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王来 |
释义 | 中国人名。取为此名的名人有宋代历史人物、山东科技大学教授、革命烈士等。图为山东科技大学王来教授。 1.历史人物(宋,字致君)字致君,其先本宛丘(今河南淮阳)人,建炎(一一二七至一一三o)时与父俣奔余姚(今浙江余姚)。后初登仕郎,铨试第一。累官监察御史,擢右正言,论事忤执政。终国子司业。自幼至老,无一日去书。文章法先秦,诗法三百篇,字法钟、王。 《绍兴志》 2.山东科技大学教授人物简介男,1963年生,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土木建筑学院院长,山东省教学名师。中国钢结构协会理事,中国钢结构协会结构稳定与疲劳分会理事,中国钢结构协会组合结构分会理事,国际钢-混凝土组合结构协会(ASCCS)会员,全国《钢结构》教学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煤炭学会建筑工程委员会委员,山东省钢结构协会技术委员会委员。 1985年毕业于中国矿业大学工民建专业获学士学位,1995年毕业于天津大学结构工程专业获硕士学位,2005年毕业于天津大学结构工程专业获博士学位。 20多年来,主要为本科生和研究生讲授《结构力学》、《结构稳定》、《钢网架结构》、《钢结构》、《高等结构力学》等多门课程,还指导学生毕业实习、毕业设计,教学效果优秀。 近年来主持的教学改革项目和科研项目有(1)土木工程专业力学课程创新教学体系的研究与实践(B05019),山东省教育厅,负责人,2005—2008; (2)基于创新平台建设,构建研究生创新团队(SDYC007), 山东省教育厅,负责人,2007——2009; (3)山东省基础学科建设课程“结构力学”,山东省教育厅,负责人,2007—2009; (4)山东省精品课程“结构力学”,山东省教育厅,负责人,2007—2012; (5)国家级特色专业“土木工程”,国家教育部,负责人,2008—2013。 (6)方钢管混凝土组合框架节点抗震性能的理论与试验研究, 山东省教育厅, 2003.2—2006.12, 负责人; (7)地震荷载下高层钢结构动力性能研究, 企业委托, 2005.1—2007.6, 负责人; (8) 半刚性连接钢结构框架抗震性能研究,企业委托,2007.6—2009.8,负责人; (9) 大跨双曲抛物线性单双层网壳稳定性能研究,企业委托,2008.6—2010.6,负责人; (10) 钢结构优化设计研究,企业委托,2003.5—2005.10,负责人。 近年来发表的学术论文和著作(教材)多年来,公开发表研究论文40多篇,EI收录8篇。 ⑴ 低周反复荷载下方钢管混凝土框架抗震性能的试验研究,地震工程与工程震动,2003.6; ⑵ 方钢管混凝土框架恢复力模型的研究,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2005.8,EI收录; ⑶ 方钢管混凝土框架内隔板节点抗震性能的试验研究,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2005.1; ⑷ WANG Lai,WANG Tie-Cheng. STUDY ON SEISMIC BEHAVIOR OF ONCRETE-FILLED RECTANGULAR STEEL TUBULAR COLUMNS UNDER CYCLIC LOADING.. The 8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Steel-Concrete Composite and Hybrid Structures, 12-14 August, 2006,Harbin, China. ISTP收录; ⑸ ANALYSIS ON FLEXURAL CAPACITY OFSTEEL-CONCRETE COMPOSITE FLOOR SLABS,NEW PROGRESS ON CIVIL ENGINERRING AND ARCHITECTURE ,Science Press USA lnc., 2004.8; ⑹ EXPERIMENTAL STUDY ON THE LOAD-CARRYING CAPACITY OF JOINT IN SPACE GRIDS STRUCTURE OF STAINLESS STEEL,俄罗斯库兹巴斯国立技术大学学报,2004.10; ⑺ 方钢管混凝土框架滞回性能试验与理论研究,天津大学学报,2005.1,EI收录; ⑻ 新型方钢管混凝土外隔板节点抗震性能研究,建筑结构学报(增),2006.10,EI收录。 ⑼ 一种新型方钢管混凝土柱—H钢梁节点抗震性能的研究,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2007年9月,EI收录; ⑽ 土木工程专业结构力学教学改革与实践,山东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2007.3; ⑾ 土木工程专业力学系列课程创新教学体系的研究与实践,山东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2008.6; ⑿ 结构力学精品课程建设立足地方,山东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2008.6; ⒀ 创新力学课程教学体系,培养土建专业创新人才,中国教育报,2008.12.24; ⒁ NEW PROGRESS ON CIVIL ENGINERRING AND ARCHITECTURE,科学出版社,2004.9; ⒂ ADVANCES IN GEOTECHNICAL AND STRUCTURAL ENGINEERING,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2008.9; ⒃ 王来主编,结构力学习题课教程,中国建材工业出版社,2004年10月; ⒄ 王来副主编,钢结构设计规范GB50017应用指导,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2004年3月; ⒅ 王来等主译,有限元方法编程,电子工业出版社,2003年9月; ⒆ 王来等主编,钢结构工程施工验收质量问题与防治措施,中国建材工业出版社,2006年8月; ⒇ 刘声扬、王来等主编,钢结构,武汉理工大学出版社,2006.6; (21)王来等主编,结构力学(上、下),机械工业出版社,2010年8月。 获得的表彰/奖励⑴ 2009年2月,山东省科技进步三等奖(1位)。 ⑵ 土建类专业力学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山东省优秀教学成果获二等奖(1位),2009.5; ⑶ 地方院校土木工程专业本科培养方案研究,山东省教学成果二等奖(3位),2001.8; ⑷ 推进土建专业实践性教学改革,加强学生创新能力培养,山东省教学成果三等奖(1位),2001.8; ⑸ 山东省教学名师,2006.9; ⑹ 土建专业力学系列课程教学团队——山东省优秀教学团队(负责人),2008.10; ⑺《结构力学习题课教程》,山东省优秀教材二等奖(主编), 2009.2; ⑻ 国家级特色专业“土木工程”建设点(负责人),2008.10; ⑼ 土建类专业力学系列课程创新教学体系的研究与实践,山东科技大学教学成果特等奖,2008.10。 3.英模一九六五年十月二十日,×部四中队战士,中共预备党员。王来同志,在特种燃料着火的紧急时刻,为扑救同班战友,临危不惧,英勇牺牲,表现了革命硬骨头精神。王来同志生前所在部队党委给他追记了二等功,并追认为中共正式党员。 王来同志一九六○年入伍后,曾被评为五好战士,技术能手,四次受嘉奖,被树立为中队学习毛主席著作标兵。 一九六五年十月二十日下午六点钟,不幸的事件突然发生了。特种燃料烧起了熊熊的烈火,烈火吞噬着同班战友周孟山同志,十米以外的王来和武润喜同志,看见战友面临着生命的危险,同时跑去搭救。当时作为一个老战士的王来完全会意识到,在特种燃料烧起来的时候去抢救战友会带来什么样的严重后果。可是由于他救护阶级兄弟心切,不顾个人安危,上前灭火。霎时他与武润喜浑身着了火,都成了火人。火势猛烈,武润喜同志迈出第一步鞋底就烧掉了。王来跑了几步猛然发现侧前方有装备车辆。他非常清楚,装备车辆附近是不准有烟火的。这时聂钧章同志拿着铁锹跑来,想扑灭王来身上的火。但全身已经成了火人的王来,为了保全战友的生命和国家财产的安全,却调转方向飞快跑去。在烈火吞噬生命的严峻时刻,王来同志想的不是自己的安危,而是国家的财产和战友的安全。火烧越来越大,王来身上的衣着燃成灰烬落在地上。 4.大连理工大学教授个人简介王来教授,博士生导师,1970年毕业于大连工学院(现大连理工大学)机械系金属材料及热处理专业。毕业留校任教至今。长期以来一直从事金属材料教学与研究工作。 研究课题主要研究领域及指导研究生方向:(1)电子封装环境友好材料及无铅化技术;(2)新材料的设计与制备;(3)环境下材料的腐蚀行为;(4)耐热耐蚀材料组织性能及寿命预测;(5)高温压力容器管线新型焊接材料研制。 著作论文在国内外重要学术期刊发表学术论文100余篇。合编专著,教材4本。 科研成果主要研究成果:承担了国家,省,市,大型企业多项科技攻关项目。作为主要研究者研究成果获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一项,国家教委科技进步一等、二等、三等奖各一项,国家教育部科技进步二等奖一项。中国机械工程联合会科技进步一等奖一项,辽宁省科学技术二等奖二项。所主持的国家“九五”攻关项目“低铬奥氏体焊接材料开发与应用”通过教育部组织鉴定,研究成果处国际领先水平,获两项国家发明专利。目前研究成果已技术转让和实现产业化生产。近年来,所研制开发的电子封装无铅钎料已实施产业化和推广应用。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