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释义

简介

威 #wēi

部首笔画

部首:戈 部外笔画:5 总笔画:9

五笔86:DGVT 五笔98:DGVD 新世纪五笔:DGVY 仓颉:IHMV

笔顺编号:131531534 四角号码:53200 Unicode:CJK 统一汉字 U+5A01

释义

使人敬服或惧怕的力量:示威|助威|狐假虎威|耀武扬威。②凭借使人畏惧的力量压服:威逼|威吓|威胁。③使人敬畏的:威力|威名|威望|威信。

【威风】 #wēifēng ①使人敬畏的声势气派。②有威风。

〖例句〗哥哥穿上军装,戴上军帽,真威风。

【威武】 #wēiwǔ ①武力;权势:威武不能屈。②威严有气势。

〖例句〗国庆阅兵仪式上,威武的战士迈着矫健的步伐走过天安门广场。

【威胁】 #wēixié 用威力逼迫恫吓使人屈服。

〖例句〗面对歹徒的威胁,公安干警张军毫不惧怕,与歹徒进行了殊死搏斗,最终以身殉职,保护了国家财产安全。

【威信】 #wēixìn 威望和信誉。

〖例句〗班长工作认真又乐于助人,注意团结同学,在班里威信很高。

《论语》中提到

子曰:君子不重则不威,学则不固。主忠信,无友不如己者,过则勿惮改。

其他相关

威 <名>

威力;威风

威,畏也。――东汉·许慎《说文》

威也者,力也。――战国·吕不韦《吕氏春秋·荡兵》

有而可畏谓之威——西汉·司马迁《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

严大国之威。――西汉·司马迁《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秦王之威。

威天下不以兵革。――《孟子·公孙丑下》

威棱威乎邻国。――东汉·班固《汉书·李广传》

威振四海。――西汉·贾谊《过秦论》

为敛威去。――清·张廷玉《明史》

又如:威风杀气(威风恶煞;盛气凌人);威弧(很有威力的弧矢);威折(以威力使之折服);威服(以威力慑服);威柄(威权,权力);威畏(以威势使之畏服);威约(威势为人制约);威凌

(以威势相欺凌);威绥(以威力使之安

威wēi

⒈尊严,声誉,名望:~严。声~。权~。~望。

⒉使人敬畏的力量或气势:~力。~风。示~。~振四海。

⒊凭借力量或势力:~协。~慑,~逼。

【威】字意义深远,字道承重,现已多用于人名,品牌等多元化文字效力!以及周边组合词语的广泛应用,亦属中庸之道的深见也在四大名著中有良好的体现!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7 3:29: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