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网纹绵蚧 |
释义 | 基本信息中文名:网纹绵蚧 拉丁学名:Chloropulrinaria polygonata (Green) 纲:昆虫纲 目:同翅目 科:蜡蚧科 天敌:天敌有黑缘红瓢虫、红点唇瓢虫、刀角瓢虫、软蚧扁角跳小蜂、蜡蚧花翅跳小蜂、夏威夷软蚧蚜小蜂、黑色食蚧蚜小蜂、黑点软蚧蚜小蜂、刷盾短缘跳小蜂、斑翅食蚧蚜小蜂、钝齿食蚧蚜小蜂、淡色食蚧蚜小蜂、闽粤食蚧蚜小蜂和草蛉等。 主要危害作物:寄主有柑橘、苹果、枇杷、龙眼、猕猴桃、夹竹桃、茶树、油桐、栀子花等。 形态特征雌成虫长椭圆形,长4~5毫米,背部中央隆起,呈灰黑色,周边色稍淡。蜡壳极薄,可透见虫体。即将产卵时,腹末渐分泌出白色的蜡质卵囊。卵囊形状不一,多为长椭圆形,背面呈波状起伏,并有1~3条明显的纵沟和8~l0条浅纵沟与数条横纹交错,形似网纹。虫体两侧也分泌有蜡质绵状物,在前端有几条特长,形状如角。雄成虫橙红色,长1~1.2毫米,翅展2.1~2.5毫米。翅1对,桨状,橙黄色。交尾器锥状,短而扁,两侧有l对突起和l对细长的白色蜡丝,约与体等长。卵长椭圆形,表面多皱纹,初产时淡黄绿色,后渐变为淡红色。若虫椭圆形至长椭圆形,一龄时长0.33~0.44毫米,淡红色或淡黄绿色,稍长大时背面中央有1条褐色纵纹。二龄时长0.89~2.21毫米,无色或淡黄绿色,背面纵纹灰黑色。三龄时长2.24~2.69毫米,体灰白色。蛹长1.6~1.9毫米,宽0.7~0.9毫米。初为淡黄色,近羽化时头胸部和翅芽基部为淡红褐色,余为橙红色。交尾器两侧有1对锥状突起。 生物学特性网纹绵蚧每年发生2~3代,雌虫以二、三龄若虫或成虫越冬,雄虫多以二龄若虫越冬,少数预蛹亦可越冬。各代发生很不整齐,在江西南昌,若虫孵化的2个高峰期分别出现在5月中旬至6月上旬和8月中旬至9月下旬;在四川金堂则分别出现在5月上中旬和7月下旬至8月上旬。初孵幼蚧的爬行距离仅20~30厘米,但可借风力扩散。若虫最初多固定在叶片背面,但一生中有多次迁移和再固定的习性,雌虫尤为明显。三龄雌虫至产卵前期,有高密度聚集在树冠内2~3年生的枝梢上的习性,近产卵前又迁移至当年生的新梢和叶片上固定。网纹绵蚧在地势低洼、树冠密蔽、光照不足、湿度较大的柑橘园中发生严重。已发现的天敌有黑缘红瓢虫、红点唇瓢虫、刀角瓢虫、软蚧扁角跳小蜂、蜡蚧花翅跳小蜂、夏威夷软蚧蚜小蜂、黑色食蚧蚜小蜂、黑点软蚧蚜小蜂、刷盾短缘跳小蜂、斑翅食蚧蚜小蜂、钝齿食蚧蚜小蜂、淡色食蚧蚜小蜂、闽粤食蚧蚜小蜂和草蛉等。 防治方法网纹绵蚧的防治应优先考虑利用天敌控制,天敌控制有困难时才辅之以药剂防治。橘园中有重要天敌存在时应加强保护,如缺少天敌可从外地引入,一般每公顷释放10000头左右就能有效地控制为害。在网纹绵蚧严重发生、天敌少、一时又难以从外地大量引入时,可考虑在春季发芽前和第一代初孵若虫盛期喷药防治。药剂种类和浓度参见褐圆蚧防治方法。 地理分布我国各柑橘产区均有分布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