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王兴隆
释义
1 兰州城市学院党委书记

王兴隆 男,汉族,甘肃白银人,教授,现任兰州城市学院党委书记。在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教育、马克思主义哲学教学上有较深入的研究,在《光明日报》、《中国教育报》、《中国高等教育》、《兰州大学学报》、《甘肃社会科学》等省级以上刊物发表论文30多篇,主编大学生素质教育教材一部。主创摄制的甘肃省爱国主义教育电视片《陇上壮歌行》(29集),荣获全国卫星教育电视节目评比一等奖,曾获“甘肃省高等学校优秀思想政治工作者”荣誉称号。

2 龙岩革命烈士

王兴隆(1908-1933),福建省龙岩县(今龙岩市新罗区)西陂乡小洋村人。1930年初参加革命斗争,不久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同年由工农赤卫队编入中国工农红军,时任红十二军某部班长。参加了闽西革命根据地的反“会剿”斗争、土地革命斗争和中央苏区的反“围剿”作战。1933年在武平战斗中牺牲。

3 黑龙江省交通科学研究所总工程师

王兴隆,男,1963年3月生,黑龙江双城人, 中共党员, 工学硕士, 教授级高级工程师。1984年毕业于黑龙江省交通专科学校道路与桥梁专业,1987年完成大学英语专业的学习, 1991年由国家科委选派赴日本东京专攻桥梁工学。1995年完成哈尔滨建筑大学(现哈尔滨工业大学)道路与铁道工程专业硕士研究生学习。历任黑龙江省交通科学研究所道桥研究室副主任、中心试验室主任、副总工程师等职务。现任黑龙江省交通科学研究所总工程师,黑龙江省省级重点学科带头人,中国地理学会冰川冻土分会副主任、《东北公路》副主编、国家一级学报《冰川冻土》杂志编委、第七届国际道路、铁路与机场道面承载力会议(BCRA’2005,挪威)国际组委会委员等职务。黑龙江省人民政府特聘建设与环保专家。

1984年毕业后,一直主要从事道路与桥梁有关低温、雪、冰、工程冻土以及冻害防治方面研究工作,为研究解决寒冷地区公路建设特有难题苦心拼搏了19年。相继承担有关寒冷地区的桥涵基土冻胀与基础埋深、公路路基临界高度、基垫层结构及其冰冻稳定性、公路涎流冰形成机理及其防治、不均匀冻胀与路面抗冻厚度、中小交通量道路材料与结构、水泥混凝土路面灌(嵌)缝材料等试验研究项目23项,取得重大科技成果12项,其中, 国际先进水平5项、国内领先6项,国内先进1项,6项被列为交通部重点推广项目,在全国有关地区与部门应用,产生年经济社会效益逾千万元,为寒区公路建设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工作期间主持大型桥梁(承受黑龙江严重倒灌流冰)设计和重点公路工程施工各一项。在科研成果产业化方面进行了富有成效的实践。七次荣获国家、部省级科技进步奖。1995年破格晋升为高级工程师。曾先后十余次出色完成赴美国、日本、瑞典、芬兰等地学习、学术交流和技术考察任务。目前主持承担交通部西部交通建设科技项目(关于大兴安岭地区油砾石路面技术开发)1项、部行业联合攻关项目(关于寒区旧沥青路面再生)1项、部修订规范项目(关于路面抗冻厚度专题)1项。

还曾在国内外专业会议及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29篇,其论文摘要与索引被加拿大《土工学会简讯》、美国《应用力学周刊》等引用。他在道路与桥梁研究方面不断提出新的理论与研究成果得到国内外的承认。1994-1998年曾任第五届国际道路与机场道面承载力会议(1998挪威)国际组委会委员及其路面基层材料研究会议主席并主持会议,1998-2002年任第六届国际道路与机场道面承载力会议(2002葡萄牙)国际组委会委员(属连续担任),该项殊荣是我国在此方面首次获得,这表明我国在该方面研究工作获得了国际上的承认,同时也谱写了我国青年科技工作者努力拼搏世界科技前沿的新篇章。

曾荣获交通部授予交通青年科技英才(2001)、黑龙江省委组织部、省人事厅、省科协联合授予的黑龙江省青年科技奖(1996)、中国公路学会百名优秀工程师(1998)、交通部和人事部分别授予交通部跨世纪优秀专业技术人才培养专项经费资助基金和人事部优秀留学归国人员资助基金(1996)、中国地理学会冰川冻土分会授予雪冰冻土优秀应用研究奖和雪冰冻土优秀奖奖章(1999)、交通部庆祝国庆五十周年优秀科技论文奖(1999)、黑龙江团省委黑龙江省十大杰出青年创业明星(2000)、黑龙江省青年五四奖章(2002)以及团中央、交通部授予的全国交通系统青年岗位能手(1999)等奖励和荣誉称号。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7 23:01: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