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王克和 |
释义 | 1 无产阶级革命烈士王克和(1906-1947)又名王景文,无产阶级革命烈士。宁夏永宁县望洪乡西河村人。1944年夏加入中国共产党。1947年9月3日被马鸿逵密令军法处执行枪决,年仅41岁。 ◎ 一、人物生平1933年,马鸿逵任国民党宁夏省政府主席后,人民苦不堪言。王克和无法忍受这种生活,愤然离乡,奔盐池、跑定边、去三段地(内蒙古自治区伊克昭盟鄂托克旗管辖),走乡串户做生意。 1936年5月,红军西征,解放了陕甘宁三省交界广大地区。王克和经商到盐池、定边,听到红军向广大人民群众宣传抗日救国的主张,看到群众打土豪,闹革命,参军参战的热烈场面,萌发了参加革命的思想。 1937年卢沟桥事变后,宁夏形势危急。10月,中共绥蒙工委和宁夏工委在定边成立,中共绥蒙工委派田万生到三段地开辟国民党统治区的抗日统战工作。田万生通过接触,发现王克和思想进步。在田万生的培养教育下,王克和阶级觉悟提高很快,逐步懂得了许多革命道理。之后,王克和以经商为掩护,多次往返于鄂托克旗、永宁、宁朔、灵武等地,搜集、传递国民党统治区军政情报。 1938年,鄂托克旗工委将王克和吸收为地下交通员,并派他深入大庙、阿拉庙搜集保安司令章文轩的情报。为了探明敌方的可靠情况,王克和经常冒险奔波在宁夏至鄂旗西部一带。因他是宁夏人,所以,不论是进入三段地的党的地下工作者,还是马鸿逵部下的逃兵,均在王克和家留宿。日子久了,他家就成为地下党的交通站。 1944年夏,王克和光荣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常年出没于宁夏和鄂托克旗广阔的草原上,排除了一次又一次风险,为党投递了一份又一份情报。经费紧缺,王克和为了筹备活动资金,开办了一个糖坊,以熬米糖增加收入。他将这点资金作为与章文轩周围官员拉关系的资本。通过这些关系,他不但掌握了章文轩和马鸿逵的许多情况,而且还在蒙地买上皮毛运到三边出售,活跃了地区经济,支援了抗战。抗战胜利后,王克和多次深入阿拉庙了解鄂旗统治集团内部互相倾轧的情况,为三边地委正确解决阿拉庙事件提供了材料。 1947年,西北局准许三边军分区以武力教训奇恩诚。王克和接受了三段地工委布置的侦察任务,于农历正月中旬深入大庙、乌堤以给其母拜年为名,了解奇部的兵力部署,并装成醉汉连夜返回三段地。三边军分区根据所获情报,立即调兵消灭了鄂旗边防司令奇恩诚部,为解放鄂托克旗扫除了一大障碍。同年3月,三段地工委撤退。王克和为了避开敌人搜捕,改为王金文。但奇恩诚的母亲斯庆高勒听见王克和的下落,亲自跑到银川向马鸿逵告状??告王克和是共产党的密探,打乌堤的带路人。马鸿逵立即命令永宁县警察局扣捕了王克和。经过四个多月的残酷逼供和监禁,王克和只承认途中被捉带过路,使敌人未得到任何口供。于是敌人将王克和押进宁夏保安司令部军法处。在此王克和遇见王延(他的入党介绍人),两人患难重逢,悲喜交集。他向王延表示:“革命不怕死,怕死不革命,死就死我一个,绝不能连累战友!” 同年9月3日,马鸿逵密令军法处将王克和执行枪决。王克和为革命献出了年仅41岁的生命。 ◎ 二、英勇就义1947年3月,由于原工作据点遭到破坏,王克和回到永宁故乡,更名王景文,继续在永宁、灵武一带从事地下活动。是年5月,杨生扎布带领清乡团回到乌堤镇,正在灵武活动的王克和被杨派出的便衣发现,立即报告马鸿逵,马上下令永宁县警察局进行逮捕。被捕后,王克和始终没有向敌人提供一个字的口供,永宁县警察局只好把王克和押送到银川,交宁夏保安司令部军法处审讯。 在军法处,王克和见到了同时被捕的地委负责人王延,向他汇报了自己被捕后的情况说:“我只向他们承认自己是抓去逼迫带路的,没有提到党,请党组织放心!干革命嘛,哪有怕死的,死就死我一个,我绝不会拖累党。”在狱中,王克和受尽了种种酷刑,但他始终没有向敌人吐露任何真情。军法处得不到任何口供,又找不到证据,对王克和无可奈何。 1947年9月2日,军法处把王克和押回永宁县警察局,当晚,王克和与周光耀被关押在同一间牢房。夜深人静时,王克和对周光耀说:“即使把你送到军法处,打死你,也不要说出组织。”次日,天刚亮,王克和的妻子带着孩子,提着酒菜来与王克和见最后一面,隔着铁窗,王克和对涕泪交流的妻子说:“挺着些吧!好好照顾孩子,不久就会解放,那时大家都有好日子过!……” 侩子手架起王克和送到刑场。王克和大声喝道:“放开,我自己有两条腿,自己会走的!”他昂首挺胸,以沉稳的脚步走向永宁县杨和堡北桥子刑场。侩子手连放三枪,王克和才倒下,时年仅41岁。 (宁夏区党委党史研究室供稿) 2 全国劳动模范◎ 一、个人履历王克和(1922~1984)全国劳动模范,淄川区黑旺镇野鸡岭村人。建国后,在博山电机厂干钳工,有毅力,肯钻研,大搞技术革新。1954年1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至1959年先后改进、革新、制造成功20余种设备与工具,为国家创造30余万元财富,成为全市知名的工人革新能手。1959年参加国庆10周年观礼,并出席全国群英会,被命名为“全国劳动模范”,受到毛泽东主席的接见。1958年至1962年连续5年出席市群英会。1960年当选为省政协委员。1961年当选为市人大代表。1978年出席全国机械工业学大庆会议、山东科学大会。1982年,协助淄川陶瓷厂研制成功的全自动大缸成型机,获国家三等发明奖。1984年去世,终年62岁。 ◎ 二、人物生平王克和自幼家境贫苦, 其母早逝。他读乡塾4年,12岁便学徒做工,1946年后在博山县黑山煤矿颜山铁工厂当钳工。他勤奋好学,求知欲强,技术熟练过硬,深得师徒赞赏。 新中国成立后,他到博山电机厂干钳工,大搞技术革新。1948—1959年先后改进、 革新并创造成功20余种工具设备, 为国家创造了30余万元财富,被工人誉为“土专家”、“万宝囊”,成为全市知名的工人革新能手。 1953年, 研制成功电机转子油压机,提高工效4—5倍。1955年仿制成功6台绕线机, 解决了电机绕线圈的关键问题。1958年协助他人研制成功1101B型汽车发电机电枢半自动嵌线机,解决了机械传动方面的技术关键,提高工效20倍,使该机成为专用设备。1959年研制出1101B型汽车发电机电枢全自动嵌线机,参加了全国机械工业技术革命产品展览会。 1954年12月,王克和加入中国共产党。1959年破格晋升为工程师,参加国庆10周年观礼,并出席全国群英会,当选为主席团成员,被授予全国劳动模范称号,先后受到毛泽东、刘少奇、贺龙、邓颖超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的接见。1958—1962年连续5年出席淄博市群英会。 1961年当选为市人大代表。1962年被选送到山东工学院深造,同年当选为省政协委员。 1963年, 王克和指导并帮助博山陶瓷厂设计出101-6头刀板成型机。翌年,又帮助该厂设计出磁力自动脱模器,解决了研制链条干燥机关键部位的难题。“文化大革命”中,受到冲击,仍对工作兢兢业业,积极认真。1978年先后出席全国机械工业学大庆会议、山东科学大会。1982年,协助淄川陶瓷厂研制成功全自动大缸成型机,获国家发明三等奖。1984年8月17日,因病逝世。 ◎ 三、成就及荣誉1959年破格晋升为工程师,参加国庆10周年观礼,并出席全国群英会,当选为主席团成员,被授予全国劳动模范称号,先后受到毛泽东、刘少奇、贺龙、邓颖超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的接见。 1958—1962年连续5年出席淄博市群英会。 1961年当选为市人大代表。1962年被选送到山东工学院深造,同年当选为省政协委员。 1982年,协助淄川陶瓷厂研制成功全自动大缸成型机,获国家发明三等奖。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