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韦光第 |
释义 | 韦光第,男,汉族,1935年5月24日出生于安徽省芜湖市环城区环城两路二十九号,原居住在湖南省长沙市天心区中意二路509号核工业303大院内,2010年10月20日上午9点40分在湖南省长沙市水电八局附属中心医院去世,享年75岁。韦光第同志是曾被国务院亲自授予“全国地质勘查功勋单位”的11家地质队伍之一的湖南省核工业地质局三0三大队著名铀矿地质老专家之一,也是我国铀矿地质工作者的杰出代表之一。 韦光第出生时正处于国共内战、日军侵华前夕那个社会异常动乱、民族抗日情绪高涨的年代,韦光第出生后不久中国就爆发了抗日战争,安徽芜湖当时正好处于日军侵略的前锋。迫不得已,韦光第的父母抱着年幼的小韦,牵儿携女举家迁往四川重庆,不久后又辗转于湖南晃县、贵州铜仁之间,饱受颠沛流离之苦,而韦光第的生母就是在这辗转中不幸去世的,这给年幼的韦光第的心灵一个重大的打击。抗战胜利后,韦光第全家迁回到安徽芜湖,韦光第在此继续上完小学、初中、高中,并于1955年考入北京地质学院地质系。韦光第在北京地质学院学习期间,因为学习特别刻苦、成绩特别优秀连续数次被北京地质学院评为“地质系优秀生”。也就在韦光第在北京地质学院学习期间,现任共和国总理温家宝同志正好也在这个专业学习。由于新中国成立后,发展原子能工业的需要,韦光第毕业后即被二机部选中,随后被分配到中南三0九大队第八队秘密从事制造新中国第一颗原子弹所需核原料——铀的找矿工作。在当时一穷二白的情况下,韦光第等众多铀矿地质工作者紧紧依靠苏联专家,在毛泽东思想的指引下,通过不懈努力与艰苦奋斗,终于在湖南衡阳盆地发现了一大型砂岩型铀矿床,为急需核燃料的中国原子能工业送去了第一桶铀,当听到三0九队八分队发现大型铀矿床时,时任二机部部长的宋任穷同志亲自赶到衡阳工地参观。随后在三0九队八分队的广大地质工作者的努力下,中国人推翻了苏联专家对于花岗岩里不存在大矿、富矿的论断,连续找到了两个大型 富铀矿床,为国家争了光,为民族争了气,从此苏联专家开始对中国人刮目相看,而这一荣誉的背后凝聚了韦光第等一批新中国铀矿地质工作者的鲜血与汗水,而韦光第就是在此期间因工作原因左眼不慎失明,韦光第虽身怀残疾,但一直在铀矿找矿一线坚持工作。韦光第参加工作后,一直在基层担任地质技术员,后来曾担任工区地质组长。进入80年代后,主要在单位科研部门从事铀矿地质科研工作,工作期间多次被评为“先进工作者”,1973年10月代表三0三大队参加“全国花岗岩铀矿床”会议,在会议上,韦光第代表中南地勘局三0三队介绍了建国二十多年来在南岭成矿带北段西端铀矿的找矿经验与成果,韦光第的发言引起了与会者的极大兴趣,扩大了三0三大队在国内地质队伍中的知名度。韦光第撰写的《三八0地区铀矿成矿规律初步认识》论文,后发表于《铀矿地质》杂志,在当时国内铀矿地质界引起了较大的反响,获得大家的一致好评。1978年-1980年担任《大湾矿田铀矿化特征及今后找矿方向》课题组长,并编写全文,该科研论文获核工业部科技四等奖,曾被核工业部 作为重要经验推广到全国。韦光第于1980年12月由中南地质勘探局三0三大队授予“地质工程师”称号,1987年12月由中南地质勘探局三0三大队授予“地质高级工程师”称号。韦光第于1982年12月加入中国核学会,为一般会员,1983年12月加入湖南省地质学会,为一般会员。韦光第所在的工作单位对他的评价是“对铀矿地质具有较强的事业心”,短短的几个字形象地概括了他50年来对铀矿地质事业倾注的极大热情与热血,这也是对新中国铀矿地质事业开拓者们的形象概括。 韦光第父亲韦瞿华,解放前从事个体中医,于1959年4月病逝。生母韦王氏,终生务农,于1941年病逝。继母邹玉珍,具体情况不详。韦瞿珊,堂叔父,曾为国民政府救济总署职员,解放后为安徽农学院职员。韦瞿琨,堂叔父,解放前为国民党军校教官,解放后为安徽芜湖市第一初级中学职员。 姑母韦秀云曾在国民党军队中担任军医,抗战胜利后到芜湖市一家医院工作,解放后曾在解放军某军区医院工作,后在芜湖市江南区卫生所工作。大哥韦光盛,湖南省常德市内河航运局退休职工。二哥韦光科,新疆石河子市粮食局职工。姐姐韦光云,为原海口市秀芙汽车修配厂退休职工。韦光吉、韦光庆、韦光美、韦光霞等四人(弟弟与妹妹)均在安徽芜湖市工作。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