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王玉芳
释义

意拳宗师王芗斋先生之女


 王玉芳,意拳创始人王芗斋先生次女,1921年生于北京,祖籍河北深县,汉族。

她天性好武,为先父众多子女中最好武者。故先父生前曾言:“可惜玉芳是个女的,不然成就可就大了。7岁时,从郭云深先生之子郭圆练习形意五行拳。13岁时,五行拳已打得中规合矩。曾在当时的深县国术大会上表演。先父见其好武,能下功夫,又善领悟,故授以意拳桩法、步法等。后先父自沪返深县,携卜恩富、张恩桐、韩樵等回来深研意拳,即随同训练,还随卜恩富学习摔跤及西洋拳击等。先父对意拳的心法要点,无不细心传授,故能知其然又知其所以然。



 18岁时随父到上海,常与尤澎熙一起练拳。尤先生是留学德国的医学博士,故对近代医学知识始于尤先生。

50年代后期,协助先父进一步提高意拳理论和治疗疾病的临床试验,常来往于北京中医学院、海军医院、保定中医研究院,从事医疗与传统养生功法的实践和研究。

1960年,意拳站桩功在获得国家体委的确认后,由我正式在北京各公园教授意拳站桩功,从学者甚众。

1963年,先父去世后继续发展意拳。不久,举家迁往新疆伊宁,但练功不懈并运用意拳站桩为群众治疗慢性疾病。

1969年返回北京,开始有系统地整理意拳理论及教材,逐渐发展了具有自己风格的意拳站桩功。

1980年,被北京气功研究会聘为顾问及教师,并在北京举办了有全国28个省市参加的全国职工气功学习班。

1981年9月,参加首届全国医学气功科学研究会和北京气功研究会议代表大会,在会上传授意拳站桩功。

曾先后应邀前往河南省焦作、广西玉林、山西大同、内蒙古、安徽蚌埠、辽宁鞍山等地教授意拳站桩功。1989年7月,应香港意拳学会之邀,前往香港讲授意拳。1992年3月再次应邀赴港授艺。

经过50余年的实践和研究,在继承和发扬意拳功法的基础上,整理出了一套完整、系统、科学的站桩功法,对慢性气管炎、神经衰弱、慢性肠胃炎、肝病、高血压、风湿病、类风湿、脂肪瘤、冠心病,精神分裂症等疾病有显著疗效。对一些疑难病,如红斑狼疮、各种癌症、青光眼、半身不遂、高位截瘫、哮喘病等也有很好的疗效。

著有《奇功妙书》、《意拳养生站桩功》、《意拳站桩》、《王芗斋站桩功》、《十节动功》等书。

2010年1月16日,意拳大师王玉芳的91岁寿辰宴会在京举行。中国武术协会传统武术委员会副主任刘普雷、北京武术协会副主席张有峰、香港意拳学会会长霍震寰特使李敏生、香港著名影视导演唐季礼、北京意拳研究会会长姚承光、国际意拳联合会秘书长白杨以及王玉芳的亲友等近百人到会贺寿。宴会现场一派热闹、喜庆气氛。

她家学渊源,功到化境。据其弟子介绍,1999年12月,应法国拳术界的邀请,王玉芳大师曾赴法国进行为期两个月的拳术交流活动。在法国,王玉芳无论走到哪里,都会被众多的追随者所簇拥。在讲解中,许多法国拳手提出要体会意拳的实战性,大师欣然应允,谈笑间,只见她将法国拳手们轻松地发了出去,很难想象一个80岁高龄的女士,竟能将比她高一头多且体重有的多达二百多斤的法国小伙子们牵来抖去,让法国拳界为之震惊。意拳拳学的博大,大师功夫的精深,震动了法国拳界,使意拳在法国得以迅速地传播与发展。至今,凡是求教过王玉芳先生的人,无不被其精湛的功夫造诣所折服,其拳术之独到,为国内外武术界所公认。

她性格豪侠,重义轻金,颇具侠气,有乃父遗风。其家藏有国画大师齐白石先生之真迹墨宝,一友相求即慷慨赠之,友人遂回赠以巨款,先生愀然不乐,道:“我不是卖画的!”而回绝之。

王玉芳大师一生致力于意拳《大成拳》拳学的传播,虽已耄耋之年而终不悔。此次寿宴上,又有5人当众拜师,成为王玉芳的弟子。这其中就有香港著名导演唐季礼。会后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谈到拜师,唐季礼表示其实从上世纪70年代就开始接触意拳,并说这门拳法提倡的养生之道对他的生活和工作有过很大帮助,希望能拍关于意拳的电视剧和电影,“这是一门养生为主的拳法,对我的人生、事业都有很大帮助,是一生也学不完的。但其实很多人对意拳并不了解,我和很多同门都希望能拍关于意拳的电视剧和电影,现在正在整合资料。”

王玉芳,男,京剧老生。

王九龄高足,社会上称“白眉王玉芳”,学王颇为相似。嘴皮子利索,演唱通畅,极具韵味。曾在胜利公司与玉兰花合灌的《游龙戏凤》(正德帝),应确定为真品,是现今学习王派艺术的唯一音响参考资料;而哥伦比亚公司灌制的《取荥阳》,则被疑为赝品。

弟子周信芳。 曾经于1900年4月27日与苏文奎,陆华云,孙怡云,汪金林合作演出《打金枝》。

女陶艺家

王玉芳,中国工艺美术师。做紫砂壶已经有近二十年的历史,她制作的一把“丰收壶”被赠予中央领导,该领导为此壶题字“积跬致远”,意为再长的路也是一步一步走出来的。

出生于宜兴的王玉芳在十九岁高中毕业那年,被当地乡政府聘为民政科助理。闲暇时,她经常去宜兴紫砂一厂的车间里,在工作台旁看工艺师们制作紫砂壶。两年后,王玉芳辞去公职来到宜兴紫砂一厂,成为一名成天与泥巴打交道的学徒工。她和父母一起在饭店里专门摆了一桌拜师宴,拜了一个技艺精湛、专做出口茶壶的女师傅为师。

山东师范大学讲师

个人简历:

王玉芳,女,汉族,1978年3月出生,2002年12月取得硕士学位,现任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通信工程专业讲师。

学习经历:

1996.9——2000.7就读于烟台大学取得学士学位,专业为应用物理;

2000.9——2002.12就读于山东大学并取得硕士学位,专业为信号与信息处理。

主授课程:

《数字电路》、《信号与系统》、《通信原理》、《数字信号处理》。

发表论文:

1 2005.6 “四阶变型蔡氏电路的混沌同步及其保密通信” 独立 《青岛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 2007.3“一个非自治混沌电路的同步实现及其保密通信应用” 1/2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新乡市中心医院退休护士长

王玉芳 女,1938年3月生,黑龙江哈尔滨人。由志愿军511医院转业乌鲁木齐市七一纺织厂医院,当护士,后调入河南新乡地区医院(现是新乡市中心医院)代理护士长。到医学院进修后,任主治医师直到退休。到西安医学院进修核医学,返院后,伙同吕绵英创办了同位素科室,开展了医学放兔检测业务,填补了医院无核医学空白。曾在核医学会年会河南郑州、山东潍坊例会上发表论文两篇。现是中华核医学学会会员,无论搞什么工作,都积极肯干,年年都被评为先进工作者和业务尖子。

济南传染病医院主任医师

主任医师 山东大学医学院教授

1973年毕业于潍坊医学院,从事传染病临床工作30余年,熟练掌握各种传染病的诊断及治疗,尤其是对急、慢性肝炎,肝硬化,重症肝炎,出血热,狂犬病等传染病,形成了一套完整的治疗及抢救措施,同时在工作中不断了解国内外医学新进展,指导临床实践,开展新技术。多年来担任山东医科大学的教学工作。撰写了文章20余篇,有三项科研项目分别被评为省市科学进步奖。

《阿诗玛》文化传承人

简介

王玉芳,女,彝族(撒尼),1941年出生,云南省昆明市石林彝族自治县长湖镇宜政村人。彝族撒尼语口传叙事长诗《阿诗玛》主要的继承者和传承人。

活在民间的“阿诗玛”

王玉芳幼儿时受家人和周边浓郁的彝族传统文化的影响,16岁开始跟随母亲和寨子里的民间歌谣能手学唱“该谜”(情歌)、“喜调”、“骂调”、“叙事调”、“婚礼调”、“绣花调”、“月琴调”、“犁地调”等各类民间歌谣。尤其是在山里放牧时吗,她经常聆听放羊娃对调,并勤于学唱,练就了一副清脆的好嗓子,演唱技艺也得到了提高,熟悉掌握了彝族撒尼的经典民歌《牧羊姑娘》、《圭山彩虹》、《竹叶长青》、《库吼调》、《地名调》等。特别是对彝族撒尼语口传叙事长诗《阿诗玛》融会贯通,不同版本和几种演唱形式,信手拈来,脱口而唱,唱词曲调质朴感人,声情并茂,具有浓烈的乡土气息,被彝族撒尼人称誉为活在民间的“阿诗玛”。

由于王玉芳的演唱技艺十分高超出众,在县级组织的历届彝族山歌比赛中累累获奖。她还经常被弥勒、沪西等周边县邀请去交流传唱民歌。目前,王玉芳的徒弟有大儿媳金荣芳和孙女普瑞等。

非遗传承人

王玉芳于2002年被命名为云南省民族民间音乐艺人;2005年被命名为石林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阿诗玛》文化传承人;2008年被命名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12 6:06: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