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王潜斋 |
释义 | 王士雄,字孟英,号潜斋,又号半痴山人,晚号梦隐,浙江海宁袁花(旧仓(今属袁花))人,后迁居杭州,生活于清代嘉靖至光绪年间,约公元1808~1890年。其曾祖父王学权以医名,曾著《重庆堂随笔》,以后其家世代为医。孟英十四岁时父病不起,致使家境贫困,因此立志继承先人遗业,学习医学。先后用时十年,博览群书,致使学业大进。再加之其一生中经历多次温热、霍乱、疫疬流行,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 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在临床上对温病的认识均十分深刻,颇有体会,成为享有盛名的温热学派著名医家之一。著有《温热经纬》、《王氏医案》、《霍乱论》、《随息居重订霍乱论》、《潜斋医话》等。 王氏对于六气的研究很深入。他认为,从六气本质而言,暑统风火属阳,寒统燥湿属阴。暑即是热,二气是同属,不能从阴阳将二者划分。但暑与火热又有不同,“惟暑独胜于夏令,火则四时皆有。”即暑有明显的季节性,而火热则四时皆有。火热可以由风寒燥湿郁遏而生,而暑则不具备这一特性。由于王氏的这一认识,确立了暑为阳邪,与火热同性的观点。此外,王氏反对“暑必挟湿”的观点。他认为,暑季由于天气多阴多雨,故容易挟湿,但并不是一定挟湿。所以,说暑易挟湿、暑多挟湿可以,但暑性火热,绝非湿热,不能认为暑是湿热合邪。他对前人妄立阴暑阳暑之名大加反对。认为从暑邪性质而言,纯阳无阴,寒之与暑,水火之别,不能混淆,故暑热邪气为病,均是阳热之邪为患,非为阴证。王氏从阴阳观点入手,对六气深入分析,对中医理论作出一定贡献。 王氏十分强调新感温病与伏气温病的区别,指出叶天士卫气营血辨证的传变方式,是指一般外感温病而言。而伏气温病,则不完全遵循此规律。他指出:“若伏气温病,由里出表,乃先从血分而后达气分,故起病之初,往往舌润而无苔垢,但察其脉软而或张,或微数,口未渴而心烦恶热,即宜投以清解营阴之药,迨邪从气分而化,苔始渐布,然后再清其气分可也。伏邪重者,初起即舌降咽干,甚有肢冷脉浮之假象,亟宜大清阴分伏邪,继必厚腻黄浊之苔渐生,此伏邪与新感先后不同处。”其基本观点,强调新感温病是先卫分,后气分,后营分,后血分,依次相传。而伏气温病,由于邪气内伏,故由里而表,先见营血之证,然后才可见到气分。这为临床上分辨新感与伏气温病,提供了个人经验。 王氏一生经历多次霍乱流行,于霍乱病颇有见解。他将霍乱分为两大证型,一为寒霍乱,一为时疫霍乱,虽均有吐泻之症,但病因不同,病机各异,治法有别。时疫霍乱的致病原因,主要是感受具有传染性的疫邪,而这种疫邪,多由于饮水恶浊所致。人饮用秽浊之水后,致使霍乱流行。时疫霍乱,多发生于亢旱暑热之年,人多湿热留于中焦,又感受疫邪秽浊之气,致使脾胃升降之机阻滞,清者不升,浊者不降,清浊相干,升降失常,故上为呕吐下成泻泄。这种病证,多为湿热蕴结,热盛生风,吐泻夺津,而见转筋瘈疭诸证。这种霍乱总属热证,故又称为热霍乱。由于火性燔灼,其性急速,热迫肠胃,致使肠胃传化失常,表现出呕吐泻泄诸证。 对于霍乱湿重者,多以胃苓汤(平胃散与五苓散合方)分利阴阳;热重者,可用桂苓甘露饮(茯苓、甘草、白术、泽泻、官桂、石膏、寒水石、滑石、猪苓)清其暑热,湿亦随之而消。若患者素为火盛体质,又感受湿邪而成病者,又应当以甘寒清之,方如白虎汤(生石膏、知母、粳米、甘草)、六一散(滑石、甘草)之类。如果暑热病人,元气被耗,而后又病者,又当清补并用,或用白虎加人参汤,或用参术补虚为主,兼以清邪。至于寒证霍乱,多由于脾胃素虚,又为湿浊饮食所伤,致使阴阳二气乱于肠胃之中,无火以化,成为飧泄下注。甚者肠胃升降失和,挥霍缭乱,成为是病。治疗总宜温化寒湿,病轻者可用霍香正气散或平胃散。湿盛者可用胃苓汤。七情郁结、饮食停滞者,可用厚朴汤、治中汤(理中汤加陈皮、青皮)。兼表证者,可用香薷饮(香薷、厚朴、豆豉)、大顺散(杏仁、甘草、干姜、肉桂)。阳虚脉弱,腹痛喜温者,可用来复丹(硫黄、硝石、太阴玄精石、五灵脂、青皮、陈皮),甚至见有阴盛格阳者,可用理中汤、四逆汤之类。 王士雄对其以前的温病学发展作了一次史无前例的大总结,虽然是集前人之说,但从其评注内容,可以看出王氏温病学说的观点,其兼取众家之说,并能提出自己的见解,对后世温病学说的研究与发展产生很大影响。 【简介】王士雄 ,清代医学家(1808-1868年)。字孟英,号梦隐(一作梦影),又号潜斋、半痴山人、随息居士、睡乡散人、华胥小隐。海宁袁花人。出身世代医家,祖国祥、父王升均为良医。十四岁起父亡后,开始学医,后寓居常山县行医,尤擅长温病,曾屡起沉疴,医名遂大振。后于咸丰中徙居上海。根据《内经》、《伤寒》等有关典籍,他深研有关温病的理论,又深研其前代及同时代有关温病各家学说,包括叶桂、薛雪。其著作甚丰,重要者有《温热经纬》、《霍乱论》等。其《温热经纬》是温病学派中重要著作,经纬意指以黄帝内经、伤寒论等为经,叶、薛诸家之说为纬,而以伏邪、新感为两大辨证纲领;其《霍乱论》则是以当时流行之霍乱症为背景,详辨时疫之霍乱及非时疫霍乱,提出时疫霍乱与环境中三毒邪有关。此外,又撰《随息居饮食谱》一卷、《归砚录》四卷、《重庆堂随笔》,还有《潜斋简效方》等多种。其中,《随息居饮食谱》系营养及食疗方面专书,在方面颇有影响;《重庆堂随笔》、《归砚录》等为平时临证之心得,其间或采西说以议论,亦多医案报告。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