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王中忱 |
释义 | 清华大学中文系教授、博导。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会理事,《中国现代文学丛刊》编委,《国际理论空间》编委。专著有《越界与想象——20世纪中国、日本文学比较研究》、论文《蝴蝶缘何飞过大海——殖民历、殖民都市与<亚>诗人群》。曾获《世界文学》翻译奖(2001年)。在我社出版的《新编大学语文》一书中任编委。 中文名:王中忱 国籍:中国 出生地:吉林农安 职业:清华大学中文系教授、博导 毕业院校:日本国立大阪外国语学院 主要成就:《大江健三郎文选》 代表作品:《茅盾研究》、《丁玲研究》、《日本文学研究》 简介清华大学中文系教授、博导。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会理事,《中国现代文学丛刊》编委,《国际理论空间》编委。专著有《越界与想象——20世纪中国、日本文学比较研究》、论文《蝴蝶缘何飞过大海——殖民历、殖民都市与<亚>诗人群》。曾获《世界文学》翻译奖(2001年)。在我社出版的《新编大学语文》一书中任编委。 代表作品: 文学专著:《茅盾研究》、《丁玲研究》、《日本文学研究》、 《比较文化学》、《中国现代文学史论》等。 翻译作品:《大江健三郎文选》等。 研究方向比较文学、东亚近现代文学与文化史。讲授课程: 《比较文学的理论与方法》、《中日近现代文学比较研究》、《外国文学专题》 主要经历1992年日本国立大阪外国语学院语言文化学硕士 1996-1998年日本国立岩手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部副教授 现任清华大学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导师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会理事,《中国现代文学丛刊》编委,《国际理论空间》编委 《日本近现代社会、文化史综合研究》,清华大学日本研究中心基础研究项目,课题组负责人,计划研究时间:2010—2013年,项目经费15万元 2011年发表论文1.《日本新感觉派文学在殖民地都市的转向》,《区域:亚洲研究论丛》第1辑,清华大学出版社 2.《重读晚年丁玲》,《文艺报》2011年3月11日,《新华文摘》2011年第11期 3.《植民地体験と诗法の実験―北川冬彦の『戦争』时期の诗を中心に》(《殖民地体验与诗歌方法的实验—以北川冬彦<战争>时期的诗作为中心》),《现代诗の可能性》(日本文学国际会议论文集),日本,フェリス女学院大学出版,2011年3月 4.《战后日本思想文化脉络中的丁玲》,《传记文学》2011年第三期 5.《远近之间:3.11后日本文学的再出发》,《世界文学》2011年第五期 2010年发表论文1. 《当代日本世袭政治现象分析:制度因素与文化渊源 》 王中忱 中国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年6月 《日本蓝皮书:日本发展报告2010》 2. 《介入的谱系:“九条会”与日本知识界“护宪”》 王中忱 2010年第4期 《中国改革》 3. 《在语言和装甲车之间思考》 王中忱 2010年第5期 《中国改革》 4. 《国家机密与国民的知情权》 王中忱 2010年第6期 《中国改革》 5. 《“密使”之痛:体制内“介入者”的困境》 王中忱 2010年第9期 《中国改革》 6. 《手工发掘与文学史写作》 王中忱 2010年11期 《博览群书》 7. 《日本新感觉派文学:在殖民地都市里的转向—论横光利一的<上海>》 王中忱 2010年12月 《区域:亚洲研究论丛》第1辑清华大学出版社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