬毛,下面淡绿色,沿脉上疏被微柔毛,余部无毛,散布淡黄色腺点,侧脉3—4对,两面隆起,平行细脉明显:叶柄长0.6—6厘米,向茎顶变短,腹凹背凸,疏被微柔毛,上部具翅。圆锥花序顶生或于上部叶腋内腋生,长6—1 5厘米,顶生者长大,由(1)3—5花的聚伞花序组成,聚伞花序具短梗,总梗长约3毫米,花梗长1—2毫米,与总梗及序轴均被微柔毛;苞叶与茎叶同形,较小,具短柄或近无柄,苞片卵状披针形至披针形或线形,长达5毫米,小苞片线形,微小,长约1毫米。花萼钟形,长3毫米,外被微柔毛及腺点,内面无毛,萼齿5,稍呈3/2式二唇形,裂至1/2—2/3,上唇较短,具3齿,齿长三角形,锐尖,下唇稍长,长达1 8毫米,具2齿,齿长三角形,锐尖,果时花萼稍增大,长约4毫米,向上伸,萼齿近等大。花冠淡紫、紫或蓝色,长达9毫米,外被短柔毛及腺点,内面无毛,冠筒长约4毫米,基部上方浅囊状,伸出花萼外,至喉部略收缩,径约2.5毫米,冠檐二唇形,上唇外反,长达4毫米,先端具4圆裂,中央2裂片较小,靠合,下唇宽卵形,长达5毫米,内凹。雄蕊4,内藏,花丝丝状,中部以上具髯毛。花柱丝状,内藏或微伸出,先端相等2浅裂。花盘环状。成熟小坚果倒卵形,长1.5毫米,褐色,顶端圆,有毛和腺点。花期7—8月,果期8—9月。 化学成分研究萜类化合物 无机元素 指纹图谱研究 药理学研究对心血管方面的作用 免疫作用的实验研究 抗肿瘤作用 抗菌作用 抗病毒作用 抗炎作用 药用前景展望中医药的生命力在于其临床疗效,中医药要从临床疗效上谋突破,紧紧抓住一些令西医陷入困境的疾病,如心脑血管疾病、恶性肿瘤、内分泌疾病、免疫性疾病、遗传性疾病等,集中力量进行攻关,对可能实现根治者务求突破,从而带动中医药整体突破。尾叶香茶菜作为其中一员,其药用价值越来越受到研究人员的关注。有报道证实,从尾叶香茶菜中提取的萜类化合物经过分子鉴定具有环外亚甲基部分共轭环戊酮结构,这就为尾叶香茶菜具有抗肿瘤活性在分子水平上提供了依据。因此,尾叶香茶菜作为抗癌新药,极具有发展前途,应受到研究人员的关注。 生长习性生于林缘、林萌下、路边、草地上,海拔550—1100米。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