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王怀萍 |
释义 | 个人简介王怀萍,女,徐州市沧浪浴池女脚医。她从事修脚工作10多年来,修治脚病患者达10万人次,其中登门修治万余人次。王怀萍不只在脚医室工作,还常年利用业余时间去厂矿、串街巷、上部队、下农村修治脚病,总计达3000多小时,在市南郊的敬老院,住着许多患脚病的老人,王怀萍经常利用休息时间为他们义务修脚。她先后被评为“全国三八红旗手”、“全国优秀服务员标兵”,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1983年当选为全国人大代表。 人物特写1975年,王怀萍刚参加工作,被分配到浴池当服务员。她经常看到一些患有脚病的妇女,走路十分艰难痛苦。有的淋浴后,自己用剪刀修脚,剪得鲜血淋漓,目不忍睹。于是王怀萍萌发了做一名修脚工的念头。不久,已脱产担任了中心店团支部书记的王怀萍,自愿报名参加公司业余职业大学脚医培训班,决心当一名修脚工。与王怀萍一起当脚医的几个青年人,感到干脚医工作又脏又累,名声不好,纷纷要求调动。有人劝王怀萍去找领导换工作,王怀萍说:“当脚医是自己的选择,我绝不吃后悔药!”她没有去。不久,调的调,走的走,原来六姊妹的修脚小组,只剩下王怀萍一个人了。当个好脚医,既要有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和热情,还要有过硬的修脚技术。她刚开始当脚医时,由于技术不过硬,曾给顾客增加了新的痛苦。为了苦练基本功,她找来细柳木、竹筷子带在身边,有空就练。经过一年多的勤学苦练,逐步掌握了修治脚病的削、挖、雕等技术。 王怀萍不只在脚医室工作,还常年利用业余时间去厂矿、串街巷、上部队、下农村修治脚病,总计达3000多小时,这是120多个日日夜夜啊!在市南郊的敬老院,住着许多患脚病的老人,王怀萍经常利用休息时间为他们义务修脚。一次,她刚下自行车,老人们就把她围了起来。她从上午一直忙到下午,为30多位老人修了脚。临走时,听说还有三位八九十岁的老人重病在床,不能行动。王怀萍又来到他们床前,这三位老人脚上起了皮,和脚汗粘在一起,气味难闻,王怀萍半蹲半站地为他们修脚,老人们感动得流下了眼泪。其中的李光英老大娘,王怀萍坚持六年上门为她修脚,直到大娘去世。王怀萍快要临产时,仍然拖着笨重的身子,坚持上门给李大娘修脚,坐不下来,就一条腿跪着,一条腿蹲着。李大娘流着泪,十分感激地说:“怀萍,我死也忘不了你!”王怀萍热情的服务,精湛的技艺,赢得了人民的赞扬。她的先进事迹通过电台、电视台、报纸传开了。慕名而来修脚的人很多,山东、河南、安徽等地的顾客,常常使她应接不暇。一天晚上,王怀萍正收拾工具准备下班。一位外地患者一瘸一拐地走进了脚医室,恳切地说:“我是出差路过徐州的,在《新华日报》上看过王怀萍同志的事迹,不巧您要下班了。”王怀萍见此情景,热情地请他坐下,一丝不苟地给他修了脚。这位患者站起来走了走,高兴地说:“一点也不疼了,你的手艺确实好,真是名不虚传!”1985年,沧浪池维修锅炉,她克服没有热水的困难,坚持为患者修脚,有人对她的举动感到不理解,还有人劝她说:“怀萍,凭你的技术、名望,单干肯定能发大财。”她总是笑着说:“我是为了解除脚病患者的痛苦,要为钱,我早就不干这个了!”后来,领导安排王怀萍去桂林疗养,也被她婉言谢绝了,她说要趁年轻多干点工作。她这样勤勤恳恳地工作,受到了人们的尊重和高度赞扬。许多单位、个人送来了锦旗和热情洋溢的表扬信。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