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王伦超 |
释义 | 安徽美术家协会会员王伦超(1947~ )笔名鲁青。山东青岛人。安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书画研究会理事,中国书画家协会常务理事,国际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诗书画印研究会会员、中国书画爱好者联谊会会员。作品在《大众美术报》、《江苏画刊》、《艺术界》、《中华老年报》等国家、省、等报刊上数十次发表。有作品入选浙江全国职工书画展、纪念辛亥革命80周年书画展,获中国书画爱好者联谊会书画大奖赛二等奖、第三届“遵义杯”全国书画大奖赛三等奖。作品被选送纪念中日邦交正常化20周年精品赴日展。作品多次参加国内外展出,获铜奖、优胜奖、佳作奖、优秀奖10余次。作品发表于《世界当代书画名家作品集》等专业美术刊物。一些作品为日本、新加坡等国家和地区所收藏。传略辑入《世界当代书画名家大辞典》、《当代书画篆刻名人大全》、《中国当代美术家人名录》、《中国当代艺术界名人录》等。 人物简介王伦超,1922年6月出生在江苏邳县铁佛乡朱红埠村一个农家庭。他从小聪明伶俐,入学前即受到祖父的启蒙教育,能流利诵千字文、百家姓、三字经。8岁时他正式入私塾读书,11岁考入县立实验小学,学习成绩优秀。1938年初,日军侵入华北,家乡沦陷,战火纷飞,兵荒马乱,学校停课。在祖父的辅导下,他刻苦自学,续读完四书、五经。由于求学心切,1940年夏,他独自启程,想到后方寻求读书机会。家里人十分担心,派多人几路寻找,终于在火车站将他找回。1944年秋,他又邀约同学多人,冒着生命危险,到河南洛河读书。当时,家中生活十分困难,全靠同学高岱资助。1947年初,考入南京国立愈东方语言专科学校。 生平他勇于追求真理。在实验小学读书时,受全国抗日风暴的影响,表现出强烈的爱国精神。他利用星期日和假期,组织村里20多个儿童,进行简单的军事训练,教唱《九·一八》、《关东柳条青又青》等抗日革命歌曲,讲抗日故事,领呼“打倒日本帝国主义”等口号。1939年初,苏北成为抗日根据地,朱红埠来了共产党、八路军。他接受党的教育,在思想上向往革命,接近革命军队。山东支队司令部驻防朱红埠时,他和司令部警卫连的指导员夏虎成为好朋友。当夏虎与敌作战负伤住在他家时,他守护了10多天。夏因伤势严重,医治无效牺牲后,他痛哭流涕,并于每年清明节组织儿童为夏虎烈士垒坟扫墓。1940年,他在村上创办了抗日小学,宣传抗日救国,带领学生站岗放哨,还到四乡募捐,慰问伤病员。 1949年4月南京解放,王伦超于5月考入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野战军军事政治大学,跻身革命队伍。在南京集训期间,他严格6求自己,刻苦学习,靠拢组织,不久就加入中国新民主主义青年团。同年10月,邓小平政委代表党中央和二野前委,向全校师生发进军西西南的号召,他积极响应,参加厂南下的行列。在八千里路长途跋涉中,他工作积极,吃苦在先,经常帮助体弱的同志背背包。一到宿营地放下背包就马上向群众宣传党的政策,帮助群众挑水、做事。第二天出发前,又为房东打扫卫生。由于他事事处处起模范带头作用,深得同志们的爱戴。部队到达云南曲靖沾益时,经大家推荐组织批准,他担任了一连三排的代理副排长。 1950年3月,王伦超分到马龙县,参加了县委工作队,到该县六乡工作,具体负责大坡、马其屯等6个自然村的征粮工作。转至地方工作后,他仍保持着我军严以律己的传统作风,那身洗得黄里翻白的旧军装,总是那么整洁,腰带系得紧紧的,脚穿草鞋,还天天绑腿。在征粮剿匪的岁月里,他总是坚定沉着,斗志昂扬,好学向由,于他工作认真负责,密切联系群众,成为完成征粮任务的模范。 1950年7月16日上午,为配合部队进剿六乡一带的土匪,副长徐文给六乡党支部书记兼乡长李云打来电话,要求派人先摸一下敌人的活动情况。派谁去呢?王伦超主动请战。乡支书李云考虑到他不熟悉地形,白音不同,不同意他去,但在他的再三要求下,最后同意了,决定由他担任侦察组长,带领李自良、李德宪两人去执行任务。他们3人遂即更换便衣,化装成赶街的农民,携带短枪,当天就从乡上(余大屯)出发,到离乡1 5公里远的沙田一带侦察。那天正是沙田口的街期,他们从赶街群众中了解到土匪的活动况后,就离开沙田返回乡上。但当走到张安屯与小河村之间的叶田时,即与秦世魁匪部20多人遭遇。为居高IS临下打击敌人,他带全组同志迅速渡过小河抢占对面高山的有利地形。他们边反击爬坡,刚爬到滑石坡半山腰,王伦超就被匪徒的密集枪弹击中,当场牺牲。时年28岁。 王伦超不幸牺牲后,中共马龙县委、县人民政府为他举行了追悼会。县委书记孙明在会上号召全县人民学习王伦超烈士英勇顽,抢挑重担,不怕困难,不怕牺牲的革命精神,并将他的遗体和在五月初土匪暴乱中英勇牺牲的四烈士一起,安葬在马龙县城南门外的一个松柏苍翠的小山上,命名为“五烈士陵园”(六乡征粮剿匪同期牺牲的原马龙地下党、游击队于战3人,军大同志2人,全葬一起立碑为记)。每逢清明时节,他的战友、机关干部、学校师生等均前往敬献花圈,县委开党史会议也专门进行悼念,以示对烈士怀念和崇敬之情。 |
随便看 |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