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王立华 |
释义 | 1 律师王立华,常见人名,本词条详细介绍了多位名叫王立华的个人简历及成就,其中包括律师,区长,经济师,中石油副总经济师,以及冷血杀人犯等。 现任天元律师事务所主任、首席合伙人,北京大学法学硕士、资深律师。 曾任职北京大学法律系,1992年底作为创始合伙人之一创办了天元律师事务所并担任事务所主任至今。1999年被评为第二届北京市“十佳”律师;2000年被聘为北京市人民政府专家顾问团成员。2005年3月起,任北京市律师协会第七届理事会副会长。2005年和2006年,任中国证监会第七届和第八届股票发行审核委员会专职委员。 2 中共杭州市西湖区委书记王立华,女,汉族,1960年6月生,陕西渭南人,1985年10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81年9月参加工作,中央党校研究生学历。曾任杭州市西湖区西溪街道办事处副主任、党委委员、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监察组长、北山街道办事处党工委副书记、纪工委书记、区委组织部副部长、区委常委、组织部部长、代区长等职。现任中共杭州市西湖区委副书记、区长,2011.12任中共杭州市西湖区委书记。 3 辽宁省建昌县农业银行清贷业务部副主任1964年6月生,辽宁省建昌县人。经济师,中共党员。毕业于锦州师范学院物理系,获理学学士学位。 1989年大学毕业,曾任高中物理教师,农业银行信贷员、农行机关科员等职。 现任辽宁省建昌县农业银行清贷业务部副主任。在十几年的工作中结合实际撰写发表多篇学术论文,其中论文《自感现象教学探讨》等三篇论文在陕西师大主办的全国物理教学改革经验交流会上交流,并获一等奖 1992年与人合撰《中学物理导读》一书受到各地中学师生的重视 1996年撰写的《浅谈商业银行企业化经营之路》、《企业破产给银行带来的思考》均发表在辽宁省葫芦岛市金融学会主办的《葫芦岛金融》杂志上。 4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副总经济师教授级高级经济师,先后毕业于北京化工学院有机化工专业和石油大学(北京)企业管理专业,在中国石油化工行业拥有近30年的工作经验。 1996年1月任中国联合石油有限责任公司副总经理,1998年10月任中国联合石油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1999年8月任中国联合石油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党委书记,2002年2月任中国石油国际事业有限公司总经理兼中国联合石油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党委书记,2007年11月任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副总经济师兼中国石油国际事业有限公司总经理、中国联合石油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党委书记。 5 北京冷血绑匪杀人犯绑匪王立华9岁开始当“老大”,12岁逼妈妈离婚,17岁因抢劫被判刑9年,出狱后担心“干大事”受拖累曾预谋杀害亲娘,纠集大批不法之徒绑架他人,获得赎金后残忍撕票,订购大批武器预谋抢劫国库,扬言要把北京闹翻天。王立华绑架团伙在绑架影星吴若甫后最终落入法网。2004年10月14日,王立华绑架团伙的10名成员分别被北京市第二中级法院判处死刑到有期徒刑。一审判决后,王立华及其同伙不服一审判决,上诉到北京市高级人民法院。2005年7月15日,北京市高级人民法院开庭审理这起轰动全国的绑架影星吴若甫上诉案,维持王立华等三人死刑判决。2005年9月14日,遵照北京市高级人民法院院长签发的执行死刑命令,北京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将三主犯押赴刑场,执行死刑。 王立华从一个孩子成为劣迹斑斑的罪犯,是什么让王立华如此残忍?如此冷血?偷钱笼络人心9岁开始当“老大”王立华小时候很调皮,也很霸道,父母觉得他毕竟是个孩子,没有刻意地约束他。到了上学的时候,并不特别出色的王立华无法让同学顺从他,也很少有人跟他一起玩,这使王立华很苦恼,他整天苦思冥想一个问题:用什么办法让别的同学心甘情愿地追随自己呢? 王立华手头不缺零花钱,他经常去买糖葫芦吃。有一天下课的时候,王立华非常大方地给一个同学买了一支,这个同学非常高兴,就像“跟班儿”一样整天围着王立华转。几毛钱就能换来“权威”,王立华见这一招很管用,就用同样的方法网络了很多同学。被前呼后拥的感觉真的很好,这大大满足了王立华小小的虚荣心。 但是,要满足这种虚荣心,需要金钱的支持。他没有来钱的渠道,平时攒下的零花钱和压岁钱花光之后,王立华开始寻找借口从父母那里骗钱,等骗来的钱很快花光之后,他把目光锁定在了父母的钱包上,父母不给他就悄悄地偷。 不到一年,家里几乎不敢放钱了,父母把家里的钱都放在单位。王立华偷钱的欲望越来越大,胆子也越来越大。从家里偷不出钱来的时候,他的目光盯上了老师的钱包。老师们发现后,找到他的父母,他免不了爸爸的一顿拳脚。 但什么也阻止不了王立华偷窃,因为有一帮子手下称他“老大”,他需要金钱的支持,也喜欢当“老大”的感觉。 逼迫父母离婚从小偷变成抢劫犯 因为王立华偷钱常常被爸爸打,这使得王立华恨上了爸爸。12岁那年,因为王立华再次偷钱,爸爸再次举起了棍棒。这一次,王立华离家出走了。妈妈找遍了他可能去的地方,直到第三天下午,终于在崇文区一条铁道旁的涵洞里,找到了像小叫花子一样的王立华。妈妈搂着王立华的头哭着说:“好孩子,咱们回家吧,你爸爸说他再也不打你了。” 但王立华哭喊着,死活不回家。他冷冷地对妈妈说:“他把我往死里打,这辈子我再也不回他那个家了,除非你跟他离婚,我再也不敢见他了。”妈妈知道儿子的脾气九牛拉不回。她只好把兜里所有的钱给儿子留下,哭哭啼啼地回家了。过了一个多星期,妈妈哭着来了,一见王立华就把他的头搂在怀里哭着说:“走吧,妈妈已经离婚了,咱们要到一个新家去了。” 妈妈离婚后带着王立华和姐姐搬到崇文区的家。一开始,王立华觉得父母离婚让他终于摆脱了爸爸的约束,可以信马由缰地为所欲为了。但是一年后,王立华发觉家里已经没有钱让他偷了。有一次他像往常一样翻开妈妈的钱包之后,发现里边除了只有不到两块钱的毛票和几张粮票时,已经有点懂事的王立华一惊,他知道,靠妈妈在城建公司上班挣来的微薄工资,养活3口人已经捉襟见肘,还要供养王立华和姐姐上学,再加上王立华不时地从妈妈钱包里偷钱出去摆阔,这个家已经山穷水尽了。 家里没钱可偷了,王立华开始偷邻居家或周围的小商店,这使得王立华成了派出所的常客,最多的一天,因为打架、偷东西他曾经五进派出所。但由于他年龄太小,民警大多是对他进行一番说服教育后,就把他放了。在这种偷抢打闹的日子里,王立华度过了自己的童年。 小学毕业后,妈妈见没有学校肯要一个成为惯偷的坏孩子,就把他送到了工读学校。而王立华也非常愿意去工读学校,因为他觉得工读学校里有很多像他一样的孩子,在那里他更容易找到当“大哥”的感觉。 工读学校没有消解王立华的“贼性”,王立华反而学习了更多他闻所未闻的犯罪手段,他也变得更加冷血。1995年7月13日,17岁的王立华伙同他人手持菜刀和假手榴弹,闯入居住在丰台区的一个 浙江商人住处,抢劫了手机等价值2万多元的物品 后,被警方逮捕。1995年11月28日,丰台法院以抢劫罪判处王立华有期徒刑9年。 有舍才能有得预谋杀母闯“江湖” 王立华被送到监狱里进行劳动改造。但是,王立华并没有从中吸取教训,反而认为是社会待他不公。王立华认为自己之所以被抓住,是因为没有干成“大事”,如果自己有足够多的金钱,就会摆平一切。在监狱里,王立华就暗暗发誓出狱后要轰轰烈烈地干点“大事”,不枉来世上走一遭。王立华天真地想要绑架银行行长抢劫国库。 在与狱友聊天中,王立华得知银行的金库是由行长和保卫科长共同掌管金库钥匙,他在狱中读书看报看电视的过程中,还暗暗记住了一些银行的位置和银行行长的名字。 2002年9月,王立华因为改造积极被提前释放。出狱后他开始着手实施他在狱中就策划好的抢劫国库的计划。而他计划的第一步竟然是准备杀掉自己的妈妈,以免后顾之忧。因为非常爱妈妈所以要杀掉妈妈,然后一身轻松去闯江湖,这就是王立华的逻辑。但在实施中王立华终于手软了。他知道妈妈这一辈子为他操碎了心,每次面对妈妈已经花白的头发和日渐苍老的面容,吃着妈妈亲手给他做的饭时,冷血的王立华出鞘的尖刀一次次拔出来,又一次次收回去。 无奈之下,2003年年初王立华离开了家,跟几个要好的朋友去了河北涞水野三坡,在那里,他从一位老猎人手里花300块钱买了一杆猎枪。 寻枪欲干“大事”扬言要把北京闹翻天 搞枪是王立华计划中的第二步。王立华搞枪的目的是先抢国库,然后拉起一帮“兄弟”把北京闹翻天,干出一番“轰轰烈烈的大事业”。所以王立华从出狱后就开始了他的寻枪生涯,而且从来不避讳告诉身边的朋友“要搞枪”。 王立华先是在河北和东北搞到一些猎枪。2003年3月,王立华决定到电影《寻枪》的拍摄地贵州去寻枪。他单枪匹马来到贵州松桃县,买了3把仿“六四”手枪,还有3发子弹,花掉了9100元。 2003年9月,王立华到云南分别找到了4个人订购枪支弹药,共预定了180支枪,仅订金就交了30多万元。这一次,王立华买到一批手枪、冲锋枪和手榴弹,为了把这批枪支弹药安全地运回北京,王立华让他的手下雇了两辆车,带了十几个兄弟到云南接货。 在王立华购枪的过程中,他买到的大多是普通猎枪,王立华想,如果能够搞到一批制式枪支就好了。他知道买枪必须有大量的钱,那么,有什么办法让自己很快拥有一笔上百万的巨款呢?他一下子想到了一个叫王大亮的人。 得到赎金撕票多行不义必自毙 王立华是在一次吃饭时认识的王大亮,他得知王大亮父亲是一个亿万富翁后就记住了他。王立华之所以把绑架的目标锁定王大亮,原因很简单:一是因为王大亮家里有钱,二是因为看着王大亮别扭。 王立华叫来了在服刑时认识的王庆晓和董立民以及其他几个朋友,在平谷的一个理发店里绑架了王大亮,并且打电话向其父亲索要500万元。王立华拿到300万元赎金后,立即通知手下杀掉王大亮。 王立华拿到300万元赎金后,除了到云南购枪花了60多万元外,其他的钱王立华都用在赌球、吸毒和吃喝玩乐搞女人上了。 大手大脚地挥霍和购买枪支,300万元很快便花销一空。没钱了,王立华继续带人出来绑架。他们先是准备绑架王大亮的弟弟王小亮,但没有成功。王立华非常恼火,2004年2月2日,在朝阳某歌厅门前,王立华团伙选定了一辆奔驰跑车,绑架了驾驶员杜某,当得知杜某是借别人的车自己无钱支付赎金后,气急败坏的王立华一伙又于2月3日来到三里屯某酒吧门前,将目标锁定了一辆宝马吉普车。 这辆宝马车就是演员吴若甫的。2004年2月3日凌晨1时许,王立华带人绑架了影星吴若甫。只是王立华没有想到,第二天,从天而降的北京特警就把他和同伙抓获了。抓获后警方在王立华的内裤夹层里找到一把手铐钥匙,王立华说这是自己随时准备逃跑用的,早知道警察用了高科技的金属探测器,就做把木头钥匙了。 2004年10月,王立华等人被判处死刑后,他当时没有表示要上诉。但在上诉期将满的第15天,王立华和他的同伙一起向北京市高级人民法院提起上诉。 6 山东鲁蔬种业有限责任公司副总经理王立华,男,1964年4月生,山东省阳谷县人,中共党员,研究员。1984年7月毕业于山东农业大学蔬菜专业,获得学士学位。现为山东省农业科学院蔬菜研究所控股公司山东鲁蔬种业有限责任公司副总经理。主要社会兼职有:山东园艺学会会员、济南市历城区种子协会副理事长。 7 临沂十二中教师王立华,1979年7月生,1998年8月参加工作,1998年至2010年10月供职于山东省临沂八中,2010年10月底调入临沂十二中教师。 热心于班主任工作理论、学生个性化学习模型推荐等研究,在《班主任》《人民教育》等报刊发表教育文章近150万字,其中6篇文章被“中国人大”复印报刊资料全文转载。出版《回归生命——一位班主任的生命教育实践》《自主管理:创新教育的制度建构》等著作5本,两次获山东省优质课评比一等奖,5项省教育科学规划办立项课题通过鉴定,其中“自主化班级管理的实验与研究”曾吸引省内数百所学校前去考察。《中国教育报》2006年推动读书人物,山东省优秀教师师德报告团成员,山东省2006年教育创新人物。应邀到全国近30个省市区做各类教师培训讲课近500场。 8 临沂市中医院主任医师王立华,女,临沂市中医院主任医师,1977年毕业于潍坊医学院医疗系。 ◎ 社会兼职兼任临沂市呼吸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华中西医杂志》专家编辑委员会常务编委。 ◎ 从事专业一直从事中西医结合内科专业,具有扎实的理论知识和丰富的临床经验。在院内率先开展了纤支镜检查及纤支镜介入、胸膜活检等多项新技术。近年来研制成功了“宣肺止咳合剂”和“固本咳喘丸”等纯中药制剂。以标本兼治为原则治疗咳嗽变异性哮喘、激素依赖性哮喘、慢支、肺心病、肺纤维化等呼吸系统疾病,疗效显著,明显降低发病率。 ◎ 专业特长擅长呼吸系统疾病的治疗,如呼衰、肺心病顽固性心衰、心律失常、严重酸碱失衡、肺梗塞、张力性气胸、血气胸、重症哮喘等。 ◎ 学术研究主持市级科技进步二、三等奖 4项,主编著作4部,发表论文30余 9 临沂光耀实验学校副校长3月5日,《山东教育报》公布“2011山东教育年度新闻人物”评选结果,罗庄区临沂光耀实验学校副校长王立华荣膺这一称号。 王立华热心于基础教育研究,在班主任工作、教师专业成长、写作教学三个领域尤为突出。他发表的理论文字具有原创特点,提出的“回归原点做教育”“教师日常成长追求‘关键一跃’”“给学生推荐个性化学习模型”“确定学力测量工具”等主张引起了学术界的广泛关注。他出版著作5部,发表的文章中,有8篇被国内学术权威机构中国人大《复印报刊资料》全文转载。他的研究、实践曾被《中国教育报》《人民教育》中国教育电视台《中小学管理》等报刊、媒介多次报道,曾作为《班主任之友》《班主任》《教育文摘周报》等报刊的封面人物予以宣传。他还曾被评为山东省2006年年度教育创新人物、《中国教育报·读书周刊》全国十大推动读书人物。作为教育部2007年中小学班主任远程培训辅导教师、2009年骨干班主任国家级培训主讲教师、2011年骨干班主任国家级培训特聘导师、山东省中小学优秀教师师德报告团成员,他先后应邀到全国各地做专题讲演近600场。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