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王宣化 |
释义 | 人物简介王宣化(1896-1980),又名王克振,号英子,水头人。18岁随乡亲到菲律宾谋生,先在马尼拉一家店铺当学徒,积蓄些钱便到菲律宾大学商科就读。1917年在马尼拉中国领事馆当译员。懂得英、日、俄和西班牙语言,尤精英文、翻译过美国著名小说《罗马假日》。 主要经历1910年在马尼拉创办《平民日报》,自任经理和编辑。 1921年,回国参加讨伐陈炯明的福建东路讨贼军,担任副官兼军需。两年间,目睹军阀混战,报国之志难以施展,便弃职往新加坡,在友人支持下,创办南洋影片公司,任总经理,用影片向海外华侨和友人介绍中国,1928年再到日本东京大学深造3年。 1931年再次回国,在上海泉漳中学当教员,同时创办《现实周刊》,担任编辑,宣传进步思想,还积极参加“社联”、“左联”的活动,得到上海共产党组织的重视和支持。 1932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1934年,宣化因工作需要,南渡马来亚开办报馆,开展抗日救国宣传,先后担任《中华晨报》、《南华日报》总编辑。抗日战争爆发后,与粘文华、苏棠影、辜俊英等人发起组织“星马华侨抗日救国会”(后改名抗日后援会),参与领导星马50万工人大罢工,声援国内抗日战争。 1938年被英殖民当局逮捕,驱逐出境,翌年回到上海,参加党的地下工作。上海解放后,宣化在上海军管会工作,不久随军南下,先后担任福建实业厅副厅长,福建省华侨事务委员会主任。 1952年调华东区工作,任华东区党委会统战部处长、华东行政委员会华侨事务处处长。 1954年调中央工作,先后担任中央华侨投资辅导委员会副主任、全国华侨事务委员会副司长、全国政协一至五届委员、全国侨联一、二届常务委员,福建省侨联副主席。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