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王裒院村 |
释义 | 概述:王裒院村位于山东省潍坊市阿陀镇政府西北,其村民多姓郑。据《郑氏家谱》记载,明初郑氏自河北枣强县迁此立村,取名桃花村。因此地原本即有王裒坟,至清康熙年间又因其坟址建立王裒墓院,并树立碑碣,栽植松柏,设立香火会。此后,王裒墓院的名声也越来越大,桃花村名便自然为其所取代。 孝子传说王裒院村是魏晋期间名士王修、王仪、王裒祖孙三代的祖居地。 孝子王裒的传说历史悠久,王裒一生忠孝之事迹,在当地周边地区及全国各地广泛流传。 唐初在太宗李世民钦定并亲见撰写的《晋书》中,将王裒事作传,列入孝友篇,开元七年,唐玄宗又将其收入《孝经》一书。与易、诗、书、礼、春秋、周礼、仪礼、公羊、谷梁、论语、尔雅、孟子并称为《十三经》被儒家奉为经典,必读之书。后又有人著 “二十四孝”一书又将其收入其中,明《嘉靖青州府志》载入孝友篇。清大臣著名学者,张之洞又将王修与王裒祖孙二人收在其著作《百孝图》一书中,张之洞并赞王裒:孝子和烈士兼而有之。以后《二十四孝图》、《三十六孝》、《二十四孝诗图》等成为唱词,或为年画挂历大量出版,鲁讯在《朝花夕拾》有“二十四孝” 说,从此不但全国流传,日本、朝鲜、新加坡、越南乃至英、法、美等国都有译本,王裒之事绩也随之传遍全世界。 据《晋书·王裒传》载:王裒,字伟元,北海营陵即今昌乐县人,魏晋时孝子。其祖父王修,为汉末名士。父王仪为魏司马,随司马昭伐东吴,兵败,被司马昭嫁罪屈杀。王裒痛父屈死,决然负父遗骨从洛阳携母返回原籍昌乐,投奔祖父生前好友华岩寺住持。住持怜友遗孤,拨几亩庙地给王裒母子耕种。见王裒学识渊博,又用寺庙厢房办起学堂,骋王裒授课,赚资以添家用。从此,王裒在故乡以教授为业,兼事农桑,将父亲遗骨安葬寺前,搭庐墓侧,母子得以安家。裒母性畏雷,母殁后,每逢打雷,王裒就到母亲墓前扶树而哭,并大声说:“母亲莫怕,裒儿在此!”久而久之,树为之枯。每次授课读到《诗经?蓼莪篇》的“哀哀父母,生我劬劳”时,无不痛哭流涕,泣下沾襟,学生们干脆把《蓼莪篇》隔过不读,以免老师听见伤心落泪。 公元265年,司马炎灭魏称晋后,大赦天下,论功行赏,发现王仪之死确属冤案,下诏“平反”,诏令王裒承袭父爵。然而,时来运转的王裒却痛父非命,三征七聘皆不就,且立志永不面西而坐,以示永不仕晋。他在故里自甘清贫,教学之余躬耕自给,计口而田,度衣而蚕,对母行其孝道,拒绝一切施舍馈赠。学生们偷着帮他割麦,王裒发现弃之不要。王裒教书育人,德操高尚,在营陵故里名声甚佳,被推崇为“孝廉”。西晋末年,公元300年左右,山东贼寇蜂起,杀进营陵,乡亲劝他移渡江东避难,但王裒恋母坟垅,终不忍离去,不幸被乱贼所害。 据《昌乐县续志·古迹 志》载:“魏孝子王裒墓,在县治东南五十五里之马宋集迤东八里。”即今昌乐县营丘镇王裒院村。该村原名桃花村,因临近王裒墓院,王裒墓每年农历三月三和九月十七日两次香火会,影响深远,景况壮观,香火旺盛,闻名百里。日久,桃花村名渐隐,王裒院之名益显,遂改名为王裒院。王裒院村位于昌乐县城东南30公里,省道胶王路北,西距镇住地马宋5公里。王裒墓在村西,巍然突立,墓前至今立着明成化二年“魏孝子王裒之墓”碑。墓院两侧另有碑记六方,周围有柏树、国槐、白杨树等,院貌朴素、宽阔、宁穆,望之令人肃然起敬。 “孝”乃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和美德。当地人感念其孝心,自康熙年间,始建王裒墓及墓院,栽松植柏,树碑立传, 香火日盛,百里闻名。王裒为母守孝的事迹,此后广为流传。《晋书 .王裒传》中记载了王裒的故事,“王裒泣墓”列入《二十四孝》之一,遂成孝子典范,以教后人。中国历代封建帝王无不尊崇儒学,提倡孝道,重视教化。《孝经》亦曾被列入“诗、书、礼、乐、易、春秋”七经之中,是历代儒家学者必读经书之一。 王裒之墓王裒“闻雷泣墓”载入《二十四孝》以后,其孝子名声历代传颂,到明朝成化二年(公元1466年)也就是王裒死后一千一百多年以后在王裒墓前竖上一块高 2.2米宽1.1米,上书“魏孝子王裒之墓”,落款是“大明成化二年”的石碑(何人倡导失考)。至清朝康熙二十三年(公元1685年)马宋街乡贡生刘用贞庆贺其子刘约中武进士,愿捐巨资修葺王裒墓院,砖砌垣墉以禁樵牧,并亲手栽植六十六棵松柏于墓院内,为颂其善举,当时昌乐县令徐人元作诗一首刻碑立于墓院内。其诗曰“至性孤行绝代无,蓼莪诗废感生徒,终身耻向西都坐,永痛长庐北海隅。墓筑垣墉人共护,邑修俎豆吏躬趋,刘君手植森森柏,莫遗哀魂泪洒枯。”从此,王裒墓院巍然形成,松柏葱郁,香火愈盛。至嘉庆二年(1797年)昌乐县令魏礼焯来拜谒孝子墓见周垣残缺,砖蚀斑驳,有失观瞻,毅然捐俸,重修孝子墓院,县令带头,乡绅效仿解囊捐资,百姓们也斗谷升豆以表其心,经过几年的施工,将原来砖砌围垣全部换成石灰砂浆打磨出浆的围墙,墙厚50厘米高2.5米,墙顶磨砖对缝,工艺细致坚固,此时墓院南北长近百米,东西宽约60米,占地三大亩(合10市亩),县令魏礼焯撰文《重修魏孝子王裒墓引》刻碑以记其盛举。到嘉庆20年(1816年)潍州知府窦炎又一次捐俸重修王裒墓院,窦公在潍政绩声望颇佳,他一带头牵动四邻各县,此次重修累计捐集钱一千八百多缗,聘请能工巧匠,经过近二年的施工,在孝子墓前新建凉亭三楹,八根八楞石柱巍峨挺拔,雕梁画栋,斗拱飞檐,丹雘壮丽,松柏巍然,根据当时的建筑水平,不失为方圆万里著名的人文景观,同朝知府阎学淳,特回故乡祝贺,并亲自撰文《重修王孝子墓院碑记》刻碑以记重修盛况(《昌乐县志》载),此时是王裒墓院的鼎盛时期。 据该村的老人讲,墓院内那六十多棵两搂粗的大松树,没有向西探的枝,即便是西边发的枝也弯向东或南北,这更增加了老百姓对王裒的崇拜和神秘感,每年的古历九月十七日(王裒诞辰)举行相当隆重的拜孝子盛会,并有一个不成文的规矩,每人烧香一封,添土一兜。日积月累孝子墓逐年增高,鼎盛时期墓高20余米。 1947年潍县解放前夕,墓院内的六十多棵大松树被陈金城的部队全部割去修了碉堡。从此,墓院日渐凋残,“文革”期间,首当其冲的自然是王裒墓院,是“四旧”魁首,首当其破,凉亭砖瓦木料拆去建了学校,八九座石碑修了桥,院墙坟堆被挖去填沟垫坑,从此,王裒院村犹在,王裒墓院荡然无存。但王孝子及其精神,像山峦高峰一样巍然屹立,普照千秋万载。 听老人们讲,在王裒院墓凉亭子西间正面上方,原来有一块赭底金字的长匾,上书“仙方活人”四个大字。字体端正秀逸,熠熠生辉。谈起这块牌匾的由来,还有一段传说故事哩!在清朝光绪年间,汶河岸安丘境内某村有一个大户忽然得了重病,卧床不起。四处求医问卜无果。他的儿媳妇很孝顺,听说昌乐有个王裒爷很有灵气,就前来求拜,结果王裒的神灵得到了应验,其大户吃了儿媳妇求来的神药,没多久竟康复如初。为了答谢王裒的救命之恩,其家请人做了一块赭底金字的长匾,上书“仙方活人”四个大字,挂在了王裒墓院。王裒赐药的传说被人们一辈辈传了下来。 王裒的传说传说王裒院庙里有许多上供用的盆子和碗,村民葬丧嫁娶大办宴席时必去借用,用完后再送回,据说用了这些盆子碗就会沾上灵气,办什么事都顺利。农忙时节如果家里无人照看孩子,送到庙里,孩子会不哭不闹、平平安安。当地人以此凭借王裒的灵气,祈求吉祥、平安。 每年的农历三月三和九月十七(王裒的生日)为香火会。香客游人纷纷前来祭拜,或祈风调雨顺,或求福寿康宁,或求神灵赐药,以期获得心灵的慰藉,至今庙会香火不断。 孝子王裒和王裒墓院的传说,具有历史传奇和神话色彩,也具有一定的信仰特征,影响广泛而深远,所以不但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较高的文学价值,而且还具有广泛的教育价值和深厚的文化价值。王裒墓院始建于明朝成化二年(1466年),至今已有500多年的历史,院内有王裒墓及多方不同朝代题刻的诗碑、碑记等,记载着王裒的生平事迹,具有较高的文物价值和文化旅游开发价值。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的思想观念发生了很大变化,知道《二十四孝》的人已经不多,年轻人更是知之甚少,孝文化在年轻人的思想意识中也逐渐淡薄,其故事传说几近失传。因此,对王裒墓院进行综合开发,加大对昌乐历史、教育等文化的含量,建设成为向广大青少年进行孝文化教育的基地,开发为具有特殊意义的旅游景点,起到教化民众,整饬民风,稳定社会的良好作用,对构建和谐社会有着重要的教育意义和现实意义。 昌乐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对该项目进行了挖掘整理并申报为2008年第二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