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王益庸
释义

王益庸:1977年3月生,浙江富阳人。现为中国水浒学会副会长、杭州三国水浒文化研究会会长、杭州红楼梦文化研究会会长、杭州西游记文化研究会会长、浙江省三国演义学会常务副会长、浙江省孙权研究会常务副会长、富春江名人名胜研究会会长、富阳市中庸书画院院长、富阳市文化交流促进会副会长和书画委员会主任。中国书画艺术家协会常务理事、杭州古都文化研究会书画委员会委员。

中文名:王益庸

国籍:中国

民族:汉族

出生地:浙江富阳人

出生日期:1977年3月

代表作品:《孙权大帝》、《孙权文选》、《水浒与杭州》、《水浒争鸣》

人物生平

1977年3月生于浙江杭州富阳市洞桥镇,毕业于严州师范学院(未完待续)

成就及荣誉

现为中国水浒学会副会长、杭州三国水浒文化研究会会长、杭州红楼梦文化研究会会长、杭州西游记文化研究会会长、浙江省三国演义学会常务副会长、浙江省孙权研究会常务副会长、富春江名人名胜研究会会长、富阳市中庸书画院院长、富阳市文化交流促进会副会长和书画委员会主任。中国书画艺术家协会常务理事、杭州古都文化研究会书画委员会委员。2006年度被评为 杭州市优秀作家。

个人著作

编著有《孙权大帝》、《孙权文选》、《水浒与杭州》、《水浒争鸣》等近20部,700多万字。2006年度被评为 杭州市优秀作家 。

.

个人书法作品赏析

横幅类:

对联类:

墨迹寻访:

王益庸墨迹寻访记:

早在三年前,我就知道王益庸这个名字了,但不知道他长得如何,经好友介绍,才真正认识了王益庸。王益庸,1977年3月生,浙江富阳人,为现代优秀作家、书法家。现为中国水浒学会副会长、杭州三国水浒文化研究会会长、杭州红楼梦文化研究会会长、杭州西游记文化研究会会长、浙江省三国演义学会常务副会长、浙江省孙权研究会常务副会长、富春江名人名胜研究会会长、富阳市中庸书画院院长。中国书画艺术家协会常务理事、杭州古都文化研究会书画委员会委员。编著有《孙权大帝》、《孙权文选》、《水浒与杭州》、《水浒争鸣》等近20多部。

为了真正了解王益庸,我们对王益庸的墨迹进行了寻访。无论是城镇乡村,亦或是山林人迹所至之地,都能寻见王益庸的墨迹,其遒劲厚重、气沉雄浑的墨笔在不断地演绎着精彩的书法神话。记者一行人开始了一段寻访王益庸墨迹的奇妙旅程,起初我们锁定的目的地是杭州市周边地区。

残云收夏暑,新雨带秋岚

7月19日,晨光微亮,杭州下起了绵绵细雨,街道两边的树在雨水的冲洗下显得精神抖擞。人行车辆来往不断,纷纷在路上街道上排起了长长的队伍,记者一行人怀揣着忐忑而又兴奋不已的心情,不由地抱怨起这令人无奈的路况,实在是寻访心切,只好按捺住满心的雀跃,佯装镇定,而心神却早已飞去王益庸墨迹之所。

雨点放肆地击打车窗,似乎在催促我们加快速度,漫长的路程,加之急切的心情,变得更漫长了。行至数里,终于到达第一站——位于富阳市东山村的延寿院。在我国,寺庙讲究内敛含蓄,所以也就有了“深山藏古寺”一说,延寿院虽不算居于深山,但其地理位置高,依山傍水,环境清雅宜人 。现今,寺庙既是人们宗教信仰的皈依之地,又是历史文化的汇聚之所。其中,书法是构成寺庙文化的一个重要因素。正对着延寿院的大门,显眼的是两侧墙壁上的题字,“南无观世音菩萨”,这是寻到的第一个王益庸墨迹。如此质感的书法,有一句话可以形容:空灵性至墨无语,古道禅清意更浓。入院后,只见一石块上刻着硕大的“佛”字,仍旧出自王益庸之手,其中溢出的正气和阳刚之气,不免令人叹服。烟亦氤氲,雨亦缠绵,几多朦胧,多少期盼。约摸竹林深处,记者欣喜地发现一石碑上刻着的分明是王益庸的落款。书法气大意深,雄阔豪放,惹得记者一行人兴致更高涨,连忙驱车前往寻找下一个惊喜。

愈行,天气竟慢慢放晴了,不知是地区差异呢,还是天气本来就多变。一路寻到新登渌渚镇,我们收获了多处墨迹,花港大酒店前的“花港”、 “富阳市渌渚镇莲桥村”、“大螺山公园”、“富阳市新登镇第二小学”、廊桥“八仙桥”。“一水中兮疑是人间仙境,二桥飞架宛如天半长虹”,这是题在八仙桥上的词,字句犀利,洋洋洒洒几个字,已将眼下所见尽收其中。据了解,渌渚镇为弘扬孝道文化,结合历史和民传,成立了“周雄研究分会”和“周雄纪念馆”, 人们总是念念不忘周雄的重孝精神,代代相传着许多动人事迹。在“周雄纪念馆”内,有许多国内外的书画名家留下的珍贵墨迹,王益庸便是其中的一位,“大宋敕建周公雄大孝子坊”、“周显灵王殿”,为周雄孝道事迹,为传统孝道文化赞颂题词,增光添辉。

艺术似酒,闻之则迷,饮之则醉

陶醉于书法世界中的我们继续寻觅,行至富阳洞桥镇,略有领会到当地的山水之奇、人文之美。洞桥镇是唐朝大诗人、道学理论家、气功养生家施肩吾故里,在147平方公里行政区域范围内,有着“三山三泉三庄二寺一岛一湖一馆”自然人文景观,相传乾隆皇帝下江南曾驾临,宛若藏在富阳西北山区的一颗明珠。据了解,同是洞桥人的王益庸还主编了一本《施肩吾集》,以此来弘扬并研究施肩吾。可以说,王益庸在感怀先人艺术成就的同时,将中国汉字这一造型艺术发挥到了极致。在洞桥镇的省道旁,“政通人和”四个字赫然醒目,其笔法丰实,精气内敛,以凝重为追求,更显力量。这“政通人和”,不仅是王益庸对于故乡的热爱,更是对于故乡人文精神的抒发,政事通达,人心和顺,颇具几番韵味。

生活中的一切体味,心灵深处的感受,都有可能通过敏感的书法艺术家,将其贯注于柔软的笔毫。极天地大观,得山水清气,眼前的景象:河流轻淌,江边几人垂钓,一亭名曰“五凤亭”立于江边,与山色映衬,这不,引来了人们驻足停歇。联想到当初王益庸行至于此,也为眼前景象倾心,故为之书名。翰墨铸情 ,宁静致远。富有文气的书法与山水清气,两者是相得益彰,引人入胜。

多年来,一直致力于孙权研究的王益庸,也为孙氏宗祠作画题词。据了解,孙氏宗祠于2004年已被列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这与研究者付出的辛劳是分不开的。走进孙氏宗祠,浓浓的文化历史气息扑面而来,映入眼帘的是大厅梁柱上金灿灿的题字。再前行至内堂,则能看到王益庸为致敬先人留下的画作。这些是精妙的心灵痕迹,是一个艺术爱好者在用自己的方式来为历史事迹、为先人讴歌。

流连于书画世界一整天,恍然发现暮色渐浓,天色暗了,我们只好收住内心那意犹未尽的好奇,宣布王益庸墨迹寻访暂时告一段落,但其墨迹远远不只这些。艺无止境,情系丹青。我想,这正是王益庸的写照,他对于书法艺术的酷爱以及付出都是很单纯的,也因此能够全身心地投入创作中。

(记者杨曲 徐茂超报道)知名作家王益庸60万字著《孙权大帝》为孙权正名 孙权(182-252)即吴大帝。吴国的建立者。字仲谋,吴郡富春(今浙江富阳)人。建安五年(200),继其兄孙策据有江东六郡,曹操表其为讨虏将军,领会稽太守。他招贤纳士,镇抚山越,逐步增强实力。建安十三年(208),联合刘备,打败曹操于赤壁。建安二十四年(219),袭夺荆州,擒杀关羽,全据长江之险。黄武元年(222),大败刘备于夷陵。黄龙元年(229)称帝于武昌,国号吴,旋即迁都建业。【摘自《三国演义大辞典》第141页,沈伯俊、谭良啸编著,中华书局2007年7月出版】

王益庸,浙江富阳人,是新时代崭露头角的书画家、现代优秀作家,致力于孙权研究多年,如今已成果显著,于2005年推出了他的首部长篇历史小说《孙权大帝》第一卷《赤壁之战》,该书60万字,由作家出版社出版。

“作为富阳人,有责任宣传孙权。”王益庸说,国内对于三国人物的研究,比如曹操、刘备的小说、传记已经是遍地开花,但有关孙权的研究资料却是少之又少,小说、传记更是不知从何提起。“孙权既是历史名人,又是富阳人,我觉得每个富阳人都有责任和义务去宣传他,再现他的生活,使之成为富阳旅游文化的一张品牌。”王益庸如是说。

2001年,王益庸开始收集整理有关孙权的资料。他出去采风考察,首先就想到了孙权的墓葬地——南京;他常常去每个图书馆、档案馆,借阅关于孙权的书籍;他还委托全国各地的朋友,购买、收集孙权的资料。

2002年7月,他开始着手创作《孙权大帝》。他制订了一年的计划表,规定自己每天起码写3000字,否则宁可整晚不睡。他的这份执着,得到了当时富阳市委主要领导的大力支持。于是,《孙权大帝》的创作开始紧锣密鼓地进行着。

有人说,成功的先决条件,是不变的信心,坚强的意志。历时三年半,2005年12月,由王益庸著的《孙权大帝》第一卷终于问世,这是多少个日夜的坚守。或许,作为旁人,我们不能很透彻地理解那份心情,但是品读着《孙权大帝》,我们却可以很深刻地体会到字里行间的用心。

为大众普遍认知的孙权,是罗贯中笔下的孙权。然而,王益庸认为,罗贯中的《三国演义》,主观的东西、假的东西、移花接木的东西太多,误导后世的东西太多:刘备是正统;关羽缺点很多,却能成神;诸葛亮没那么本事,可“草船借箭”、“借东风”等都到了他的身上······王益庸强调说,写这本书的目的是:正说历史,纠正罗贯中的观点。

《孙权大帝》内容提要中说:三国是一个轰轰烈烈、人才辈出的时代。孙权在三国时期扮演了一个极为重要的角色:鼎立三国主角;政治谋略一流;外交最出色;军事不逊色;开发夷洲(今台湾)影响最久远。然而,孙权的这些特质在罗贯中的笔下似乎表现的有些许隐晦。

“孙权作为历史文化名人,我希望其他人能通过富阳了解孙权,通过孙权来了解富阳。我是富阳普通市民中的一员,只希望为孙权文化做点事情。”王益庸说。

王益庸著《孙权大帝》这本书,就是在为孙权正名。(文/杨曲)三年半熬出60万字小说《孙权大帝》为孙权正名 多年来,一直致力于孙权研究的富春江名人名胜研究会会长王益庸,日前推出了他的首部长篇历史小说《孙权大帝》第一卷《赤壁之战》。该书60万字,由作家出版社出版。

作为富阳人,有责任宣传孙权

王益庸说,国内关于曹操、刘备的小说、传记都已经出版,但有关孙权的研究资料却很少,小说、传记也还没有问世。“孙权是富阳人,我觉得每个富阳人都有责任和义务宣传他,再现他的生活,使之成为富阳旅游文化的一张品牌。”王益庸说。

2001年,王益庸开始收集整理孙权的资料。他和妻子去采风旅游,首先就想到了孙权的墓葬地——南京;他常常去各个图书馆、档案馆,借阅关于孙权的书籍;他还委托全国各地的朋友,购买、收集孙权的资料。

2002年7月,他开始着手创作《孙权大帝》。他制订了一年的计划表,规定自己每天起码写3000字,否则宁可整晚不睡。

他的创作想法,也得到了当时富阳市委主要领导的支持。

写书目的:正说历史,纠正罗贯中观点

《孙权大帝》内容提要中说:罗贯中误导后世的东西太多:刘备是正统;曹操枭而*;孙权是配角;关羽缺点多,却能成神;诸葛亮没那么本事,“草船借箭”、“借东风”等都到了他的身上......

王益庸说,孙权在三国时期扮演了一个极为重要的角色:鼎立三国主角;政治谋略一流;外交最出色;军事不逊色;开发夷洲(今台湾)影响最久远。

“孙权作为历史文化名人,我希望其他人能通过富阳了解孙权,通过孙权来了解富阳。我是富阳普通市民中的一员,只希望为孙权文化做点事情。”王益庸说。

王氏观点:利用风势火攻其实是周瑜的主意

王益庸说:“赤壁之战,大家都认为是诸葛亮借东风火烧乌林,其实不然。的确,风造就了赤壁大战,但风从何而来呢?”

他认为,东南风形成的真正原因是:赤壁乌林一带在十一月中下旬,每年都会出现数日温度较高的大晴天,加上赤壁一带是长江的急转弯处,其地理又是在东吴水师基地鄱阳湖的正西方。鄱阳湖的湖面相当宽广,水又有调温的功能。依天气原理,两地气温达到一定的差距时,鄱阳湖湖面上的冷空气就会向气温较高的赤壁方向移动,就形成临时性的东南风。周瑜在鄱阳湖训练水师之时得孙权急召,就已预计到了东吴水师溯长江而上,径自到达赤壁,等候曹操到来,就可以把跟曹操决战拖延到十一月中下旬,从而利用突发的东南风进行火攻。赤壁一带有临时的东南风,这对曹操、诸葛亮等北方人来说,距离长江有数千里之遥,是不太可能知晓的。诸葛亮在赤壁之战中的主要作用其实只是帮刘备促成了孙刘联盟。

“孙权、周瑜要想打败势如破竹的曹军和有军事才能的曹操,这东南风,可是惟一的秘术了。”王益庸说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1/15 6:5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