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王世忠
释义

百科名片

王世忠为多人名,分别有画家、中共法库县委书记、高级工程师、教授、大校。

画家王世忠

王世忠,中国神州书画院理事。曾用名:王适中、号:百灵山人。1963年12月31日生于北京市门头沟区。自幼喜欢绘画,曾受美院毕业的美术老师王有林指导学习素描。1981年入伍服役,师从河北著名画家:李清州、胡俭两位老师专攻山水画。2011年8月参加了北京市门头沟区纪念建党九十周年九十米长卷的制作,此长卷被北京市门头沟区博物馆收藏。2011年12月加入北京枫林文学艺术社。

县委书记王世忠

王世忠,l916年出生,福建省厦门人。幼年家贫,只念三年书就给地主当长工,饱尝了旧社会的辛酸。全国抗日战争爆发后.王世忠走上了革命道路。1938年7月到陕北公学学习。1941年3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战争期间,历任团政治部干事、股长等职。

1945年冬,王世忠由泰岳解放区来到东北,历任吉林省德农县秘书、长农县委宣传部长、县长,辽西省行政干校副校长,省政府民政厅科长等职。王世忠对工作认真负责,勤勤恳恳。在任长农县县长期间,积极动员群众,参军参战,胜利地完成了支援前线的任务。l946年至l947年问,王世忠虽身患肺结核病,但仍坚持在德农县、长农县根据地与敌人进行斗争,直到长农县最后解放。

1949年,王世忠任辽西省政府民政厅科长时,为了急于完成改编工作,过度疲劳,病情加剧。同年12月,组织决定让王世忠离职休养。在病尚未痊愈时,王世忠又向组织要求工作。

1950年2月,王世忠被派任中共法库县委书记。上任后,王世忠勤奋工作,半月后肺病再度加剧,被送到县医院治疗。同年3月下旬出院后,在领导全县春耕时,王世盅亲自主持区委书记联席会议,一连三日,晚睡早起,听取汇报,整理材料。3月28日深夜12点.王世忠突然吐血不止,经多方抢救无效以身殉职,时年34岁。

法库县各级干部和全县人民为王世忠举行了隆重的追悼大会,将其灵柩安葬于法库县烈士陵园。

高级工程师

王世忠 高级工程师。男,汉族,1952年10月出生。毕业于哈尔滨工业大学(研究生)。现任黑龙江省肇东市风机厂厂长、总工程师。国家风协会员、行风协理事,行署工经协会会员,市政协委员。主要业绩:在其领导下,风机新产肌阳开发研制年年有改进、年年有新著,特别是在高效、节能、低噪型风机的研制上,为企业开发了新产品,赢得了市场,创收了利税,现为该厂主导产品。该厂曾多次荣获国家风机行业先进企业;省、地、市先进企业、明星企业、设备管理先进单位、“重合同、守信誉”单位、精神文明单位等称号。个人多次荣获省、地市先进工作者、劳动模范、优秀共产党员、科技先进工作者、企业家、拔尖人才等荣誉称号。个人撰写的论文和科研成果多次获省、地、市的荣誉证书。主要论文有《低噪声锅炉专用风机性能论述》、《浅谈节能风机设计原理从风矾叶翼形采用型钢新工艺》等获省级论文奖;《综合运用现代化管理方法为企业提高经济效益》、《推行目标管理为企业提高经济效益》、《应用ABC分析法冲破资金紧缺的束缚》等获省、地级管理成果奖。

中南民族大学教授

王世忠,男,湖北潜江人,汉族,华中师范大学教育管理专业本科毕业、获教育学学士学位,华中师范大学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硕士研究生毕业、获教育学硕士学位,北京大学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博士研究生;现为中南民族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教授,硕士生导师。

主要学术兼职:

1.中国教育学会教育管理分会理事会理事。

2.湖北省中小学校长培训工作研究会常务理事、副理事长。

主讲课程:学校管理学;教育行政学;民族教育理论与政策专题。

主要研究方向:教育政策分析、教育经济与财政、民族教育理论与政策

主要科研项目:

1.主持全国“十五”教育科学研究教育部重点项目《教师专业化与中小学教师资源配置的经济分析》[项目批准号:DFA030119] 。

2.主持湖北省高等学校教学研究项目《地方高师院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实践研究——基于湖北省的个案研究》[项目编号:20060383]。

3. 主持湖北省教育事业“十一五”规划《湖北省各级各类教师队伍建设》重点课题。

主要科研论文:公开发表学术论文60多篇。近作《中小学教师“末位淘汰制”的制度分析》,《当代教育论坛》2007(3),被人大复印资料《中小学学校管理》2007(7)全文转载;《论经验在教育决策中的局限性》载《教育研究与实验》2007(3);《地方新建高校贷款风险及其规避》载《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7(11)。

主要著作与教材:

1.专著:《现代学校管理观引论》,青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2.教材:《学校管理概论》(第一作者),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3.专著:《校长专业发展与培训》,湖北人民出版社, 2007年版。

主要获奖情况:

1.2005年1月获国家教育部人事司成果二等奖。

2.2004年10月获湖北省第四届教育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二等奖。

大校

被誉为“石头大校”的中国武警黄金部队高级工程师王世忠经过艰难漫长的求证,在金龙山“点石成金”,卡林型金矿床给中国的黄金事业掀开了新的篇章。

这个矿区位于陕西省镇安县米粮镇东长沟村境内,位于秦岭褶皱系。秦岭有黄金,史书上不乏此类记载。秦岭遍地的矿洞向人们昭示着这儿曾经的辉煌。20世纪80年代,黄金部队领导者也将目光锁定在这里。

十四支队大队人马开赴秦岭。钻井一口接一口地打,虽然也见金,但不像想的那样多,看不到任何有大金矿的前兆。地质找矿就这样变幻莫测,深不见底。如果运气好,碰到好的矿区,可以使人一夜暴富,如果运气差,打不着矿脉,也可以使人成为穷光蛋。因为打的每一尺都是用钱堆出来的。国际上比较先进的国家,项目成功率在5%左右。经过多少代人的努力,我国地表面金矿地表矿体已经基本普查完毕,找矿难度越来越大。要在莽莽苍苍的群山峻岭中找出几十公分至几米宽的肉眼看不见的金矿脉,无异于大海捞金。

一天,王世忠在地质工程师孙书山那里看到一个美国卡林型金矿样品。他猛然想起这个矿样他见过。20世纪60年代在镇安矿区进行大会战,当时西北冶金地质勘探公司发现了秦岭镇安县东南的丁家山马家沟汞锑矿带。但是由于信息不通,美国发现卡林型金矿的事情他们并不知道。他们当时的主要任务是找汞锑矿,也忽略了对金矿样品的化验分析。卡林型金矿样品给王世忠以新的启示。他决定改变几十年一贯制的地质找矿方法,进行逆向思维。

王世忠选择了七里峡4号异常点,确定了3条路线,多点组合取样。几个月过去了,预查组传回捷报:该地区确有富矿,最高品位达27克/吨。

王世忠坐不住了,亲自带领以老工程师为核心的检查组赶赴矿区,与预查组共同布置地表施工方案,结果发现了20米厚的矿化体。王世忠很兴奋。他一直在思考:4个异常点同处一个矿带,具有同样的成矿条件。既然4号异常点如此诱人,那么1号、2号、3号呢?经过勘探,果然,两年后,1号、2号、3号异常点也发现了矿化体。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四个异常点所处的两座大山,不知在宇宙间沉睡了多少年,因为王世忠的执著、真诚感动了神灵,让它露出了“金”面目,昔日无名的荒岭也被命名为金龙山。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5 1:52: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