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王金友 |
释义 | 人名,著名人物为中国农业科学院硕导,男,1937年8月出生,籍贯辽宁省锦县。1963年毕业于沈阳农学院植保系。现为中国农业科学院果树研究所研究员,植保研究室主任,所学术委员会成员、硕士生导师。另有山东省诸城外贸集团董事长、党委书记和原绍兴县人大副主任。 1、山东省诸城外贸集团董事长、党委书记基本信息王金友,男,1949年6月生,山东诸城人,中共党员。中共中央党校本科函授班毕业,高级经济师。中国经营大师理事会理事、中国畜牧协会理事、中国饲料工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委员。 荣誉历任诸城县解留公社党委委员、诸城县程戈庄公社党委书记、诸城市外贸公司副总经理等职。先后荣获山东省劳动模范、山东省优秀企业家、山东省专业技术拔尖人才等光荣称号及“富民兴鲁”劳动奖章、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因突出贡献,享受政府特殊津贴。 主持研究的《贸工农一体化现代肉鸡生产技术研究及应用》通过国家科委组织的专家鉴定,获外经贸部科技进步一等奖。 公司简介目前公司已由创立时7个人、36万元资产的外贸接货组,发展为一个副社会生产、收购加工、冷藏运输、进出口贸易、科研服务于一体的综合性企业集团,国家大型(一)企业,全国最大的县级外贸公司。拥用总资产25亿元,干部职工1.6万人。主导产业有良种繁育、肉鸡宰杀、饲料生产、淀粉生产、色素提炼、产品包装等,是全国最大的肉鸡(年产能力10万吨)出口生产基地之一,全国最大的玉料淀粉(每年能力100万吨)、天然色素(年产能力1亿克)生产基地。产品远销日本、东南亚、中东、南非、东欧、墨西哥等地。 经过34年的发展,公司现已形成良种繁育、食品生产、粮油加工、色素提炼、包装生产、饲料加工等六大主导产业,年繁育父母代种鸡500万套、商品代鸡雏1亿只、商品代鸭雏3000万只、肉仔兔100万只,年产饲料100万吨,年加工各类熟食品10万吨,年产玉米淀粉240万吨、变性淀粉30万吨、淀粉糖70万吨、肌醇2500吨,色素提炼达到年产2亿克的能力。 2008年公司实现销售收入80.1亿元,利税2.7亿元,出口创汇1.53亿美元;通过大力扶持农民发展畜禽饲养基地、规模化种植基地,公司带动了百万户农民致富,2008年向农村投放收购资金53亿元,为农民增加收入5.9亿元。 贡献:农业发展我发展,我与农民共兴衰全国人大代表、全国劳动模范、山东省诸城市对外贸易集团公司总经理王金友是典型的山东大汉,近1米80的个头,性格豪爽,对记者采访的要求,他爽快地只有一个字:“行”。他不但爽快,而且说话幽默风趣,富有哲理。“鸡爪子上的一层黄皮,我们有廉价的劳动力给剥掉。而从发达国家进口的鸡爪子就只能带着皮卖。”他在审议朱镕基总理的政府工作报告时的一句朴实无华的话语,逗得山东团的代表们都笑了,笑过了,是深思。 王金友经营管理山东诸城外贸集团10多年,使这家企业成为山东省农业产业化的第一大龙头企业,带动了近20万个农户。目前,诸城外贸是全国520家重点企业之一,也是全国第一批农业产业化的龙头企业,去年的销售收入超过40亿元,创汇1亿2000万美元。他说,诸城外贸并没有什么尖端产品,但重要的是,经过多年的探索和实践,它走出了一条如何组织成千上万的农民增加收入、加快脱贫致富奔小康步伐的新路子,这就是“公司+农户”的产业化经营模式。 “公司+农户”,就是公司按照市场的需要,与农民签订种植业或养殖业的合同,由公司给农民提供市场、信息、资金、技术和良种等服务,同时把农民一家一户的小生产组织起来,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变小规模为大规模。这样,使得农民能够按照市场的需要,有计划的生产,从而提高产品质量,增强了在国内外市场上的竞争力。产品质量好了,出口创汇就多了,农民也就增收了。这一模式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的肯定并在全国加以推广。 他说,诸城外贸的厂魂是“农业发展我发展,我与农民共兴衰”,不管是商品经济大合唱,贸工农一体化,还是农业产业化经营,始终坚持与农民共兴衰。1995年12月,温家宝副总理到诸城视察时,对外贸公司提出了要求:只能搞好,不能出问题,如果外贸公司出了问题,它的背后却是几十万农民。所以王金友至今仍然铭记在心,深感责任重大。他说,事实上,农产品加工的龙头企业所肩负的责任也非常重大。第一,它必须要有开拓市场的功能,能够通过产品加工,打入国际市场,只有这样,才能带动农民致富。第二,还必须要有全方位对农民进行服务的功能,组织农民按照国际需求从事生产所需要的资金、技术、良种,包括需要的市场,都应当提供。此外,企业自身还需要有综合抗御市场风险的能力,市场出了问题,不能伤害农民。: “如果没有农业的产业化经营就不可能实施标准化,没有标准化就不可能达到国际化,没有国际化也就没有现代化。”他认为,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已经把农民的“家门”变成了“国门”,适应农业标准化生产的大趋势,农业生产经营需要由“公司加农户”模式转变为“公司加基地加农户”的模式,将农民改造为农业“龙头”企业的“产业工人”,把农户分散的小生产纳入严格的工业化生产的标准体系之中。诸城外贸集团在建设有机蔬菜生产基地时,准备在农民的组织形式上进行创新,让农民把土地折价入股,以产权为纽带把他们组织起来,实行农场化生产。 2、原绍兴县人大副主任王金友基本信息王金友,男,1931年12月出生,浙江绍兴人。 个人履历1951加入中国新民主主义青年团,1956年3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73年11月参加工作。1950年-1955年 浙江省绍兴县上旺村村长,1955年- 1958年 绍兴县上旺初级社社长,高级社副主任1958年-1968年3月 绍兴县红山公社上旺大队党支部书记,1968年3月 -1969年2月绍兴县红山公社革委会副主任1969年2月-1973年11月 绍兴县革委会副主任1973年11月 1977年5月 中共绍兴县委副书记、绍兴县红山公社党委第一书记,1977年5月-1983年3月 浙江省委常委1977年5月-1980年5月 浙江省革委会委员、中共绍兴县委书记、绍兴县革委会主任,1980年5月-1981年3月 中共绍兴地委常委、地委农村工作部副部长,1981年3月-1982年6月 绍兴地区农委副主任,1982年6月-1984年3月绍兴市人大副主任1984年3月-1992年6月绍兴县人大副主任。是中共第九、第十、第十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代表,中共十一届中央候补委员。 王金友讲述参加九大10月9日一早,见到王金友时,他仍在田里忙活。裤管卷得老高,顶着一头花白头发,穿梭在泥泞的田埂上,眉头早已打成了结。“哎,雨太大了,这稻谷都浸到水里,天再不放晴,谷就抽芽了,可惜……” 38年前,也是这样一个雨后天晴的日子,王金友从北京参加九大回来,下车后,走了二十多里路到上旺,顾不上歇歇脚,扛起锄头就和大伙在田里忙开了。 王金友对于许多绍兴人来说并不陌生,这位绍兴县富盛镇上旺村的普通农民有着一串不同凡响的人生履历:以村(当年叫大队)党支部书记的身份先后出席中共第九、第十、第十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并被选为第十一届中共中央候补委员。也正是王金友,让上旺这个世代隐伏于大山深处的小山村,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曾作为“江南大寨”成为全国学习的样板。 “就是整夜睡不着,想着他们亲切的笑脸,与他们握手,说话,留影……”虽然早在1966年,王金友曾作为全国农业战线方面的能手坐飞机来到北京,得到了毛泽东主席等老一辈革命家的亲切接见,但以党代表的身份出席大会,那份神圣感还是让他亢奋不已。 “不过,那一趟去得颇费周折。”王金友说,1969年,总感觉气氛不大对劲。“党代会召开得很秘密。譬如召开的具体时间,代表们事先都不知道。我接到参加会议的通知是1968年底,只是说让我在杭州等待,那年过年我都是在杭州过的。后来,反反复复,折腾了好几次,直到第二年3月份总算到了北京。更让人不可思议的是,大会安排代表们进会场走的是条‘暗道’,好像是入住的宾馆直达人民大会堂的一条专线地铁。”1969年4月,头戴乌毡帽、身穿对襟袄、脚踏黄球鞋的王金友就这样走进了庄严的人民大会堂。 不过,所有这些都挡不住代表们见到毛主席、周总理那种狂喜的心情。“我们浙江代表团有一个女代表,胆子非常大,散会后,她竟然跑到毛主席的座位上,把他抽过的一根雪茄和一只茶杯拿了回来。” “我们几个人立即把她团团围住,这可是毛主席抽过的,大家争抢着抽雪茄,最后,每人轮流都抽了一口。”言语间,王金友无比满足!也许,这是他抽得最好的一口烟了! “真是做梦也没有想到,总理的座位竟然在我前面……”王金友从一个大纸箱里捧出一个大纸包,泛黄的报纸包了一层又一层,他小心地打开,一张鲜红的座位票跃入眼帘,老人顿时兴奋无比。 这是一张戏票,是大会专门为代表们安排的。“那天吃过晚饭,我早早地去了戏院。忽然,我看到一个熟悉的身影,是周总理,他笑眯眯地走过来,坐下,就坐在我前面,‘周总理’,不知哪来的勇气,我站起来大叫了一声,总理回过头,站起来,几乎是同一时间,我们都伸出了手,紧紧地握在了一起。本来我想跟他说很多话,可最后竟一句也没说上,就在这时,警卫员把总理给‘叫’走了……”总理结果没有来看戏,让王金友暗暗欣喜无比的是,总理来戏院似乎就是专门来跟他握手的。 “我是一个农民,农民本色不能变。”38年来,王金友无论身处何种职位,始终保持着农民的土气。退休后,他毅然回到农村,侍弄田地,至今,他还侍弄着2亩茶山,2亩竹林。在上旺村,经常可以看到一个手拿畚箕捡粪的身影,这就是王金友,他常跟村民说,猪粪、狗粪是顶好的有机肥呢,丢了可惜。 3、中国农业科学院果树研究所研究员王金友,男,1937年8月出生,籍贯辽宁省锦县。1963年毕业于沈阳农学院植保系。现为中国农业科学院果树研究所研究员,植保研究室主任,所学术委员会成员、硕士生导师。王金友长期从事落叶果树病害及果树杀菌剂应用研究。先后参加和主持完成国家、农业部、辽宁省果树植保方面重点研究课题多项。与课题组同志共同提出苹果树腐烂病与薄皮层的理论,为病害防治奠定了重要基础。先后获国家和省、部、市级科技改进奖和科技进步奖8项。其中“苹果树腐烂病发生规律和防治技术”获国家1989年科技进步三等奖。发表研究论文40余篇,主编和参加编写著作9本。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