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艾伦·派克 |
释义 | 艾伦·派克,集导演、作家、制片人于一身。影片《午夜快车》(1977),获两项奥斯卡奖和六项奥斯卡提名,其中包括帕克的最佳导演奖。该片还获得六项金球奖和四项英国电影学院奖。影片《荣耀》(1979)是一部献给年轻人和艺术的片子,此片获两项奥斯卡奖、六项奥斯卡提名、四项金球奖提名,并被改编成一部非常成功的电视系列剧。 简介对于“艾伦·派克”的了解,我们可能从《鸟人》、《艾维塔》(《贝隆夫人》)更多一点,《鸟人》是电影学院的视听分析(文学系苏牧的课)经典教材,“这是一部在电影语言的应用上几乎无懈可击,制作精美的好莱坞电影。”而《艾维塔》(《贝隆夫人》)不仅因为麦当娜主演阿根挺国母被闹得众所周知,而且它的主题歌响彻全球。艾伦派克的电影总是围绕着战争、暴力、摇滚等主题,但是对于战争的描述是围绕着“反战意向”的反思。 派克1988年执导的关于民事权的影片《燃烧的密西西比》获七项奥斯卡提名,包括最佳导演奖、最佳摄影奖,派克还被National Board of Review 授予D.W.Griffith 奖。该片受到五项英国学院奖提名,最终赢得三项,在柏林国际电影节获银熊最佳影片奖。1996年由派克导演、编剧并制片,玛当娜、安东尼·班德拉斯主演的《贝隆夫人》获得包括最佳影片奖在内的三项金球奖。 1998年1月,派克出任英国电影协会董事主席,1999年8月被任命为新成立的英国电影委员会主席。 作品《迷墙》是艾伦派克电影中较另类的一部电影,在好莱坞世界中也是独树一帜的一步影片。如果说它是一部电影的话,我更愿意说它是一个音乐片,当然不仅因为以平克佛洛依德为题材的电影,也不止是《迷墙》中的音乐是代表摇滚乐的一个颠峰。 该片是由平克·佛洛依德家族的人Roger Waters亲自担纲,讲述摇滚明星因厌倦了过多的音乐演出而将自己反锁在洛杉矶的一间酒店之中,当时电视上放映着一部老战争片,而我们顺着平克的回忆游离在记忆和梦镜中。 该片不是一个常规叙事的电影,所以大家不能从叙事过程中获得戏剧张力。被这部电影吸引或迷恋的原因正是感情的爆发力、以及不流于平庸的诡异宣泄。在这种多维感情冲突与交战过程中,展现的灰色地带正是作者需要描述的,而这种描述也被描述本身消解掉,留下是没有痕迹的悲哀。迷墙(也叫平克·佛洛依徳的墙)的名称大概就是从这延伸出来的。 故事情节由于战争,主人公失去了父亲,孤独的他渴望得到爱,但是整个社会秩序给他建立起一座冷漠的墙,而且让他意识到“自己仅不过是这堵墙的一块砖”,虽然有勇气冲破这堵墙,方式当然是通过暴力的。但面临眼前的是自身的墙,放纵、欲望、暴力、反叛、权利是自己冲破第一堵墙之后的形式或是武器,却又陷入了自己的欲望之墙,无法摆脱。 在充满暴力和欲望的影像纪录中,导演还是不断地回归他的温情,包括开始时对父亲的回忆、童年的向往、反复出现的自然和谐的景象,夕阳、大自然、小孩、和田鼠。我想这同样是经受无数创伤之后反叛的背面。 实际上,本片借助影像的冲击力在探讨一个哲学的命题,当然结果是没有答案的,最后的那些孩子们在搬运一块块砖带动作者的关怀与伤感。要冲破一堵堵墙是本片另一个动机,但是作者迷失在墙城中。但暴力是必须的,只有暴力,所以作者透出无限的悲不得哀,死亡是最后的选择。 影片特点该片的另一个特点是影像中的动画设计,鹰、两朵娇艳充满欲望的花、以及铁锤等都将给你留下无法磨去的印象,能够从自己的生命中找到某种归属。从表面看来本片是“反战”的影片,而导演也执意这样而为。代表着“二战”后的孩子们的创伤的纪念品,当然也实际上揭示了在美国兴起的摇滚乐的社会因素。但是,影片又不自觉的进入了形而上的意图中。这也可能是作者欲急切图解的原因。 意识流的剪接方案,对于已经熟练掌握“经典好莱坞电影”叙事手法的艾伦是有意为之,在我看来,该片张力是开放的、不够节制的、容易煽情的,所以我认为该片与好莱坞电影还是一脉传承了。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