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王菊英 |
释义 | 嘉兴市社会福利院儿童部主任王菊英,嘉兴市社会福利院儿童部主任。在长达25年的时间长河中,王菊英始终在福利院儿童部的一线岗位上吃苦耐劳、任劳任怨,把每一名孤残儿童当作自己的亲生子女一样精心呵护,全心全意为孤残儿童服务,不仅在孤残儿童心中树起了慈母般的形象,也得到了院领导及同事们的一致好评。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她管理的儿童部先后被嘉兴市人民政府授予“2003-2007先进集体”荣誉称号,被嘉兴市巾帼建功和双学双比活动领导小组评为“市级巾帼文明岗”,被中共嘉兴市纪委、市监察局、市作风办、市纠风办授予“嘉兴市服务民生满意站所(办事窗口)”单位。而她自己也连续多年被嘉兴市民政局评为局属事业单位先进个人、优秀共产党员。2010年7月,她被嘉兴市委授予“‘红船先锋’优秀共产党员”荣誉称号。 国家海洋环境监测中心海洋化学室主任王菊英,1967年7月出生,理学博士学位,研究员,硕士生导师,现任国家海洋环境监测中心海洋化学室主任。从事海洋环境化学方面的研究工作,主要内容包括:海洋环境质量基准研究;海洋环境质量现状及趋势评价方法学研究;海洋碳循环及温室气体海气交换通量研究等方面。特别是在海洋环境质量基准研究和海洋环境监测/评价技术方面开展了大量的工作,共参加各种科研性课题二十余项,其中包括其主持的863项目两项、海洋公益专项一项、国家专项和海洋局专项等近十项。共计发表科研论文近四十篇,获得发明专利两项,撰写专著一本,编写技术报告十余份,强制性国家标准五个,获省部级科技创新二等奖五项。 学习工作简历1989~1992,青岛海洋大学化学系 海洋化学专业 硕士学位 1998~2004,中国海洋大学环境学院 环境科学专业 博士学位 1992~至今,国家海洋环境监测中心 海洋化学室工作 科研业务情况1998~2001,参加“海洋沉积物质量国家标准的制订”。 2001~2002,参加“金属沾污沉积物的环境质量评价技术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2002~2004,主持国家863项目 “麻痹性贝毒(PSP)和腹泻性贝毒(DSP)的生物芯片快速检测技术研究”(2002AA639560,青年基金项目)。 2003~2006,负责起草“海洋石油勘探开发污染物排放限值”国家标准 。 2003~2005,负责起草“海水浴场环境质量”国家标准 。 2003~2005,参加国家863项目“渤海海洋生态环境海空准实时综合监测示范系统”的工作,负责其中海洋环境质量的风险评价部分的工作。 2004.1-2004.12,参加“近岸养殖区氯霉素的海洋环境效应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0376035)。 2005~,主持“近岸海洋环境质量变化趋势评价与控制技术研究”(国家专项908-02-02- 01)。 2005~,参加“海洋生态系统安全评价”(国家专项908-02-04-02) 。 2005,主持“海洋监测技术成果标准化工程生态环境要素比对试验”(国家863项目)。 2006,主持“863计划海洋监测技术成果标准化比对试验”(国家863项目)。 2005~2008,负责起草“滨海旅游度假区环境评价指南”行业标准。 2005~2008,负责起草“近岸海洋沉积物质量评价指南”行业标准 。 2006~2008,参加“典型抗生素对海洋沉积物中生源要素地球化学循环的影响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0576051)。 2008~,主持“陆源入海重点排污口典型有机污染物海洋环境效应确定的关键技术”(国家863项目2007AA09Z126)。 2008~,主持“近海海水质量基准/标准的研究与制定”(海洋公益性项目200805090)。 2008~,主持“东亚海海洋环境评价与评估”(国家海洋局专项)。 2008~,主持“中国近岸碳循环监测业务组织与管理”(国家海洋局专项)。 2008~,主持“海水、沉积物、生物质量标准修订预研”(国家海洋局专项)。 获奖及荣誉称号起草GB 18668-2002 海洋沉积物质量,获局海洋创新成果奖二等奖,本人排序第三名,并获中国标准创新贡献奖三等奖。 起草GB/T 19485-2004 海洋工程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获局海洋创新成果奖二等奖,本人排序第三名,并获中国标准创新贡献奖三等奖。 参加“海岸带环境污染监测支撑关键技术”项目,获局海洋创新成果奖二等奖,本人排序第六名。 广东省肇庆学院政法系副教授王菊英(1964—),女,安徽庐江人,广东省肇庆学院政法系副教授,肇庆仲裁委员会,专长贸易合同、房地产、知识产权。 职称:副教授。 职务:系主任。 所教课程:民法学、婚姻家庭法。 研究领域:主要从事民法教学与研究。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