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王惠定 |
释义 | 1 中国民变领袖王惠定,北朝时幽州起事领袖。北魏孝文帝太和二十三年(499年) 十一月在幽州(今北京西南)率众起事,自称明法皇帝。仅一月,被幽州刺史李肃击斩。 2 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 人物简介王惠定,宁波镇海人。1947年生。字春波,斋室名铁耕山馆、百壶斋。现为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中国书法家协会书法教育委员会委员,中国收藏家协会会员、宁波市书协常务理事、篆刻委员会顾问、镇海书画院院长、镇海书法美术家协会主席。书法、篆刻、作品及论文入选全国第四届篆刻展,西泠印社首届、三届、四届篆刻评展,《西泠印社第三届国际篆刻书法大展》、首届全浙书法大展,浙江省首届中青年书法展等。出版《中国篆刻百家.王惠定卷》。几十年来,利用家庭藏书资料,先后编写了《邓散木年简编》(还在不断充实中)、《宁波百年印学年表》等,论文近十篇获全国、省、市一、二、三等奖。书法、篆刻、国画、论文先后入展《全国第四届篆刻展》、《西泠印社首届、三届、四届篆刻评展》、三届获优秀奖、《西泠印社首届、三届国际书法篆刻作品大展》、《浙江省中青年书法展首届、二届》、第二届获优秀奖、《首届全浙书法大展》、台湾《亚洲金牌奖国画巡回大展》并获得金牌奖、《首届国际书法篆刻论文研讨会》、《现代书法研讨会》并编入论文集,在《书法》、《西泠艺报》、《书法导报》、《篆刻家》等报刊发表50余次,编入《中国书法艺术大成》等80余部书籍。并且由黑龙江美术出版社出版了《中国篆刻·王惠定卷》、《百壶斋铁耕砚池随笔一至六卷》等。个人艺术事迹在《宁波日报》和镇海电视台《赶潮人》栏目专题介绍,曾举办个展。 先生于篆刻从邓散木入手,后致力于汉印,尤其是古玺印的研究学习,印风雄浑而不失空灵。篆刻之余,于书法、绘画也有相当的造诣。书法独钟大草,落笔大气磅薄。此外,理论研究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文章多次入选全国书法篆刻理论研讨会。 ◎ 个人履历主要参加的活动:(截止2002年) 1987年1月篆刻作品入展西泠印社《全国首届篆刻作品评展》,1988年5 月篆刻作品参加《上海邓散木艺术研究社、镇江中泠印社联展》, 1990年4月篆刻作品参加西泠印社《首届全国印社联展》, 1991年9月艺术简介入编《当代篆刻家大辞典》, 1992年6月艺术简介入编西泠印社《中国印学年鉴》 1993年5月肖像印入选《首届国际肖像印大展》, 1995年11月篆刻作品获西泠印社《全国第三届篆刻作品评展》优秀奖,论文获鼓励奖, 1998年1月篆刻作品入选《全国第四届篆刻艺术展》, 9月篆刻作品入选西泠印社首届国际篆刻艺术展, 1999年篆刻作品入选西泠印社《全国第四届篆刻作品评展》。 2002年出版《中国篆刻百家·王惠定卷》 论文: 1993年论文《伟人也应谪仙人,百年草圣当属公---毛泽东书法之我见》参加浙江省第九次书论研讨会,1997年论文《民国初期‘太阴’篆刻家赵叔孺》参加全国第二届近现代书法研讨会,并入编论文集,1997年论文《豪放与工细·瑜亮同相秀----暨论篆刻艺术的传统的继承与创新》在浙江省第十届书法理论研讨会上交流, 1999年论文《宁波百年印学年表》入编《二十世纪宁波书坛回顾·论文史料集》, 2000年论文《传统-----当今篆刻界的话题》发表于《书法报》, 2000年论文《浅析古玺印的形式美》参加《国际明清篆刻艺术研讨会》, 2001年论文《浙东书风探微-------论梅调鼎的书法艺术》入选浙江省第十六届书学研讨会。 |
随便看 |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