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王家坝
释义

中文名:王家坝

出品时间:2011年5月

出品公司:中共阜阳市委宣传部、黄山书社

导演:张冀平

编剧:盛心钰

主演:任天野, 袁志博, 李心敏, 贺刚, 郑敏

类型:文艺

地理位置

安徽省阜南县王家坝镇地处淮河上、中游结合部,蒙洼蓄洪库上游,距阜南县城25公里,东、南临淮河,西连洪河桥镇,北接于集乡,与河南省只有一河(淮河)之隔。是两省(皖、豫)三县(淮滨、固始、阜南)三河(淮河、洪河、白鹭河)交汇处,闻名遐迩的王家坝闸坐落其境内。王家坝镇的前身是崔集乡,在1991年崔集乡改名王家坝镇。 辖14个村,111个村民组,2.7万人,1.5万亩耕地,国土面积33.4平方公里。

经济与社会发展

2003年全镇农民人均纯收入1125元,比1996年翻一番,财政收入230万元。基础设施建设成效显著,实现“四通”。通路:对外北有蒙洼交通桥与S202省道相连,南有省级重点渡口一邢郢渡口与河南省相通。内有13个村互通水泥路,环镇水泥路长17公里;通电:王家坝35KV变电所的投入使用和全镇农电网改造的完成,实现了户户通电;通电话:移动、联通电讯塔的建成使用,手机、程控电话入网量

大大增加,分别突破1万部和1800部;通自来水:全镇14个村已有8个村群众用上深井自来水,其余6个村饮水工程正在实施中。同时, 已建成的保庄圩工程,正在建设中的王家坝闸除险加固和防汛圈堤加固工程,使基鹤设施进一步改善,极大地方便了群众镳生产生活,为招商引资、乡镇企业发展搭建了平台,促进了全镇经济的快速发展。

招南引资取得突破进展。2003年以来,充分利用“王家坝”较高的知名度先后引资建成优质肉牛繁育厂、蒙洼板鸭有限责任公司、富康柳编厂,首期投资200万元的阜南县仙蒂工艺品实业有限责任公司正在建设中。

发展前景

王家坝地理位置特殊,区位优势明显,交通条件便利,盛产花生、毛豆、蔬菜和牛、羊、鹅等畜产品,具有丰富的资源优势,农副产品深加工大有可为,“王家坝”商标的注册为招商引资提供了有利条件。

群众文化及网络发展

王家坝保庄圩建设县域第一批镇文化中心,文化中心内有藏书万册农家书屋,为广大农民朋友科学种田,带来丰富知识.王家坝所属7个行政村也实现三通,电话\\有视电视\\ADSL宽带,在王家坝多个网民努力下,自发建立公益性网站<王家坝论坛>,为王家坝对外宣传提供了便立窗口,树立王家坝及王家坝精神互联网的品牌形象.

工程意义

王家坝闸却是淮河上唯一由国家防总统一调度的大闸,足见其在整个淮河流域防洪中的重要性——通过王家坝闸,可以有效削减淮河洪峰,减轻淮河中游压力。它被称为称为淮河防汛的“晴雨表”、淮河灾情的“风向标”。

水利枢纽工程千里淮河第一闸—王家坝闸

1953年在王家坝村建起了淮河上重要的水利枢纽工程、被誉为千里淮河第一闸的王家坝闸。历经五十年风雨的旧闸因闸体老化已于2003年11月被拆除,而旧闸所有资料图纸、模型均保存完整。投资2600万元的新闸扩建于2003年11月破土动工,2004年12月竣工,新扩建的王家坝闸气势恢宏、雄伟壮观,以更加崭新的姿态展现在世人面前。该闸全长118米,共13孔,每孔宽8米,底板高程24.46米,设计水位差4.5米,设计流量1344—1626米,闸上公路桥高程29.66米,桥宽9.5米。新闸设计为全电脑自动化封闭式机房,最高处达28米,遥看大闸如巨龙横卧蓄洪库上游,有拒水于千里之势。闸上装有闭路电视,利用现代化的GPS卫星定位系统传输视听图像,国家防总可以通过闭路电视直接观察到淮河水位的变化情况。该闸是淮河的晴雨表,建闸至今已14次开闸蓄洪,如果撇开蓄洪中淹没良田万倾、蒙洼蓄洪区饱受洪灾情况的话,开闸时巨浪翻滚,如万马奔腾,有一泻千里之势,十里之外可听见咆哮声,不论是观其形还是闻其声,都让人惊心动魄,场面蔚为壮观,令人流连忘返。每次开闸时,王家坝就成为世人关注的焦点。该闸管理单位闸管所,是一个花园式单位,院内各类观赏花草树木郁郁葱葱,争奇斗艳,亭台楼榭相映成趣。每逢汛期,这里是从中央到地方各级领导指导防汛抗洪时下榻的地方,也是阜阳市旅游景点的一个亮点。由于王家坝闸位置重要,区位特殊,各级领导情系王家坝,关心王家坝。在2003年汛期,安徽省委省政府领导班子成员只有一位副省长未到过王家坝;两次开闸蓄洪后,先后有160多家国内外新闻媒体云集王家坝采访报道,从而王家坝更为出名,更受世人关注。

2011年电影

主演:任天野 饰 水生

袁志博 饰 周淑云

2011年6月15日上午,电影《王家坝》正式开机,这是首部以王家坝百姓为表现对象的电影艺术作品,对宣传王家坝精神、提升阜阳文化影响力将起到积极作用。市领导耿玲、范淑清、黄珍及省广电局、黄山书社有关负责人出席开机仪式,范淑清、黄珍为电影开机揭幕。

电影《王家坝》由中共阜阳市委宣传部、黄山书社共同投资拍摄。影片以王家坝地区的百姓生活为原型,以当地的文化、民俗、人文情怀为基础,讲述了以水生为代表的新一代王家坝年轻人的奋斗经历和思想、情怀,以及他们面对“蓄洪”时的态度和做法。电影《王家坝》将通过一系列情节设置、矛盾冲突,展示淮河文化的深刻内涵,弘扬博大精深的王家坝精神。

该片由中影集团著名导演张冀平执导,盛心钰编剧,任天野、袁志博、李心敏等主演。影片重点在阜南取景拍摄,在阜阳市区及上海也有一些补拍镜头。

开机仪式上,市委常委、宣传部长耿玲表示,顾全大局、自强不息、同舟共济、科学治水的王家坝精神是淮河儿女的精神财富,也是阜阳的城市精神。旨在宣传和弘扬王家坝精神的电影《王家坝》,将对王家坝精神进行深度诠释,向观众展示一个全新的阜阳、全新的王家坝,让更多的人了解阜阳,了解王家坝精神。

据悉,王家坝闸建于1953年,其后在12个年份里15次开闸蓄洪,濛洼人民为此付出了巨大牺牲。据剧组人员透露,电影《王家坝》拍摄周期为一个月,后期制作约两个多月,预计明年1月与观众见面

《王家坝》热拍 “影后”袁志博钟爱文艺片近日,旨在宣传和弘扬王家坝精神的电影《王家坝》正在如火如荼的拍摄当中。该片将对阜阳的王家坝精神做立体的诠释,力图展示给观众一个全新的阜阳、全新的王家坝。由于是“兰斯影后”袁志博领衔主演,影片从开拍之日就得到了媒体的高度关注。袁志博表示在拍摄影片的过程中,她时常被剧本所打动。

近几年来,袁志博凭借着《等郎妹》、《虎头要塞细菌》、《油菜花开》等一系列数字电影而声名大振。前段时间,袁志博还把出演《羌笛悠悠》的片酬系数捐助灾区的失学儿童。为何袁志博这位摘得法国兰斯电影节以及大学生电影节桂冠的“双料影后”会一再放弃出演商业片的机会,而默默守候着文艺片这方净土呢?袁志博告诉记者,自己接拍电影或者电视剧,不论题材如何、角色大小轻重,只要本子好就行。正是这份执着和坚持,让袁志博一路走来,不仅戏路越来越宽,也得到了众多铁杆粉丝的支持。

电影《王家坝》将通过一系列情节设置、矛盾冲突,展示淮河文化的深刻内涵,弘扬博大精深的王家坝精神。据剧组人员透露,电影《王家坝》除在阜南重点取景拍摄外,阜阳市区及上海也有一些补拍镜头。拍摄周期为一个月,后期制作约两个多月,预计明年元月份将与观众见面。

王家坝精神

王家坝精神是我国民族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

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在长期的共同生活和共同的社会实践基础上形成和发展的、为民族大多数成员所认同和接受的思想品格、价值取向和道德规范。江泽民同志指出:“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如果没有自己的精神支柱,就等于没有灵魂,就会失去凝聚力和生命力”。胡锦涛同志多次指出:要增强“民族精神”,巩固“精神支柱”、形成“共同理想信念”。 中华民族在五千年发展历程中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在继承和发扬传统民族精神的同时,在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实践中,坚持马列主义普遍真理同中国具体实践相结合,创造了井冈山精神、延安精神、红岩精神、西柏坡精神等一系列精神内涵既内在统一,又具有各自时代特征的民族精神。 王家坝精神是阜阳人民、江淮儿女在长期抗洪救灾的实践中形成的具有鲜明时代特征的先进的群体意识和精神风范,它以爱国主义为核心,包括舍己为人、不怕牺牲的奉献精神;团结一心、共克时艰的互助精神;百折不挠、面向未来的乐观精神;科学发展、共创和谐的时代精神。王家坝精神根植于江淮大地,伴随着时代的发展,不断丰富发展、与时俱进,反映了阜阳人民、江淮儿女的政治信仰、精神风貌和价值观念,是中华民族抗洪救灾精神的集中体现,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 王家坝精神的形成始于1953年,为响应毛泽东同志“一定要把淮河修好”的号召,治淮委员会在阜阳市王家坝建立淮河第一闸,在阜阳蒙洼地区建立淮河流域第一个蓄洪库,17万人民在12个年份里15次开闸蓄洪,付出了巨大的牺牲,“王家坝”三个字传遍了中华大地,成为不怕牺牲、顾全大局抗洪精神的典型。 进入九十年代以后,胡锦涛总书记、温家宝总理等中央领导同志多次到王家坝和蒙洼蓄洪区慰问视察,在党中央和全国人民的关怀和支援下,“王家坝精神”展现出以人为本、关爱生命的新内涵。 进入二十一世纪以后,随着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不断深入,王家坝精神被赋予了科学治淮、综合治理、化害为利、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新内容。 王家坝精神的产生不是偶然的,而是多种因素相互作用的必然结果。从纵向看,王家坝精神发端于江淮历史文化,形成于革命战争时期淮海战役所体现的革命精神,发展于新中国淮河抗洪救灾实践,体现了江淮地区优秀历史文化、革命传统文化与改革开放现代文化的有机统一。从横向看,王家坝精神产生之后,与九八抗洪精神、抗击非典精神、抗震救灾精神相互融合,更因其反复与洪灾长期斗争而更具代表性,更能展现出中华民族在洪水等灾难面前万众一心,众志成城,勇于牺牲,屡创弥坚的伟大民族精神。

王家坝精神是独具地方特色的民族精神

中国自古以来就是水旱地震灾害频发的国家,纵观五千年的民族史,从上古时期大禹治水的神话传说,到新中国成立后江淮儿女与淮河灾害斗争的奋斗史,还有前不久举世震惊的“汶川大地震”,中国人的生活和生存屡受磨难,中华民族对于生命的珍视、对于生存的渴望异常强烈。王家坝精神所体现的民族精神,不仅是中华民族素有的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和自强不息精神的大发扬,同时也是中华民族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精神的大发扬。概括起来,这种在灾难时期彰显出来的民族精神,其具体表现有以下几个方面

1、爱国主义是王家坝精神的核心。中国人历来有安土重迁的传统。但是每次在洪峰到来的紧要关头,王家坝人民都坚决执行蓄洪命令,听从指挥,按时分洪,每次都在很短的时间内,安全有序撤离几万名村民,这种铁的纪律和作风、无私奉献的伟大品质都来源于阜阳人民、江淮儿女对党的无限忠诚和对祖国的无限热爱,流淌在每一个中国人血管中的爱国主义精神,就是王家坝精神的核心,也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薪火相传的精神支撑和中华民族不断发展壮大的思想根基。2、舍小家顾大家的牺牲奉献精神是王家坝精神的灵魂。“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每当淮北大堤、工矿城市、重要交通干线受到洪水威胁之际,每当淮河抗洪进入最危急的时候,阜阳人民就会用一次次开闸蓄洪的壮举诠释“舍小家顾大家、舍局部顾全局”的伟大意义,十五次牺牲奉献的不仅仅是有形财产,更有他们走上富裕之路的梦想。然而,王家坝人面对着一代人、两代人,甚至子孙后代必须做出的牺牲,用他们的双手,用他们的脊梁担当了下来。王家坝人用自己的双手将阻挡洪水的堤防打开,但是却用自己博大的情怀在滚滚洪水中筑起了一座屹立不倒的精神堤坝。

3、团结一心的互助精神是王家坝精神的支住。中华民族向来就有一方有难,八方支援优良传统。党和国家以及各级政府对于王家坝的奉献给予了高度重视和补偿,提供了全方位的帮助与支持:蓄洪以后,胡锦涛总书记、温家宝总理、回良玉多次看望群众;党员干部主动到抗洪现场成立临时党支部,全面负责救灾安置;武警组成水上抢险突击队,随时准备抢救被困群众;医务工作者组成医疗队全部进驻蓄洪区,开展疫苗注射、消毒和常用药品发放等工作;大批面粉、大米、食用油运到每一个居民点;为蓄洪区群众的募捐活动在全国进行,一批批带着各地人民深情的资金和物资源源不断地送到王家坝灾区,使王家坝人感到了社会主义大家庭的温暖,因此王家坝精神是中华民族团结一心、共克时艰的互助精神最好的证明。

4、百折不挠的乐观精神是王家坝精神的动力。面对痛苦,不折不弯,面对灾难,坚强不屈,勇敢地站起来,勇敢战胜困难这是乐观主义的态度,也是王家坝精神的积极态度。多年的洪水并没有击垮灾区人民,他们艰苦奋斗,努力创造,生产自救,谋求发展,用充满希望的“绿色”追赶退去的洪水,确保“水退人进,人进田绿,不留一分白茬地”,大力发展柳编、板鸭、黄沙等产业,实现脱贫致富奔小康,这种百折不挠、面向未来的乐观精神,是对付灾难、医治灾难创伤和痛苦的最好药剂,也是中华民族精神薪火相传的动力。 5、科学发展的时代精神是王家坝精神的特征。纵观王家坝精神发展的历史过程,见证了我们对淮河的治理的变迁。从 “人定胜天”盲目中走上了科学治淮的道路。我们更加科学的认识了洪水,认识了治淮规律,把淮河治理与环境保护、退耕还林、生态移民结合起来,大量使用计算机模拟、卫星遥感测量、雷达测雨、雨水情自动测报等先进技术,为党和政府科学决策提供了及时准确可靠的信息,最大限度的减少蓄洪次数。如今的王家坝已成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阵地,阜阳人民经过几十年的探索与创新,走出了一条人与自然、淮河上下游之间和谐发展的新路子,这种科学发展、共创和谐的精神,正是王家坝精神宝贵的时代特征。

王家坝抗洪纪念馆

王家坝抗洪纪念馆主体建筑设计规模约4500平方米。馆前规划建一个主题广场,使王家坝闸新防汛调度大楼、王家坝闸与博物馆及周边河道、堤坝景观构成一个整体景区。纪念馆中将建6个展厅,包括王家坝闸开闸蓄洪模拟馆、濛洼发展历程展示厅等。纪念馆建成后,将充分展示治淮成就,传播水利知识,弘扬抗洪文化。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1/16 11:49: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