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网络语言
释义

网络语言是伴随着网络的发展而新兴的一种有别于传统平面媒介的语言形式。它以简洁生动的形式,一诞生就得到了广大网友的偏爱,发展神速。目前正在广泛使用的网络语言版本是“浮云水版”。网络语言包括拼音或者英文字母的缩写。含有某种特定意义的数字以及形象生动的网络动画和图片,起初主要是网虫们为了提高网上聊天的效率或某种特定的需要而采取的方式,久而久之就形成特定语言了。网络上冒出的新词汇主要取决于它自身的生命力,如果那些充满活力的网络语言能够经得起时间的考验,约定俗成后我们就可以接受。

特点

形式上

符号化

 在电脑上输出文字时,习惯上会带有相关的符号语言。例如::-)(微笑的象形);:-D(大笑的象形);:-C(撇嘴的象形)等等。

数字化

运用数字及其谐音可以更好的表达自己的想法。例如55(呜呜的谐音,表示哭的声音)、88(拜拜,英语单词Bye-bye的谐音)、520(我爱你的谐音)等等。

字母化

 类似于数字的运用,字母也有表情达意的功效。如:BT(变态拼音的缩写), PLMM(漂亮妹妹), PMP(拍马屁), BF(boy firend的缩写,即男朋友)等等。

内容上

新词新意层出不穷

 像网络新词酱紫(这样子)、表(不要)、杯具(悲剧)等等,它们是同音替代或合音替代。一些旧词有了新的意思,可爱(可怜没人爱)、恐龙(丑女或者是褒义词)、天生丽质(贬义词)。

超越常规的语法

 网络语言已经不在拘泥于传统的词语构成语法,各种汉字、数字、英语或简写混杂在一起,怎么方便怎么用,语序也不受限,倒装句时有出现。如:“······先”、“······都”、“·······的说”,千奇百怪。

口语化的表达

 网络交际语言用于网上交流,在表达上更偏向口语化、通俗化、事件化和时事化。

来源

这类语言的出现与传播主要依存于网络人群,还有为数不少的手机用户。聊天室里经常能出现“恐龙、美眉、霉女、青蛙、菌男、东东”等网络语言。BBS里也常从他们的帖子里冒出些“隔壁、楼上、楼下、楼主、潜水、灌水”等词汇。QQ聊天中有丰富生动的表情图表,如一个挥动的手代“再见,冒气的杯子表示喝茶。手机短信中也越来越多的使用“近方言词”,如“冷松”(西北方言,音lěngsóng,意为“竭尽”),等等。

发展

如果留意和总结一下近几年人们在表示愤怒时常说的词语,就会发现一条清晰的演化路线。即从最初由港台引进的“哇噻”(尽管后来在国内它大多代表惊喜的意思,但起初这却是句骂人的话)——我操——我靠——我倒(现在多用这个字面上比较文明的形式)——我晕(目前正流行,本人认为其是“我倒”的替代词)。为什么中间的那几个都被人们从起初的接受到后来的放弃,这是一个人民群众在语言使用过程中选择的过程,那些不符合时代和社会发展的词语最终会被抛弃在历史的长河之中,而只有那些被大多数人所认可的才会有持久的生命力。

类型

数字型

一般是谐音,例如9494=就是、就是;7456=气死我了;555~~~~`=呜呜呜(哭泣声);886=拜拜了等等。

翻译型

其实这在语言学上很常见,就是外来语,一般也是根据原文的发音,找合适的汉字代替,例如伊妹儿=e-mail(电子邮件);瘟都死=Windows(微软出品的操作系统品牌名,意为窗口,港台地区一般意译为视窗);荡=download(下载)等等。

字母型

造词方法分三种。一是谐音,以单纯字母的发音代替原有的汉字,例如MM=妹妹;PP=漂漂(现在叠音词因为其发音的重复性,给人以可爱之感,目前尤为流行),也就是漂亮的意思;E文=英文;S=死。还有一些在英文里经常用到的(目前书面语也渐趋口语化):u=you;r=are;二是缩写,有汉语拼音缩写如JS=奸商;BT=变态;GG=哥哥。还有英文缩写,这个在语言学上也比较常见,如BBS= 电子公告牌系统,OMG=Oh My God BTW=By The Way等等。还有比较特殊的通过象形的方法创造的,比如OTZ orz =拜倒小人,这个也可以归到符号型中,但主要是英文字母做成的,和通过标点符号做成的符号型有一定区别。

符号型

多以简单符号表示某种特定表情或文字,以表情居多。如“- -”表示一个“无语”的表情;“O.O”表示"惊讶"的表情;“T T”表示“流泪”的表情; | | |表示“黑线”。这种表情型符号起源于日本漫画,后演变为漫画杂志中常出现的文字符号。成为网络语言后出现了更多形式。符号表示文字的多以谐音有关,如“=”表示“等”;“o”表示“哦”;“**”表示不雅语言等。o(∩_∩)o... ^_^ 表示高兴的心情 ╭∩╮(︶^︶)╭∩╮表示鄙视你。

同音型

在使用拼音输入法时,明明想输入“大侠”,输入法呈现的首选项却是“大虾”;想输入“同学”,却出来的是“童鞋”……但很多网民为了便利节约时间,在一些私人场合,也就不在乎这种“明知故犯”了。于是,满足语言省力原则(the Principle of Least Effort)与经济原则(Economy Principle)的谐音错别字就如雨后春笋般,随着拼音输入法的普及,遍及神州大地。

新造类

此类网语是伴随着网络为大众提供的聊天室、BBS等交流方式而派生出来的,多有借义的倾向。如 “拍砖”(发表不同见解)、“造砖”(认真精心地写)、“东东”(一切东西)、“伊妹儿”(电子邮件)、“美眉”(妹妹、美女)、“写手”(网络文学的作者)、“见光死”(比喻网恋等一见面就完蛋),等等。这类词语读来别有意趣,已经有不少得到了人们的普遍认可,并在传统媒体崭露头角,流行范围比较广。新造词语为网络语言中最有创造力的部分,也是最传神的部分。新词新语已成为网络语言的标识,网络交流中不会使用则会被认为是“菜鸟”和“爬虫”。

评价

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梁睿 陈建栋

今日,网络语言已成为网民在网上交流必不可少的“通行证”,然而在日常生活的应用中,由于一些词汇沟通障碍,网络语言在带给人们新奇感觉的同时,也给人们的交流造成不便。这个问题也引起了主管部门的重视,国家语言改革工作委员会将于8月27日召开关于英文字母词以及网络语言的专家研讨会,邀请语言学家、作家及节目主持人共同探讨网络语言的规范问题。

对于4000多万网民来说,网络语言有着独特的魅力。一位大学生在接受采访时表示,网络语言也是一种文化。首先,为了省事,比如网上说“再见”,一般只用数字“88'代替,时间久了也就约定俗成。其次,不少网络用语有它自身的意义,比如"菜鸟"、"恐龙"之类,要是直截了当去说你"真是一个差劲的新手",或是"这个真是丑女",就感觉失去了应有的味道。还有用"灌水"来形容在论坛上滥发帖子,就很形象,换了其他词可能表达不出这个感觉。网上毕竟是一个相对自由的虚拟空间,用现实的规范去规范它,反而不大现实。

对于网络语言,专家们的态度经历了一个从“不屑一顾”到“研究探讨”的过程。

国家语言文字改革委员会

 国家语言文字改革委员会的一位负责人表示,目前网络语言已引起了他们的重视,但是还处于研究探讨阶段,首先对网络语言要有一个比较好的了解和认识,然后才能决定何时规范,怎样规范。

既然现在还拿不出一个好的方案去规范网络语言,那么网络语言将走向何方。美、英等国一些权威词典已经收录了部分网络语言,作为国内普通话用词权威的《现代汉语词典》是否也会收录它们?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室一些专家表达了他们的看法。词典室助理研究员张铁文认为:“网络语言能否被收录还要经历一个自然选择的过程。”他举了个例子,比如前几年大家都把手机叫作“大哥大”,但是现在大家却都叫手机,反而少有人叫“大哥大”了。主管部门没有规定说“大哥大”不能叫,也没用行政力量来强制执行。但大家觉得“大哥大”这个词不好听,带点黑社会的性质。现在手机早已进入寻常百姓家,没有必要把它叫成“大哥大”,于是这个词就被淘汰出局,中间还不到两三年的时间,这就是一个自然选择的过程。

新词的诞生更多的是靠约定俗成,大家共同认可,它就有生命力,《现代汉语词典》要收录的也就是这一部分新词。网络语言的发展将来也会有这样的一个趋势:即一部分像“大哥大”一样自生自灭;另外一部分将从网上走下来,成为人们的日常生活用语。

张铁文表示,现在词典室正在编纂一部《新词词典》,一些网络语言,比如“菜鸟”、“大虾”、“灌水”之类能够反映出新事物,又能被大家所接受,使用频率较高的词,将被收录进来。该词典将于明年正式出版发行。

网络语言学的诞生

随着网络语言研究的深入,一门崭新的语言学科——网络语言学(Weblinguistics或Netlinguistics)诞生了。

这门学科是由中国知名学者周海中教授在2000年发表的《一门崭新的语言学科——网络语言学》一文中首先提出的。此后,网络语言学引起了学界的关注。西班牙知名学者珀施特圭罗博士在2003年出版的专著《网络语言学:互联网上的语言、话语和思想》中,对网络语言学作了较为全面而系统的论述。2005年英国知名语言学家戴维·克里斯特尔教授发表了《网络语言学的范围》一文,就网络和信息技术对语言产生的影响问题作了深入探讨。网络语言学目前已成为语言学研究的一个热点,其理论体系和研究方法还有待于不断完善。

实例

2010年11月10日,网络语“给力”一词登上了《人民日报》头版头条,网友惊呼“太给力了”。从最初的“火星文”到而今的流行语,网络语言越来越被大众接纳。

网友把这一事件看成是网络语言被认可的一个大事件,更有网友提出:报纸给力能否带动网络语言“转正”。网友“小小丫”表示:网络语言已不再属于小众语言,而变成与人们生活密不可分的一部分,已有少量网络语言被词典收录,然而这只是其中很小的一部分,我们期待着大部分网络语言正式“转正”的那一天。

词汇

砍柴----难道我不行吗(can't I)

美眉----漂亮的女生

BT----变态

PMP---拍马屁;

GF--girl friend 女朋友(也可译为:good friend 好朋友)

BF--boy friend 男朋友(也可译为:best friend 最佳朋友)

菜鸟----差劲的新手

286---落伍

748---去死吧

yddz--忆典定制

SB--傻B

DB--低B

lw--礼物

7708801314520---亲亲你抱抱你一生一世我爱你

OUT----老土

和谐--就是屏蔽,删除

“被无数蚊子咬了”不叫“被无数蚊子咬了”,叫----~~~“新蚊连啵”

王道:相当于“权威、真理”之意。

Y-- 为什么

坛子——论坛

驴友——旅友的谐音,喜欢旅游的人,一般指背包一族

人不叫人,叫——银

无奈——囧(该字身份备受争议)

MS——貌似

特——他

无语——= =||;- -||

我不叫我,叫----偶

年轻人不叫年轻人,叫----小P孩

蟑螂不叫蟑螂,叫----小强

什么不叫什么,叫----虾米\\神马

不要不叫不要,叫----表

喜欢不叫喜欢,叫----稀饭

这样子不叫这样子,叫----酱紫

那样子不叫那样子,叫----酿紫

好不叫好,叫----女子

强不叫强,叫----弓虽

同意不叫同意,叫——顶

无语不叫无语,叫——汗

吃惊不叫吃惊,叫——寒

非常不叫非常,叫——灰常

滚不叫滚,叫——哥屋恩

纸牌游戏不叫纸牌游戏,叫----杀人

fans不叫fans,叫——粉丝

cu===see you

nc=脑残

TMD===他妈的

TNND===他奶奶的

RPWT===人品问题

sg===帅哥(帅锅,色鬼,色棍.......)

pm==短消息(推荐使用论坛短消息功能 )

3q===thank you

bc ==白痴

bb==拜拜==抱抱

bd== 笨蛋

pf==佩服

pk=单挑 or 群挑

lr === 烂人

RP=人品

rt=如题

tk=偷窥

zt=转贴

zz=转载

PP=图片(通常在帖子里面用到)

RB=烧烤或RB音乐

Two(兔)傻===二傻

BD=百度

RMB=人民币

QB=Q币

YY=意淫

GD=勾搭

GY=勾引

YD=淫荡

童鞋=同学

桑心=伤心

蛋白质=笨蛋、白痴、神经质

1234567=你是我的未婚妻

7417419741=气死你、气死你、就气死你!

小黑屋×日游=封号×天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4 18:14: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