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王杰泓 |
释义 | 【基本信息】 姓名 王杰泓 性别 男 籍贯 湖北武汉 出生年月 1976年11月 所在单位 武汉大学艺术学系 任教专业 艺术学、电影学 在职情况 副教授、硕士生导师、系主任助理 【个人简介】 王杰泓(王杰红),曾用笔名楚泓、湛秋等,南开大学博士、武汉大学文学院博士后,武汉大学艺术学系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主要从事美学与艺术理论、电影理论与批评、中国当代文学与艺术思潮的教学与研究工作。迄今已在《南开学报》、《武大学报》、《陕西师大学报》、《国外文学》、《美术观察》、《当代文坛》、《马克思主义美学研究》等中文核心期刊上发表论文30余篇,著有《得意忘言》,主编《艺术概论》,参编《20世纪欧美发达国家文化》、《文论专题》等。独立主持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项目、武汉大学人文社科项目各1项,参研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211工程”项目、“三峡工程人文研究”项目等多项。曾获“武汉大学优秀教师”、“武汉大学优秀学生班级导师”等称号。 【代表著作】 《得意忘言》,武汉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独著)。 《艺术概论》,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主编)。 《文论专题》,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副编)。 《20世纪欧美发达国家文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参编)。 【代表论文】 《现代化的“东洋”模式与中日对接》,《中国图书评论》2010年第8期(独撰)。 《“方言”视域与“中国生态美学”的建构》,《中南民族大学学报》2010年第4期(合作)。 《“艺术概论”与博雅教育》,《中国大学教学》2010年第5期(独撰)。 《一种“陌生化”体验的十种讲法》,《方式·方言――湖北美院当代油画十人展·序论》(独撰)。 《艺术能“可持续发展”吗?》,《兰州学刊》2010年第2期(独撰)。 《观念艺术:“讽喻”的历史哲学》,“第十一届全国美展·当代美术创作论坛”收录(独撰)。 《世纪末“学者散文”写作的修辞分析》,《当代文坛》2008年第4期(合作)。 《崔健:大众艺术中的“自由风格”》,《宜宾学院学报》2008年第7期(合作)。 《“居间”的辩证法》,《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08年第3期(独撰)。 《有好的措辞,才有好的艺术》,《浙江艺术职业学院学报》2008年第2期(独撰)。 《“凝视”中的宝贝》,《黄冈师范学院学报》2008年第1期(合作)。 《“寓言”的艺术作品》,《美与时代》2007年12月(下)(独撰)。 《“陌生化”、“生活化”与戏剧艺术的审美张力问题》,《戏曲艺术》2007年第4期(独撰)。 《智者戏谑》,《名作欣赏》2007年第10期(独撰)。 《博伊斯、强迫症与中国观念艺术的气质》,《齐鲁学刊》2007年学术理论专辑(合作)。 《“天火”:隐喻与叙事》,《小说评论》2006年春季号(合作)。 《当代中国观念艺术的修辞语言论》,《画刊》(《江苏画刊》)2006年第7期(独撰) 《“寓言”:中国观念艺术的修辞性向及其表征》,《美术观察》2006年第5期(独撰)。 《行为艺术语言论》,《南开学报》(哲社版)2006年第1期(独撰)。 《现代性视域中的“身体写作”》,《唐都学刊》2005年第6期(合作)。 《人学本体论及其实践》,《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社版)2005年第5期(合作)。 《大众艺术:一种“居间”的精神与品格》,《华侨大学学报》2005年第3期(独撰)。 《修辞阐释:美学、意识形态与“和合”》,《马克思主义美学研究》第8辑(合作)。 《“萌芽代”作家创作综述》,《高等函授学报》(哲社版)2004年第6期(合作)。 《虚无:后现代艺术的心灵史》,《河北大学学报》(哲社版)2004年第4期(合作)。 《作者、读者与文本动力学》,《国外文学》2004年第3期(独撰)。 《张爱玲小说的“镜子”意象》,《甘肃社会科学》2003年第6期(合作)。 《DNA and Internet:艺术何为?》,《文艺报》2001年12月4日第1版(独撰)。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