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王鸿儒 |
释义 | 1 明代官员◎ 人物简介王鸿儒(1459-1519),字懋学,号凝斋,河南南阳县人。成化二十三年(1487)进士,历任南京户部主事,郎中。升山西佥事、进副使。正德四年(1509),任国子监祭酒。历南京户部侍郎、吏部左、右侍郎。清正自守,门无私谒,部属不敢私所。其为学,则务求穷理致用。正德十四年进为南京户部尚书。未履任,而宁王宸濠批判,王鸿儒奉命督军饷,背发疽不治,于同年七月初七日卒于官,谥文庄。有《凝斋笔语》、《凝斋集》。 ◎ 人物年谱天顺三年己卯(1459年)1岁 出生于南阳府(河南省)南阳县陆营乡孟家村(今王宅村)。 成化二年丙戌(1466年)8岁 在本村义学教师的关心和资助下入学受教。 成化十一年乙未(1473年)14岁 以第一名成绩考入县学。 成化十一年乙未(1475年)16岁 在参加知府段坚为选拔人材举办的由40多人参赛的“才子宴”上考取第一名,荣获“南阳才子”之盛誉。并选录前8名,其中7人留在府、州、县中当吏员,知府段坚唯将其送豫山(独山)书院深造,免缴学费并以自己的俸禄予以资助。广交了包括3位王爷在内的一大批朋友。 成化十三年丁酉(1477年)18岁 学业完成,应段坚邀请到府衙当书佐,初出茅庐即以优异的政绩受到知府段坚的青睐。 成化十四年戊戌(1478年)19岁 段坚提升为做提学副使,协助教授管理南阳的教育文化事宜。 成化十八年壬寅(1482年)23岁 按段坚的计划辞去府衙职事,与吴萍成亲后读书备考。 成化十九年癸卯(1483年)24岁 秋参加在开封举行的乡试。此乡试共录取40名(举人),考取第一名,荣获“解元公”盛名。以上都是段坚为关心和培养步入仕途而做的具体安排。时知府段坚病,乡试后回到南阳,料理知府段坚病疾。长子王可恩出世。 成化二十年甲辰(1484年)25岁 左右料理知府段坚病至卒,并放弃了会试机会。在家认真读书为参加下一届会试作准备。时鸿儒跟着段监在府衙内干了几年小吏,手中有了点积蓄,在孟家村置买了30多亩土地,雇了两名长工帮助父亲料理农活,依靠劳动所得,家里盖起了7、8间瓦房,用砖砌起了院墙,生活比较富足。 成化二十三年丁未(1487年)28岁 次子王申邑降生。参加会试,考中二甲第六名,赐进士出身,步入仕途。原定留在翰林院任检讨,但由于万安、刘吉等人的干扰被改为南京户部主事。去金坛赈灾,铲恶除暴使老百姓安居乐业,被授为户部员外朗,官职由六品升为五品。之后在淮安、风阳摧税,惩治贪官、恶霸,又著廉绩。 弘治四年辛亥(1491年)32岁 升迁为工部朗中,携夫人及二子到京城做官。在任其间对所经办的各大建筑工程精心管理、精打细算,为国家节约了大量银两,而自己两手清风,一尘不染。经常寄银两回故里孟家村,家中购买了田地建起了新房。再就是胞弟王鸿渐成亲后,许家、吕家陪嫁的东西多,藉此又盖了不少房屋,已变成了三重院落,数十间房子,特别瞩目。更重要的是由于王鸿儒、王鸿渐双双成为解元公轰动了整个南阳,故世人改称孟家村为王宅。 弘治九年丙辰(1496年)37岁 被调任为山西佥事(按察使的佐理官,四品),历任4年,其间审理、处理了大量冤案、错案,确保了一方平安。后晋升为山西提学副使,成为一省专管教育、文化的地方高级行政长官,使山西的文化教育、名胜古迹建设、戏剧等事业获得极大发展。 弘治十八年乙丑(1505年)46岁 孝宗帝卒,其儿子朱厚照(武宗)继位后宦官当道,忠良受气。 正德元年丙寅(1506年)47岁 辞官还乡。时可恩23岁,次子王申邑19岁。回乡后,适逢母病及卒,守孝3年。其间写出“凝斋笔语”留于后世。 正德四年己巳(1509年)50岁 被任命为“国子监祭酒”,为国家最高学府的最高长官。时夫人吴萍在家照料父亲,后娶刘文娟为妾。父病及卒再次回王宅赴丧。数月后三子王协邑出生(刘文娟生)。 正德六年辛未(1511年)52岁 长子王可恩28岁,中进士,被任命为望江县承。 正德七年壬申(1512年)53岁 朝廷任命鸿儒为南京户部侍朗(尚书副职)。时次子王申邑25岁,庠生。在任3年,主要的政绩是抓好纸币印制、铜钱铸造和金融、财税、商业、外贸的执法,办了许多利国利民之事。长媳李兰君于望江生下长孙王汝愚。 正德九年甲戌(1514年)55岁 春长子王可恩31岁,调任山东宁阳当县令。 正德十年乙亥(1515年)56岁 被调入京城,担任吏部右侍朗(二品),成了朝廷要员。主持考察官吏政绩、官职任免、选贤任能、罢免冗官、惩治贪官、奏提留办事公正而有成效的官员等成绩卓著。 正德十四年己卯(1519年)60岁 被任命到南京去当户部尚书,官职提升一级,成为朝廷的一品官员。时次孙王汝鲁降生、王可恩调任池州通判。新上任之初即触及南昌宁王宸濠谋反一案,受命督军饷,父子共同上前线,历42天官军破判王。九月九日因搭背疮发,医治无效而卒。灵柩归里之日,南京10万人送行。在宛城,王爷亲率仪卫部队开道为其送终,大小轿50余顶,车辆100余乘,加上各色执事、陈设、百耍、乐人,浩浩荡荡,摆有3、4里地远,葬于王宅村东北角。朝廷谥为“文庄”。其陵园占地100多亩,内有朝臣名仕的题词数十首,墓西道旁立下马碑一座,文官到此下桥,武官到此下马。 嘉靖元年壬午(1522年)冥寿63岁 世宗朱厚熜坐朝后,令南阳知府在其陵园内重修三门、碑楼、祠堂等,建筑宏伟,金碧辉煌,极一时之盛。 ◎ 文学创作王鸿儒的散文数量颇丰。从体裁上来讲,多而杂:有“序”、“记”、“文”、“论”、“辩”、“议”、“书评”、“杂录”、“传”、“墓志铭”、“碑文”、“赞”等等;从内容上讲,有记实性的、应酬性的、学术性的、史论性的、政论性的,等等。而其中思想、艺术价值较高的当属他的“序”、“论”、“议”、“辩”类散文,它们多表达了作者对政治及史实的见解,多属政论、史论文范畴。如其《〈三公篇〉序》中,主要阐述了为臣之道:君主代表国家,国治则需君仁、君义、君正,而这一切皆需为臣者“格君心之非”,尽心辅佐君主。因此,要求为臣者不只要精心为政,且要德才兼备。文章表面上是泛论为政之道,实乃隐含对当政者乱政的不满和对时政的警告。在《读〈战国策〉》中,王鸿儒对史书中的“吴败于越,在于不听伍子胥规劝,在越国大饥时济其粮草”的论断进行了批驳,指出了吴国之败,根本在于其国内不治,民心背离。在有些文章中,王鸿儒则直接关涉时政:如《念乱论》中,论述了国家安定的重要性,呼吁世人皆应怀念乱之心,行事以礼,治国安邦。在《〈荒?政·?治盗〉议》中,作者对现实中盗贼横生深为忧虑,并提出了自己的治盗方案:招募勇者,利之以重赏以治盗;或用间谍,施以“反间计”以瓦解盗贼。在《治河私议》中,他又针对黄河为患,提出了自己的治河方案……总之,他的政论、史论性文章,皆显现了他为人臣的忧国忧民的拳拳忠心,这可作为其政绩卓著的一个说明。 王鸿儒的散文总的来说,表意明晰,务求其理;文风朴素、自然,不事雕琢、铺张——与其诗作风格是相通的。王鸿儒指责辞工而意拙的文风:“自古文士之论,多夸而少实,好骋浮辩而不稽事情。读其辞则是非利害真若指掌,考其实则背而驰焉者,往往是也。此盖其求工于文,故立意造词,务出新见而不蹈故常;其意诚奇,其辞诚工,其实则不然也。”由此可解其散文的特点。董其昌评王鸿儒诗文曰:“其诗文以自得为宗,自然为趣。其才无所不骋,而驭之以法,不为战国之纵横;其学无所不阙,而束之以裁,不为六朝之雕绘;于境无所不收,而以情附境,不为庄列之宏恢;于情无所不摹,而以礼定情,不为屈宋之怨诽。”(董其昌:《重刻〈王文庄公集〉序》。)明代黄臣引用古人语曰:“为文不关世教,虽工何益?”(黄臣:《书〈凝斋集〉后》。)显然,一方面论其创作重于世教,另一方面客观上道出了其诗文“不工”的特点,而黄臣对此加以褒扬。类如黄臣评论的还有杨衍嗣,他在《跋〈王文庄公凝斋集〉后》中说:“虽有作者,非雕绘于词采之末,则摹写于情景之间。又或猎僻以为奇,取俚以为真古,虽博而不洽词,虽华而不可适于用者,间以有焉。以之而进于朝廷,则不足以裨政治;以之而置于词林,则不足以鉴古今;以之而布于学宫,则不足以励风教。亦奚贵乎?”当然,这些评价难免囿于褒美而失于偏颇,但客观上也都反映出了王鸿儒诗文创作的特点。 ◎ 文学创作王鸿儒的诗包括有五言、七言古体、律诗等,颇为繁杂,就其内容可细分为感事诗、咏怀诗和记行风景诗等。 感事诗是对现实有感而发的创作,内容上多揭露时政腐败,同情民生疾苦,寄托诗人的忧国忧民之思,类如新乐府。在王鸿儒的诗作中,这是最有价值的部分。此类诗以《过武宁关》等较有代表性: 西风动边朔,千里尘沙起。枯蓬岂无根,流转何时已。哀哉塞下人,不幸遭驱徙。朝为中华民,暮作胡地鬼。婉婉掌上珠,盈盈机上绮,一旦堕污泥,不复登玉体。君仁岂汝忘,将帅谋多鄙。遂令犬羊郡,纵横摩吾垒。吾闻汉唐时,名将不胜纪。英雄今岂无,谁雪边民耻。 这是一首写边民生活的诗。王鸿儒在晋为官九年,多次游历河朔边疆,眼见边民受外族入侵、颠沛流离、惨遭蹂躏的灾难,而戍将无能,难以安边保民,退敌卫国。诗人深为忧虑,故为此诗,表达对边民悲惨生活的无限同情,对边地守将的不满及对名将英雄的呼唤。同情边民困苦生活的还有《和山阴分司壁间韵》: 落日高城鼓角悲,遗民兵后不胜疲。烟尘惨惨浮关口,蒿棘梵梵被水涯。土瘠税租常苦重,年登妻子尚啼饥。壁间秀句休磨灭,万一朝廷要采诗。 这首诗写的也是边民生活,但和上首重写“战乱民苦”不同,本诗重写“剥削民苦”:土地荒芜,租税苦重,民不堪命。尾联则把解救人民于水火的希望寄托给朝廷,表达了诗人一种无奈的愿望。感事诗除上述之外,还有侧重于指斥时弊的诗,如其《忆昔》: 末世乏奇节,在位多碌碌。胡广事不理,公孙学复曲。卑体媚权宠,诬士恣贪黩[dú]。不顾国事非,焉论身名辱…… 为官者碌碌为政,只知媚上邀宠,贪污腐化,恣意妄为;世风日下,卑污横行……“国事非”尚不顾惜,“身名辱”何足论哉?诗人愤慨地指斥如此世道为“乏奇节”的“末世”! 抨击时政,伤悼世风日下;关心民生,同情人民疾苦。此类诗句散见于王鸿儒的很多诗、赋中。如:“怅淳风之既远兮,世日变而趋卑;纷背公而诬上兮,心几亡乎是非。……水与蝗又竟出兮,民卒岁而无衣;困贫贱之苛政兮,孰休息之敢希……欲叩阍[hún]而上诉兮,俨虎豹之扦持……”(《幽怀赋》);“去年大水遍河朔,沿江南北淮左右。船行屋脊并树梢,人畜敞川莫能救……至今尚余流离子,满路累累老兼幼……”(《大风》);“不逢良稼如云起,但见饥民似水流”(《燕南道中睹流民有作》);“世竟趋金帛,谁思振纲纪”(《有感》),等等。从这些诗句的字里行间,分明显现出了诗人忧国忧民的拳拳之心。? 王鸿儒诗作当中最多的还是他的咏怀诗。诗人不满时政,不流时俗,加之晚年多病,故此类诗中,多把叹老叹病、不满时事和思归望隐的情绪结合起来,直抒胸臆,抒情性较强。如其《一日复一日》、《久宦》: 一日复一日,一岁复一岁。容颜谢旧丹,步履添新惫。自顾非金石,焉能久不坏。既无经世才,又乏入世态。南阳旧业存,先圣遗文在。归哉娱暮年,功名非所赖。? 久宦寡谐适,频年谋便安。逢人言动错,居世古今难。老免班鸳鹭,归当匣镆千。青山与黄卷,饮罢任情看。 年老、不流时俗、为政不顺遂、为生多坎坷,使诗人难免向往出居尘外之念。这两首诗中,诗人把为政、为生之艰辛和归隐结合起来,内容复杂些;而在《叹老》、《思隐》中,诗人单纯表达了因年老多病而思隐的心情: 九月衣裳已着绵,精神足验不如前。志惭老骥思千里,饮异长鲸吸百川。黄纸红旗销旧念,短衣匹马度残年。病来谢客门阑静,卧看金凫[fú]一缕烟。 八年巡属倦经行,未遂骞裳百念生。忧世固如忧病切,爱官终比爱身轻。枕中富贵谁非梦,壶里乾坤我独惊。指日青山归辟谷,肯教人识休伯名。 在《雪后》诗中,诗人则单纯直接地表达了归隐之志: 楼台雪后绝烟霏,院落萧然客到稀。檐滴碎如珠脱串,木冰明似铁为衣。恶声每厌枭[xiáo]东徙,倦翮[hé]常欣鹢[yi]退飞。千卷旧书田十顷,江山信美不如归。 雪后客稀,院落萧然,百无聊赖,归隐之念遂生。 王鸿儒的咏怀诗成就最高的当属其《京华秋兴》二十首: 烈烈风声萧萧寒,不胜惕厉一凭栏。居官禄厚诚多幸,作客年深自鲜欢。渐老已思灵寿杖,得归须制隋游冠。南山秋色东篱菊,应待渊明醉里看。(其二) 神京再到已三春,无补何颜列缙绅。忍欲忍贫平日志,畏寒畏暖暮年身。飘蓬似梗须知止,从革如金敢避辛。老病自怜非业就,曾持何时报君亲。(其九) 综观这些诗,可见年老、多病、孤独,这些和萧飒的秋景结合起来,给人以郁闷、压抑的感觉,读来凄婉动人。 表达人生感慨、抒发归隐情志的诗句在王鸿儒的诗中还有很多。如:“济时功业远,涉世道途艰”(《自五台山赴崞县中途值雨》);“鬓发光阴速,功名道路长”(《自大安驿晓起赴寿阳县》);“衰残已少风云气,寂寞唯思野水滨”(《闲坐写怀》);“何时大泽深山里,野服人呼物外仙”(《乘凉》);“何当行役休,遂此股肱情。得与二三子,终日临池坐”(《游晋祠观叹老泉》),等等。时政腐败,世风日下,加之诗人的愚直而处世的艰难,打击着他的政治信仰与人生追求;尤甚是晚年的体弱多病,更加重了他却仕归隐的情结。然根深蒂固的济世忠心,政治家的责任,使他终未归去。诗人在《二月十六日至裕州,十七日狂风大作,病不能即路,复住一日》中说:“宦情久似浮云薄,争奈君恩未有涯”,足见其忧国忧民而不忍离去的心情。明代杨衍嗣说:“诗如《秋兴》二十首,具见老杜之忠爱”(杨衍嗣:《跋〈王文庄公凝斋集〉后》。)。所以,诗人总在求隐而未隐中煎熬挣扎着,其抒怀诗可见其心迹。 2 贵州省社会科学院研究员◎ 基本信息笔 名: 白丁 性 别: 男 出生年月: 1943/10民 族: 汉族 籍贯:贵州福泉市 ◎ 人物简历1960年9月-1964年7月,贵州大学中文系读书;1964年9月-1979年4月,贵州省荔波县中学任教;1979年4月-1980年4月,贵州省社会科学院研究生班文艺学专业读书;1980年4月至今,贵州省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工作。 ◎ 任职情况研究员。系中国作家协会会员、曾任贵州省作家协会副主席,贵州省社会科学院文学所副所长、所长、调研员,现任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理事、贵州文艺理论家协会副主席、贵州中华文化学会理事、贵州省政协六、七、八、九届委员。1996年12月曾出席中国作家第五次代表大会,享受政府特殊津贴,贵州省首批省管专家, 2003年被贵州省政府聘为贵州文史馆馆员,贵州社会科学院学科带头人。 ◎ 研究领域多年来,从事中国现当代文学及传统文化研究,兼及历史小说创作。 ◎ 研究成果现已出版学术著作十一部:《蹇先艾评传》(1986年)、《黄齐生传》(1995年)、《乐黛云传》(2007年)、《追魂:老红军陈靖重征访谈录》(2007年)《贵州少数民族作家笔耕录》(1990年)、《风雨征程:红军作家陈靖传》(1992年)、《夜郎之谜》(2007年)、《纵横夜郎文化》(2007年)《人文夜郎》(2009年)、《夜郎文化史》(2009年)《贵州当代文学概观》(1989年,合著)等; 出版长篇历史小说七种:《盛唐遗恨》(1991年)、《天宝遗恨》(1994年,台湾版)、《大唐歌妓》(1993年)、《日落长安》(1996年)、《唐风晚唱》(三卷集,1994年)]及《悬崖之舞——张居正》,并发表论文近百篇。其中《盛唐遗恨》更名为《天宝遗恨》由台湾国际村文库书店出版。 出版乡土记忆系列散文集《福泉往事》(2006年)。 ◎ 获奖情况《蹇先艾评传》获贵州省政府首届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1987年),《大唐歌妓》获贵州省人民政府首届文学大奖银奖(金奖空缺)(1996年),《悬崖之舞:张居正》获贵州省政府第三届文学大奖二等奖(2004年);《黄齐生传》获贵州省政府第三届社会科学三等奖(1997年);《论何士光短篇小说的艺术风格》获贵州省首届文学评论一等奖(1985年);《追魂:老红军陈靖重征访谈录》获贵州省政府第八届哲学社会科学三等奖(2009年);、《乐黛云传》获贵州省政府第四届文艺奖文学一等奖(2009年);《日落长安》经群众推荐、专家评审,评为二十世纪贵州最佳文学作品二十部(篇)之一(1999年)。其余专著、论文、小说在省内外亦多次获奖。其生平业绩收入《中国现当代文学批评家大辞典》[韩国]、《中国作家大辞典》、《中国社会科学家大辞典》、《中华英才》及《东方之子》等大型辞书。 3 武汉大学教授王鸿儒(1916-1998),武汉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1943年毕业于重庆国立中央大学,1947年就读于美国衣阿华大学研究学院,获硕士学位。回国后任广西大学水利科教授,1952年,随院系调整到武汉大学水利系,后任武汉水利学院教授,武汉水利电力大学教授。历任高等学校水利教材编审委员会水工建筑物编审组副组长,湖北水利学会理事兼任水工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多次参加柘(zhè)溪、五强溪等大型水利枢纽工程的选坝会议以及三峡工程的可行性报告审查工作。主要著作:《三位8点及20点等参单元弹性力计算程序》《复杂岩基三维弹塑性程序》等。 |
随便看 |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