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王卫光 |
释义 | 王卫光,男,1979年12月生,博士,副教授,硕士生导师。 2000年毕业于武汉大学(原武汉水利电力大学),获农田水利工程专业学士学位;2000年至2006年在武汉大学水利水电学院攻读硕士和博士学位,进行了微咸水灌溉条件下土壤水盐变化和作物生长、大型灌区水平衡及耗水机制等方面的研究,并分别于2003、2006获得水利水电工程专业硕士和博士学位。目前为河海大学水文水资源学院教师,水文水资源与水利工程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固定研究人员,主要研究方向为:气候变化对农田水循环及农业灌溉用水的影响、农田水循环变化及其农田生态环境效应、气候变化及人类活动影响下流域水文循环变化的统计及模拟。 主持国家自然科学青年基金项目(51009046,2011-201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课题(50839002-1,2009-2013)、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 (BK2010519,2011-2012)、武汉大学水资源与水电工程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2009B053,2010-2011)、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20080441019,2009-2010)和河海大学科技创新基金(2008427011,2009-2010)共6项课题,并获国家留学基金委青年骨干教师出国研修项目(200910445)资助。同时,作为主要技术骨干完成和参与了包括“973”计划项目专题、国家高技术发展计划“863”资助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面上项目在内的多项国家级科研项目。发表第1作者论文18篇,其中,SCI收录2篇,EI收录6篇,ISTP收录4篇。 获1项发明专利和2项实用新型专利授权。 教育背景: 博士后:2007–,水利工程,河海大学水文水资源与水利工程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博士:2003.9 – 2006.7,水利水电工程,武汉大学水利水电学院。 硕士:2000.9 – 2003.7,水利水电工程,武汉大学水利水电学院。 学士:1996.9 – 2000.7,农田水利工程,武汉水利电力大学水利系。 工作背景: 2006.9 – 2009. 4 河海大学水文水资源学院,讲师 2009.5 – 现在 河海大学水文水资源学院,副教授 2010.9 – 现在 澳大利亚CSIRO (联邦科学与工业研究组织)访问学者 |
随便看 |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