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威宁蛙 |
释义 | 威宁蛙为无尾目、蛙科蛙属的两栖动物。雌性体长40 mm左右;雄性略小。鼓膜圆形;指端略膨大,无马蹄形横沟;趾端略膨大呈小吸盘,具马蹄形横沟;趾间蹼缺刻深。皮肤较光滑。生活时背面及体侧一般橄榄棕色。无声囊。该物种的模式产地在贵州威宁。 中文学名:威宁蛙 界:动物界 门:脊索动物门 纲:两栖纲 目:无尾目 科:蛙科 属:蛙属 种:威宁蛙 分布区域:四川、云南、贵州 基本信息·中 文 名:威宁蛙 ·物种分类:两栖类→无尾目→蛙科→蛙属 ·拉 丁 名:Rana weiningensis ·英 文 名:Weining Toe-grooved Frog ·属中文名:蛙属 ·国内分布:四川、云南、贵州 ·是否药用动物:否 ·是否经济动物:否 ·生 境:栖息于海拔海拔1700-2950m的溪流及岸边栏树叶下或草丛中。·体 型:雌性体长40mm左右;雄性略小。 ·繁 殖:繁殖期约在5月以前。 分布威宁蛙(学名:Rana weiningensis)为蛙科蛙属的两栖动物,是中国的特有物种。分布 于四川、云南、贵州等地,主要栖息于溪流以及岸边树叶下或草丛中。其生存的海拔范围为1700至2950米。该物种的模式产地在贵州威宁。 形态特征威宁蛙雌性体长40 mm左右;雄性略小。鼓膜圆形;指端略膨大,无马蹄形横沟;趾端略膨大呈小吸盘,具马蹄形横沟;趾间蹼缺刻深。皮肤较光滑。生活时背面及体侧一般橄榄棕色。无声囊。 生活习性其繁殖期集中在2月下旬~3月上旬;怀卵量为345.7枚(n=10);产卵量为312.5枚 (n=10);威宁蛙卵群呈团状,各卵粒由胶膜粘连成团,卵团平均长6.40cm;宽3.90cm;厚为l.44cm。卵粒的动物极暗褐色,植物极浅黄褐色;卵粒直径为2.0~2.5mm,连胶膜直径为4.0mm。卵粒在室内静水中孵化所需时间约20d,孵出时期为心跳期,在自然环境中该蛙达性成熟所需时间为2年。该蛙无冬眠现象,且在冬季繁殖,这是其最突出的繁殖生态特征之一。栖息于海拔1700-2950 m的溪流及岸边烂树叶下或草丛中。繁殖期约在5月以前。我国四川、云南、贵州等省有分布。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