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威海二职 |
释义 | 威海工业技术学校(原威海二职专)始建于1970年,是威海市教育局直属的唯一一处公办省级重点普通中专;拥有教师239人,在校生2400余名;开设北大青鸟计算机特色班、计算机室内装潢设计、动漫设计、会计电算化、市场营销、经贸韩语、日语、中式烹饪、中式面点、饭店服务与茶艺、旅游服务与管理、数控车、数控铣、数控机床装配与维修、焊接、汽车驾驶与维修、钳工、模具设计与制造、音乐舞蹈(幼师方向)、艺术文秘、服装电脑设计(服装CAD方向)、服装设计与工艺(研修方向)、人物形象设计(美容化妆方向)、现代物流等23个专业。 学校位于交通便利、依山傍海、风光秀丽的威海市省级旅游度假区,占地100亩;建有18000m2的综合楼、10000m2的实训楼、3300m2的短训楼、8000m2的公寓楼、4000m2的餐厅和300米塑胶运动场,总建筑面积达5万平方米;规模宏大、设施先进、布局合理、环境优雅的美丽校园充分显示出学校过硬的办学实力,是青年学子成长、成才的理想宝地。 遵循“服务社会,成就未来”的办学理念,近年来,学校紧紧抓住各级政府高度重视、大力支持职业教育发展的重大契机,立足实际,扎实工作,取得显著办学成绩,先后被评为“全国教育系统先进集体”“山东省重点职业学校”“山东省教学示范校”“山东省职教师资队伍建设工作先进集体”“威海市制造业培训基地”等;以高质量的教育水准、广阔的就业前景,打造出威海市中等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品牌。 以建设一支品德高尚、业务精良、作风过硬的“双师型”教师队伍为目标,学校不断建章立制,完善机制,多措并举:一是以增强广大教师爱岗敬业、教书育人、为人师表的自觉性为宗旨,建立《“行风师德活动月”实施方案》《教师师德考核方案》等规章制度,健全对广大教师的约束、激励机制;二是在全体教师中全面推行择先选优、竞争上岗的人员聘用制度,形成有效的教师竞争、激励机制;三是每年投资100余万元,建立和落实以校本培训、企业实习、外派骨干教师学习、聘请专家来校指导等多种途径,全面覆盖转型教师、青年教师和骨干教师的教师培训提高机制;四是利用威海市人事局、教育局的政策支持,面向社会公开招聘了包括2名韩籍外语教师在内的36名优秀专业技术人才到校任教。以上举措,使学校教师队伍人事制度更加灵活、结构进一步优化、整体素质显著提高。目前,我校教师的学历达标率为98%,高级教师的比例为30.4%,“双师型”教师的比例为41.7%。高素质的教师队伍为提高教学水平提供了坚实的保障。 贯彻“求职有技能,进修有基础,创业有潜质”的人才培养目标,适应学生就业、创业需要,学校不断加大实践教学和课程改革力度:一是累计投资2000余万元建立2处校办工厂和各专业校内实训基地,并与威海大宇船厂等知名企业深入合作,引企入校,办校入企,充实校内外实训教学资源;二是通过组织专业教师编写适需、实用的校本教材,将部分专业的文化、理论与实践课的课时比例调整为1:1:2,实行理论学习与实践操作双周轮换等举措,进行课程设置倾斜,保障学生拥有充足的实训时间;三是借鉴国内外职业学校的先进理念,结合自身实际,在校内全面推广了理论与实践教学结合更为紧密的“模块化教学”课程改革;四是在各专业开设《职业道德与职业指导》课程基础上,定期邀请企业业务骨干、社会创业精英到校举办报告会,对学生进行就业与创业指导。完善的产教结合、校企联营实训机制为学生走向社会打下坚实的技能基础,全方位的职业指导机制为学生走向社会打下坚实的思想基础,毕业生就业与创业的前景异常广阔。 为充分吸收国内外优秀的教育资源,该校大力推进“内引外联”、合作办学,成绩显著。通过与浙江大学、鲁东大学、北京大学、韩国公州映像大学、韩国骊州大学、新西兰CSM大学、世界韩国语认证考试委员会、威海市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等单位合作,我校先后取得了“浙江大学十佳实训基地”“威海市数控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中心校”“(鲁东大学)威海工业技术学校函授站”“北京大学青鸟集团山东省计算机教育示范学校”“世界韩国语烟威地区认证考试中心”“山东省电工、金属焊接特种作业人员安全培训单位”等荣誉或资质。在各专业改革、改造步伐不断加快的过程中,学校的综合办学实力显著增强。 在三年制中专技能教育基础上,顺应多元化的社会学习需求,我校逐步形成了多渠道的人才培养途径:面向具有升学深造需求的学生,组建高职升学班,开展高职升学辅导;面向具有短期技能学习需求的学生和社会人士,充分利用校内充足的实训资源,开展电工、焊接、韩语、艺术、服装等专业短期技能培训;面向具有提高学历需求的学生和社会人士,组建大专函授教学班,开展学前教育、旅游管理等专业成人继续教育;面向具有出境学习、就业需求的学生,通过国外友好学校、友好用人单位开展派送学生出国学习交流、境外带薪实习和境外就业服务等。中专技能教育、高职升学辅导、短期技能培训、大专函授教学、出国学习交流、境外带薪实习、境外就业服务等多元化办学模式的形成,使学校的办学形式更加丰富、综合实力进一步增强、学生的成才与就业途径进一步拓宽。 本着“以人为本”和建设“和谐校园”的思想,我校不断推进学生管理工作的科学化与规范化:一是定期开展班主任培训,引导班主任和学生管理干事树立尊重式、理解式、关爱式、引导式的学生教育思想;二是建立校园电台、电视台、校报等学生活动阵地,搭建演讲比赛、歌手大赛、书法比赛、文艺汇演等展示学生才艺的舞台,促进学生个性发展和综合素质的提高;三是委托专业校园文化设计机构对学校的校旗校徽、校园校舍等,进行全面系统的设计,打造出符合我校特点、主题突出、氛围浓郁、特色鲜明的校园文化;四是规划建设、即将建成的学生生活服务中心,将定期为学生提供免费洗衣、洗浴等日常生活服务;五是在国家每年资助农村和城市低保学生1500元的基础上,学校每年再次出资30余万元用于资助贫困学生、奖励优秀学生,形成全方位为贫困学生排忧解难、鼓励优秀学生脱颖而出的学生资助奖励机制。以上人性化管理举措的落实、良好校园文化氛围的形成,将于潜移默化中促使学生形成良好的人文修养和思想人格,使学校成为健康、文明、进取的“和谐校园”和学生喜爱的“温馨家园”。 作为威海市教育局的直属学校,把我校建成条件先进、管理严格、质量优异、特色鲜明、优势显著的高水平学校,一直是我校不断努力的目标。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以更扎实的工作态度、更开放的建设理念、更坚定的改革步伐、更稳健的发展思路,全面提升办学水平和育人质量,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